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复习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通过对比,感知半圆形和椭圆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区分。
3、乐意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教师用:
1、多媒体课件。
2、圆形卡片(认识半圆形用)。
幼儿用:
1、幼儿人手一份半圆形、椭圆形卡片。
2、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图画幼儿人手一份,记号笔。
3、几何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1、以猜谜的形式复习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基本特征。
师:先来猜几个谜语好不好?
(1)师:“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猜一个图形”。
“你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的?”
引导幼儿说出三条边、三个角。
(点击课件出现三角形)
(2)师:“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强。这是什么图形?你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说出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点击课件出现正方形)
(3)师:“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还能跑。这又是什么图形呢?真聪明,又对啦!”(点击课件出现圆形)
2、认识半圆形和椭圆形。
师:“除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还有两个图形要来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先认识一下。”
(1)点击画面,出现半圆形。
师:“这是什么图形?”(半圆形)“恩,圆形的一半,我们叫它半圆形”。(教师用圆形折给幼儿看)
“我们教室里有半圆形吗?”
“你们还在哪里也见过半圆形?”
幼儿讨论。
(2)点击画面出现椭圆形。
师:“这是什么形状?”
“它跟圆形有什么不一样呢?”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也是椭圆形?”(幼儿结合生活讲一讲)。
3、游戏:小动物找家
点击画面,出现两只正在哭的小动物。
师:“小奶牛和小猪怎么了,他们为什么哭呀,我们来问问小精灵她一定知道。”
播放课件内容提出操作要求。
幼儿找到相应的图形举起来。
师:“看他们找到家后多开心,表扬表扬自己。”
4、操作:找图形
师:“看看这是什么?(房子)哇!我们来找一找,这幅图由哪些颜色的图形组成的?”
(1)认识记录表
师:“这个表格是什么意思?对了,它是一个记录表,我们要把找到的图形的数量记录在相应的表格里。”
(2)教师示范
师:“就像这样,要是你不会写数字,可以用点子来表示。”
(3)幼儿操作
师:“老师为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两幅图形拼画,想不想也来找找。那好轻轻拿好一张纸和一支笔开始吧。”
(4)集体验证。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什么图形,有几个。”(课件验证)
活动延伸:图形变变变
师:“刚才那些图形拼画漂不漂亮,那你们能不能用图形也拼出美丽的图案来?真的吗,那好,我们这里有(引导幼儿说出图形名称)现在我们就用这些图形来拼一拼,比比谁拼得好。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2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我们来做一做手指游戏。
(师幼一起念)1头牛、2匹马,3只小羊找妈妈。4只鸡、5只鸭,6只小鸟叫喳喳。7条鱼、8只虾,9条小虫慢慢爬。10个数字真有趣,我们一起学习它。
2、数字宝宝真顽皮,它们会跑到我们教室里、幼儿园、家里各个地方去玩,请你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数字宝宝。(汽车的牌照、钟、门牌号……)
二、复习、巩固7以内的数字。
1、教师:看,调皮的数字宝宝跑到黑板上的儿歌里来了,小声说说你看到了数字几。
2、教师:数字宝宝想请我们小朋友用好听的声音来念一念这个儿歌。
3、儿歌念的真好听,数字宝宝要来跟我们一起做“捉迷藏”的游戏了,把头低下来,我数到3抬起头看看哪个数字宝宝不见了(问答游戏:几像铅笔细又长?3像铅笔细又长。)
三、听铃鼓声,拿数字。
1、教师:数字宝宝真调皮,它们又跑到我们的小椅子下面去玩了。(师出示数字,幼儿读一读卡片上的数字,师示范把数字卡片整齐的摆在椅子上)小朋友的椅子下面也躲着数字宝宝呢,快请它们出来跟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2、听铃鼓、拿数字。操作要求:耳朵听、心里数、手里拿。(集体2次,前后半圆形各一次,男女小朋友各一次)
四、找朋友——数物匹配。
教师:看,爸爸妈妈的手里有什么?(卡片)现在我们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个找朋友的游戏。你要仔细地数一数卡片上的东西有几个,再找出一个一样多的数字宝宝和卡片做朋友。如果你找对了,就和爸爸妈妈拥抱一下。祝你们成功,出发吧!(提醒幼儿任务完成后把学具留在爸爸妈妈的手里。)
五、打电话
1、教师:现在,我要宣布一个好消息。数字宝宝要开联欢晚会了,它们想请小动物来参加它们的晚会,你有没有很快的方法通知小动物呢?
2、最好的方法啊就是打个电话过去,下面我们先来打电话给小老鼠,请它来参加晚会吧。
3、(出示大图)小老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呢,请小朋友用眼睛仔细地看一看、找一找。
4、(看图数数、写数字)小朋友报数字,我来拨号码,看看这个号码对不对,能不能打到小老鼠家去.(与配教老师做打电话的游戏。)
六、幼儿操作作业——搜寻电话号码。
1、今天小朋友都有一个任务,就是每人要打电话请一个小动物来参加晚会,首先要先去搜寻小动物的电话号码,然后拨一拨电话,试试你搜索到的电话号码对不对。(操作活动)
2、请家长朋友配合孩子做游戏中的小动物,如果孩子的作业正确,家长就拿手机和孩子进行游戏对话。如果作业有失误,电话就打不通,家长鼓励孩子再去仔细地检查、搜索。
3、在成功的喜悦中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的数字感兴趣,了解数字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联系。
2、复习巩固7以内的数字、数数,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
活动准备:
1、数字小卡片1——10幼儿人手一份、水彩笔人手一只。
2、教师用背景图一张,幼儿每人一份电话号码记录纸。
3、家长的手中每人一张物体卡片。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3
设计意图
数字是幼儿对抽象事物认识的开始,作为实际意义表征,幼儿在学习中离不开直观教具和动手操作的辅助。怎样将这种状似枯燥的内容转换成生动有趣、操作性强的教学活动,使幼儿在游戏中享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教师教学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6,理解6的实际意义。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正确使用、整理操作材料。
3.学习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大数字卡1、2、3、4、5、6各一张,数码箱人手一个(用废旧茶叶盒包装,两面贴圆点,上面有一个插钥匙的小口),钥匙若干(用硬卡纸做),瓶子人手一个(瓶身上贴有动物,瓶盖上有数字),豆子每桌一小盒,6只口哨卡片。
2.用积木搭的房子几间,每间房门上贴一个6以内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我们一起开火车到数字城去旅游,准备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出示数字卡5)
幼:嘿嘿,你的火车5点开。
师:嘿嘿,先上几位小客人?(出示数学卡3)
幼:嘿嘿,先上3位小客人。依次上完。
二、开火车到数字城。
1.认识数字6。
数字城派一位数字朋友欢迎大家,看看是几(出示数字5)数字说5说,欢迎大家到数字城。听说来了许多小朋友,数字城又有朋友来看大家。(出示6只口哨卡片)认识6,像什么?可以表示什么?
