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女吊》导读

时间:2024-10-28 06:46:3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鲁迅《女吊》导读

《女吊》本篇写于1936年9月19日--20日,最初发表于1936年10月5日《中流》半月刊第1卷第3期,后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

鲁迅《女吊》导读

“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浙东人的复仇精神是有传统,天下闻名的。人说绍兴多师爷,斤斤计较,老于世故。而也就是绍兴,古有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今有鉴湖女侠秋瑾,鲁迅引以自豪。鲁迅做事待人也极认真,不会迂腐地讲宽容,在本文中当他回忆童年时代家乡的习俗时,终于发现这种性情不但有传统上先贤的感召,而且有坚实的民众基础。那代表就是绍兴人创造的,有复仇精神、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女吊。

女吊,即吊死鬼。自缢者在西方宗教教规里是不准得到尽合礼仪的安葬的,然而这里的人们却尊之为“吊神”,那原因就在于她有冤屈,值得同情。

有冤必伸,有仇必报,这是俗世的法则。鲁迅笔下的女吊有种凄艳的美,又有一种浪漫的风韵。我们疑心他写着写着自己真的迷恋上了:悲凉的喇叭声中她出场,大红衫子、黑色长背心,长发蓬松-……披着头发向后一抖,现出石灰一样的圆脸,漆黑的浓眉,乌黑的眼眶,猩红的嘴唇。作者隔了这么多年还记得这么清楚。她以悲凉的唱腔,说明她的来历:本是良家女,卖入勾栏里,被逼自缢死。然而她却忙于“讨替代”,就是拉一个现世中的女子也自杀,那是不愁讨不到的。她有时一心“讨替代”就忘了复仇,但这也一样地合乎人情。

鲁迅的笔触仍旧不时地从鬼域跳到人世。说到真假鬼魂打仗,假鬼落下台来,赶紧洗去粉墨,又挤在人群中,他幽默地议论道:“就如要人下野而念佛,或出洋游历一样,也正是一种缺少不得的过渡仪式。”当叙述到女吊的穿衣打扮和复仇行为时也顺手拉扯一下文坛的“鬼魅们”:“自然,自杀是卑怯的行为,鬼魂报仇更不合于科学,但那些都是愚妇人,连字也不认识,敢请‘前进’的文学家和‘战斗’的勇士们不要十分生气罢。我真怕你们要变呆鸟。”最后一句略有此出格,也许是作者本人的“复仇之心”油然而生了吧。在文章的结尾,介绍了绍兴的防吊神的风俗,村妇们刮锅煤不使其成为一个圈,是为了避免它象那诱人自杀的圈套。但鲁迅指出乡民们的心理,这不是怕复仇,只是对付讨替代。接下去作者卒章显志地议论道:“被压迫者即使没有报复的毒心,也决无被报复的恐惧,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帮闲们,这才赠人以‘犯而勿校’或“勿念旧恶”的格言,--我到今年,也愈加看透了这些人面东西的秘密。

鲁迅所颂扬的这种复仇精神,他现在回想起来,自来就以多种形式影响他,女吊是具有神秘感的一种。在小说《铸剑》中他塑造了一个黑衣的复仇者形象,叙述一个壮烈的复仇故事。作者抓住了深受压迫的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心理。

写作这篇文章时,鲁迅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他想到死。他临死也要歌颂复仇精神,因为这是追求公正合理的有效的办法。他不愿意无原则地讲宽容。

文章在叙述看客、“起殇”、“男吊”、“女吊”的文字间,插入了较多的议论性内容。比如,以下几段文字:

这挤在人丛中看自己们所做的戏,就如要人下野而念佛,或出洋游历 一样,也正是一种缺少不得的过渡仪式。

自然,自杀是卑怯的行为,鬼魂报仇更不合于科学,但那些都是愚妇人,连字也不认识,敢请“前进”的文学家和“战斗”的勇士们不要十分生气罢。我真怕你们要变呆鸟。

被压迫者即使没有报复的毒心,也决无被报复的恐惧,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帮闲们,这才赠人以“犯而勿校”或“勿念旧恶”的格言--我到今年,也愈加看透了这些人面东西的秘密。

在叙述的文字之间,不时地插入一些议论性文字,把叙述暂时隔断,造成行文一松一紧,一张一弛,使文字起伏迭宕,富于节奏感。鲁迅这里的议论,不是对所述之事画龙点睛,而是依所述之事生发开去,傍敲侧击,做到了民俗与事理的统一,形象性与逻辑性的结合,收到了强烈的讽剌、幽默的艺术效果。

【鲁迅《女吊》导读】相关文章:

《动人的北平》导读08-10

阿西莫夫《基地》导读10-02

北岛诗歌导读(朦胧诗)07-10

穆旦《赞美》《合唱》《旗》导读08-07

西游记的名著导读教案10-19

吊机租赁合同12-15

吊机租赁协议02-20

名著导读《老人与海》阅读心得08-28

古典名著《西游记》导读07-27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导读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