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时间:2022-10-14 13:26:00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通用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通用7篇)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凑十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演示课件“连加”】

  1、板演

  请同学说计算过程,最后说说笔算加法的法则,教师贴出: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2、口算

  6+8+2= 5+7+9= 3+7+5= 6+7+4=

  1+4+9= 3+5+5= 4+8+6= 8+9+2=

  8+7= 7+6= 5+8= 4+6=

  9+5= 7+5= 3+8= 4+7=

  找两名程度差不多的同学,同时做左右两组口算,问左边做得快的同学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快、(左边把能凑成十的两个数先加,再与另一个数相加,这样算得快)看右边一组,问:从得数上看与二十以内的口算有什么不同?(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得数永远不会超过20,而三个数相加,就有可能超过20了)

  4、小结引出新课

  师说:两个数相加的笔算加法这部分知识大家掌握得很好,如果三个数连加你还会计算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连加、(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学习例6【继续演示课件“连加”】

  (1)出示袋子图

  (2)看图说图意,列出算式88+97+105=

  师说:以前我们算三个数连加,要用两个竖式,从这节课开始,为了简便,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3)教计算方法

  师说:谁能把它写成竖式的形式?一人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写、教师强调相同数位对齐、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总结:以前我们学过两个数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现在个位三个数相加满20,就要向十位进2、那么笔算加法的法则第三条应该怎么改一改呢?教师用红笔在法则第三条上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2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进位)的加法、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退位)的减法和解决问题。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是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整数加、减法的最后一个阶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掌握了万以内数的意义、读写法和比较大小,掌握了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及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通过知识迁移解决多位数的加、减法;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备内容

  加法(2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验算

  减法(3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被减数中间有0);减法的验算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备重难点

  重点

  1、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2、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3、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

  1、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2、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3、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7 28页的例1,例2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学会对加减法进行验算。

  2、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3、通过加减法的验算,渗透加法交换律和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重、难点

  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

  课前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语引入,从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情境。

  二、探究体验:

  1、在合作学习中,讨论加法的验算方法,从已有的认识出发,去探索加法的验算方法。

  2、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3、掌握两种验算方法:

  (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它们的和是不是相同。

  (2)用和减一个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三、实践应用:

  完成书上相关练习。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4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重视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是《标准》在计算教学方面强调的内容之一。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教师以“估算”为线索,展开教学。

  ①在解决问题中进行估算。教师在引入主题,展会讨论,巩固练习等五一节上创设了一系列的情境:如收集矿泉水瓶,乘火车和乘飞机,购物,看书等。以生活化的情境为载体,以估算为内容,把解决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和估算紧紧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实在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②探索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学生的思维各不相同,想出来的方法也是各有特色。教师在引导学生估算时鼓励学生寻求多样化的合理估算方法,肯定学生独特的想法。如在估算“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时,学生就想出了多种合理的估算方法,这不仅体现了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而且也看出他们理解了估算,懂得运用估算。

  ③发展学生数学表达能力。流利的数学表达能促进更广阔的数学思考。教师重视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估算过程。学生在表达中加深了对估算过程的印象,对估算理解也更准确。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能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②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③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第98、100页采图(或相应多媒体课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矿泉水瓶能再利用吗?矿泉水瓶是塑料做成的,属于可回收物质,可以回收进行再次利用。大家看看二年一班一个月来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电脑展示例题5;收集矿泉水瓶情况)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①根据统计表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从这个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你能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量吗?

  学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教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学生思考并提出:

  a.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了多少矿泉水瓶?

  b.第四周比第三周收集了几个矿泉水瓶?

  c.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师:哪个问题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第三个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它。

  ②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a.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师: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怎么列式?

  板书:192+219=

  师:不计算,估一估这两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矿泉水瓶?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并对计算结果作出预测和解释。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

  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

  (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

  (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

  23+69= 62-18= 70-26= 65-15=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

  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2、计算。

  650+340= 370+480= 390+250= 520+300=

  840-560= 750-540= 440-150= 600-240=

  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果。可以选择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选择列竖式的方法。

  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页第2题,组织学生读题,从中获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后板书:632-441.

  (3)提问:这个和我们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进行估算呢?

  (4)学生讨论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算法一:632大约是600,441大约是400,600-400=200,大约多200个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大约多180个座位。 ……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种,只要学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给予肯定。并比较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种更合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

  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互相之间评一评。

  2、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比较每一题的大小。此题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先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得出结果后才能把左右两边进行比较。

  3、完成“练习四”的第3题。

  仔细观察图文,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梳理了哪些知识?本单元的知识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解疑答惑。

  教学反思:通过梳理知识点以及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点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来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学习的,由于学生刚接触两位数的口算,相比以往的口算,难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对于把一个两位数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要将这两个数都记在头脑中,对于学生难度不小,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尽量让学生通过尝试、讨论、交流、汇报、比较、反思与小结等各个环节,让学生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口算方法与口算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择优选用,并引导学生认识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一)情境创设:

  1.课件呈现:赏“上海世博会”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欣赏。教师介绍:这是在我国上海举行的第53届世博会中的一些照片。

  2.师:有一所学校的学生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大屏幕(呈现主题图)。

  3.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给予引导或肯定。

  (二)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从这个画面中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看来,数学在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啊。

  2.师:今天啊,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学校的同学在参观世博会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之一──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设计意图:由世博会的图片引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让学生寻找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又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二、引导发现,自主探究

  (一)引导发现:

  1.提出问题:课件演示:大客车慢慢开来了,小朋友们马上就要出发了,但需要持票上车,请问: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引导分析:让学生说说“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是什么意思?引是导学生得出: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列出算式:那如何列式?让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出算式:35+34=。

  (二)初次探究:

  1.教师质疑:今天咱们用口算的方法来计算,请大家想一想:35+34应该怎样口算呢?

