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说课稿

时间:2021-11-06 09:15:0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珍珠泉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珍珠泉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珍珠泉说课稿

珍珠泉说课稿1

  1、教材分析

  《珍珠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清、深、绿以及冒不完的水泡,抒发了对大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语言优美,作者描写珍珠泉由静态着笔,抓住了“清、深、绿”的特点,接着以“最有趣的,当然是……”笔锋一转,由静而动“摇晃、升、绽开、扑哧”等动词把珍珠泉活泼、调皮的灵性展现得淋漓尽致。阳光一照,其越发色彩斑斓,妩媚动人。不知不觉中,作者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描摹,把我们带入一个美的世界。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出美感,体会出作者表达的感情。

  2、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理解及编排意图,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3、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而体会作者怎样抓住特点将珍珠泉描绘得细腻生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本课教学我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读悟交融,在平等对话中获得启迪,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与自己的阅读实践期待相结合,形成新的感知。

  2、课件演示法。课件演示起着使教学直观化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利用课件,呈现一组泉水的画面,用这优美的画面来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相关语言信息,为走进文本搭桥铺路。

  说学法——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异常的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最根本的途径。因此,本课我十分注重以下两点: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指导学生自读自悟。

  2、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教材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如:第二段中对泉水清、绿的描写),进行相关的阅读链接,帮助学生储存写作范例。

  三、说教学流程

  为了把预设目标落实到实处,我想安排两课时来完成教学。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研读第一段。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文2——4自然段,感受春光的美丽,体会燕子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下面我想着重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安排。本课时,共分4大板块。分别是:一、谈话,引导积累,二、学第2段,感悟春天的美丽,三、学习3、4自然段,体会燕子的动静态之美。四、内化,让燕子留驻在心间。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引导积累——首先激情导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季节。美好的春天,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回忆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背一背,通过背诵春天的诗歌,顺势引导:课文中哪个部分也写了春天的美景?

  【本环节,我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语文储备,让学生去摸触文本。另一方面,使课堂拥有浓浓的语文味。】

  第二板块——学习第2自然段,感悟春天的美丽

  出示“微风吹拂着。的春天。”这三句话,不止向我们展现一个静止的画面,还有一种生机,微风在动,柔柳在动,草、花,也都赶集似的聚拢来。为再现春天生动而热烈的景象,同时积累语言,我这样安排:

  先让学生读读这三句话,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了1、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的、细细的,2、微风在柔柔地吹拂,柳丝黄而嫩。等等)当学生说道:他们赶集似的聚拢来。我追问,“赶集明白吗?”很多学生会说“蒲歧九月的时候很多人到集市上买东西,那就是赶集。”因为我们学校的孩子对蒲歧九月印象特别深刻。让学生联系实际,很容易理解赶集。接着想象说话:还有谁去赶集呢?看课件出示的画面: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轻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要闻一闻春天的气息。当学生看完图片后,我问:你的心情怎样?学生可能会说:高兴、欣喜,再让学生把这种感觉带进去读。在此基础上,课件放出燕子的叫声,小燕子来了,读读文中的句子:“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这个句子不需要老师讲解,只要让学生读后,给予情景性评价。如:真是一只伶俐可爱的燕子。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我以上的句子朗读指导,尽可能做到品之有味,让学生进入情景,有感而发。而不是给予机械的朗读技巧的指导。】

  第三板块——学习3、4自然段,体会燕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教师引入:“燕子为春天增添了哪些生机?请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觉得那个句子写得特别有趣,就在旁边写下你的体会。

  ”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

  【这里的设计,先让学生找准研究点,这是合作学习的前提,然后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的氛围中,来自他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识被别人的观点所唤醒和激活,各自生成新的认识,整个对话过程就会充满创造色彩。】在学生充分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组织汇报交流。交流过程中,对下面两处重点语句,我视学生的感悟情况,作出相应的点拨和必要的调控。我想分成两个小板块进行教学。

  第一小板块:“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我打算这样展开:

  请同学们读读这几个句子,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可能会找到掠过,一转眼,沾着,横掠等词,对于斜、唧,掠过、一转眼这四个词只要学生有所感悟,并且言之有理,我就给予肯定,不作充分展开。主要是“沾”这个词,学生理解到沾是点了一下,肯定没问题,我想引导学生感悟到燕子的调皮,有趣,似乎在跟水波做游戏。所以,给予情景性评价读,如:沾的太重了,我水波都被你弄疼了,轻一点。燕子,你真调皮,燕子我还想跟你玩。

  再让学生想象说话:燕子又飞到什么地方?当它们遇到自己的伙伴,小花,小草,小树时,会说些什么?