2.到了数字城,就要玩数字游戏。
(1)看数字拍手(2)看数字学兔跳(3)看到6蹲下来。
3.给数码箱找钥匙。
数字城里数码箱上的钥匙拉乱了,想请大家帮忙给数码箱找钥匙。每人一个数码箱,三把钥匙,数码箱的两面都有圆点,钥匙的两面都有数字,一个数码箱只有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将配套的钥匙插到数码箱的钥匙口。请幼儿讲述自己找钥匙的结果。
4.帮豆宝宝搬家。
数字城为了感谢大家帮忙,送给每位小朋友一个瓶子作礼物,瓶子上有小动物,豆宝宝看见了,心里可欢喜了,也想住在动物瓶里,我们一起帮豆宝宝搬家,瓶子上有几只小动物,就住几个都宝宝不能多住,也不能少住。豆宝宝在里面好开心,但不知道住的是几号瓶,我们看清房间号帮它关上房门。有几个豆宝宝就盖上贴有数字几的瓶盖。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5.找房间。
天黑了,我们要在数字城住下来,这有几间房子,看看是几号房?房间号是几,就只能住几位小朋友。住进去后,可请小朋友自己数数验证一下。
天亮了,小朋友该回家了,我们坐汽车回去。放音乐。
活动反思:
首先,本次活动从目标制定到活动设计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开火车到数字城旅游、玩游数字游戏、给数码箱找匹配的钥匙、帮豆宝宝搬家等一系列游戏活动中,如同过关斩将,孩子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数字城的“任务”,也达到了教学目标。
其次活动中盒子两面都有圆点,钥匙两面都有数字,对个别幼儿来说难度较大,可设计成数码箱的圆点及钥匙上的数字有两面的也有一面的,这样既可兼顾群体需要,又能满足个体差异。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4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设计了《有趣的图形》的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难点:圆形和方形的认识和区分。
活动准备
1、三种几何图形若干。
2、魔法衣、魔法棒。
3、课件《图形变变变》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带幼儿做《开火车》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魔术王国去,那里啊,会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好了,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表现得最好。”
(二)、中间部分: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几何图形。
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到了,前几天魔术王国的国王给了我两件宝贝,看我身上穿的这件就是魔法衣。魔法衣有个神奇的口袋里面有很多神奇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呀? (1)、教师念儿歌:“魔法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
摸出一本长方形的书,问:“这是什么?(魔法卡片)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为什么说书是正方形的?
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
(2)、再念儿歌:“魔术口袋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
(3)、教师总结:魔术箱里的东西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边说边指相应的物品)
(4)、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
(5)、老师总结:圆形: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
2、游戏:谁的本领大
(1)、放课件《图形变变变》。教师用魔法棒“变”出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组成的图片,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会变出好多的东西。变!变!变!咦!魔法棒变出什么了?(边说边出示其中的一幅图画)原来是一幅漂亮的图画。现在,小朋友们来找一找,这幅图由哪些图形组成,比比哪个小朋友的本领大。
(2)、教师用魔法棒依次“变”出另外的几幅图画,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
3、游戏:小动物找家
师:“魔法棒的本领可真大,它还会边出小动物呢!变!变!变!(“变”出三种小动物)小朋友们,你们看都是谁啊?”
幼:……
师:“咦!这三个小动物好像再哭,我们来问问他们怎么了。”
“小狗、小猪、小猴子,你们怎么啦?”
(教师模拟小动物的声音)“我们找不到家,见不到妈妈了!”
“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动物找家吧!你们愿不愿意啊?”
