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4-11-01 17:14:45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科学教案汇编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科学教案汇编6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新词,读指定词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想象美丽星空的景象。培养朗读能力、背诵能力、想象能

  力等等。

  3、了解课文内容,产生了解美丽星空的愿望和进行科学探索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产生了解美丽星空的愿望和进行科学探索的情感。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想象美丽星空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都见过美丽的夜空,但是你们仔细观察过它的美丽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31课,感受一下夜空的美丽。

  二、新授: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或是词语。

  陨落 浩瀚 宇宙

  有学生自己解释

  陨落:星星从高空掉落。

  浩瀚:广大、繁多。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3、指名读课后的词语。

  三、细读课文:

  1、请你们边读边想象第一节的内容,谁想象的美他就能读出美来。(边读边想象。指名读课文,比比谁读的最美。)

  2、这许多问号都是什么呢?请你读一读。(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3、后面两个小节请你边读边想象,然后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的内容。

  4、指名到前面来读给大家听。

  5、出示填空:请你看提示,自己试着背填课文。(看提示自己背课文再背给大家听。注意边背边想象。)

  四、扩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星星的知识说给大家听。

  五、课堂小结:如果大家对于星空也有兴趣的话,那么你们就要积极地去搜集关于星空的知识,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养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课后反思:通过学习课文,对拓展的.内容,由于孩子的生活条件的限制,很多孩子没有能力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所以,我通过搜集找到了许多关于星体的知识,让孩子增长了很多的见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及新词。读写指定的词语。

  2、增强积累能力、背诵能力等。

  教学重点:识字,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瀚”字的记忆与书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字词,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

  谁来给大家背一背课文。

  二、学习生字:

  1、汇报识字的方法。

  2、自己试着写一写。

  三、练习:

  1、分辨多音字:

  冲(chng chng )洗

  冲(chng chng )着

  2、选词填空:一日一练P64 五

  3、按原文填空:出示在电脑上。

  四、听写本课生字。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本课生字不太难些,秘是本课生字学习的一个重点,学生在组词时容易和以前学过的密弄混,我给学生反复的强调了但仍有个别学生出错。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经历垃圾分类和做堆肥的活动。

  2. 知道垃圾怎么分类,每类包括哪些,以及各类垃圾的处理方法。

  3. 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4. 了解堆肥的意义和堆肥的方法。

  【教学准备】

  1. 准备卡片,用来标注各种垃圾的名称。

  2. 3个盆或桶 ( 蓝、绿、红色 ) ,分别贴着“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字条。

  3. 录像或 。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 通过前面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你们制定的解决垃圾问题的系统方案是怎样的呢?(评价大家提出的方案)

  2. 同学们提到的各种解决方案都不错。那么,怎样才能在所有的家庭中甚至在全社会中实施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 播放录像或谈话:

  很多地方的垃圾是混装、混倒的,或者采取混合集中后再分类,但这样的方法都不利于垃圾的回收和无害化处理。我国现在已经开始实行垃圾从源头上分类、分装。

  二、垃圾分类的方法

  1. 我们的街道、小区的垃圾分类了吗?是怎样分类的呢?还存在哪些问题 ?

  2. 从有利于垃圾回收和处理的角度考虑,怎样分类比较合适?

  3. 垃圾分类游戏:

  (1)讲解游戏规则:每个小组桌上放一堆“混合垃圾”(用模拟卡片代替),讲台上放“分类垃圾桶”(红绿蓝色的盆子)。每个小组的学生以接力的形式,一次在“混合垃圾”中拿出一种“垃圾”,扔到台上相应的.垃圾桶中,分类正确、速度快的小组为优胜。

  (2)进行垃圾分类比赛。

  选学生做裁判,检查各小组的分类正确率,评比。

  4. 讨论填写教材第 28 页的分类表。介绍现行使用的分类垃圾桶的颜色。

  5. 介绍有毒有害垃圾随意处理的危害,简单介绍如何处理废电池。

  三、怎样在家里科学处理垃圾

  1. 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和及时处理,将对改善环境和节约自然资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讨论:

  我们家里的垃圾分类了吗?是怎么分的呢?

  有没有存放废纸、玻璃、金属和塑料的地方?

  我们知道收购废品的回收站在哪里吗?知道怎样卖废品吗?