  接着:指导朗读:这么可爱的小燕子,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采用指名读,比赛读,读出燕子飞行的轻快,灵巧。

  最后回读:怪不得说燕子(学生齐读:——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第二小板块:研读句子: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赞歌。学生讨论引导,:你可不可以画五线谱来说明他们的相似之处。接着小结后想象:有些燕子落在第一条线上,有些落在第二条线上。就像不同的音符落在表示不同音高的五线谱上,这些燕子一动起来,就好象钢琴家在演奏一首美妙的曲子。你猜想他们会唱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唱《小燕子》。现在他们没动所以说是正待演奏的春天赞歌。齐读这个句子。回读:这份宁静和悠闲,这份静态下的多姿,怪不得作者这样说燕子,读——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如果说上面是动态之美,这又是怎样的画面。(静态)这样的想法叫动静结合。板书:动静态。 【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以一个大问题为学习背景,让学生在画,读,悟,想象的过程中尽情地体验燕子飞行的轻快,灵巧,和快乐。品味几痕,让学生感悟宁静和悠闲,理解五线谱的比喻,欣赏静态的多姿,意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创造潜能。】

  第四板块——内化,让燕子留驻在心间

  出示句子: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老师引导:这样一只富有生趣的燕子,这样一只活泼可爱的燕子,你想说什么?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如:燕子,你就是春天的使者,美的化身。

  乌黑发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唧唧的叫声,轻盈的身姿,永远留在我的心目中。

  最后老师深情朗读(我心中的燕子)你想对燕子说什么,让学生尽情诉说自己的独特心声,整个教学营造一种和谐的情境,洋溢着感性气息。

  第五板块——作业超市

  仿写: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它长什么样子,请你模仿写燕子的写法,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写一段话。

  背诵: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一段话。

  绘画:想象心目中的燕子,画一幅(春燕图)

  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性,第一题运用第一段写作方法学以至用,举一反三。第二题体现语言的积累过程。第三题诗歌也感悟相结合,诗即是画,画也成诗。

  四、说板书设计:

  飞行的美(动)停着的美(静)

  掠几痕细线

  唧几个小黑点

  沾象正待演奏的曲谱

珍珠泉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

  《珍珠泉》是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组的略读课文。这篇略读课文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深和绿,抒发了对大自然景观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

  课文是按珍珠泉所在的位置,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以及“我”对家乡的喜爱的顺序写的。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2-5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部分。

  本课内容浅显、语言优美,读着这些文字,仿佛身临其境,眼前真的看到了深绿的泉水,周围被花草树木包围着,潭水在阳光下好似珍珠般耀眼灿烂。因此,在教学本课时,应该弱化老师的“说教”而让学生进行充分地自读自悟。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是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细腻生动,用词优美。在教学时还要落实语文的工具性,通过有效的设计,让学生体会文章这样的表达方法,并初步学会运用。

  (二)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在贯穿始终的阅读中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学习文章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优美语言。

  其中,重点是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而学习文章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是其中的难点。

  二、说教学策略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上述目标呢?我主要采取以下的教法:

  1、创设情境法。本文语言优美,对珍珠泉描述得细腻生动,因此,先用文本语言帮助学生想象进入情境,再用多媒体动画展现,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中,徜徉在美丽中度过一堂课。

  2、五读剥笋法。新课标中说,培养学生的语感要让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读。因此,特别是对于这样一篇文字优美的的文章,本课将朗读贯穿学习的始终。

  3、除此之外,本课还穿插了重点词句品读法、表演法等。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本课开始时,请学生闭上眼睛,配上柔和的音乐,用优美的声音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语速放慢,给学生几秒钟时间再回味,然后请他们慢慢睁开眼睛。问:刚才你的脑海里都看到了什么?

