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美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美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美说课稿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这个问题在弗兰西斯培根的《论美》一文中给出了最好的诠释。今天,我将以此作为说课的话题,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流程。
一、说教材
1、本课的位置和单元目标
《论美》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作者是弗兰西斯培根。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充满智慧的经典作品,要求同学们通过泛读和精读等不同的形式,反复品味,反复咀嚼,直至得其精髓。根据这一特点,将单元目标定为:
①了解前辈学者读书治学的经验,了解他们的人才观和学习思想,从中得到启示,对自己的学习观和生活观重新思考。
②深读精思,了解作者的观点和作品的内涵,发现隽永智慧的语句,反复品味,理解这些语言在文中的作用。
③学习不同的论述方法,并能模仿一定的表达方式写出有思想智慧的语句。
④学习在与别人的交谈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2、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写为:
①理解美的真正含义,形成对美的正确认识。
②学习作者格言式的语言和惜墨如金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为:
①初步了解培根的审美观,品味文章的有关论述,培养研读课文的能力。
②联系相关的知识及自己的体验,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
二、说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自主阅读法、合作探究法、情感体验法、读写结合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
1、自主阅读法:对学生不做太多限制,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找出作者观点,充分发挥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2、合作探究法:为了让同学们通过阅读,认识什么是美,我设计了相关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采用小组讲座加代表发言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调动了各层次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每个孩子在课堂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这是合作探究法。
3、情感体验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20xx年度《中国骄傲》”人物事迹引入了课堂,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使大家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并动笔写下身边的美。
三、说学法
叶圣陶老先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养成圈点勾画读书习惯及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
钱志亮教授说,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课堂中,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中,安排大量的.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四、说教学流程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情导课
课前配乐播放一组图片,让同学们了解世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美,然后激情导课:同学们,欣赏着精美的图片,品味着动听的音乐,不知大家是否感受到了,这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恩赐。这里有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有别具匠心的人文景观,有耐人寻味的蒙纳丽莎,有爱神维纳斯,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誉四大美人,还有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这是我们所认识的美,然而英国哲学家培根却富于美另外一个标准,今天,就让我们去共同学习《论美》。(板书课题)
第二步,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项内容:
1、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2、介绍文章体裁——随笔的特点。随笔是文学体裁散文的一种,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矮小活泼。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你在突然间有了灵感,可以随意地创作自己的文章,可长可短,不需太多的修饰,只要主题明确即可。文章体裁的介绍是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第三步,初读课文,整体感体
作为一篇议论文首先要明白文章的论点,因此,我设计了第一个小环节: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作者的观点。
“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这是作者的观点,这也是美的最高境界。)然后,抛出第二个问题:在行文的过程中,作者又是如何论述自己的观点的呢?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可帮助学生理清文路。
第四步,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本文格言式的语言和惜墨如金的写法很值得称道,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设计了本环节。
首先老师给出例子,让学生体会培根语言的准确性,而后由学生自己组成小组,找出最能触动你心灵的语句,并与大家共赏。本环节,使每个孩子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老师还可以把同学们找到的句子制作成精美的书签送给同学以作纪念,调动了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第五步,延伸拓展,“凡人谈美”:
在这个环节中,我把“20xx年度《中国骄傲》”人物的故事带到了课堂,他们分别是朱燕珍、魏 宏文、黄钦华、熊文清,通过老师的动情讲述,使同学们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他们是20xx年度《中国骄傲》评选出的9位英雄中的其中4位。她叫朱燕珍,是个七旬老人,面对熊熊烈火,毫不畏惧,关键的时刻,机智的搭建“天梯”,帮助3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逃离了火海。他叫黄钦华,是桂林灵川县消防大队的指导员,面对被困在洪水中的群众,不假思索纵身跃入水中,用生命挽救了他人。他叫魏 宏文,是新疆的一名消防战士,在仓库坍塌的一刹那,将战友推到安全地带,而自己却被重重的压在废墟之下。他叫熊文清,是江西公路开发总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路遇惨烈车祸,及时伸出援手救出27个人,当救护人员赶到时,他却悄悄的离开了……
以了解人物事迹之后,老师做评论:什么是美?这就是美。美是朱大妈在死神面前扶起的小木梯,美是黄钦华在湍急的河流纵身一跃的背影,美是魏 宏文在生死关头轻轻的一推,美是熊文清在荣誉面前憨憨的一笑……这就是我们英雄,这就是我们的骄傲,他们的事迹告诉大家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当同学们的心灵被深深的震撼的后,教师可提醒同学们: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感人的事情,虽然它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许是一句问候,一杯热茶,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但它就在你身边。同学们,请用你的笔把它们描述出来吧。以落实读写结合目标。
(六)、结语:
我用培根的一段作为本课的结语: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愿同学们拥有美的语言,美的思想,美的行为,做世上最美的人!