幼:……(编辑:)
师:“你们看,这些都是小动物的房子,现在我们来帮小动物找找家。”(把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发给幼儿)
师:“小动物说它们的房子都是有形状的,小猪说,我们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朋友们看到正方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正方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做得真好,都帮小猪找到家了。小狗说,它们的房子是三角形的,小朋友们看到三角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狗也找到家了,小猴子说,它们的房子是圆形的,小朋友们看看圆形的‘房子’在哪里?”让幼儿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也帮小猴子找到家了”。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帮小动物们找到家了,小狗、小猴子、小猪可高兴了,唱着歌快快乐乐地回家去了。”(把三种小动物分别“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三)、结束部分:让幼儿巩固对三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魔术王国认识了好多的图形宝宝,小朋友们说说它们是谁啊?”(依次出示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让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好多奇妙的东西,下次老师再带你们去,好不好?我们也唱着歌回家吧!”开着火车回家去
活动延伸:
1、让幼儿把小动物的‘房子’分类放到区域角中。
2、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其他的图形
有趣的图形活动反思:
在认识了多种几何图形以后,在智力区我们投放了许多色彩不同、大小不同的图形供幼儿拼摆,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每天都会到这儿来利用图形拼摆出各种画面:如火车、汽车、飞机、房子、大树、小鸟等。可是在一次游戏中,有两个小朋友发生了争吵,原因是自己摆的房子都需要一个大一点的正方形,而当时盒子中只有一个合适的,两人都握着正方形,谁也不愿松开。于是在我的引导下,一名幼儿用两个三角形组合在一起拼出了正方形,其他幼儿看见了觉得很有意思也纷纷来尝试。这时我突然意识到,长期以来幼儿在拼摆过程中都是用图形直接来当作物体某一部分的,如果下次三角形不够了或是长方形不够了,孩子就只会争抢。我想应该让孩子理解图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可以用别的图形组合在一起来替换所需要的图形,如果获得了这种经验,孩子们的拼摆活动会更加丰富,思维也会变得灵活起来。因此我设计了今天的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此次教育活动的目标是: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使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复习、巩固认识的图形:
活动开始我鼓励幼儿捡一些不同的石头,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自己的小石头是什么形状的,这样对每个图形的外形特征加深印象,为他之后的填坑活动奠定基础。
二、在玩儿中学
为了使枯燥无味的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在引导幼儿捡图形的环节上我设计成捡石头要去建房子,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以小熊摔跤的故事情景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萌发他们助人为乐的情感;创设小动物的家这样温馨的背景环境,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直接利用小路作为活动场所,让孩子们在边玩儿填坑的游戏中边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三、提供幼儿充分探索、尝试、思考的空间和条件。
1、在填坑之前,教师先引导幼儿观察路上的坑是什么样子的,如:是什么形状的、有大又有小。为的是让孩子明白要想办法来获得这些图形。同时教师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坐在小路的两边,把身边的坑填满,不能漏洞,也不能让石头叠放在一起,这些提示语会引导着他们不断尝试、思考把坑填好。
2、路面上我所设计的坑多数都大于幼儿手中现有的图形或是没有这样的图形,一块石头不可能直接填满,这就给孩子创设了难题,促使他们想办法用多个图形拼在一起来解决问题。可是哪些图形更合适呢?这就激发了幼儿思考——操作——再思考——再操作的过程。
3、考虑到难易程度的不同,有的坑用2—4个图形就可以拼成,而有的坑就需要更多的图形,这让能力强的和能力较弱一些的孩子都能获得成功,愿意参与活动。
四、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鼓励。重在启发、引导幼儿尝试操作:
在幼儿尝试、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看到好的做法及时鼓励、肯定;看到幼儿遇到困难时,启发全体幼儿共同想办法解决,并不断地归纳、总结,引导幼儿感知图形间的转换关系。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5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相似的实物,并能按形状进行分类。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
二、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熟悉音游《找朋友》
2、布置“图形乐园”,投放图形挂卡及其相似实物
3、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卡片,白纸、、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在《蓝精灵》的音乐中,带领幼儿到图形乐园寻找小熊宝宝赠送的礼物,激发幼儿探索图形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小熊宝宝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小礼物,让我们到图形乐园里去找一找吧!”
(“找礼物”游戏的开场白一出,令全体幼儿对即将参与的活动充满了好奇、期待与向往,这种轻松、积极的心理环境的营造是幼儿主动、兴趣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找到了什么礼物,它是什么形状的。 并与同伴玩一玩、比一比自己的礼物,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数一数正方形、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等。
(幼儿在“图形乐园”中,自由地找到“礼物”后,都自发地翻来覆去地看,有的迫不急待地挂到脖子上向他人展示;有的激动地与同伴用语言交流自己的发现……(教案:)他们以欣喜尽情宣告:枯燥的图形特征的复习活动,已变成了幼儿与同伴,幼儿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渗透、探索发现、体验交流、分享快乐的有趣自主的行动,教师仅有的引导与鼓励的语言,更充分体现了幼儿以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3、音乐游戏《找朋友》:引导幼儿寻找身上图形挂卡相同的“图形娃娃”做朋友,找到朋友后,相互手牵着手,比一比谁找的朋友最多
音乐停止后,幼儿立即找到与自己挂卡相同形状的房子里休息。“嘘,天黑了,请图形宝宝都安静地回家睡觉吧!”
(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将数学活动与音乐游戏科学有机地相结合,让幼儿运用肢体语言、团结协作,进行探索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教师颇具亲和力的介入,更令幼儿热情倍增。)
4、出示各种与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相似的实物,引导幼儿把实物分别按图形分类送回相应的房子里,并让幼儿说说自己把什么形状的物品送到了什么房子里。
师:“小朋友们收到小熊宝宝的礼物高兴么?可是有些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正在伤心的哭呢,小朋友愿意帮帮忙、把他们送回家吗?”
