东北师大附小
○宋喜荣○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我们教学生学习语文课,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应该是:使学生自知怎样读书,自知怎样作文,自知怎样做人。欲达到这三个“自知”,教者必须端正教学指导思想,根据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思想性很强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怎样加强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呢?积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小学语文教师给学生上语文课,要认认真真地指导学生读课文,要切切实实地启发学生思考内容,要十分耐心地引导学生讲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踏踏实实地指导学生练习。一句话,语文教师其施教之功贵在导学。
一、导读
导读,即教师指导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理解性的自读、朗读和默读。我认为,这不仅是一项最经常最重要的读的基本功训练,也是学生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本途径。英国诗人密尔顿非常重视对学生朗读的训练,他认为:“在琅琅书声中,课文的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观点主张,常能得到充分、酣畅的体现。”其实,指导学生朗读或默读,不仅仅是读的基本功训练,不仅仅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途径,而且是发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因为理解性的朗读或默读,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所以,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读的指导,读的训练。
例如:教《会摇尾巴的狼》一课,课文的第八自然段,狼为了要老山羊快点儿把它从陷阱里救出来,向老山羊赌咒,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真的,我是非常喜欢羊的,特别是老山羊。”在指导学生读这个句子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考虑:狼说自己非常喜欢的羊,都包括哪些羊?学生说:“有山羊,有绵羊,有大羊,有小羊,有老羊,也有年轻一点儿的羊。”接着,我又问:“狼这样说话,意思是什么昵?”学生说:“狼的意思是所有的羊它都喜欢,让老山羊对它有好感。”“对了,那么这个‘羊’字应该怎么读呢?”学生说:“应该读得重一点儿,让陷阱上边的老山羊听得清楚。”接着,我又问:“假如,陷阱上边站着的是一条牛,狼该怎样说呢?”学生说:“狼会说,真的,我是非常喜欢牛的。”在指导学生读下半句“特别是老山羊”时,我没有让学生在“老”字的下面点上重读号。我是这样指导的,我首先问:“山羊的前边,为什么要加个‘老’字呢?”学生说:“狼很会用词儿,陷阱上面的是老山羊,所以它用了‘老’字,讨好老山羊。”接着,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陷阱上边站着的是年轻的或小山羊,狼会怎么说话呢?山羊前边要加什么词儿呢?”学生说:“狼会这样说,‘真的,我是非常喜欢羊的,特别是年轻的山羊’。或者说,‘真的,我是非常喜欢羊的,特别是小山羊。’”这样指导,学生不仅会读了,而且对狼认识得更深刻了,学生说:“狼是面对着老山羊说话,所以它用了‘老’字,这正说明狼很狡。”
我觉得,这样指导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是理解性的训练,而不是机械性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便可以养成自能读书的习惯与能力。
二、导思
导思,即凭借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对于所学课文内容,学生思考了,才能理解:理解了,才能接受;接受了,才能在头脑中进行归纳,进而认识和掌握学习语言文字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实践使我感到:启发学生动脑思考,是学生自行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受到思想教育的桥梁。
凭借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动脑思考,教师设计引以思考的问题,必须是紧紧围绕课文重点内容、关键之处,既不难,也不易,既有想头,又有说头。
例如:我教《雨》的第三自然段:“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大田里的玉米苗一定会咕咚咕咚喝个痛快。我仿佛看到雨水流进地里,流进果园里,流进人们的心窝里。”
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场及时的雨水,一定能流到田地里灌溉小苗,也能流进果园里,灌溉果树,它能流进人们的心里去吗?”问题一出,我不要求急于回答,而要学生动脑思考。经过考虑一番之后,有的学生说:“雨水下到地上,只能流进田地里,流进大坑里,也能流进园子里,不能流进人们的心里。”极少数的学生认为能流进人们的心里。理由是:雨水流到田里,小苗得到及时的雨水,长得更好,粮食打得多,种田的人心里高兴,我们城里人也高兴;流进果园里,果树长得好,结的果,栽果树的人心里高兴,苹果又大又脆,我们买来吃也高兴。你看,有了及时雨人们都高兴,这不就好像雨水流进人们的心里去了吗?还有的学生说:“小苗需要雨,人们盼下雨,果然又下了雨。人们高兴,所以就像雨水流进心窝里一样。”
我觉得,学生的理解,对也好,不对也好,这是他们自己动脑筋思考的结果。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培养、训练他们能思考,善于思考,并逐步训练他们自己能提出问题,并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才算学会了怎样读书。