六、板书
论美
弗兰西斯培根
美貌+美德=完美
作业:收集你认为美的人或事,整理后放在你的资料袋里。
论美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
《论美》一文被选编在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本单元的单元提示这样说:“学学牛吃草——读书要讲求智慧,读书有精读与泛读,对充满智慧的经典作品就得深读精思,反复品味,如同牛的”反刍“一样,含英咀华,直至得其精髓。”而本文正选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作《培根论人生》,当为经典著作。培根是英国哲学家,在这篇杂感中,他论及人的外貌美,形体美,风度美,最后提出了德行美,希望“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理想的美的境界。随感式的写法虽于条理不够分明,却于字里行间透露出哲学家对“美”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熏陶的绝佳范本。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基于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把学习权,话语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反复研读,品味课文,探寻美的真谛。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去识别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让本课成为一节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教育的语文课。此外,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有限,不宜在课堂上涉及太多美学范畴下的概念、理论,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切实联系生活实践的积极性。综合以上因素,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A、了解作者,积累本课字词,熟读课文
B、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质疑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通过联系语境,利用工具书探究词义的学习方法
3、情感与价值目标
A、理解“美”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B、学会在生活中识别美、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
反复品读课文,领悟课文大意以及所蕴含的美的真谛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结构自由灵活,语言跳跃性强的杂感
二、说教学和学法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建议在语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教学中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的结合。本单元教学提示,读书要讲究方法,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四个字——熟读精思。一篇好的文章,一个精彩的片,读一遍还不行,、要反复地读,直至滚瓜烂熟。而《论美》就是一篇耐读的经典作品。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本单元的教学提示,我在选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充分考虑到学习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在课堂上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倾听、开口,让学生在一个平等,对话,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中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真正做到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人。为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了创设情景,激发思维,引导探究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品读——探究——质疑——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六个环节来完成本文的教学。接下来,我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我认为,一堂课的导入,不仅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还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符合本课内容所要求的学习情境,以及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因此,我在这个环节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同学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你觉得它美吗?美在哪呢?”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美,这样将话题定位在“美”上,进而巧妙地转入讨论“什么是美?”,“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美?”在学生踊跃的发言中,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探寻美的真谛的学习情境也顺利地创设了。
(二)自读课文,感知文意
这个环节我让5分钟的.时间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1—2遍。探究字音、词义,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学生朗读课文的同时,我把本课的生字词写在黑板上,然后请个别学生读,接着全班齐读两遍。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掌握“颜色”这个词的含义。最后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提到了人有三种美,分别是“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优雅行为之美”。也就是“外在美”和“内在美”;这其中“优雅行为之美”即“内在美”更重要;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算是真正的美。学生对于任何课文的学习和理解都是建立在充分感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的,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而有目的限时阅读,又是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自读任务的设置上,除了引导学生总体把握课文的中心内容外,还顾及到了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因为字词教学始终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强调“颜色”一词,旨在引领学生探究词义,而这一探究的过程,既是字词教学的一种提高和升华,更是帮助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的重要途径。
(三)研读课文,探寻美的真谛
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深入研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认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主人,引领学生自己去感受、发现、探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学生在表述自己观点的同时,也能极好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当然,在学生发言后,我还要加以适当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肯定、点拨和激励,这样也就做到了平等交流,师生互动。另外,抓住学生找出含有比喻句的例子,对学生进行运用比喻的训练。这样,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听读课文,提出质疑
《论美》是一篇翻译作品,由于年代、文化、语言的差异以及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解等,都会影响到学生准确地把握和理解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因此,若抓住伟人语言中的疏漏对学生进行质疑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一定会给学生极大的启发。所以,在让学生了解这是篇结构自由灵活语言跳跃性强的杂感以及翻译文学所难以克服的局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产“不”的怀疑精神。爱因斯坦也曾说:“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是否会疑,是否敢疑正是他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的最佳体现。
(五)齐读课文,铬记睿文哲语
让朗朗的读书声回归到语文课堂,正是近年来语文教学回归本色的一声召唤。因为只有在饱含感情的读书声中,学生对文章语句的含义主旨的把握,情感的体悟,才能真正达到更高的境界。同时,背书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是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手段。妙词佳语,格言警句,经典诗文都让学生背。其实,背书的过程就是“牛吃草”的过程,或许学生背的过程中无法完全吸收,但它更大的意义在于给学生日后的学习储备了足够的可供“反刍”的养料。因此,在这个教学环节,我让全班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再次感悟美的真谛,铬记住那些充满哲理和智慧的格言警句。
(六)拓展延伸
在本节课中,学生懂得了美的真谛以后,如何在生活中识别美,发现美,创造美,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便尤为重要了。因此,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同学、老师入手,发现他人的闪光点,还有寻找生活中不美的音符,再写一段关于美的随笔。这必将在学生的心理建立起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趋美避丑,趋善避恶,趋正避邪,从而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不但能突出课文的中心,而且能使学生从中归纳文章的内容。因此,我的板书设计是:
论美——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论美说课稿】相关文章:
《论美》的教案07-12
《论美》教案07-20
论美课文原文06-12
《论美》教学反思04-02
《论美》的教学反思06-20
论美教学反思07-17
《论美》教学设计03-29
论美教学设计08-04
论美阅读答案04-01
《论美》教学设计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