幼:“愿意”。
(在分类游戏中,能力强的幼儿不仅将“相似实物”送回了相应的“家”里,甚至还主动热情地承担起了给能力差的幼儿“纠错”、帮助“一起送”的任务,(教案:)逐层深入,循序渐进的认知结构,在拟人化的游戏情境的支撑下,吸引了幼儿以积极、饱满的情绪,通过比较、分析、判断、讨论等推理活动获得新的感性经验的同时,也渗透了对幼儿互助友爱、协作意识的培养。)
5、巩固活动:(1) 拼图:用不同的图形拼出各种实物模型。
(教师蕴含有关数学概念属性的材料,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制作自己喜爱的东西,运用多种感官,巩固体验,加深认识,并满足了幼儿表现自我,获得自信的价值体验。)
活动反思:
本活动彻底摆脱了传统教学教师“提问”、“灌输”,幼儿“回答”、被迫“接受”的动口不动手的机械模式,注重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游戏寓趣味性、娱乐性于枯燥的数学活动中。宽松的认知环境的创设,使每个幼儿都饶有兴致,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偿试、探索、发现等活动。
其次,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材并制定目标,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秩序渐进地进行探索充分的条件,保障了幼儿认知过程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幼儿思维等能力的发展。
培养“完整儿童”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活动设计重视幼儿认知发展的同时,关注个别差异渗透了友爱互助,交流分享,表现自我,建立自信等品质的教育培养,真正使《纲要》走进了课程,落到实处。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6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圆形、叁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设计了《有趣的图形》的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叁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叁种几何图形。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难点:圆形和方形的认识和区分。
活动准备
1、叁种几何图形若干。
2、魔法衣、魔法棒。
3、课件《图形变变变》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带幼儿做《开火车》舞蹈进场。
(孩子入座)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到了,前几天魔术王国的'国王给了我一个宝贝,看我身上穿的这件就是魔法衣。魔法衣有个神奇的口袋里面有很多神奇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
(1)、教师念儿歌:“魔法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摸出正方形,问:“这是什么?(正方形的卡片)小朋友们真棒!“正方形有四条边它们一样长”问:"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见过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小朋友真棒!那小朋友们一起来看看罗老师找出的图片。
(2)、再念魔法:“罗老师要变魔法啦!来看看罗老师变出了什么,魔法变变变,变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对折)长方形的两条边都是一样长(摸一摸)一边长,一边“短”,那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见过什么东西是长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罗老师找出的图片。
(3)再念魔法:“罗老师又要变魔法啦!来看看罗老师这次又变出了什么,魔法变变变,变出了叁角形”(正方形对折)叁条边,叁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见过什么东西是叁角形的?(启发幼儿说出)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罗老师找出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真棒,认识了这么多图形宝宝,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会变出好多的东西。我们来看看它变出什么了?魔法变变变(边说边出示其中的一幅图画)“机器人”。现在小朋友们来找一找这个机器人它由哪些图形宝宝组成的?(表扬)。
“魔法魔法变变变,哇,魔法棒真厉害一下子变出叁幅图,”教师用魔法棒“变”出另外的几幅图画,现在我想请小朋友来找一找。
二、游戏:小动物找家师:“魔法棒的本领可真大,它还会边出小动物呢!小朋友们,你们看都是谁啊?”魔法变!变!变!(“变”出叁种小动物)师:“咦!这叁个小动物好像不高兴,我们来问问他们怎么了。”
“小狗、小猪、小兔子,你们怎么啦?”
(小动物说话:)“我们找不到家了!”
“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动物找家吧!你们愿不愿意啊?”
幼:愿意。
师:“你们看,这些都是小动物的房子,现在我们来帮小动物找找家。”(把叁种几何图形的卡片发给幼儿)师:“小动物说它们的房子都是有形状的,我们来听一听,小猪说:我们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朋友们看到正方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正方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做得真好,都帮小猪找到家了。小狗说:它们的房子是叁角形的,小朋友们看到叁角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叁角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狗也找到家了,小兔子说:它们的房子是圆形的,小朋友们看看圆形的‘房子’在哪里?”让幼儿把圆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也帮小兔子找到家了”。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帮小动物们找到家了,小狗、小兔子、小猪可高兴了。”(把叁种小动物分别“送到”相应的“房子”里)(叁)、结束部分:让幼儿巩固对叁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魔术王国认识了好多的图形宝宝,小朋友们说说它们是谁啊?”(依次出示叁种几何图形的卡片,让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好多奇妙的东西,下次老师再带你们去,好不好?我们也唱着歌回家吧!”开着火车回家去
教学反思:
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以“郊游”的游戏情节为主,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这样效果会更好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再加以室内教学,使幼儿的认识从实物——图形过度,符合认知规律。结束延伸环节比较匆忙。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分类。
2.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学会各种图形
2.自制的小路,以及相关的石头。小篮和幼儿人数相同
3.音乐磁带
4.自制图表一份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你们看前面有许多的图形小石头,朱老师要我们把自己最喜欢的石头捡起来放在箩筐里。我们大家快点捡吧!(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2.教师提出要求:“朱老师要请我们小朋友讲讲你喜欢的石头是怎么样的?”
5.引导幼儿大胆的介绍自己所捡石头。(颜色,形状)如果幼儿有讲错的可以请全体幼儿帮忙纠正。
(二)铺石头:
1.后面有条小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我们怎样才能帮它给填平?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的填到坑中。
3.出现问题:“石头没有了,但坑还没填平,怎么办?”
4.让幼儿想办法,引导幼儿发现:可以将半个图形拼成一个图形。感知图形转换。
5.让幼儿以自由组合的方式去桌子上进行操作(图形转换)
6.幼儿操作完毕请个别幼儿结合自己的操作进行讲述。
7.教师对幼儿的讲述进行总结,示范讲述图形的转换关系并在图表中表示出来。
8.让幼儿根据图形转换关系再次去填小路,填完后离开活动室。结束本次的教学活动。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8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两种颜色的花片按一定规律排序,初步掌握两种物品的不同排序规律和方法。
2.感受多种有趣的排序现象,体验排序在生活中的运用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人手一面镜子、一张已经折叠好的餐巾纸、水彩笔,两面镜子不同组合方式的标志贴在展示板上。
2.花片、皇冠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学习排序1.第一次排序:
(1)指导语:小朋友看看桌上有什么?请你找到这个红宝石做为起点,让这些小花片有规律地在这上面排一排队。幼儿操作后交流:你是如何排的?
(2)请你再次设计花边,最好和别人不一样。幼儿操作后出示一个个排列方法,并小结:原来两种花片就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排法。指导语:小朋友,你们真棒!请你让小花片回到小篮中休息一下。
2.第二次排序:
(1)指导语:有个小朋友要过生日了,邀请我们一起参加生日会,我们来做个生日皇冠,去参加生日会吧!请你先在这上面有规律地排上花,要和刚才排得不一样,再把它围起来,变成个皇冠,请你试试吧!