  3. 思辨:

  有人说:“一点点废品卖不了几个钱,放在家里占地方不划算。”你们怎么看?

  4. 家庭垃圾中约三分之一是食物废料。这些垃圾和院子里的枯叶、杂草等能够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这样既处理了垃圾,又生产了肥料,一举两得。

  5.看书,学习制作堆肥箱。

  6. 像这样的科学处理垃圾的办法还有许多,你们还知道哪些?

  7. 希望同学们人人行动起来,对生活垃圾分类、分装和及时处理,让我们的家园更清洁和美丽。

科学教案 篇3

  【理论指导】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最早提出在科学教育中要运用探究方法进行教与学的是杜威。杜威认为,“探究”是主体在与某种不确定的情境相联系时所产生的解决问题的行动。在行动中,知识不是存在于旁观者的被动的理解中,而是表现为主体对不确定情境的积极反应,知识是个体主动探究的结果。在教学方法上,应该“从做中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做实验,并放开束缚,自主、积极、愉快地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中去亲历探索自然界奥秘。他们运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记录、表达、交流等方式构建知识,提高素养。

  【教学内容】

  《声音的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两个概念,不仅仅是学生,就是成人也很容易搞混。四年级的学生很难用普通的观察方法来分辨出声音的高低,他们更难理解声音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本课从学生熟知的、非常感兴趣的音乐喷泉切入,引导学生分析声音是有区别的、有变化的。再借助教具、信息技术手段以及APP软件等手段,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体验活动,理解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两个概念,并知道他们与振动的关系,继而为声音如何传播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一个初步概念建成时期,也是为以后“大概念”模式的建成打下基础的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有目的地引导孩子们建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有助于他们有形成正确的概念,也有益于锻炼他们形成一个高效的思维模式。

  经过本单元前2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他们还知道了音叉是什么,并学会了怎样利用音叉等物体发出强和弱的声音。但由于年龄小、表达能力弱、缺乏系统的认知等原因,他们对声音的认知还很懵懂。本节课“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强弱”变化的,以及振动幅度、振动频率的含义对现阶段学生来说还是有困难的。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2.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音量与音高的科学概念,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特别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音叉、小锤、乒乓球、自制教具、仿真软件、自制等。

  【课前准备】

  1.见学生时,相互熟悉,相互提问。

  2.教学调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的使用方法。

  3.了解学生对乐器的认识。

  4.教会学生使用平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中秋节老师出去玩,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东西,就拍下来了,今天特地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吗?有什么发现呢?

  【生】声音和喷泉都有变化,喷泉随着声音变。

  【师】对,声音在变化。其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很多声音,变化不断地声音构成了奇妙的大自然,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声音的世界,探究“声音的变化”。

  【板书课题】声音的变化

  二、新知探究

  (一)声音的强弱(音量)

  1.提问

  【师】大家听听这2段声音,(PPT)(播两段音量有明显区别的声音)谁来说说这两段声音有什么不同?

  【生】有大、小的变化,强、弱的变化......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声音的大小有变化,指的'就是声音的强弱。(板书)声音大即是强,小即是弱。(PPT)在科学中,声音的大小强弱用音量来表述。

  【板书】强 弱

  2.游戏

  【师】怎么区分声音的强弱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跟你的同学说一句悄悄话,有个小要求,只能让你的同桌听到。开始!

  【师】同学们都玩的很开心哦,王老师也很想参与进来,最后一排的那位小帅哥,能大声地告诉王老师你的名字吗?【生答名字】XXX同学,认识你真高兴!你能和老师说声老师好吗?【生答】

  【师】老师们你们听到打招呼声了吗?

  【师】刚刚的游戏中,你们听到的所有声音,哪个最强,哪个最弱?

  【生答】......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区分声音的强弱了。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发声的力度,来控制声音的强弱。

  3.实验探究一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声音的产生与振动有关,那么,声音的强弱是否也与振动有关呢?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探究实验,请看大屏幕:

  【师】我为大家准备了这些实验器材:音叉、小锤、带线的乒乓球。

  【师】(PPT演示)怎么利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呢?下面来看看实验步骤:

  ①手拿带线的乒乓球,保持静止;

  ②击打音叉发出声音;

  【师】要想使音叉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我们怎么敲击?

  【生答】重一点敲击声音强,轻一点敲击发声弱。

  【师】那我们在使用音叉时,应该击打哪个部位呢?