  接着顺势导入:这潭清泉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走近它,瞧一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争取读通顺

  (2)思考课文讲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记号。

  2、把课文的生字词()放在课件中出示。

  (镶嵌青苔蕨草青褐色缘故嘟噜绽开扑哧筛干涸)

  (1)生自由读词语

  (2)个别抽读正音

  (3)齐读

  3、交流珍珠泉的特点。

  先让生来说一说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珍珠泉的特点。(2、3自然段)

  个别生来说珍珠泉的特点,并相机板书。

  最后得出:四周绿色环绕,潭水绿、清且深,泉水冒泡,好似珍珠

  (三)品读课文2、3自然段。

  1、生自由读2、3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次,想想感受,或者你有什么问题。

  2、发现2、3自然段的结构特点。

  问:2、3自然段分别主要描写了珍珠泉的什么特点?

  2:绿、深。哪一句总写了这个特点。而后面都是详细地去描写泉水这样的特点。这是总分的写法。

  那第三自然段呢?分总。

  3、交流反馈喜欢的句子。预设:

  (1)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

  这句穿插小练笔。课件出示:

  天是那样高,高得。

  天是那样蓝,蓝得。

  是那样。

  模仿课文句式,选择其中的一句或两句来写一写。

  (2)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

  引导学生领悟:为什么这泉水会被叫做珍珠泉。

  师:多美的景象啊,那从潭底源源不断冒出的水泡,在光的照耀下,射出五颜六色的光,就想一串串彩色的珍珠。难怪,这潭美丽的泉水,会被叫做——珍珠泉。

  (四)品读4、5自然段,体悟作者情感

  导语:你们现在就生活在作者的.这个村子里,这么绿、这么清、这么美丽的珍珠泉就在你们的身边。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读4、5自然段。

  1、生自由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得出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3、齐读(把你领悟出来的情感送到文中)

  (五)作业设计,拓展延伸

  寻找自己家乡美好的景物,学习课文的描写方式,来写一写。

  导入部分是一堂课最开始的部分,这一部分至关重要。本文语言优美,通过配乐范读让学生走进文本描述的画面,直接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

  本文虽是略读课文,但字音不可马虎,是保证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标实现的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提炼加工。

  通过对课文2、3自然段结构特点的学习和小练笔,实现教学目标中学习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有了上面对珍珠泉“美丽”的认识,再让学生体会作者喜爱珍珠泉喜爱家乡的感情,层层递进。

珍珠泉说课稿3

  一、指导思想 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以读为本”是优化教学的关键。“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情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在读中感悟,把感悟融入到读中去,相辅相成,从而达到课标的各项要求。本课教学我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读中感悟,以悟促读,读悟交融,让学生形成新的感知。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珍珠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绿、深、清以及冒不完的水泡,抒发了对珍珠泉的喜爱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作者描写珍珠泉时由景物的静态美下手,抓住了“清、深、绿”的特点,接着由静而动,用“摇晃、升、绽开、扑哧”等动词把珍珠泉的活泼、调皮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描绘,把我们带入一个美的世界。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出美感,体会出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因此,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布置学生通过独自预习,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多方查阅关于珍珠泉的资料。中年级学生在课文的理解上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读过一篇文章之后都能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或看法,对于写景的文章,也能够简单想象描绘的景象。小学生作为特殊的生命群体,受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

  的局限,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为生动、有效,显然需要老师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设计

  1、感悟珍珠泉的美,体会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感受课文的优美语言,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具体地描写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感悟珍珠泉的美,体会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课文的优美语言,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具体地描写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泉水吗?(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泉水的画面)。当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声声赞叹时,定格画面,老师引导: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泉水吗?

