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情激趣,张扬个性(教学论文)

时间:2022-04-14 17:11:2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动情激趣,张扬个性(教学论文)

  湖南江华县大圩中学   谢家骥              邮编   425509

动情激趣,张扬个性(教学论文)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作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阅历,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适时渗透情感教育,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开创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关键词]    主体;兴趣 ;情感因素;写作能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和推广,关于语文教学的大讨论也愈为激烈,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语文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落后的教育观念,要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体验与兴趣相结合,强调由“教”的课堂变为“学”的课堂。就作文教学而言,尽管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但是“知识先行,范文开路,训练后续”的作文指导方法,仍占据主流地位。学生害怕作文,视作文为负担,无话可说,不知怎样下笔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一篇作文从外在看,是有语言的构成形式,或记叙、描写,或议论、说明,在文本的背后却蕴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人生理想、精神气质。学生作为主体,其内在的情感是可以不断丰富的,有着巨大的创造潜力,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能否使其不断充实和“外化”。

关注主体

“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论。学生不再是“被统治者”,而是参与者,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尊重学生的主体阅历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凡“体验”都是由于“验”而“独特”,人与人不同,心与心相异,五官所“感”,心灵所“受”当然各有不同,因此“独特”是“体验”的标志。长期以来,人们视心灵为白板(或底片),“体”的结果无非是往“白板”上涂绘线条和色彩,在“底片”上留下影像。所谓“验”,便是“检验”其正与错、是与非、像与不像而已。这样看待和要求的结果,只要客观对象相同,不同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空的“体验”就应该是一样的。独特性就这样从理论上被抹杀了,屈从流行的、权威的东西便出现了。“黄昏”之所以不被人“觉到”,其实是说“觉到”的黄昏都“一个样”,毫无独特性,有如没有“觉到”。究其原因,是人的“心”和“五官”被磨钝、磨平、磨成一律了。谁“磨”的?有时是生活,有时是习惯,尤其是搬用“白板”、“照相”理论的师长们的教诲!提倡“体验作文”,就不仅要强调前提性的“体”,更要强调、保护和发展“验”之“心灵”的鲜活与独特;而这样的“心灵”只存活于“自由”、“自主”之中。因此,倡导“体验作文”,无异于作文教学的革命,对学生的心灵是“解放”,也是“塑造”。

写作是一种精神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感悟、认识和“加工制作”,哪来的文章?正如作家王蒙所说:“生活并不能直接化为创作,只有经过作家心灵的汲取、选择、消化、感应、酝酿、裂变、升华、飞跃,变成作家心灵的一种负载、力量、火焰以后,作家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作文也一样,需要学生经过一系列艰苦、复杂的精神劳动,才能写出好文章来。所以,首先要让学生放眼看世界,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这样,同样是观察秋天的田野,有的学生看到的是丰收的喜悦,有的则可能看到劳作的艰辛,有的则可能看到人与土地的关系……对学生不同的心灵感悟,我们都应该予以尊重,因为这些都是沉甸甸的生命感悟,虽然有深有浅,但都映现了一个活泼的“我”的灵魂。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教学应该尽量拓展学生的生活面,不断丰富其生活阅历,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在“生活”,有自己的经历,有较为丰富的感觉和感受,一闭上眼似乎都能“看到”活生生的场景和形象,但往往是“写不出”或者“写不好,这说明生活毕竟不等同于写作。如果曹雪芹没有那样生活阅历,他是写不出长篇巨著《红楼梦》的,但是有许多人有曹雪芹那样的生活阅历,他们却没有写出第二部《红楼梦》。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作文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感情、精神境界和个性特点。大凡优秀的作品,都是用人格和个性写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大力提倡爱护“我”,尊重“我”,张扬“我”,以此为突破口,改变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故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切不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扼杀学生的个性。

2、诱导学生的作文过程

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大致如下:感受--构思想象--情感渗透。感受是写作冲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学生的感受越强烈越能引发写作欲望;感受越深刻,写出的东西越能刻骨铭心;感受越细腻,写出的东西越生动逼真。培养感受能力的基本途径是观察,特别是对内心世界的感悟与体验。观察是描写事物的基础,不管是写什么,都要先观察,而且要仔细观察,才能形象地描写出事物的鲜明特点。所以作文教学中不能只拘泥于教学这个课堂,而应扩大为生活、社会的课堂,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发现中成长起来的。对生活的发现、对大自然的发现、对心灵的发现,在不断地丰富和塑造着我们每一个人。那些真诚而又智慧地表达出了自己伟大发现的人,成为了不起的作家、诗人、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是伟大的发现造就了他们!

作文的本质是表达自我感受,表达心灵的声音。刘勰说:“夫撰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文的过程,其实质就是思维转换的运动过程,即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寻求表达依据并加以清理、整合、提炼与升华的过程。在主体的写作过程中,想象和构思是其思维活动的重要方面。

作文中,运用想象写人,人物才会活起来;运用想象记事,才能把事写得生动具体;运用想象写景状物,才能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历历在目”。想象能力是构成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想象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语),进行改写,续写,补写等训练,都是培养想象能力的有效方式。

有了想象,还必须有构思,否则想象就成了无缰的野马。构思是写作主体把握客观材料后,从内容上(如立意、选材、布局谋篇和技巧)进行把握。在思路训练上,做到严密性、灵活性、深刻性三结合,即中心集中,目的专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升华,主题深化。情感是写作活动的生命,情感一旦渗透到写作的各个环节中,写作就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写出的文章才会散发出学生的生命活力,古人云:“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才有几不可朽之文。”不断调动和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才是作文教学之本。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

  兴趣是指个人因对客体的积极的爱好倾向所产生的情绪紧张态度。我国教育的先知孔子早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以情感因素激发兴趣

有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人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和精神丰富的生命体,随着人类的成熟,科学的发展,个体的成长,人们在成长中需要获得爱的关怀、智慧的启迪和生命的创造。情感正是人类创造中的一种主体力量。积极健康而优秀的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给人以智慧、力量和信心,促人成长、助人成功。列宁说过:“没有人类的情感,就不会有人针对于真理的追求。”作文教学中离不开阅读,阅读材料中有优美的语言文字的组合,有对自然风光与社会环境的描写,有情景、意象的瑰丽画面,有人物命运与形象的揪系人心,这些教学材料所渗透的情感因素,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其表现心理、趋同心理和好胜心理。

idth=300;margin:1'>

【动情激趣,张扬个性(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张扬个性议论文10-29

课堂教学激趣五法(网友来稿)04-14

课堂激趣八法(网友来稿)04-14

激趣 导读 探究 创新--《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语文教学中创新激趣四例(网友来稿)04-14

语文课堂激趣初探(网友来稿)04-14

以情激趣,以点带面(教师中心稿)04-14

语文课堂教学激趣六字经(网友来稿)04-14

诵读古诗词 激趣有妙方(网友来稿)04-14

释放心灵 张扬个性--开放式写作教学初探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