(2)幼儿操作后:你成功了吗?有什么问题?谁来帮助他。
(3)纠正幼儿封闭形曲线的排序中出现的问题:这是一个圆,我们排的时候要是按这个特征排的话,就要注意这一组的完整性,这样会更美。
(4)请幼儿把生日皇冠上有规律的排列进行一下调整,注意一组的完整性。
(5)幼儿操作,并把生日皇冠戴上头上。
(二)镜子里的排序,体验排列方式的不同1.制作生日礼物:花手帕。做花手帕也有一个要求:上面的图案也要有规律地排列。
2.指导语:这儿有张餐巾纸,请你用笔在这上面添画一下,我们来请这两面镜子帮忙变戏法,把礼物变出来。幼儿画完后,看看我们的画在小镜子手拉手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幼儿用两面镜子,探索,观察镜中的变化。
3.交流发现:镜子里的图案排列得有没有规律?象什么?这么多图案是怎么排列的呢?
4.我们从镜子里把礼物请出来,好吗?打开餐巾纸。
5.指导语:其实,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会用到这些有规律的排列,瞧!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秘密!
6.现在,我们戴上皇冠,捧好礼物,准备去参加生日会吧!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拼图游戏,感知菱形的多种拼法。
2、发展动手能力及想象能力,激发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3、能区分菱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二、活动准备
1、菱形泡棉每人三个。
2、教师展示图片(三角型拼成的小鱼、圆形拼成的毛毛虫、方型拼成的机器人)。
3、大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一,人手一个图形;教师用大菱形图形三个
4、每组一张操作图,水笔。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三个大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1、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
2、图形娃娃找朋友(分类计数)
(二)出示图片(小鱼、毛毛虫、机器人)
1、教师用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图形娃娃觉得小朋友真是聪明,所以它们还为我们带来了新朋友,看,它们是谁?”
2、师:谁来告诉我它们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呢?
(三)介绍新朋友——菱形
1、(教师出示菱形)看,图形乐园里来了位新朋友,这是什么图形?
2、我和菱形娃娃做游戏
1)听口令找朋友(如:3个小朋友、5个小朋友等)
2)用3个菱形来尝试拼图。
3、幼儿每人从篓框里拿出三个相同颜色的菱形,自由操作菱形娃娃。
4、请个别幼儿上来展示自己拼的成果,并说说自己拼的是什么。其余幼儿将自己的结果粘贴在每组的纸上。教师展示其中一组结果,请幼儿说说自己拼的是什么。
5、幼儿将拼图展示给客人老师,并说己拼的是什么图形。
(四)延伸活动:
1、教师出示操作图,请幼儿根据图上的形状用菱形去拼(按组进行),并且请组里的一位幼儿进行记录。
2、巡回指导幼儿拼图情况。
四、活动结束
1、
2、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认识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联想画成简单的物体培养幼儿对拼图添画的兴趣。
2、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的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几种图形。
2、物质材料准备:奇妙箱子一个,幼儿操作用的几何图形若干;各种图形卡片人手一份;铅笔、胶水、白纸。
活动重点:巩固了解几种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活动难点:发挥想象能用不同图形拼搭出几种不一样的物品画面。
活动流程:
奇妙箱里找图形说特征——变图形——添画图形——拼图形
活动过程:
(一)游戏:“奇妙的箱子”,复习巩固图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奇妙的箱子。”(出示奇妙箱子),“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了什么秘密啊?”
1、老师念儿歌:奇妙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
(摸出长方形、正方形等)问:“这是什么啊?”(引导幼儿说出图形名称和特征)
2、老师小结:奇妙箱里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椭圆形。(一边说一边出示相应的物品)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也有四个角、四条边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对面的二条边一样长;梯形也有四条边,上下对面的二条边是平行边,旁边是两条斜边;圆形和椭圆形都是圆圆的没有角的,边摸上去是光滑的,只是椭圆形是扁的。
(二)变图形
老师:“我们的小朋友们都非常的聪明能干,今天厉老师要请你们把这些图形变一变,把一个图形变成好几个,现在你们想一想可以怎么来变呢?”(请幼儿讲解)
幼儿讲解后教师示范,在每个图形中添上一笔就会变成两个不同的图形
(三)添画图形
1、引导幼儿发散思维想象
师:今天我们已经再一次的认识了这么多的图形宝宝,厉老师要出个难一点题目考考你们喽!看看厉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图形?(圆形)看到这个圆形你们会想到什么?它像我们身边的什么物品?
2、引导幼儿自己想象创新
让幼儿自己添画图形,画出与别人不同的画面。
(四)拼图形
1、师:“小朋友的本领真大,这些图形娃娃们想和我们做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拼一拼,我们的盘子里放着许多图形宝宝,等一下请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把这些图形变成其它有趣画面好吗?
2 、出示范例
师:“这是厉老师拼的画,小朋友们可以先看看厉老师用了哪些图形,拼出了什么?聪明的小朋友们肯定会拼出和老师不一样的,比老师还漂亮的图画来的”。幼儿自由拼图。
(五)小结结束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1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两种颜色排列的AB、 ABB规律,并尝试在此基础上探索用声音、动作、不同材料等表示两种规律。
2、根据已有经验,用材料或动作表现AB、ABB规律。
3、尝试创编新的规律,分享创编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
根据已有经验,用材料和动作表现AB、ABB规律。
活动难点:
尝试创编新的规律。
活动准备:
PPT、黄色、红色圆形卡片若干张,地垫若干、夹子若干、花生若干、玉米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AB规律排列模式
1、引导幼儿发现幼儿生活中的规律
师:小朋友你们什么时候来幼儿园?什么时候回家?