  大家积累的词语可真多。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去欣赏另一处大自然的杰作——珍珠泉。(板书课题)

  (二)、复习回顾、整体感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这课的生字,也初读了课文,老师来考察一下你们学的怎么样。

  【出示课件】

  请你打开书,快速的浏览课文,再回忆一下:作者主要介绍了珍珠泉的什么?(泉水、水泡)

  (三)、抓住特点、深入感悟

  1、泉水

  默读课文,你从哪儿感受到了珍珠泉的美?画出相关语句,可以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能写写批注更好。

  1、珍珠泉泉水很美。(板书:泉水美)

  预计1:泉水很绿、很深、很清。(出示课件)(板书:绿、深、清)

  引导提升: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虽然水是那样的绿,那样的深,可是我们却依然可以看到什么呢?(从潭底石头的颜色,细小的沙粒,已经发黑的树叶的树叶来体会泉水虽然很绿很深,但是却清澈见底。)

  师:珍珠泉的泉水是那样的绿,是那样的清。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几句话,体会珍珠泉泉水的美丽。

  你能发挥想象,按照提示自己说一说吗?(课件出示)

  预设2:珍珠泉的周围景物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

  当学生谈到“朴素的花环”时,可引导:为什么说这青石、这蕨草、这花朵为珍珠泉编织了一个朴素的花环?抓住:高低错落的石头,黑里透绿的青苔,没有杂色的蕨草,悄悄开放的花朵来谈珍珠泉 被这些景物环绕着、包围着很美丽。(出示图片)

  预设3:如果学生未能谈到“珍珠泉的周围景物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可引导:珍珠泉的泉水又绿又清,非常的美丽。那它周围的景物又是怎样的呢?(引导想像)珍珠泉又绿又清的泉水在青石、蕨草、花朵这美丽的花环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了。(出示图片)

  师:你们看,这就是书中所描写的珍珠泉。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读出珍珠泉泉水的美。

  过渡:刚才,我们从珍珠泉泉水的绿、深、清,感受到了珍珠泉泉水的美丽,你还能从文中的哪儿可以感受到呢?

  2、珍珠泉水泡很美。(板书:水泡美)

  预设1: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

  可抓住:晶亮、饱满、一嘟噜一嘟噜等词语进行体会。(板书:晶亮)

  预设2: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这是一个拟人句,把水泡当作人来写,从“扑哧一笑”中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这些小水泡就像一群活泼可爱有孩子,是那样的天真,那样的调皮。再读一读。

  我看到有些同学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感觉到了,这是一些快乐的小水泡。

  预设3:阳光下水泡的美。(出示课件)

  自由读,说说阳光下的水泡怎么美?

  引导:理解“筛下”。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这里为什么要用筛下?你能想像到那是怎样的画面吗?

  这里的水泡是什么样的?(板书:闪亮)

  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后面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说明水泡的颜色怎样?

  师:太阳筛下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交织在水面上,交织在潭水中,这多么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呀?(像珍珠)这么美的景色谁能把它读出来呢?

  正因为珍珠泉的泉水如此清澈,才让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象,那这一部分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它的美呢?

  (四)、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1、引导象想:作者只写了平时和有阳光时水泡的景象,还有哪些有趣的景象作者没有写,留给我们去想象了呢?(写一写)

  指名读一读。

  2、小结: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喜爱、赞美、自豪)应怎样读呢?(板书:喜爱、赞美)

  3、作者爱泉、赞泉,除了我们刚才读过的文段,你还能从哪些自然段感受到作者非常的喜爱珍珠泉呢?如果学生谈到第五自然段则追问:

  为什么从这儿也

  可以感受到?

