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的期盼(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5-2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师:同学们都习惯于用眼睛去获得信息,欣赏作品。今天,我们要换一种形式,用耳朵来获取信息,欣赏作品。只有目明耳聪,才算得上聪明。请拿出笔来,注意记录,我放一段录音,请大家从“人物身份”“家庭状况一日常生活”三个方面,简要地叙述一下录音里采访对象的相关情况。

  播放录音1(略) 

  师:请哪位同学回答,你听到了什么内容,从三个方面来说。

  生1:我听到的是一位年老的教师,她的老伴去世了-- 

  师:采访对象是一位什么样的教师? 

  生1:年老的教师。

  师:“年老的教师”具体吗? 

  生1:退休的老教师。

  师:哪个大学退休的? 

  生1:北京大学。

  师:姓什么? 

  生1:姓吴。

  师:对,咱们把它说全面一点。

  生1:她的老伴去世了,她的两个女儿在美国。她平时没有事就看看电视。爬山-- 

  师:她平时是“看看电视,爬山”吗?日常工作、日常生活以什么为主? 

  生1:还有做做实验什么的。

  师:到学校里去做实验。

  生1:还有,她的报酬很少,两个女儿很少回来陪她。有个周末,她打电话给她的两个女儿,但是都没有人接。

  师:你听到了很多,后边的内容我没要求回答。这个也要注意,按要求回答问题。是测试听力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许多人常常答非所问,关键是没听清楚。好,请坐。--就这三个方面,还有哪个同学要作补充吗? 

  生2:这个老教师一个人住在一个8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每天都去学校做实验,等于给自己娱乐娱乐,玩一玩。她觉得不能每天都闲在家里,只看看电视、睡睡觉之类的。

  师:好的。你在回答这一串问题的时候,如果从人物身份、家庭状况、日常生活这三个方面,再稍微梳理一下,比方说,就人物身份而言,她是怎么样,这样会表达得更好。现在我再问一个问题,这个记者采访这样一段录音,想告诉我们什么?请概括一下。有哪位同学准备回答? 

  生2:我觉得,记者想告诉我们,让我们多关心老人。因为她在走的时候,还说,那个老人还在拨着两个女儿的电话。

  师:非常好!引用了你听到的基本素材来说明记者想告诉我们的东西。我们再把问题具体一下,你说,对吴老师来说,她的生活当中,最缺少的是什么?请引述你们听到的材料来回答。听清我的问题了吗?最后的那位男生把我刚才问的问题重复一遍,好吗? 

  生3:你刚才的问题是,“这位老人生活中最缺少什么?要用原话来引申。” 

  师:“用原话来引申”,我是提这样的问题吗?哪位同学把我刚才的问题再重述一下?你来试试,因为你离我比较近。

  生4:是用录音里边所说的话来回答问题,我们所听到的。

  师:对,用听到的那些素材来回答。同学们平时上课的时候,有这样的习惯吗?就是当老师提问的时候,你会把它记录下来? 

  众生:没有。

  师:那你们课堂上会记些什么呢?老师黑板上写的东西?可要注意了,如果连老师课堂上问的问题都不清楚的话,那你接下来怎么学习呢?如果你听的是错的话,那么你接下来想的不就是错的吗?这就说明我们需要学会--什么? 

  众生:学会倾听。

  师:不只在我今天这样的课上要“学会倾听”,我们在每一个学习环节里面都需要做到。好,下面我们来把这个问题解决一下:这个老人,她最需要的是什么?请用你听到的素材来回答。

  生5:我觉得她最需要的还是关爱,因为我听到:当她生病的时候,只有在生大病的时候,才打电话给她儿子,因为他在美国-- 

  师:她儿子吗? 

  生5:不,她女儿。她女儿在美国,不知道情况,所以,她缺少的是关爱,只能自己照顾自己。

  师:她缺少谁的关爱? 

