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孟子》之《良知》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论语:良知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 陆洋
【原文】子曰:“性1相近也,习2相远3也。”
【注释】1.性:这里用为人之本性、个性性格之意。
2.习:这里用为调节之意。
3.远:这里用为远离、避开之意。
【译文】孔子说:“人的天性、本性是相近的,但经过调节以后就是相互远离的。”
性,指的是人的天赋姿质,天性,是人的共同本性。相近,指既不是完全相同,又不完全相异。习,指的是习俗,也就是人性的社会化方面。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差不多的,但由于环境不同,使人与人之间的习性发生了重大差异。先天之性,人类是很相近的。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说明】本节是孔子回答阳货的话。孔子为什么要这样来回答呢?这就是孔子对阳货的婉言推辞,意思是说,我们作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相近的,但我们之间的本性经过调节以后就互相远离了,不同了。你的本性是喜爱当官从政做事,我的本性是喜爱于读书教学;你的本性是喜爱捞取金钱财富,是喜爱热衷名誉地位,是喜爱剥削掠夺,是喜爱窃位篡权,是喜爱腐化堕落,而我的本性经过调节,都不喜爱这些,“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我不能为你做事。
人都有本性,都有差不多的本性,即是需要,即是生存欲望,但经过调节,就会有很大的差别。而习惯习俗呢?也有一定的差别。但风俗习惯不是孔子与阳货之间的距离,因为孔子与阳货同在鲁国,所处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是一样的。孔子收集《诗》,编纂《诗经》,以《诗经》为课本,不会不知道当时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而当时在华夏中原地区的民族风俗相差不大,不会相差太远,故孔子所指,不是风俗习惯,而是指本性的调节。如果不对本性进行调节,那么本性是不会有差别的,是相近的,不会远离的。只有调节了,人的本性才会产生差别,互助远离。
【原文】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译文】孟子说:“人们没有经过学习就会的,是人的良能。不经过考虑就知道的,是人的良知。二三岁的小孩子,没有不知道喜爱父母的,等到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兄长的。亲近亲人,就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尊敬兄长,就是最佳行为方式;这没有别的原因,表达出来是天下人共同的方法。”
【说明】为什么爱民的言说不如爱民的称颂那样深入人心?完善的政治制度不如完善的教育制度?完善的政治措施不如完善的教育制度能获得民心?因为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兄长对弟妹的爱也是不求回报的爱,所以儿女们能深切地感受到这种爱,并回报以爱。而霸者之道的爱民,是要求有回报的爱,所以人民对这种爱就会有保留。正因为人人皆有良能、良知,人民的心里会识别什么样的爱才对他们重要,什么样的政治才对他们有利。所以,霸者之道的爱终不如王者之道的爱。霸者之道的行为方式终不如王者之道的行为方式。
『原文』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译文』告子说:“人性如同急流的水,在东边打开缺口就向东流,在西边打开缺口就向西流。人性没有善与不善的分别,正如同水没有东流西流的分别相似。”
『原文』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译文』孟子说:“水确实不一定向东流或向西流,难道也不一定向上或向下流吗?人性的善良,正好像水的向下流一样。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拍水使它溅起来,可以高过额头;阻遏水势使它倒流,可以引上高山。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使它这样的。人的可以使他做坏事,其本性的变化也如同这样。”
告子主张性无善无恶说,便举出两个比喻,用杞柳作成桮桊,没有固定的本质,说明人性也和杞柳一样,取决于后天的加工,而不在于先天的品质;又以水流无分东西,没有固定方向,说明人性如水,在于后天的引导,没有先天的善性。而孟子则针锋相对,指出制作桮桊只能顺从杞柳的本性,而不能戕害杞柳的本性,由此类推,仁义也是顺从人性而来,而不能看作是对本性的强制。同样,水确实无分东西,然而能不分高下吗?人之性善就象水流向下,是其本性所然;而人为不善则象水流向上,是环境和外力的结果,并非出自本性。孟子的这段论述十分精彩,说明他此时已相信性善,并从性善的立场对告子的无善无恶论提出反驳。
告子认为人性是无善无恶的,后天造成的影响,“非性也”。由于告子过分强调人的自然属性而泯灭了人与动物的区别,而且抹杀了不同事物质性。他将人性比做白纸、白雪等事物,只是随着外界环境的习染而变化颜色。为此,孟子曾反驳说:“然而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欤?”告子否定人与禽兽质的区别性,因而犯了无类逻辑错误。同时告子也同其他儒者一样没能阐述后天对人影响的内在根据。但单单针对人的自然属性告子认为是无善无恶的。这个观点是较为正确的。
【原文】公都子①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 以尧为君而有象②,以省瞽瞍(3)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 曰‘性善’,然则被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④其情⑤,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 不善,非才③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7)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8)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9)。’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注释】①公都子:孟子的学生。②象:舜的异母弟,品行不善。③瞽 (gǔ)瞍(SǒU): 舜的父亲,品行不善。④乃若:转折连词,大致相当于“至于”等。⑤情:指天生的性情。(6)才:指天生的资质。(7)铄 (shuò):授予。(8)蓰(xǐ):五 倍。(9)《诗》曰:引自《诗经大雅蒸民》。蒸,众;则,法则;秉,执;彝,常;懿,美。
【译文】公都子说:“告子说:‘人性无所谓善良不善良。’又有人说:‘人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所以周文王、周武王当朝,老百姓就善良;周幽王、周厉王当朝,老百姓就横暴。’也有人说:‘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所以虽然有尧这样善良的人做天子却有象这样不善良的臣民;虽然有瞽瞍这样不善良的父亲却有舜这样善良的儿子;虽然有殷纣王这样不善良的侄儿,并且做了天子,却也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善良的长辈和贤臣。’如今老师说‘人性本善’,那么他们都说错了吗?”
孟子说:“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质。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天生资质的缘故。《诗经》说:‘上天生育了人类,万事万物都有法则。老百姓掌握了这些法则,就会崇高美好的品德。’孔子说:‘写这首诗的人真懂得道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则;老百姓掌握了这些法则,所以崇尚美好的品德。’”
【论语:良知】相关文章:
《论语》《孟子》之《良知》教案04-14
司法理性、经验与司法良知04-14
论语新解03-03
孔子与《论语》04-14
论语学而03-04
《论语》浅谈04-14
《论语》教案03-10
《论语》全录04-14
论语(高三)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