三、导讲
导讲,即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之下,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解词、释句、讲段。或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回答。这样,既能达到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的目的,又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则从学生的回答中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便恰当地指导学生进一步读懂课文。引导学生口述对课文的理解,决不意味着该教师讲的教师也不讲了,而是为了使教师的讲解,更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实践使我感到:导讲得法,极容易调动学生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
例如:我讲《游击队歌》一课时,上课之后,我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只写了“游击队”三个字,有几个学生举手说:“老师,你将课题上的‘歌’字落掉了。”我说:“我就是想写‘游击队’这三个字,这是一个词。”接着,我很神秘地说:“你们在故事书里,在电视剧里,看到过什么样的人是游击队吗?”话音刚落便有的学生举手说:“老师,有一本书叫《草上飞》,那里有游击队。”有的学生说:“李向阳领的那伙人是游击队。”还有的学生说:“在铁道两边活动,专截打敌人的火车,这是铁道游击队。”接着,我又提出三个问题:
(1)游击队的穿着打扮什么样?(2)他们都住在哪儿?(3)游击队是干什么的?让学生回答,以便对游击队有更深一点的认识。由于所提问题不脱离学生的知识实际,所以发言很热烈。有的学生说:“游击队和老百姓一样穿着土布衣服,戴着狗皮帽子,背着干粮带,挎着大盖枪。”有的学生说:“游击队哪儿都住,有时住在山上、树林里,有时住在村子里,他们没有固定地方,游动作战。他们对老百姓好,老百姓对他们也好。”还有的学生说:“游出队是保护老百姓的。”“游击队是打鬼子的。”我肯定了学生的理解,“游击队”这个词就讲完了。接着,我又在“游击队”三个字的后面加上一个“歌”字,我告诉学生:“这回,课题写完了,但这又是一个词。你们知道,谁唱的歌叫‘游击队歌’吗?”有的学生说:“游击队员们唱的歌叫游击队歌。”接着,有学生补充说:“不光游击队员们唱,游击队长也唱。”我接学生的话茬风趣地说:“对了,有时,游击队长还教游击队员唱呢。”到此,课题就讲完了。讲完课题,我便及时地引导学生由题入篇地理解课文内容。我提示说:“在这首歌里,游击队长和游击队员们都唱些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知道!”我说:“那好,大家读读歌词,然后要说一说,歌词里都说了些什么?”学生初读课文,必然有初步的理解,初步的印象。让学生把自己初读课文之后的理解、印象讲出来,同样是一种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讲完歌词里都唱了些什么之后,我让学生讲歌词中的第一句话:“我们都是……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学生在讲“我们都是飞行军”一词时,当有的学生说:“飞行军,就是游击队员们坐着飞机从这儿飞到那儿。”很多学生都笑了,有的学生马站起来订正说:“老师,他讲错了,那时候,游击队没有飞机,怎么能坐飞机呢?”我此时该讲了:“对,那时,游击队没有飞机,行军就靠两条腿,但行军速度快,真是神出鬼没呀!”教师不把话说尽,还得留给学生去讲,我于是又说:“你们谁能举个例子,说说游击队来得那样快,走得那样神速。”学生说:“游击队到了李庄,有个汉奸去告诉鬼子的小队长,鬼子的小队长骑着马,带着两队鬼子兵就奔李庄来了。他们到了李庄一看,游击队无影无踪了。”我赞许这个学生讲得好,又说:“对了,我们的游击队像飞一样,飞到了他们该去的地方,去打击敌人。”
课堂上,教师如果真正能把自己所教的学生,视为教与学活动的主人,面向多数地给学生以发言权,学生不仅每节课都受到了训练,而且能有效地激发起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导练
导练,即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练习。练习,是一种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实践。
语文是工具课,不练习,不实践,便无法学会、掌握、运用这个工具。所以,我在教学中,常常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设计多种形式的带有启发性的课堂练习,以训练学习的听说读写能力。
例如:讲完《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我设计了一项口头表达能力练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发表评论,说说狼是一只什么样的狼?学生说:“这是一只凶恶的狼。”“这是一只狡猾的狼。”“这是一只善于装狗的狼。”“这是一只既凶恶又狡猾的狼。”评论完狼,又评论老山羊。学生说:“这只老山羊很有警惕性。”“这是一只善于看穿坏蛋伪装的老山羊。”“这是一只有斗争经验的老山羊。”……
这样设计课堂练习,不增加学生的过重负担,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是活的,方法也不是千篇一律。但有一条是不能改变的:即教者要面向多数,教得朴实,练得实在,体现语文这门学科的实践性,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游击队歌》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游击队歌》。请大家看着老师写课题(教师只写了“游击队”三个字)。请同学们声音响亮一点儿读一下。
生:(齐读)游击队。
生:老师,您没把课题完写,落掉一个“歌”字。
师:不是落掉的,我就是想先写“游击队”三个字。这是一个词儿,你们在故事书里,电视剧里,电影片中看过游击队吗?