  生5:缺少子女的关爱。

  师:你不能说子女就不关爱她呀,女儿不是给她定期寄钱回来吗?这个退休的教师,把寄回来的支票都怎么样啦!--撕掉了是吧?她说她缺钱吗? 

  生5:不缺钱。

  师:我们概括一下,不缺钱,说明这位老人在什么上并不需要人们的关照? 

  生(众):物质上。

  师:而缺少什么? 

  生(众):精神上的。

  师:你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龄和这位退休的教授差不多吧?给这些老人以物质上的帮助,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什么? 

  生(众):赡养老人。

  师:对,“赡养老人”,非常好。但是,有没有注意到,老人,相当穷的老人,他们现在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赡养,更需要的是-- 

  生(众):精神上的。

  师:下面,我们再听一段很长的录音,听完以后,大家再来告诉我,这个“白发的期盼”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老人,他们期盼的是什么?我好像发现大家还是没有记我的问题啊,提笔,把问题记在笔记本里边。那边最后的那位同学,把我刚提的问题再读一遍。

  生6:就是再听一段很长的录音,这段对话,告诉我们,这位年迈的老人,到底她……怎么说呢? 

  师:同桌帮一下忙,好吗? 

  生7:讲老人究竟期盼些什么? 

  师:对,这段录音,这段节目,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白发的老人,他们究竟期盼的是什么?明白了吧,请再大声地说一遍。(生复述) 

  (录音略) 

  师:我发现刚才听录音的过程中,好几位同学也非常动情。记者精心地为我们制作了这么长一段录音,她想告诉我们什么?还是请引述你听到的素材来加以回答,好吗? 

  生8:刚开始听到的是前面说的那个老人,他最后-- 

  师:把我刚才问的问题再重复一遍,你就可以找到回答问题的基本话语形式。

  生8:从这个录音中,作者想告诉我们老人的期盼究竟是什么。

  师:这段录音,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是头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老人的期盼究竟是什么?先回答头一个问题。

  生8:老人的期盼-- 

  师:先回答头一个问题。头一个是什么问题? 

  生8:我刚才没有听清楚。

  师:就忘记了?看来我们确实需要学会倾听啊。好,哪位来回答。

  生9:第一个问题是这个录音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师:非常好。请大家把刚才这个问题再大声地重复一遍。

  生(齐声):这个录音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师:我们课堂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佳,常常就是因为不知道老师要我们干什么,--同学们记好了吧,没记好的再补记好。我今天不用板书,这些问题也可以打在屏幕上,但我不这么做,是为了想“折磨”大家,明白吗? 

  生9:这段录音主要想告诉我们,当今社会老人的精神需求不可忽视。

  师:“当今社会老人的精神需 

求不可忽视。”你再引一些素材来说一下。

  生9:许多老人在家里都会抱怨“太无聊”啊之类的。这个录音,第一个引用的例子就是有一个老人,他有许多孩子,但是都不在身边,他整个一星期下来,仅仅说了两句话,一句话是在街上漫步的时候,别人问他几岁,他回答了,另外一句是别人送东西到他家门口,他说了声“谢谢”。

  师:你听得太好了。那你告诉我,一个老人,一个礼拜讲了两句话,这个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典型的事迹,它突出地告诉我们,老年人怎么样? 

  生9:老人家需要我们的关怀。

  师:那是另外一回事,它突出告诉我们,老年人精神的-- 

  生9:缺乏,贫乏。

  师:什么?“精神的贫乏”?那不一定的。他看看书什么的,他不贫乏。表现老人精神上的什么? 

  生9:失落。

  师:失落?也不对。再找一个合适的词语。

  生9:孤独。

  师:是孤独,或者孤寂是吧?--极端地孤寂。感受到了吗?都说老人话多,但这个老人一个礼拜竟然只说了两句话。好,谁再给我把你听到的典型材料陈述出来,说明记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10:因为很多老人都对记者说他们很孤独,生活很郁闷,常常一个人流泪,生活孤孤单单的。

  师:举一些例子,你这是概念。说你听到的那些素材。

  生10:……没有。

  师:没有?那么多典型的感人的例子你都没有听到吗? 