幼:早上来幼儿园,下午回家。(出示课件太阳、月亮)
师:原来小朋友的生活这么有规律。
2、观察活动室内的AB规律。
师:在我们的活动室里也藏着这个规律呢,谁发现了告诉老师。
幼:椅子是一个红一个蓝,老师穿的衣服是一道黑一道白。
师:哦,原来颜色有规律的排列出来是这么的漂亮。
3、请小朋友用卡片表现AB规律。
师:请一位小朋友用红色、黄色的圆形卡片把这种排列规律排出来。
二、感知ABB规律。
1、观察图片,发现ABB规律
教: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些图片,这里藏着一个规律呢,看看哪个小朋友能够发现?(教师播放PPT)
2、请小朋友用卡片表现出ABB规律。
师:请一位小朋友用红色、黄色的圆形卡片把这种排列规律排出来。
3、游戏“铺小路”
师:老师这里有两种颜色的地砖,请小朋友用刚才学到的新排列规律设计一条小路。
(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体决定该怎么铺,请个别幼儿动手铺出小路。)
师:小路铺好了,我来走一走吧。我刚才是怎么走的?
幼:在红色砖上单脚跳,在绿色砖上双脚跳。
(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走小路)
师:其实走小路的时候还有很多不同的动作,谁愿意来试一试?
(请全体幼儿跟这位小朋友走小路。)
三、发现AB和ABB的不同,引导幼儿尝试创编新的规律
1、出示黑板上的两次排列结果,请幼儿观察。
师:这两个规律,它们哪里不一样?。
师:还可以怎么变化?
师:哦,这样一变化就变出了新的规律来了,你们真棒,现在请小朋友五个人一组,用操作材料把你变出来的新规律表现出来吧。
2、幼儿操作,尝试创编新规律。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并把幼儿的新规律拍照。
3、(小朋友回到座位)在大屏幕上展示孩子创编出来的新规律。
师: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到了这么多新的排列规律,我们用动作表现一下吧。
师:我们还可以用声音来表现一下。
四、延伸活动
师:在我们的生活里到处都藏着有趣的规律呢,跟着王老师一起到幼儿园里找一找吧。(听音乐有规律的做动作出活动室)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合作游戏的方式,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能力。
2、尝试将三角形装入盒,在图形的移动、翻转、拼接中,体验图形变化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将不同数量的三角形拼搭、组合成新的图形难点:尝试将12个三角形装入盒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并会正确命名;幼儿有图形拼搭的经验。
材料准备:图形小卡片、三角形若干、几何图形底板三个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磁性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说说图形(目的: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①展示图形卡片,幼儿指认并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②提问:这里有许多图形卡片,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丰富:平行四边形)
③关键提问:转动图形卡片,你还认识卡片上的图形吗?(边说边变换图形的方向)
④教师小结:原来转动卡片,图形的方向改变了,但形状是不会改变的。
二、拼搭图形(目的: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1、游戏:图形碰碰乐
玩法:根据儿歌指令,用相应数量的三角形拼搭组合出新图形。
儿歌:碰碰乐、碰碰乐,X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
规则:
①听清楚“几个三角形碰碰乐”。
②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必须全部“碰”
(重合)在一起。
③三角形“碰”在一起后,马上回到坐位上。
2、第一次游戏(2个三角形碰碰乐)
①师幼一起念儿歌进行图形拼搭
②拼搭后交流,教师记录拼搭的结果
③关键提问:你用2个三角形碰出了什么图形呀?你是怎么碰出来的?还能碰出什么图形呢?
④教师总结:原来2个三角形碰一碰,能碰出那么多和自己不一样的图形。(一个正方形、一个比自己大一点的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3、第二次游戏(4个三角形碰碰乐)
①关键提问:你们觉得多几个三角形碰在一起,会碰出什么图形呢?(鼓励幼儿猜测)
②儿歌:碰碰乐,碰碰乐,4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
③师生共同记录拼出的图形
④关键提问:4个三角形碰出了什么图形?
⑤小结:真神奇,4个三角形转转转,能碰出这么多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
追问:那如果用5个三角形、6个三角形碰在一起,会碰出什么图形呢?我们到区域里再去试试。
三、图形回家(目的:运用图形拼搭经验解决问题)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底板各一个)
①问题情境:三角形玩游戏玩累了,它们想回家了,可是这里只有一个,才是12个三角形的家。要把这12个三角形不多不少、全部送回一个家,你们觉得哪一个是它们的家?请说说理由。
②教师小结:大部分小朋友都认为xxx形是12个三角形的家;也有的认为是xx形(或xx形),我们来试一试吧。
③幼儿一个接一个,轮流将三角形送进“家中”(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小结:三角形的家太大,再多几个才行;正方形的家又太小
12个三角形住不下;长方形不大不小正好是12个三角形的家。
活动延伸:
原来长方形才是12个三角形的家,那其它的图形,比如梯形、平行四边形行,它们可以是12个三角形的家吗?