生:我看过一本故事书,书中写了一支队伍叫“草上飞”,他们是游击队。
生:我在电视剧里看到过,他们在铁道两旁活动,叫铁道游击队。
生:李向阳领的那伙人是游击队。
师:好,同学们说得很好。刚才你们说的那些队伍,他们都是游击队。那么,谁还能说一说,他们的衣着打扮什么样,他们住在什么地方,游击队是干什么的吗?
生:他们穿着和老百姓一样的土布衣服,头戴狗皮帽子,扛着大盖枪。
生:有的还背着干粮袋。
生:他们有时住在山上,有时住在树林里,有时也住在村子里。他们是游动作战的。
师:说得好。他们是干什么的呢?
生:他们是打鬼子的。
生:铁道游击队,专门截打鬼子的列车,把鬼子打死,把枪和弹药、粮食夺下来。
生:游击队还端日本鬼子的炮楼。
生:游击队还杀汉奸。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为了把侵占我国领土的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1937年爆发了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在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了抗日游击队。他们配合八路军、新四军,经过八年的奋战,终于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好,现在老师在“游击队”这个词儿的后面再加一个字(老师又写一个“歌”字),这回,课题就完整了。大家读一遍。
生:(齐读)游击队歌。
师:谁唱的歌叫游击队歌呢?
生:游击队员们唱的歌叫游击队歌。
生:不光游击队员唱,游击队长也唱。
师:游击队长还教游击队员们唱呢!“游击队歌”就是当时抗日游击队唱的一首歌。你们想知道,游击队长和游击队员们在这首歌里都唱了些什么吗?现在请同学们听一遍我录的这首歌儿。(教师打开录音机,放这首歌儿。学生静听,有少数同学还小声随着唱。)
师:大家听了一遍,有个初步的印象,现在,我请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歌词,然后要说一说,游击队员们都唱了些什么?
(学生自由练读歌词,读后,学生发言很热烈。)
生:游击队唱的是他们个个都是神枪手。
生:他们还唱了行军的时候不怕山高水深。
生:他们唱的是,在密密的树林,在高高的山冈上,有无数的游击队员。
师:说得不错,还唱了些什么?
生:还唱了敌人给他们吃的、穿的,敌人还给他们造枪、造炮。
师:哪有那样的敌人呢!(此时很多学生大笑)
生:游击队还唱了要坚决跟敌人拼到底,一定要取得胜利。
师:取得什么胜利呀?
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把敌人消灭干净。
师:对,他们唱出了同敌人战斗到底的决心。
(以上,教师捕捉了学生初读的印象;了解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情况)
生:老师,我觉得敌人不能给我们的游击队送吃的和穿的,也不能给游击队造枪、造炮。
师:你说得对,究竟应该怎样理解第三句歌词的意思,我们讲到第三句的时候,大家再发表意见,好吗?
生:好!
师:现在。我们来一句一句地理解歌词的内容。我请同学们朗读一遍歌词。注意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学生纷纷举手,要求朗读,教师指定一名同学读)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得还不错,请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宿(sù)冈(gāng)拼(pīn)营(yíng)请同学们把这几个字的读音写在书上)
师:请同学们看第一句歌词,你们先讲一讲“神枪手”是什么意思?
生:神枪手就是枪打得特别准。
师:准到什么程度?
生:一枪就能打死一个敌人。
生:弹不虚发。
生:百发百中。
生:百步穿杨。
师:用歌词里的话说,就是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那么,都哪些人是神枪手呢?
