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来说,“减负”绝非是个轻松的话题。长期以来,像大山一样压在学生身上的过重的学业负担,这里头既有悠久的民族文化的积淀,而更多的是受到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要从根本上减掉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光是学校单枪匹马确实是无能为力,非得来一番涉及许多领域的从上到下的彻头彻尾的配套改革不可。这样一来,“减负”在学校看来,好像又成了一个既遥远又难以触摸的话题。特别是夹在政府和家长中间,学校面对“减负”,“减”也难时不“减”也难。上头要“减负”,但与之相配套的措施看来一时半刻还出不了台;家长方面对“减负”普遍不理解,担心这么一“减”,就“减”断了孩子的光辉前程;学生呢,对“减负”当然是欢呼雀跃,但突然从一直是自己课余生活重头戏的功课堆里钻了出来,也还真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好。面对这么一大堆压力和困难,学校和老师应该干点什么,这的确是十分棘手的问题。
现在,不少人眼睛老是盯着学校、老师和学生:看学校有没有准时放学,有没有办班补课,有没有发教材之外的学习资料;看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有多少;看学生每天在学校呆多久,他们的书包有多重,每天的作业做多长时间。好像管住了这些,在校时间少了不补课了不发复习资料了家庭作业少了学生准时放学了书包轻了玩耍时间多了,那就是“减负”了,殊不知这些都减去了,学生的负担依然不轻。他们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要考好试拿高分,要升上好学校,将来还要找一份好工作,只要社会和家长对他们的期待没有改变,他们的压力一天也不能“减”下来。宏观面没改,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没改,家长对孩子的期待没改,学校的“减负”空间有限。在这狭小的空间里,看学校的“减负”工作,千万不能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一面:学校能否遵循教育的规律,在“减”的同时,把符合教育本质的东西“加”进去,有“加”有“减”, “加”为了“减”,以“加”去“减”, 以“加”促“减”。其核心是一句话:切实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全体学生学习能力。
这种“加减法”必须从两个层面去进行。首先是教师的层面,其次是学生的层面。其中,当前关键是老师必须要“加”:加强对反映教育本质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业务素质,加强师德培养。不少老师虽然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但他们却不知道教育的本质、教学的规律是什么,到现在为止还有许多人认为把学生管好不出差错就是教育,把好好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就是教学。就算是一些好教师,不少也是属于那种高耗低效的“拼搏型”的教师。由于教育观念比较陈旧,所以当前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多遵循传统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的路子,课堂教学常常是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学生成了教师为赶教学进度而进行的表演的“观众”;老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仅停留在识记、辨认的层面上,所以,课讲得很累,时间耗费了但实际效率低下,课堂里普遍缺少现代课堂教学必须要具备的学生良好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情感状态和思维状态,学生对知识是被动地接受,就算问题弄懂了,但分析、综合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没什么提高。也就是说,老师没有引导学生把知识内化成自身的能力,也没有诱发他们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学习材料的时候,把能力外显、迁移到新的问题上来。学生的学习总的跟着老师转圈圈,一旦他们要独立面对新的学习材料时,就会变得束手无策,或者反应缓慢,半小时的作业量得花好几倍的时间来完成。久而久之,身心的疲倦和过度的学习焦虑使学生的成就动机低下,学习不再是一种需要,里头更没有什么乐趣可言,学习因此成了学生一种沉重的负担。
由于我们的教师受正规教育的年限偏短,普遍只有十二、三年,而国外的教师受正规教育的年限最低得十六年,而且还要像当律师、会计师一样,必须要考取教师资格后才能上岗;另外,我们的师范教育主要是为培养学科型教师而设置的,大多教师综合能力不高。他们的能力不高使他们不得不常常在用时间来换效果,效果不理想又使他们再加大时间投入,循环往复,从而形成一个低效率的怪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提高自己。因此,据我们调查,学生的不少负担是因老师教学能力不高而形成的。因此,学生要“减负”,教师要“加压”,通过教育的理论学习,确确实实把让教师树立起现代教育观,通过继续教育、教科研活动提高老师的业务素质,通过教育管理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这可是学校“减负”工作的当务之急。当前,广州市中小学正在开展一场规模盛大的“优化课堂教学,切实减轻学业负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活动,组织了大量的有指导意义的公开课和示范课,同时,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编写并颁发了包含有18个学科的《广州市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优化的意见》,正式奏响了以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的进行曲。虽然这场活动刚刚解揭开帷幕,但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反响,老师们普遍认识到,只有提高老师的素质,才能使学校变被“减负”变为主动“减负”,才能“减负”不减质。
作为“减负”主体的学生,也需要“加”:加的是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这包括在学校进行的和在社会上进行的各种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活动。“减负”并非就意味让学生早早地离开学校,绝不能形式主义地以学生在校时间长短来衡量“减负”工作的好坏。日本的中小学校认为“最好的学习是玩耍,最好的玩耍是学习”,所以他们很善于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日本称作“部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并把参与活动的情况作为学业评价的一个方面。因此,许多优秀的人才,在这样的课余兴趣小组的活动中脱颖而出,踏入社会后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我们过去也有后来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优良传统,只不过后来变了味,成了学校“捞分”的手段而已。现在,我们有必要重新把课外兴趣小组“加”回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玩耍”,在“玩耍”中养成各种各样的能力,使课外活动真正成为学生们自由活动的空间,而千万不要染上大人功利的色彩。
学校的“减负”工作,虽说是个沉甸甸的话题,但要“减”出成效,就得“减”而有法,这“减法”就是“加法”;“减”是从形式从数量去减,而“加”则是从内容从实质上去加,“加”“减”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这就是加减的辨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