  生10:那个老人最后被车撞了。

  师:老人被车撞了,它只是个意外,那不能说老人生活就一定非常孤单。一个精神不孤单的老人也可能被车撞了,这只是交通事故。--还是你说吧,听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素材? 

  生11:听到了一首歌。

  师:一首歌《常回家看看》,对。

  生11:那里主要讲到老人的期盼,再后面举了个姓高的老人的例子。

  他每天跟鸟儿在一起,他很想他的孙子,但是孙子不能来看他。这个例子突出表现-- 

  师:里边有一句话,不知大家听到了没有。他是把--鸟--当-- 

  生11:孙子。

  师:这个老人的情况,我听了好像和你感觉不一样,他好像不是唉声叹气,他很快乐很高兴的,说话的时候谈笑风生,你难道也觉得他很孤寂吗? 

  生11:我觉得他内心还是挺孤独的。

  师:你竟然从他谈笑风生的话语底下听出了他内心的孤寂。你怎么听出来的? 

  生11:我觉得一个老人,表面上虽然谈笑风生,但他的内心,跟,将一个动物当作孙子,这表明他内心还是孤独的。

  师:因为他内心太孤寂,需要排遣。他找到了一种方式,我们从这种方式上可以反过来看出他内心的孤寂。是这样吗? 

  生11:嗯。

  师:录音里有一个数字大家听到了没有?我国已经到了一个老龄化的社会,我国老龄人口是多少,60岁以上的人是多少? 

  众生:一亿两千-- 

  师:一亿两千六百万,数字很大吧?那就是说,我们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这么大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是什么?这就是这个作品要告诉人们的,他们的精神需求是不可忽视的。刚才一位同学已经说到了。好,我们再采回答第二个问题。老人,白发的期盼,他们最期盼的是什么?用一个专业术语来回答。一起回答好不好,叫什么? 

  众生:精神赡养。

  师:对,精神赡养。下面就要考考你们的听力了,什么叫精神赡养?你听到的专家的解释是什么?能说多少说多少,因为那个专家说得太快了,根本没有办法把它全部记录下来。你这会儿只能采取什么办法呢?用关键词记录它。

  生12:嗯,那位专家说的好像就是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师: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非常好。尽管他说的话和专家说的距离很大,但只是语言形式上距离很大,他把实质内容一下子抓住了。谁还能再把那话说得向专家靠拢靠拢? 

  生13:就是以合适的表达方式,来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

  师:回答得很好。

  如果说我们刚才听第一段是从信息的角度上来让大家听了听基本的元素,那么,我们第二次听就已经让大家从内容的角度上对它们进行分析,加工,概括。现在请同学们再思考回答,你们刚才听到了摩托车的声音,听到了歌声,鸟叫声,这些在广播作品的表现形式里,被叫做音响效果。请想一想,加上了这些音效,和没加上--相对于我们平常阅读的纸面上的文字文本比,它们的表现力有什么不同吗?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当一段话是我们阅读看到的,和是我们听觉听到的比较,它们的表现力有区别吗?好,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进行第三次听。大家先把文本看一看。

  (投影生阅读略) 

  师: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广播是怎么以声音形式来表现这段内容的。你听了以后,觉得和你的视力所及,有什么样的区别。请大家静心来听。这回是让你们感受一下两种不同文本形式的表现力有什么区别。

  (录音略) 

  师:我们刚才所听到的这一段录音节目《白发的期盼》,曾获得亚洲广播的最高奖--亚广联广播节目奖。刚才听的过程当中,你的感受如何?和你阅读文本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我常常讲,我们这代人是听广播长大的一代,所以我对广播呢,情有独钟,在我编教材的时候,我就把广播作品也编到教材里来了。它实在太美妙了。看电视长大的一代人,你们感觉如何呢? 

