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学案(鲁人版高二选修)

发布时间:2016-6-2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韵味,感受词人形象。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巧用叠字的写法。

3、通过比较,加深对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巧用叠字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一、知人论世,作者及背景简介。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婉约词派的代表。父亲李格非曾任礼部员外郎等职,博通经史,能诗善文。母亲也出身于官宦人家,工词翰,善文章。李清照自幼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艺熏陶,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十八岁嫁了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常在一起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声声慢 》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南渡不久,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在颠沛流离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书画又丢失殆尽,晚年过着孤寂愁苦的生活。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为我们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

二、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明确词的感情基调。

三、小组合作,文本探究

1、开篇十四个叠字的运用,被历代评论家称为妙句。到底妙在何处?请谈谈你的看法。

2、词作卒章显志,点明“愁”字。作者是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愁”之深之重的?小组讨论,然后谈谈你感受最深的地方。

四、总结艺术特色。

五、对比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一剪梅》,比较李清照南渡前后不同的愁思和词风。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六、 拓展训练

搜集《语文学习报》上关于李清照的鉴赏性文章,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来表达你的钦佩之情。

七、 作业

1一、背诵并默写全词。二、搜集李清照的词并背诵。

附答案:

一、 整体感知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一句话概括提示:人物   时间     环境     景    情

二、小组合作,文本探究

1、提示:妙处=作用=内容+形式

奠定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巧用叠字,韵律和谐,体现乐章之美

2、词中的主要意象 :淡酒    秋风    归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1)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2)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因为“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在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3)“黄花”有没有寓意呢?

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

4)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三、艺术特色(1)运用白描, 清新自然。(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运用叠字,创意出奇。(4)虚实结合,对比映衬。(5)化用诗文,笔直情切。

 四、  对比鉴赏

 前期:儿女情愁           清新明丽

后期  亡国之痛     孀居之苦     沦落之哀

       沉郁感伤

 五、拓展训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