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汉字趣编(之十五)(山)(网友来稿)
詹泉洲 深圳市田东中学
中国人对山岳的崇拜,来自万物有灵的自然观。从“禹封九顶”算起,祭祀山神的圣典,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至于那些高入霄汉、形象奇特、难以攀登的险峻山岳,更认为是通天之处,为神灵仙人所居。《山海经》上说:“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他们认为那最高的昆仑山,“是天帝在地上的都城”。
从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到秦汉时代的“自然比德”,则来源于更深层的天人合一意识。人与天地结构是一体化的:天有九野,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宇宙有金、木、水、火、土,人有心、肝、脾、肺、肾;自然有五岳,社会有五帝,五方神祇,人有仁、义、礼、智、信五德……这种“天人合一”观念,分明把人的感情、意志、伦理透射在外部世界,自然山水打上了人文精神的印记。
汉代阴阳五行说,则直接导致中国特有的“风水论”:风水论用抽象的气来解释自然环境。按照气的运动变化规律,阴阳两气交流而生出各种变化,浊者沉为地,清者浮为天。山高而巍峨者,称为后龙,后龙之后的山脉称为来龙或祖山,祖山必绵绵婉蜒,方显生气勃勃。左右宜有小山护卫合抱,称龙砂。这样的山势环境,才有天地氤氲之气往来。后龙正面还要有远山对景,称为案山或朝山。山峦叠嶂,负阴抱阳,草木方显旺盛,乃为瑞气葱茏的征兆。所以仙山、佛国常建在这些山势奇特、林深木茂之处,因是神仙佛祖所居之圣地,自然被称为风水宝地。
魏晋以来,佛教兴盛。由于文人与僧人交游往来,而寺院又往往成为文人政治避难的世外桃园。魏晋文人寄情畅神于自然山水,不仅找到“山水以形媚道”老庄玄学表达的最佳方式,而且发现了山水的自然美。因此多把庄园与寺院建在幽静的山林之中,既可以全身远祸,过一种闲云野鹤般的适意的生活,又可以超脱红尘,有利于文人“澄怀观道”,甚至还包括希冀延年益寿的生理需求在内。唐以后的禅宗,改变了早期佛教持钵行乞的苦行僧的生活方式,更讲究人与自然的融合关系。禅师们常常沉浸在青山白云、流水清泉之中,领悟生命的真谛。深山里的古刹,常常是禅师们悟道之所;丛林禅院,成为僧人们参禅打坐的清净之地。传入中国的佛教,显然已经淡化印度人那种狂热而痴迷的神山朝拜意识,而把宗教的修炼化为一种生活的情趣,一种审美的意念,甚至包括上述深层意识下形成的中国特有的风水之论。这也就是为什么“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原因吧。
道教、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都把名山命名为一个个的神山。智(五台山)、行(峨眉山)、悲(普陀山)、愿(九华山)四大法门互为关联,千百年来形成了以“金色世界”五台山、“银色世界”峨眉山、“琉璃世界”普陀山、“莲花世界”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而声名远播。四大道教名山为: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五岳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其中泰山为五岳之首。金庸、古龙等武侠小说都与名山有关。
中国人喜欢山,崇尚山,依靠山。中国文化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山”字开头的成语为例,数量十分大。如:山包海容 、山崩川竭 、山崩水竭、 山崩地裂 、山崩地坼、山崩地塌 、山崩地陷、山崩海啸、山崩钟应 、山长水阔 、山长水远 、山川米聚 、山肤水豢 、山高皇帝远 、山高水长 、山高水低 、山公倒载、 山光水色 、山河表里、 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山积波委、 山节藻棁 、山砠水厓 、山枯石死、 山亏一篑 、山林隐逸 、山盟海誓 、山明水秀、 山南海北 、山栖谷饮 、山清水秀 、山穷水断 、山穷水尽、山穷水绝 、山容海纳、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山童石烂 、山行海宿 、山肴野蔌 、山肴野津 、山肴野蔌、山摇地动 、山遥水远 、山肴海错 、山阴乘兴、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夜雪 、山吟泽唱 、山歌民谣、山雨欲来风满楼 、山珍海错、 山珍海味 、山止川行 、山峙渊渟 、山立水聚、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 、山重水复 、山陬海澨等等。
中国的各大名山,留下了无数文人侠客的踪迹,留下了无数名人的踪迹,也留下了无数的诗文、石刻、传说、动听的故事。中国山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山文化,博大精深。
作者邮箱: tdzqz@sina100.com
【汉字趣编之十五山(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十五的月亮(网友来稿)08-29
《摆渡》之美(网友来稿)10-21
之解种种(网友来稿)07-28
课堂激趣八法(网友来稿)07-07
趣话汉字拆字格修辞(网友来稿)10-26
语文的生命之创造语文(网友来稿)06-19
复习策略之--扩展语句(网友来稿)04-16
从考研究生说起--歧义说趣(网友来稿)09-13
诵读古诗词 激趣有妙方(网友来稿)10-28
桥之美(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