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注道德健康
中国教育报 2003-06-04 郭柏春
一谈到健康,人们往往不假思索地会想到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却很少想到甚至根本想不到道德健康。但无论从理论的意义上还是实践的价值上,道德健康都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新概念、新发展,把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的范畴。认为健康不仅涉及人的体能方面,也涉及人的精神方面。这里,道德健康基本可以做如下的描述:健康者履行应尽的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荣誉与耻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以此获得心地踏实、心境平和,并产生一种价值感和崇高感,以道德健康促进整个身心健康。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健康是人类健康的第三通道。
巴西医学家马丁斯经过十年的研究发现,并用反证法证明,道德不健康会实际损害身心健康。如一个凡事有悖社会道德准则的人,其胡作非为必然导致紧张、恐惧、内疚等种种心态,实际会影响健康状态和质量。与人相处善良正直、心地坦荡,遇事出以公心,凡事想着他人,这样便无烦忧,使心理保持平衡,能促进人体分泌更多的有益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加肌体的抗病力,这种道德健康能直接促进人身心健康。一个人不履行应尽的义务,违背自己曾经确立的良心,陷入一种道德危机感中,必然会食不香、睡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这种精神负担则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干扰其各种器官组织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削弱其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最终导致恶劣的心境的重压,诱发各种心身疾病。
笔者认为,道德健康的主要内容有二:其一,义务感、良心感直接构成道德健康。良心是在履行应尽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如果一个人不履行应尽的义务,违背自己的良心,产生一种内疚感、惭愧感,就会在生理上、心理上出现大致相同的体验,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自己一贯良心的行为结果,便会产生一种道德崇高感,心情愉快,容易促进身心健康。其二,人道主义行为选择直接关涉道德健康。人道主义特别强调的是对普通人的尊重和关心,因为普通老人、普通妇女、普通儿童、普通残疾人、普通弱者等,他们的利益是最容易受到漠视的。欺侮普通人要受到更严厉的人道主义谴责,会使这样的人心绪不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身心健康。而对普通人以人道主义的关怀与帮助是可敬的,这种行道义、关心弱者的行为,会使人有一种崇高感,也会给人一种身心、境界高尚的自豪感,这种道德健康直接促进和带来身心健康。
道德健康应该成为当前社会文明和健康的重要话题,引起我们的关注,从这个视角加强认识,从而提高道德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关注道德健康】相关文章:
关注网络心理的健康教育09-02
关注心理健康教育09-26
关注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08-11
预防流行感冒,关注健康生活03-20
关注孩子情感需求 促其人格健康发展09-12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中心稿)07-17
未婚流产 身心受伤 全球关注青少年性健康10-16
关注细节07-20
关注优生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