生:游击队员们和游击队长。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歌词里说“我们都是”,那就是说游击队长和游击队员们都是神枪手。
师:他们为什么“都是”神枪手呢?
生:因为他们恨日本鬼子。
师:你理解的很对,讲得很好。那么,现在我要问:“我们都是神枪手”和“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是什么关系呢?
生:因为他们打日本鬼子的时候,每一颗子弹都能打死一个敌人,所以,才说他们是神枪手。
生:因为游击队员是神枪手,所以才能做到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师:讲得很好。这两行诗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句子。现在,我们用“因为”和“所以”两个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说话,我说上句,你们接下句。
师:因为游击队员们都是神枪。
生:所以他们能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师:因为游击队员们每一颗子弹都能消灭一个敌人。
生:所以说他们都是神枪手。
师:同学们接下句接得很好。谁能讲讲“飞行军”这个词儿的意思。
生:飞行军,就是游击队坐着飞机,从这儿飞到那儿。(话音刚落,很多同学举手)
生:老师,他讲得不对。那时候,游击队没有飞机,怎么能坐着飞机从这儿飞到那儿呢。
(此时全班同学大笑)
师:是的,那时候,我们的游击队,没有飞机,没有大炮,只有小米加步枪,有时连小米饭几天都吃不上。怎么能坐飞机行军呢?那么,“飞行军”是什么意思呢?有知道的吗?
生:飞行军就是行军的速度非常快,像飞一样。
师:是这样,你说得很对。你能举个例子让大家听听吗?
生:能。有一次,我们的游击队来到李庄。汉奸知道了,就向鬼子的小队长报告。鬼子的小队长骑着马,领着一队鬼子兵就奔李庄来了。他们来到李庄一看,游击队早走得没影了,鬼子扑了空。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我从电影里看到的。
师:对,好像《平原游击队》里有这个镜头。
生:是。
师:你看,我们的游击队,行军多么神速。敌人连游击队的影子都找不到。我们的抗日游击队,就是这样神出鬼没地打击日本侵略者。那么,“哪怕山高水又深”是啥意思呢?
生:山再高,水再深,他们也不怕,也能过得去,这就是飞行军。
生:游击队不怕山高水深。
生:游击队员不怕山高路险。
师:他们为什么不怕山高路险呢?
生:为了打败日本鬼子。
生:为了尽快地把日本鬼子从我们中国的土地上赶出去。
师:目的是反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乡。好了,我们从第一句歌词里,看出游击队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生:他们的枪法好。
生:他们的行军速度极快。
生:为了打击日本鬼子,他们不怕山高水深,哪儿有日本鬼子,他们就到哪儿去打。
师:对了。所以我们说游击队员个个都是英雄好汉。第一句歌词的内容大家理解得很好。虽然有的同学讲出了笑话,但是,那没关系。只要敢于把自己的理解讲出来就是好样的。现在,谁能自己读一遍第二句歌词,然后,自己设计一两个问题,再根据自己设计的问题,讲讲这一句歌词的意思。(很多同学举手,教师指定一名同学读讲)
生:(读完之后)我设计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游击队员住在什么地方?另一个是游击队员们的生活怎么样?从“树林里,到处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可以看出,游击队员们住在树林里,“宿营地”是他们休息、睡觉的地方。从“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可以看出,他们有时也住在高山上。他们住在树林里,高山上,离村子很远,我想,他们的生活一定很艰苦。
师:努磐学设计的问题挺好,讲得也不错,说了这么长一段话,不仅能引用课文语句,而且层次也很清楚。谁还讲?
生:(读完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庇位鞫永镉卸嗌偃?2彼们为什么要住在树林里、山冈上?我说,游击队里有很多游击队员。在树林里到处都有他们的宿营地,“到处”就是指很多地方,都安排满了。“无数的”这个词,也能说明游击队员是很多很多的。他们为什么要住在树林里,山冈上呢?我看过《平原游击队》这个电影。在平原,很容易被敌人发现,住在树林里、高山上,敌人不敢进去,这样,就能保护自己;他们随时可以从树林里、山上出来打击敌人,然后就回去,敌人抓不着他们。李向阳他们就是这样,敌人毫无办法。
师:努磐学讲得很好。不仅设计的问题有深度,还能结合自己看过的影片讲,很好!第三句歌词比较难,谁能设计出一个问题,引起大家的讨论。
生: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游击队员没有吃的、穿的,敌人能给他们送来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请同学们就以他设计的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我认为敌人不能给我们的游击队送吃的和穿的,因为日本鬼子时时刻刻都想消灭我们的游击队。
师:你讲得很对。那歌词里为什么说“自有敌人送上前”呢?