  【生答】

  【师补充】应该击打音叉侧面的顶端。将乒乓球快速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侧面。

  ③比较音叉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乒乓球弹开的距离远近。

  ④为避免误差,反复实验三次,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前,老师要提示两点:

  【师】A.小组内分工合作,遵守实验纪律,本次实验需要分辨声音强弱,实验时请保持安静。

  B. 提示音乐响起停止实验,将器材放回原位,分析实验结果,准备交流。

  【师】现在开始实验!

  【生】分组实验

  4.交流分享

  【师】我们的探究活动已经完成,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上来,一边演示,一边分享你们的发现。请你大声的告诉大家你的发现。

  【生1】演示实验过程

  【生2】我们先敲出强的声音,再敲出弱的声音,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声音强,小球弹开的距离远,声音弱,距离近。

  【师】其他小组,你们还有补充的吗?

  【师】现在我们回顾一下振动的概念。振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往返运动时离中心点距离远振动幅度就大。(慢)往返运动时离中心点距离远振动幅度就,振动幅度小。

  结合我们刚刚的实验,来说说(小结)声音的强弱和振动幅度大小有关吗?

  【生答】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师补充】是的,发声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

  【板书】 强 大

  音量 振动幅度

  弱 小

  (二)声音的高低(音高 )

  1.声音高低的认识

  【师】声音的变化除了强弱变化之外,还有高低变化。听!

  【教师弹仿真琴不唱】1234567

  【师】有哪位同学听出来了:哪个音高,哪个音低?

  【生答】

  2.体验声音的高低变化

  【师】 跟着老师的演奏我们一起唱一唱

  (唱音阶)。

  【师】由低到高唱,预备唱;

  【生唱】

  【师】由高到低唱,预备唱;

  【生唱】

  【师】声音的强弱和高低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强弱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音量;刚刚我们唱的音阶1234就是声音的高低变化,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板书音高)

  【板书】 高

  音高

  低

  3. 实验探究二

  【师】那么声音高低的变化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我们来看看这3组器材

  (PPT展示)认真观察同组的各个器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大小、粗细、长短

  【师】各小组讨论下,猜猜击打同一组3个材料时声音高低会有变化吗?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师】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了,别着急老师会让你们实验的,我们先来看看实验要求。

  实验步骤:①检查器材,将预测结果填写在报告单上。

  ②用同样的力敲击器材中部,仔细分辨声音的高低。

  ③同一器材反复实验3次,并填写实验结果。

  ④三组实验都完成后回到座位,整理实验结果。

  【师】声音的高低光用耳朵来分辨有一定的难度,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款APP软件,帮助大家分辨声音的高低。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学习“频率分析仪”使用方法。

  【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PPT:温馨提示:

  A.本实验需要辨别声音的高低,实验全程须保持安静;

  B.各实验区域小组间分工合作、有次序交换;本次实验设四个实验区,每大组到相应区域进行实验。

  C.及时填写实验报告单。

  D.实验结束后,将器材归位,回到座位整理实验报告,准备交流。

  【师】有什么问题吗?开始实验

  【生】用自制教具分组实验,研究声音高低跟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在各组进行巡回指导。

  铃声提示 坐回原位

  4.分享交流

  【师】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你们研究,哪一组上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呈现记录表,汇报发现,并演示。)

  【生】句式:我们小组研究声音的高低是否与物体的大小 有关,我们发现物体 ,声音 ;物体 ,声音 。

  【板书】 高(小、短、细 )

  音高

  低(大、长、粗 )

  5.演示实验

  【师】为什么小、短、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就高呢?为什么大、长、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就低呢?

  为了揭示其中的奥秘,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实验,下面我们来看其中的一个实验:

  【师】(教师演示实验齿轮,慢一点,让学生听清楚)。老师转动齿轮,可以带动金属片振动。齿轮转得慢,金属片振动也慢。接下来老师要从慢到快来转动齿轮,大家听一听发出的音高有什么变化?