  师:正是因为作者太喜爱珍珠泉了,所以才会对它如此的好奇。珍珠泉不仅美在它的泉水又绿、又深、又清,它的水泡闪亮、晶亮、像珍珠一样,就连小河断流,井水干涸它都有冒不完的水泡,作者用了一反问句:难道是有许多快乐的孩子,躲在什么地方吹泡泡玩吗?他们一定玩得很高兴吧?每次来到珍珠泉边,作者都会这么想。

  是呀,“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你们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结束语: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了美丽的珍珠泉,它是 多么清、多么绿、多么美啊!我们被这美妙的景象所陶醉。其实我们家乡、我们祖国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神奇的地方,它们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宣传。希望同学们向本文的作者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手中的笔来描绘祖国、家乡美丽的河山。也可以去调查、查找资料,如果有类似的文章,可以推荐给同学,大家一起欣赏、一起学习。

  作业布置

  1、小组内互相评判写作评价卡,评出等级。

  2、收集自己家乡的美丽景点的资料,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

  3、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板书设计

  泉水美:绿、深、清 喜爱、赞美

  水泡美:晶亮、闪亮、像珍珠

珍珠泉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珍珠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清、深、绿以及冒不完的水泡,抒发了对大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语言优美,作者描写珍珠泉由静态着笔,抓住了“清、深、绿”的特点,接着以“最有趣的,当然是……”笔锋一转,由静而动“摇晃、升、绽开、扑哧”等动词把珍珠泉活泼、调皮的灵性展现得淋漓尽致。阳光一照,其越发色彩斑斓,妩媚动人。不知不觉中,作者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描摹,把我们带入一个美的世界。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出美感,体会出作者表达的感情。

  2、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理解及编排意图,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 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 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3、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

  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而体会作者怎样抓住特点将珍珠泉描绘得细腻生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本课教学我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读悟交融,在平等对话中获得启迪,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与自己的阅读实践期待相结合,形成新的感知。

  2、课件演示法。课件演示起着使教学直观化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利用课件,呈现一组泉水的画面,用这优美的画面来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相关语言信息,为走进文本搭桥铺路。

  说学法——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异常的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最根本的途径。因此,本课我十分注重以下两点:

  1、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指导学生自读自悟。

  2、 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教材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如:第二段中对泉水清、

  绿的描写),进行相关的阅读链接,帮助学生储存写作范例。

  三、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因为本课是略读课文,因此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本课时共分4个板块:一、课件演示,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品读珍珠泉,感受美,感悟情,四、阅读链接,积累写作方法。

  第一板块——课件演示,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泉水吗?看——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泉水的画面。当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声声赞叹时,定格画面,老师引导:泉水美吗?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泉水吗?

  预设学生会说:一泓清泉,涓涓细流,泉水叮咚……

  大家积累的词语可真多。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去欣赏另一处大自然的杰作——珍珠泉。(板书课题)

  【形象直观的泉水画面,带给学生美的享受,架起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也唤起了学生头脑中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带着这种情绪走进新课,能让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一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年级的学生可能一下子无法准确地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会多叫几个学生来说,让大家在比较与讨论中明确课文主要讲了珍珠泉周围的景物和泉水涌动的景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是三年级学生所必须养成的学习习惯之一。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并交流: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交代了珍珠泉的位置,第( )自然段描写了泉水四周的景物和泉水的特点,第( )自然段写潭底冒出的泡泡,第( )自然段直接表达了“我”对家乡珍珠泉的喜爱、赞美之情。

  以上内容由课件出示,待学生独立默读后讨论完成。

  3、三读课文,切入主替

  请同学们捧起书,轻轻地读课文,你觉得作者笔下的珍珠泉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它由哪些特点呢?请你根据自己的感受,给课题《珍珠泉》加一个修饰词——( 的)珍珠泉。

  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想到的词语写到黑板上。预计学生会想到:

  美丽的珍珠泉

  彩色的珍珠泉

  又清又绿的珍珠泉

  调皮的珍珠泉……

  当一个词语被写到黑板上之后,都要引导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段落,再听这位同学读一读,感受珍珠泉的特点,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朗读永远是语文课上的主旋律。但枯燥的朗读训练不但毫无效果可言,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本环节,我设计了3个阶梯式的朗读训练——读出主要内容,读出叙述顺序,读出珍珠泉的特点,层层递进,让学生每一次亲近文本都有所收获。而范读,默读,轻声读,指名读,不同形式的读书,恰恰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穿梭于文本之间。同时,这3次读书,也是教给学生一种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教材的方法,这在他们今后的课外阅读中是非常实用的。】