  生13:我觉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境吧。去听的话,会很注意地听;如果是书面语的话,有时候,眼睛是看着,但是思想会走神。

  师:你是从接受两种信息的感受上来说的。我们想想,从这两种表现形式给你的感受上你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生13:我觉得听录音的话,语气很重要。

  师:哦,语气、语调传达感情的因素变得更重要了。

  生13:形象生动一点,可以加倍地增加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有那种气氛。

  师:还有气氛也表现出来了。谁还有补充吗? 

  生14:当中还有很多刚才老师提到的音响效果,它更能体现当时的气氛,让人能更快地进入事件当中,使人有更深的体会。

  师:注意看,这里有这样一个词“叹息声”,如果用文字写出来,会有多少种表现形式呢?一声长叹,一声轻叹,一声哀叹,独自叹息。大概写来写去就这么些吧?而我们刚才听到的那个中年人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叹息声啊?悔之晚矣的那种叹息声。我们所写的那几个字能与它传达出来的情感相比吗?我们该写多少文字才能将这种东西说出来啊。声音是非常难以描写的一种东西,而广播作品,可以把这种难以描写出来的东西逼真地再现到你的耳际,在你的脑海里产生一个形象感、画面感,这就是它比之于其他的文字形式 

所不可替代的一个优势。好,我把这个话题再补充一下问一点:刚才所听的这段当中,你觉得有哪个地方最能打动自己? 

  生15:我觉得声音所表达出来的感情,跟文字相比更准确细腻一些。能打动我的地方是那段音乐和那个中年人的叹息声,在这样的声音下,会让我们体会到更多的感受。

  生16:让我最感动的是他讲述他爸爸在那个晚上,和他一个房间的时候,他爸爸唠叨到12点、1点,很晚了,他感到很累,实在是不想听下去,就有些责怪性的话。他爸爸还是想跟他交流,但是,他觉得很哆嗦,说了一句比较过分的话,说“你再这样的话,我就去别的房间了”。然后,他爸爸就不说了。这样,让老人很伤心。这位先生,在记者采访他的时候,对这件事情非常的后悔,这是我印象最深的。

  师:我知道,今天,我们的同学还想就另外的一些问题发表一些看法,那就是想就白发的期待和老年人赡养的问题,来谈一些你的感受,但这不是我们这节课所关心的问题。我想你们在听录音的过程中间,已经对这些问题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下课后,可以在写作时把它们写出来。我们这节课,关键是解决一个字:听。我想在结束这节课的时候,给大家再提两个建议,第一,永远都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要把听到的东西立即记下来,这样,你才真正地学会了倾听。第二,我们语文学习面对的资源当中,有一个非常奇妙的资源,那就是广播作品,你们可以在那里大有所获。我想给你们推荐一个作品,请到网上搜索中国广播文艺奖(最高广播奖)获奖作品《永不消逝的歌声--纪念王洛宾》,还有一个--《来自长江源的家书》,把这两个广播作品欣赏一下,在欣赏的过程当中,进一步提高我们大家倾听的能力。好,下课! 

  (浙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邓颇整理) 

  【唐老师说课】 

  我一直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太忽视倾听能力的培养了。

  语文教学要关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的大脑真正地动起来,让他们时有所思、时有所悟、时有所感、时有所得,而不是我们以往的教学那样,只是关注我应该有几个环节,几个步骤。当中国的教学改革从强调外在的组织形式真正地深入到研究学生的内部变化以后,我们就不得不思考两个基本问题:第一,如何让学生产生真正的体悟;第二,如何让学生把他的知识体悟呈现出来。

  这节课我也有一点尝试。实际上在课堂上跟着老师进行积极思考的学生是很少的,相当多的时候他们处于一种思维游离状况。因此,老师就不能不想:当我们要启发学生参与思维,而学生又不想参与你的思维的时候,你有什么高招吗? 