待会老师会这些游戏材料,放到区域里,小朋友接下来还可以再去试一试。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在我的引导下探索各种形状的组合。活动第一环节我主要是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丰富幼儿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同时,通过“转动”几何图形、改变几何图形的方向,加深幼儿对几何图形主要特征的认识,并为后续的“图形拼搭”活动作铺垫。但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对平行四边形没有足够的认识,经我一再的引导后,只有个别幼儿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第二环节中我用第一、第二……的方式宣布游戏规则,为的是帮助幼儿有意识、有条理地记忆。在4个三角形拼搭的过程中,我引导了两次,但两次游戏后孩子们拼搭的结果只有三种,这也是我比较困惑的地方,该如何引导呢?在执教时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让孩子们继续拼搭下去,只引导他们活动结束后再去试试能不能拼出其他图形
标签:中班数学游戏有趣的图形教学设计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13
一、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排序;服装花纹上的排序,环境装饰上的排序,物品包装上的排序,公园中花等草种植的排序等,这些有规律的排序带给我们生活中的美。孩子们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识地会发现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现象,如:吃饭的碗和盘子周边的漂亮花纹,裙子袖口和裙边的花纹等。而我们教师正是孩子发现、运用和创造这种有规律的美的引导者。幼儿学习排序可以为幼儿建立粗浅的数学概念做好准备,《纲要》提出“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数学的学习”,让幼儿在生活里学数学、玩数学、用数学,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和玩乐中初步接受和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并鼓励幼儿将之应用于生活。本次活动我尝试把抽象的数学内容变为有趣的游戏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ABAB,ABAB”,这样简单序列的规律
2、通过操作,让幼儿在已排列的物体中找出ABAB的排列规律,并运用推理接着排。
3、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索活动中,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教学难点:
找出较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其中包含三层: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以及数量规律的多层次规律。
三、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有按照物体某一特征规律进行排序的经验:如按照物体的大小规律、长短规律、高矮规律、颜色规律的排序等。
2、环境材料创设准备;图形卡片,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情景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礼物,我们快去看看。可是这些小雪花挤在一起难受死了,我们来帮帮它们,给他们排排队好不好啊?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小朋友们动动脑筋看看应该怎么排啊?
2、教师出示排序图,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来。
(1)、小朋友看看这些雪花片是按什么规律排序的?
(2)、你们能按这个规律用自己的小手来表示吗?
小结:这种按照一定规律把物体排排队的方法就叫做排序。刚才我们都是根据物体大小不同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的排序方法,下面我们来一起找一找吧。
(二)、探索部分
1、师:游乐园里,许多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到底藏有什么样的规律呢?出示课件,请幼儿观察。
(1)、我们先来看看五角星的排列。五角星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照这样的规律继续排下去,下一个五角星是大的还是小的呢?
(2)、说出你发现的规律。
(3)、幼儿合作找出课件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4)、小结:可以按照大小、粗细、长短、颜色、高矮进行排序。
2、师:小朋友这么聪明,游乐园里的叔叔、阿姨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考验吗?
(1)、请你说出下一个图形是什么。
讨论:在观察这些图形的规律时,除了考虑颜色、形状的变化?还要注意观察什么?
(2)、一排有规律排列的图形,我们可以根据规律快速说出接下来的图形。如果中间的一个图形排错了,你还能找出来吗?请你说出哪个图形排错了?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寻找图形的规律时,要特别注意图形的颜色、数量和形状的变化。因为哪一个发生变化都会打乱这个规律。
3、规律不仅可以告诉我们接下来的图形是什么,还可帮助我们,下面请小朋友帮小猪铺一条回家的路。出示课件,请幼儿按规律排序。
(三)、创造部分:
(1)、猪妈妈的水果店
故事:猪妈妈要开一间水果店,但是店里的水果太多了,她都不知道该怎么摆,乱糟糟的,我们能不能帮帮他啊?
教师出示已有排列,然后请幼儿说出排列的规律,并排完剩余部分。
(2)、互相欣赏、讨论,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
(四)、活动延伸:
1、师:生活中有规律的东西有很多,出示PPT请幼儿欣赏。课后继续寻找,并试着画一画或用相机拍下来,我们继续交流。
2、男孩女孩排排队:教师说出要求,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排队出教室,活动结束。
五、活动反思:
课堂教学是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数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了数学设计。
首先我为幼儿提供他们熟悉的情境,以去游乐园玩为引题,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接下来我结合了多媒体课件,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和探究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排序的过程。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在本节活动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既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又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次我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有效的结合,让孩子情绪愉悦的去学习。
我认为这节活动,要求我要时刻关注幼儿、关注细节,在孩子有困难时要适时的引导和干预,让教育无痕。这也是我今后教学工作努力的方向。
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同时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我特别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三种图形比作图形宝宝与小朋友交朋友,还特别设计了一个故事情境作为导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14
一、设计意图:
由于毛线是幼儿所熟悉的常见物品,其质地柔软、色彩鲜艳,易于吸引幼儿。因此,我为幼儿提供了长短、粗细、色彩不一的毛线,并使毛线在活动中人物化,通过游戏情节巩固了幼儿点数、比较、分类等方面的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体验了学习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点数、比较、分类等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创新活动,会用简短的句子主动表达。
三、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长短、粗细不一的毛线。有各种颜色标记的小房子。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教师:孩子们,我有许多毛线宝宝,快来挑选一个喜欢的宝宝。(幼儿4-6人结为一组,每人挑选一段毛线,鼓励幼儿相互摸一摸、说一说各自的宝宝。)
教师:请小朋友们来介绍一下你的毛线宝宝吧。(分别请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述“我有一个**颜色的毛线宝宝”)
2、通过数一数、比一比、说一说等游戏环节,体验学习数学活动的乐趣。
(1) 数一数
教师:请每组的小朋友数一数你们有几个毛线宝宝?(鼓励幼儿清楚点数4、5、6)
(2) 比一比
教师:把你的毛线宝宝和好朋友比一比他们都一样吗?(引导幼儿从颜色、长短、粗细等方面比较不同。并鼓励幼儿大胆和同伴交换比较。)
(3) 说一说
教师:把你比较的结果告诉大家。(分别请幼儿演示比较过程,并用简单的语句描述结果。)
3、毛线宝宝变魔术,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创新活动。
教师:孩子们,毛线宝宝还会变魔术呢?我们快来动手试一试。(提供更多的毛线,让幼儿动手弯曲、折叠、连接、拼摆,大胆想象、自由创意。在此过程中鼓励幼儿相互欣赏,大胆交流,讲述自己的创意作品。)
4、送毛线宝宝回家,引导幼儿按颜色分类。
教师:孩子们,毛线宝宝们玩累了,大家帮忙送她们回家好吗?同样颜色的宝宝住在一起,千万别送错哟。(幼儿按颜色不同分别将毛线送进相应颜色的小房间里。)
五、活动延伸:
活动结束后,继续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了解幼儿兴趣及需要进行毛线粘贴及与毛线相关的各种活动。
六、活动自评:
此次活动有毛线宝宝为伴,吸引了全体幼儿的积极参与,并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1、活动目标与内容有机整合、合理渗透。在活动中既涵盖了科学、艺术、语言等领域内容,又包括了发展幼儿认知、情感等心理结构,改变了分科教学只关注知识或技能掌握,忽视情感、态度培养的狭隘做法。
2、注意了教育活动生活化、游戏化。使枯燥的数学活动融于人物化的情景中,更有益于年龄较小幼儿的接受。同时让幼儿体验了参与活动的乐趣,感受到与同伴交流、分享的喜悦。
3、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扩展了教与学的互动空间,不断调动幼儿原有的经验,激发幼儿大胆创新、主动学习的意识。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15
活动目标:
1、尝试概况并表示出图像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外部特征。
2、通过观察、分析、知道图形都有不同的特征。
3、能用语言表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过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各种三角形、梯形、半圆形。
2、成人的身份证一张3、没有画上图形的图形身份证若干活动过程:
一、出示成人身份证,激发幼儿兴趣,了解身份证。
1、老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2、大人的身份证上有什么?