  第三板块——品读珍珠泉,感受美,感悟情

  1、品读第2自然段,感受又清又绿的珍珠泉(出示第2自然段)

  (1)用……标出表示颜色的词语,用——画出珍珠泉四周的景物,然后多读几次,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2)课件出示,反复引读:这是一潭( )的泉水,……石头上长着一层( )的青苔。……那绿得没有( )的蕨草,那( )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 )的花环。水是那样绿,绿得( )。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 )。

  在反复的师生引读,小组引读,男女生引读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通过指点三个“那样”的朗读,读出珍珠泉四周的景物的优美,读出泉水的又清又绿。

  2、品读第3自然段,感受动感活泼的珍珠泉

  这一段话写的是泉水涌动的奇观。细细品之,本段话有一定的内在逻辑,不宜分解。为了在学生心中保留这一幅完整的画面,我继续采用多次引读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完成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在读中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层层深入的对话。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次引读——着重强调本段话的叙述顺序:最有趣的……开始……最后……有时候……

  第二次引读——着重强调水泡的有趣:最有趣的,当然是那( )、( )、( )、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 ),最后,( )。

  第三次引读——着重强调水泡的色彩: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 ),照在( ),一直照到( )。水面和潭底( );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 )……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3、通过这三次的读,我想,珍珠泉已经深深地印入你的脑海。现在,请你拿起笔来,把印在你脑海里的美丽的如珍珠般的水泡画出来。

  指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其余在纸上画。

  4、小结过渡:指着学生刚才板书的词语,小结——这就是彩色的珍珠泉,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又清又绿的珍珠泉,这就是活泼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珍珠泉!作者把对家乡的热爱,融入到对家乡珍珠泉的赞美之中,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

  拿起书,让我们再次走进珍珠泉,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作者的那一颗心,用作者的情感来感染我们的情感。

  学生齐读2、3自然段。

  【教师的有效引领,会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层层深入。品读与联想的结合,会使学生的体验不断丰富。重点句段的反复诵读,会使师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更加融合。而“把印在你脑海里的美丽的如珍珠般的水泡画出来”是引导学生把语言还原成形象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学生人人动手,在画图中理解课文,有情有趣,兴味盎然,有助于促进其投入创造性学习。】

  第四板块——阅读链接,积累写作方法

  1、 山水美景一直是作家们乐于描绘的对象。同样是写水,请大家仔细发

  现,本文中写水的句子和资料上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课件出示:

  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珍珠泉》)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水》)

  2、待学生充分朗读后,引导讨论,说异同。预计讨论结果是:

  (1)两段话所写的水的特点差不多,都写到了水的绿与清;

  (2)两段话都采用了排比的手法,句式上也差不多;

  (3)同样写绿,具体绿成怎么样,不同。写水清的差不多……

  3、总结方法:如果让你写一写家乡小河的水或小溪的水,你打算写哪些方面呢?你准备用上面的哪些方法呢?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相信此时的学生一定会有很多想法。比如可以写水的清、深、绿、凉、甜等,可以用上排比,比喻等。

  4、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动笔写一写家乡小河的水,或家乡小溪的水。

  【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应在“读写结合” 上。“教材只是个例子”,读是为了写,也就是必须让学生从教材中学到的写作知识和方法在实践中进行利用。以上环节,充分地诠释了这一理念。】

  四、说板书设计

  珍珠泉 泉水 清、深、绿 爱泉水

  水泡 晶莹闪亮 更爱家乡

  【该板书,简单精练,抓住了关键词,能清晰显示文章结构,也准确表达出作者对珍珠泉的那一份情感,凸现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珍珠泉说课稿】相关文章:

珍珠泉说课稿11-10

《珍珠泉》教案12-16

《珍珠泉》教学反思11-01

珍珠泉春游作文4篇12-10

珍珠泉春游作文8篇12-05

《珍珠泉》教学设计(汇编15篇)12-23

《珍珠泉》教学设计(最新版)12-16

南京珍珠泉的导游词-导游词范文12-24

三年级下册《珍珠泉》教学反思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