生:我是这样理解的,在打鬼子的战斗中,从敌人手里夺来的。如铁道游击队,他们伏击鬼子运粮食的火车,打死了敌人,缴获了粮食和衣服,这就好像敌人给送来的一样。
师:你理解得不错,说得也挺好。但我还要问你,歌词里为什么说“自有那敌人送上前”而不说“自能夺来吃和穿”呢?
生:“自有那敌人送上前”,这里含有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根本不用发愁的意思。因为自然有敌人送来。用“送上前”能说明游击队每次打仗,都能取得胜利,都能缴获敌人的粮食和衣物。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吃的和穿的实际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用“送上前”,不用“能夺来”,说明我们的游击队很乐观,很豪迈,在跟敌人的战斗中,从来不打败仗。
师:好,理解得很深刻。从这句歌词里,我们看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有着无往而不胜的战斗精神。那么,下半句“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你们能理解吧?
生:同上半句一样,我们的游击队没有武器、弹药也不用愁,在战斗中,从敌人手里缴获武器,武装自己,打击敌人。
师:你们看,我们的游击队,就是这样一支英雄的队伍。他们像天兵天将一样,打得敌人一听说“游击队”“土八路”这样的字眼,就吓得赶快逃进炮楼里去了。我们的游击队为什么要这样战斗呢?请同学读最后一段歌词。
师:你们能讲讲最后这句歌词的意思吗?
生:最后这句讲的是游击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地方,不许敌人强占去。
师:他讲得不错。你们能逐行把诗句的意思讲清楚吗?
生:“我们”指游击队,也可以说是我们的祖祖辈辈,“这里”是指家乡,也可以说是祖国的每一寸地方。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生:我讲第二行。我们世世代代生长在这个地方,所以说,这儿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
师:讲得很好!
生:“无论”是不管的意思。“强占”就是侵占的意思。不管是谁,“谁”是指外国侵略者,想要侵占我们的地盘,我们游击队,就跟他拼到底。“拼到底”是指拼杀到把敌人赶出去,把敌人消灭,一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生:我从“拼到底”可以看出,游击队誓死保卫家乡、保卫祖国每一寸地方的决心。
师:讲得很好,特别是注意了讲歌词中的重点词。现在,我们来朗诵这首歌词。
(以下,教师让学生个人朗诵,分组朗诵,最后是集体朗诵。集体朗诵时,有男领诵、女领诵、男合、女合、全班合诵,在教师指导下,简直像有排演诗朗诵。课堂上气氛活跃。)
善导,突出的教学特色
--《游击队歌》课堂教学评析
吉林教育学院 邓志安
这是宋喜荣老师所教《游击队歌》的一个片断。从这一片断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宋老师“善导”的教学特点。他的“施教之功,贵在导学”的经验,在这一教学片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他的教学引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搭桥
歌词的内容与现在小学生生活距离比较大,如不做点“搭桥”的工作,学生不易理解。宋老师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弄清什么是“游击队”,“游击队”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起了什么作用等等,为课文的理解,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联系
为了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宋老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较好地理解了歌词的句子。宋老师在教“游击队”一词时,他问:“你们在故事书里、电视剧里、电影中看到过游击队吗?”在他的引导下,学生纷纷叙说自己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到的游击队,并说出游击队保卫和打击的对象,这就很好地理解了这个重要词语,并为下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点拨
点拨也是教学引导的好办法。宋老师在教学中,非常自然地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句子进行点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飞行军”一词时,有的学生认为“飞行军”就是坐着飞机从这飞到那时,宋老师点拨到:“那时候,我们的游击队没有飞机,没有大炮,只有小米加步枪……怎么能坐飞机行军呢?”经过这样的点拨,学生的思路就沿着“飞”“行军”的方向发展,终于结合见闻,较好地理解了这个词。
四、再现
教师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诵读歌词,使歌词的感情得到很好的再现,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宋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断,把语文知识的传授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结合起来,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