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装舞会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装舞会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材分析
1、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我所教学的是苏教版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化装舞会》,本单元以“生活的滋味”为主题,编选的是写人记事类现代散文,选文通过叙写生活中平凡而普通的人物,传达人类丰富而美好的情感。这些作品堪称经典,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又能使学生从文本阅读中了解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课文通过回忆一桩童年往事,描摹出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间接表达出这桩童年往事对作者心灵成长产生的影响。课文跌宕起伏、颇具戏剧性的情节和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描写相互照应,使得课文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并启发读者思考课文的生活价值和思想意义。
2、教学目标的确立
中职语文新大纲在基础模块中指出“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还提出要“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是阅读写人记事类散文的基础,但是,仅仅了解了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把握事件还包括挖掘事件的意义,理解它们与主题的密切关系。记事类散文虽然也有人物有情节,但是它与小说的最大不同是真情实感。成功解读此类散文,必须要着意于精神,着力于文字。
知识目标:品读课文,了解作者所述的童年往事,理解“化装舞会”在文中的深刻涵义。
能力目标: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从叙述的起伏变化和人物心理的变化两个角度学习本文独特的叙述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童年往事对作者心灵的触动和一生的影响;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道德层面的思考。
教学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学习本文独特的叙述方法;
探究课文主题,调动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
确立依据:立足文本,指导学生读懂文本,读透文本;体会朴实语言中传递的信息,学习写作技巧。在情感的体验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带着一颗敏感的心观察生活,融入生活。
教学难点:理解“化装舞会”在文中的深刻涵义;体会童年往事对作者心灵的触动和一生的影响,引发道德层面的思考。
确立依据:通过对文本的深层次学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以人文精神关注文本,审视隐藏在文本表面之下的作者的思维活动。
二、学情分析
1、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记事类散文作品,因为这类散文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但职校生缺少对人生、对社会的独立思考,情感体验比较苍白,对课文的理解难免会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我将根据中职生的求知规律,在本课学习上给予正确引导。
2、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而又耐人寻味,但是作者亨利希曼对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他生活的国家和时代背景,包括后来的写作生涯,这些资料适当补充给学生对于学习本文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设想
1、设计思路
遵循学生“整体感知——理解文意——欣赏评价”的感知规律,在教学中我采取“整体感悟、研读赏析、主题探究、情感拓展”的教学思路,引领学生抓住人物的心理变化,通过问题的研讨,理解课文内容,充分领略作者叙述方法的独特魅力。
2、教学时数
一课时
3、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它既直观、节约时间,又能利用情境营造课堂氛围,引发学生的兴趣,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快速进入角色。
四、教法分析
本文叙事娓娓道来,语言浅显易懂,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基于此,我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诱思探究”教学论“变教为诱,变学为思”的教学原则,着重引导学生探究、讨论,绝大部分时间让学生活动,在学习探究中把握。具体方法如下:
1、导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以问题导路,逐步深入,各个击破是本课的主导教法,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
2、点拨法——启发思维,拓展思路。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的一把金钥匙。教师的启发诱导再贯穿始终,这样就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3、情境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情境法既有利于直接获得感性认识,快速进入角色,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学法指导
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解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具体方法如下:
1、诵读法——重点朗读与自由朗读相结合,要注意语速、语气,体会作者的情感。
2、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研讨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4分钟)
导语:童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人的品性在童年开始形成。我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时的所学与所为。在童年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留恋的,让学生讲述一件自己难忘的童年往事来导入课文。
(设计依据: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导入,开门见山。)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6分钟)
1、投影要掌握的重点字词。(学生齐读)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编纂(zuǎn)幢(zhuàng)褴褛(lánlǚ)裸露(lù)
帷(wéi)幕癖(pǐ)好猝(cù)不及防
(2)解释下列词语
【编纂】编辑,撰述;按照一定的题目、体例和方法编辑档案文献的活动。
【褴褛】指衣服破烂,不堪入目。
【癖好】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爱好;积久成习的爱好;特殊的爱好
【猝不及防】猝:突然,出其不意。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挥霍无度】挥霍:摇手称挥,反手称攉,意即动作敏捷,引申为用钱没有节制;无度:没有限度。指滥用金钱,没有节制。
(设计依据: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要求学生平时积累、掌握一定量的基础字、词。)
2、提问: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样的童年往事?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写这件事?(落实知识目标)
(设计依据:第一问主要检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第二问则是检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三)走进文本,研讨赏析(20分钟)
1、读一读,想一想
在情节设置中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描写化装舞会的场景?(落实教学重点)
学生齐读“大厅里的舞会莫名其妙……温暖的香气。”“我看见了被柔和的灯光……毫不疲倦地旋转着。”和第13段。教师播放一小段关于化装舞会的视频。
设计依据:这个环节主要是创设情境,初步体会课文叙述结构特点,并为理解“化装舞会”的涵义做准备。
2、找一找,说一说
在这件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根据相应的情节,找出有关描写。并说一说“我”的心理变化与情节之间的关系。(落实能力目标)
肇事逃逸,担心被父母知道而遭责骂,“我害怕起来”;
想到被撞妇女和她的小儿子没有饭吃,我感到很不好受;
等待舞会,受到家里轻松而热烈的气氛感染,把担心抛到了脑后;
舞会时,当得知那个妇女来到时,又紧张,害怕,“当时吓得脸都变白了”;
听到妇女的诉说后,这种害怕又变成了同情;“别的小孩的遭遇感动了我,就像我现在被人叫下楼来一样难过。”想着给妇女东西作为补偿。
当被事情处理好之后,心理归入平静,“我睡得比昨晚安静些”;
当事情超出预料之后,又生出了好奇,透露心思给施蒂纳。
(设计依据: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抓住并整理出关键语句,体会作者高超的叙述手法。)
3、细节赏析(落实教学重点)
(1)作者在叙述化装舞会举办时为何两次提到了自己的妈妈?