  【生答】振动慢,声音低。 振动快,声音高;

  (师板书慢)

  6.小结

  【师】现在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小、短、细的物体振动快,所以声音高;大、长、粗的物体振动慢,所以声音低。

  声音有高低的区别是因为物体振动的快慢,也就是振动频率不同。

  三、总结分享

  【师】今天,我们学了两个概念,音量、音高,通过探究实验,我们发现,振动的幅度决定了声音的强弱(也就是音量),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也就是音高)。

  四、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到振动的幅度和频率的差别可以带来声音的变化。我们的祖先利用科学知识制作了许多乐器,艺术家们利用这些乐器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老师这里有一些仿真乐器,其实这些仿真乐器不仅可以用平板下载,也可以用电脑、手机下载,老师在这里给你们提出一个小挑战:利用仿真乐器创作属于自己的歌曲。

  【板书设计】

  声音的变化

  【实验记录】

  实验探究一: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关系探究实验

  实验过程

  声音的强弱

  乒乓球弹开距离(远、近)

  用力敲击音叉

  轻轻敲击音叉

  实验探究二 :声音高低的变化探究实验

  1.实验名称: 声音高低的变化是否与物体的 有关

  2.我们的预测:物体 ,声音高;物体 ,声音低。

  3.实验过程:

  物体特征

  第一次实验数据(HZ)

  第二次实验数据(HZ)

  第三次实验数据(HZ)

  4.实验结果:

  我们小组研究声音高低的变化是否与物体的( )有关。我们发现物体( ),声音( );物体( ),声音( )。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池塘中的常见鱼类,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2、观察、实验、记录并归纳典型鱼类的外形及行为特点。

  3、能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推测,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语言较清晰准确地描述鱼类的外形及行为特点,能利用表格整理记录有关研究结论。

  4、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证据、逻辑推理、想象建立假设和推断、理解事物及现象的重要性。

  5、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通过探究,讨论归纳鱼类共同特点。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鱼类及相关行为作出判断和解释。

  6、能将鱼类特点与池塘环境相联系,知道鱼的外形及行为特点与它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准备

  1、池塘鱼类的种类、外形特点、生活方式等相关挂图或课件。

  2、水槽(或玻璃鱼缸)、瓷盘、镊子、纱布条、塑料绳、木片、滴管、水、家乡池塘中的典型鱼类(如鲫鱼)、毛巾或卫生纸。

  3、各种水生动物(不一定是鱼类)的图片或课件。

  4、家乡池塘中的小型鱼类活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搜集信息资料

  (1)出示图片或播放课件:同学们,这是我们家乡的池塘中生活的几种鱼,谁知道这是几种什么鱼?

  (2)在我们家乡的池塘中,还生活着哪些鱼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有争议的动物板书在黑板一侧,在后面的学习中重新归类)。

  (3)各种鱼的大小、形态、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可为什么人们把它们都叫鱼呢?关于鱼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二、提出研究问题

  1、教师出示并简介鱼类活体,安排学生观察鲫鱼的外形特点,为下一步研究活动做准备。

  师述:鲫鱼是鱼类的典型代表,它在外形上具有什么特点呢?请各小组认真观察鱼的外形、身体表面长有什么、鱼鳃的形态等。同学们若对鲫鱼其它外形特点感兴趣也可以进行观察,观察之后将结果记录在“我们的发现”表格里

  2、分小组进行观察、讨论、记录。

  3、小组汇报观察记录结果。

  4、教师小结,然后出示图片、展示课件或让学生对照水槽中的鲫鱼阅读课文26页上图内容,认识鱼的各种鳍。

  5、你能根据鱼的外形特点,对鱼如何运动、怎样呼吸和运动,大胆做出自己的推测和设想吗?怎样证明自己的推测?

  三、制定研究方案

  1、教师出示并简介各种学具,告诉学生这些学具主要用于观察研究鱼的运动和呼吸方式。

  2、各学习小组制定“鱼靠什么游泳”、“鱼如何呼吸”的研究计划和步骤,预测研究结果。

  3、各学习小组汇报研究方案和预测,相互质疑、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四、开展科学探究

  1、分小组按照研究方案先进行“鱼靠什么游泳”、“鱼如何呼吸”的观察研究,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在“我们的发现”表格中。

  2、小组汇报实验观察记录结果。

  3、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第二课时

  一、(接上节课)开展科学探究

  1、你对鱼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用什么办法研究解决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表述进行板书)。

  2、根据实际,各小组选择一项大家都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同时制定研究计划和步骤。

  3、分小组汇报研究方案,相互质疑、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4、分小组对选择的.研究观察项目进行研究,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5、小组汇报实验观察记录结果,集体讨论,统一意见。

  二、总结与交流

  (1)分小组归纳整理:“作为鱼类代表的鲫鱼在外形和生活、行为方式上有哪些特点?”