3、今天老师带来一种有趣的身份证,你们看,这是谁的身份证啊?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形身份证,学习概况说出标记的含义。
1、观察第一张身份证。
老师:你们看仔细看一下这上面的标记就能知道是谁的身份证了,看看身份证上有些什么标记?
(幼儿说出学过的标记及它所表示的含义)2、请幼儿把三种标记连起来讲述,想一想是什么的身份证,鼓掌表扬猜对的幼儿。
3、老师告诉幼儿原来这是一张图形的身份证,提醒幼儿要把三种标记连起来说一说,你就能知道是什么图形的身份证了。
4、练习概括讲述其他身份证上的标记老师:小朋友,这是谁的身份证呢,我们先连起来说一说身份证前面的这三种标记吧。
5、同(4)依次找出其他图形身份证上的图形,表扬能积极动脑的幼儿。
三、小组操作活动1、图形身份证。观察幼儿用书上图形的身份证,在空格处记录图形2、填空格。观察点子和事物的排列,引导幼儿依样填空格。
3、数物连线。将数量相等的实物或点子与数字连线。
四、活动评价师幼共同检查个别幼儿的操作情况,鼓励幼儿在讲评时认真听他人完整的讲述,如有错误会帮助他人纠正。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的设计中,我认为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内容生活化。这次活动的内容、材料都来源于生活,最后的创造活动也是服务于生活。
2、活动环境宽松化。在活动中,我注重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发表不同意见,并对孩子的发现、创造性的设想,以及疑问等都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的、宽松的探索氛围。
3、材料投放科学化。为了实现活动材料能引起幼儿的探索动机和兴趣,方便幼儿自由选择等目标,活动中,我投放的材料种类虽不多,但同类材料的数量却很丰富,这样既能避免幼儿争抢,又给幼儿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另外,在材料的摆放和空间安排上,我也做了设计,以便于幼儿更好的观察探索。
4、幼儿园中班数学图形身份证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概括图形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外部特征。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与难点:
1、能概括图形间的两个相同点,并会用标记进行记录。
2、在找图形活动中体验包含关系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认识过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会使用图形模板。
2、物质准备:
图形挂饰(大小、形状、颜色不同)人手一个;图形模板;水笔;作业单;礼物箱(上有挂锁若干);图形王国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图形国王图片,师:“图形国王想请我们到他的王国去做客,你们愿意吗?”
(2)观察比较,认识图形。
师:“图形王国里都有哪些图形宝宝呢?”(出示图形片,引导幼儿从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2、给图形宝宝制作身份证。
(1)师:“图形国王想请我们帮个忙,帮这些图形宝宝做身份证。”
(2)(出示大人身份证)师:这是我们大人的身份证,那图形宝宝的身份证你们认为要怎样做呢?(要有一张纸,要有照片,要有名称形状,要有颜色,要有大小标记。)(3)师幼共同小结:图形身份证上要记清楚图形宝宝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做完以后读一读,看看身份证上的标记和图形宝宝是不是一样。
(4)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身份证的做法,师幼共同明确操作方法和要求。
(5)幼儿自主选择图形制作身份证,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鼓励幼儿边做边说一说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游戏“取礼物”
(1)师:“图形国王送给我们每个小朋友一份礼物,你们每人有一张礼物卷,礼物在这些信封里,那我们该怎样去取礼物呢?”(幼儿观察讨论。)(2)师幼共同讨论取礼物的方法:幼儿自选一张礼物卷,根据礼物卷上的图形标记找到相应图形的信封,才能打开信封取出礼物。
(3)幼儿自选礼物卷进行找信封游戏。
提醒幼儿读一读,说一说礼物卷上的标记,寻找图形。鼓励幼儿互相帮助,找到所有的信封。
(4)取礼物,互相交流,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成功的快乐。
4、延伸、拓展。
(出示半圆形、椭圆形、梯形)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相关文章:
有趣数学的中班教案03-27
中班数学有趣的教案06-22
中班简单有趣的数学教案08-25
中班数学有趣教案大全02-17
中班数学有趣的梯形教案04-12
中班有趣的图形的数学活动教案09-03
有趣的中班数学教案11-29
中班数学有趣的0教案06-20
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001-05
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图形》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