(2)“我”和妇女之间的对话只有两句,为什么能够打动“我”,让我难过?
设计依据:本单元学习重点要求把握作品的细节,体会其语言魅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从中学会对细节的关注与把握,增强对文本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4、分组讨论:文中最后说“施蒂娜是个很好的演员,她演出了她自己导演的一幕悲剧”,你是怎么理解的?(突破教学难点)
另一个化装舞会——真实地再现了社会的现实。
悲剧——这出戏表现的是穷人的不幸,对于一个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来说近乎残酷。
设计依据:培养合作学习能力。这个问题的设置为接下来探究课文主题做好准备。
(四)深入文本,探究主题(6分钟)
这件童年往事对作者一生的影响到底是什么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落实教学难点)
投影“我不会忘记这件事。当时我只有七岁,正沉入在表面上的繁华幸福生活的时候,曾有一次从别人拉开的帷幕背后看见了贫穷,看见了自己的过错。”
设计依据: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揣摩,有助于把握主题。知人论世,补充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成就,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五)情感拓展,引发思考。(7分钟)
1、议一议:作者为什么称施蒂娜所扮演的贫穷妇女是“良心雕像”?(落实教学重点)
设计依据:潜藏于文体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的表达,以及更深一层的对于社会文化精神凝结,这在叙事散文的字里行间并不明显,须得通过教师点拨、情感拓展来达成。
投影:伟大的哲学家康德说过“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虽然“我”还只是个孩子,不能理解社会阶层的差距,不能看透贫富产生的根源,但人之初本是向善的,他触动了“我”的良心,知道了一个盘子对食不果腹的穷人是多么的重要。同时让“我”产生了怜悯之心,这次珍贵的内心体验是作者人生的第一笔财富。
2、谈一谈
联系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热门话题,适当展开讨论。(突破教学难点)
(启开学生的心扉,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窥视灵魂,从文学作品中体验人生、丰富情感。正面引导学生拒绝冷漠,做人做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自觉担负起作为一个社会人的道德责任,从而达成情感目标的教学。)
(六)总结提升(2分钟)
本文通过女仆导演的一件小事,对作者幼小的心灵加以触动、教育,让他也让读者明白世上的贫富差距,从而多存怜悯之心。最后我想和同学们分享康德的经典名言:“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
(通过引用康德的经典名言,把课堂的德育渗透和情感体验带入高潮。)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2、推荐阅读:鲁迅的《一件小事》、张洁的《拣麦穗》,结合课文,进一步学习叙述方法。
3、以童年往事为主题,写一篇叙事散文,题目自拟。要求:不少于500字,着重写出童年往事对自己的启迪和影响。
(作业的布置是课堂教学的检验和延伸,目的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效。作业1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作业2、3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将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转化为文字表述,既训练了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写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
(一)收获
1、在教学设计中我采取由易到难,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感性认识的顺序,环环紧扣,抛出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筛选信息和概括、阐释等阅读能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教学目标。
2、课堂教学有效渗透了德育、美育,融入了人文精神的因子,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不足
1、我在设计时倾向于“浅文深教”,但在具体实施时,发现有难度的问题学生消化得还不够。
2、课文的叙述方法很值得学习,但一节课的时间很紧,对学生的写作技巧指导上未能展开。
(三)改进
1、针对教学个体的接受能力,尝试分层教学。
2、加强课后写作辅导。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恳请评委老师指正,谢谢!
【化装舞会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说课稿模板《北京》说课稿12-29
麻雀说课稿12-20
《牧童》说课稿12-17
《蜜蜂》说课稿12-17
《荔枝》说课稿12-17
《阳光》说课稿12-17
《冰花》说课稿12-17
美术说课稿12-16
巴西 说课稿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