  如果真正想把语文教学水平提高。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比一节课更小的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我把它称之为“问题结”。那就是一个问题从呈现到解决的完整过程,如果你把这样一节课的一个一个小的环节处理好了,整体上的教学水平肯定就提高了。

  在这个“问题结”里边,我把它又分成四个基本的步骤。

  第一个是问题的呈现。怎样呈现问题呢?在刚才这节课上,我把能够采用的方法基本上都用了,比方说:先提出问题,然后让距离较远的同学来复述问题,这是教学思维控制的一个常用手段。你不能近距离提问,近处的人听得最清楚,而远处是你鞭长莫及的地方,因此你要有意关注远处。让他们来复述问题,这既是对他们思维力的一种控制,也是对你的这个问题指令的再一次明确。这方法我用了,然后让集体的重述也用了。但是最后发现,当那个女孩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她还是把刚才的那个问题指令忘掉了,你让她再说一遍,她也想不起来了,这就导致我们的课堂效率的极端低下。我认为,一节语文课的成败,是由能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所决定的,备课就是备问题。当你把问题备好后,你一定要通过不断强化的方式,把问题指令明晰地传达到位。

  我曾在承德上过一节课《我若为王》,我提了个问题,“阅读第一段。请摘引原文中的词语,准确解释,什么是王?”我故意轻描淡写地把它说了两遍,没有用强化的手段,结果底下的同学有的在挠头皮,有的在转铅笔,都在做“沉思科”。三分钟后,我要同学把刚才我问的问题写下来,现场收了一个小组14个同学的条子,结果没有一个人写对的。大部分写的是:“什么是王?”有的写的是:“阅读第一段,概括段意。”我根本就没说这个意思。写得最好的是:“阅读第一段,解释,什么是王?”事实上,我这三句话是精心设计的:“阅读第一段”,是阅读范围:“摘引原文词句”。是表现方式;“解释什么是王”。是问题指向。这就像高考题一样。所以我讲,我们老师如果从高一开始,每堂课都这样去严格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话,还愁什么阅读题答不好呢?所以,我的想法就是,要把问题的指令清晰地传达到位。

  至于做法,很简单:我说你记。学生上课的时候,必须把问题记下来。在我班上,学生上课的时候很着急的就是赶紧去记。老师提个什么问题要记住,他知道,这老师有个毛病,提完问题,总要将同学们叫起来,将老师刚才的问题念一遍,念不了的真丢人。老师们回去试一试就知道。这一招蛮管用,把打瞌睡的学生都制住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让学生进行思考。问题记下来了,怎么样让他进入到思考的状态,这是老师也缺招的地方。我对这个问题有些探索。我听各类课,发现语文课是学生思维参与率最低的一门课,它最容易发生思维移走现象,而理科的课相对地要好得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理科的课有一种思维的载体。他们要一边做题一边想。所以我们有时候恨不得给学生装上一个思维记录仪。其实,学生手中的笔就是思维记录仪。所以在让学生思考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去写。让学生养成凡思考就动笔记录思考要点的习惯。这既是把自己的思维规范化、条理化。也是使其思维专一化。古希腊有句话:“语言是思维存在的家园。”我把它借用为“书面语言是思维存在的物化家园”。

  我认为,一定要通过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来提高我们整体的语文教学效率。有人对我说,你现在天天在重视倾听。高考又不考倾听。我说把眼睛始终盯在试卷上,一定是没有出息的,而倾听又确实有助于高考。经过多次尝试。我感觉到,在接手一个班之后,大约用两个月的时间,进行上述所说的强化训练,就基本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但要时时记住,你一旦疲倦了,坚持不住放弃了,学生的放弃会比你更快。

  顺便说一点,这节课如果从人文内涵方面去切人的话,很可能会使在座听课的许多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但是。如果那样搞下去的话,就可能滑向思想品德课。而我上的是语文课,所以我把好多能够赚大家眼泪的东西都去掉了,只注重“倾听”的学习与训练。我想让课更像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