  2.独立思考,交流汇报:

  (1)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口算方法之后,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汇报展示:教师有选择性的请几个代表说一说,完整的表述出每种算法,教师板书,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二: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算60+9=69

  方法三:先算30+34=64、再算64+5=69

  (3)学生在汇报算法时,教师再将学生的口算方法的过程用思路图形式板书出来,如例题中所示。如果有学生是用想笔算的方法来口算的,教师也要给予肯定。

  3.观察比较:

  (1)你们看看这三种方法,哪两种方法比较相似?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三两种方法比较相似:都是将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让它们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加,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方法是拆分第二个加数,而第三种方法是拆分第一个加数。(在归纳时,利用课件逐步演示)

  (2)那你们能看出第二种方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吗?引导学生发现:第二种方法是将两个数现时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分别相加之后再将两个结果相加。

  4.反思小结:

  (1)反思:我们看这三种口算方法,说明我们在口算这道题时,都自觉地把这两个数或其中的一个数进行拆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拆分我们就不能口算了吗?让学生发现:这样拆分之后就把新的问题变成可以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了,难度也就降低了,更便于口算。这样的拆分、变化的一个过程,我们在数学上称之为转化。

  (2)小结:这三种方法都是先通过转化,再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知识,进行口算。

  (3)学了这些方法之后,你再来评价一下自己的口算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探究方法,再利用观察比较与反思小结,让学生明真正理解口算方法,初步感受转化思想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三)再次探究: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二: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1)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老师巡视指导。

  (2)独立口算,小组内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解析过程,深层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自己的口算过程在草稿纸上表示出来。

  (2)展示过程:将学生列出的分步算式与过程的思路图结合在一起展示。

  方法一:39+40=79、79+4=83

  方法二:30+40=70、9+4=13、70+13=83

  方法三:30+44=74、74+9=83

  如果有学生是利用想竖式来想口算的方法的,教师也要给予肯定。

  (3)完整呈现,观察比较:

  ①这三种方法中,哪两种方法可视为相同的方法?(第一、三两种方法)

  ②谁来说一说,第二种方法与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第一、三两种方法是拆分一个数,而第二种方法是拆分两个数)

  ③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④这道题与第一道题有不同之处吗?让学生发现:这题需要进位。

  3.小结反思:

  (1)今天我们学习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其实都是运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的。

  (2)你觉得自己的口算方法如何?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你就选用哪种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经历独立思考、交流汇报以及观察比较与小结反思等学习活动,来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一)完成教材P10的“做一做”。

  1.课件分步呈现第(1)(2)两上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时,着重让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

  2.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1)让学生分组合作,先提出问题,再列式计算,最后在组内交流汇报。

  (2)集中汇报,指名说出口算的过程。并反馈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的练习,巩固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进一步掌握,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掌握所学知识。】

  (二)口算比赛。

  1.看谁能算全对:练习二的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能算全快,教师巡视,注意对速度慢的学生进行指导。

  (2)集体汇报:汇报时,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3)反馈:请全做对的同学举手,教师给予表扬,同时对有错的学生给予鼓励。

  2.看哪一小组全做对:练习二的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看看哪一个小组能做全对。

  (2)全部完成后,请同桌学生互相检查正误。对全对的小组给予表扬。

  3.错例分析:教师选取几道有代表性的错题板书进行展示(不要说出出错孩子的名字)。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分别都是在哪些地方出错了。

  4.我是小小营业员:课件演示练习二的第3题:

  (1)情境创设:课件呈现第3题的情境图,先出现问题一:一位阿姨要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小闹钟,一共需要多少元?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出计算过程。

  (2)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

  5.我是劳动小能手:课件呈现练习二的第3题的主题图。

  (1)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图,谁来说一说这幅图画的是一个什么场景?

  (2)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完整地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学生叙述问题,教师加以引导或表扬。

  (4)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比赛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设计一个错题展示与分析环节,给学生一个必要的提醒,让学生减少或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最后再通过两个情境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与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将所学知识巩固提高的目的。】

  四、全课小结,促进内化

  (一)学生谈体会: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师生共同回顾:本节我们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转化成若干道连续的、已经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同时点击课件,进行演示)这种数学思想,我们以前也经常用,以后还要经常用。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用好这把学习数学的金钥匙!

  【设计意图: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教师加以引导,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教师明确指出转化的重要性。】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7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内容及练习四。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三、教学重点:

  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四、教学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1、口算。

  9+6+

  5+5=

  6+8=

  8+6+1=

  8+2+1=

  6+5+1=

  2、师: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3、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二)探索新知。

  1、介绍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书15页内容)

  2、教学例1。

  (1)中国特有动物的种数。

  鸟类98、爬行类25。

  (2)列出算式。

  ①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②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学生独立书写竖式。

  ③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④讲评:个位相加满十时向十位进一,小1写在十位的右下角。十位相加时不要忘记加上小1。

  ⑤同桌相互检查。(口述算法)

  (2)试一试。

  5+5+1=

  8+5=

  6+7=

  9+9=

  6+4+4=

  提问学生说算法。

  (三)巩固练习。

  1、直接在书上计算第16页的做一做,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引导完成练习四第1、2、3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相关文章: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03-28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0-0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案11-2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10-0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11-05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10-19

关于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案10-11

关于《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06-25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15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