  (2)拿鲤鱼与草鱼、团头鲂、鲶鱼等家乡水池中常见鱼类进行对比,看看鲤鱼有什么特点是它们共有的?

  (3)分小组汇报“鱼类共同特点,”各小组进行交流、辩论,将大家共同的观点记录在课本空框中。

  三、应用与实践:

  (1)出示各种水生生物图片实体或展示课件,辨别出其中的鱼类,并能分析说出其中原因。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增加一点相关内容供学生辨别。(自然水域中生活着许多动物,有的名称中还有一个“鱼字”,如甲鱼、鲸鱼、鳄鱼、娃娃鱼等,可它们不是鱼类;有的名称中没有“鱼”字,可它们属于鱼类,如泥鳅,海马等)。

  (2)课外在家长的带领下观察家乡池塘中各种鱼类的生活情况,看一看除了课堂上所了解的鱼类特点外,还有哪些特点是鱼类共有的?与此同时通过现场观察、比较、取回水样研究、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等方法,了解池塘水质对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响(详见课本41页),填写“自由研究”调查表。

科学教案 篇5

  课标要求:

  一是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二是初步了解学好物理应该注意的事情。

  三是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及探究的兴趣。

  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及探究的兴趣。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与讲述相结合

  学法指导:阅读与探究相结合

  教具准备:烧瓶、水、试管夹、烧杯、喇叭、放大镜、漏斗、乒乓球、鸡蛋、气球、单摆。

  教程:

  一.引言

  让学生阅读致同学们

  二、科学之旅

  1.找一个同学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物理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科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科学探索过程,充满乐趣和艰辛,探求科学知识是我们的渴望。

  2.有趣.有用的物理

  (1)演示实验图0.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怎样。

  图0.1-2会跳舞的小人。

  图0.1-4乒乓球会下落吗?

  (2)想想做做

  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

  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

  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3)阅读P5的课文及图0.1-5.0.1-6

  (4):

  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它研究声、光、热、电、力、原子及原子核的变化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它不仅有趣,而且十分有用。

  3.怎样学习物理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物理规律,重大发明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思索而出来的。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观察、实验、看书、听课、都要多动脑子勤于思考,对于科学知识不满足于背诵条文,要力求理解,应该养成看、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物理知识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又要用到实际中去,为改善人们的生活,造福人类。在物理学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忘记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没有物理学和其它科学技术的成就,能有我们今天的生活吗?

  不恰当地使用科技成果,是不是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

  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不断提醒大家,一起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4.STS.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

  (1)让学生自己阅读

  (2)引导讨论

  a.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的摆动,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

  b.伽利略在在观察中推出了什么疑问?

  对于这些疑问作出了什么猜想?

  c.伽利略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的猜想。

  d.科学家对于摆动规律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说明了什么?

  三.:略P9

  让学生回答:什么是科学之旅?

  四.作业

  1.阅读课文

  2.你觉得物理有趣吗?你打算怎样学好物理这门课?

  3.预习第一章.声现象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三角形的相关物体。

  在教室四周有意识地放置一些三角形的物品。

  各种颜色和大小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图形若干,八个篮子,录音机一台。

  活动目标

  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能从周围生活环境中找到与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认识三角形,能从多种图形中把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找出来。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坐成半圆。

  2、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

  ①请幼儿分享自己带来的三角形物品,说说自己带来的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②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三角形的特点:有三个角和三条边。

  3、游戏:小鸟找食。

  玩法:音乐响起时,小鸟跟妈妈可以飞来飞去,音乐停时,妈妈说:"宝宝请找出三角形的食物吧",小鸟们找出三角形的"食物"放入篮中,让妈妈检查。游戏可多次进行。

  4、请幼儿说说自己还看到过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

  ①引导幼儿从自己用过的'、吃过的物品中寻找。

  ②从教室的环境中找三角形物品。

  5、同伴间分享找到的物品,体验活动的快乐。

  备注:此教材选自《甘肃省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用书p212页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09-25

科学教案【精选】10-13

【经典】科学教案09-11

(精选)科学教案09-18

科学教案(精选)08-12

[经典]科学教案08-12

科学教案(精选)08-24

科学教案12-16

科学教案12-16

科学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