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说课稿范文汇总九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云南的歌会》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的,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把我们从都市的喧嚣中带进了自然淳朴的乡风里。
《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文章不仅语言生动、脉络清晰,而且内容丰富,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深情的赞美之词,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三个场面在内容与手法上都各有特色,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多姿多彩,富有地域风情特色的民俗画卷。
本篇作为单元首篇,它对单元目标的完成有奠基作用,因此学习本篇课文,不仅能使学生了解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俗,而且还能以作者细腻的审美之心,引领学生关注民俗,热爱民俗文化。
二、说教学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扎扎实实的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品析词语、句子,从而感受语言文字所创设的美妙意境,基于这些,本课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从而体会歌会的特色。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欣赏品味精彩的语言片段,感受云南歌会的美。
(因为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教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
3、体会作者对民俗文化的赞美,领略民俗风情,并激发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热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对文章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和对文章主题理解的深度还有待提高,因此我将教学重点设计为)
重点:
通过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感受歌会的特色。
(本单元的单元说明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民俗文化,但据我了解现在的中学生对民俗文化了解的很少,而且我们北方的学生对云南的民俗可能会更感到陌生,因此我将难点定为)
难点:
理解我国民俗文化的深层内涵,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生命意蕴。
四、说教法、学法
(我认为好的教学方法不但要有趣更要有效,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有所收获,基于本文的特点,我首先将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并充分发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作用,同时通过点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在关键时刻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使学生展开想象,拓展思路。同时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理解课文内涵)
教法:多媒体辅助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
五、说教学过程
(本篇课文虽然脉络清晰,但是内容繁多琐细,对三个场景的解读上很难处理,因此我决定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并以美为切入点,把对美的赏读与挖掘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因此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
1、关注民俗话题——走进美
导语:首先我将播放一段视频,这是在我们河南土生土长的曲艺盛会——马街书会。看完了我们河南的马街书会,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美丽的云南,看看那里有怎样美丽的风俗?(这样的导入首先从我们熟悉的民俗入手,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情切感,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2、初识文章特色——发现美
(由于本文的篇幅比较长,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的朗读体会并不符合实际,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找特色:
首先,让学生速读课文,归纳总结本篇文章都有哪些特色?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但是归纳总结能力可能还有些欠缺,因此在此环节我会加以适当的点拨,进而总结出)
比如:
课文结构清晰、表现内容丰富、语言自然生动、片段描写精彩等特色。
在归纳出这些特色后,紧接着我会让学生们在课文中找出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些特色?
比如,课文结构清晰,可以分为山野对歌,山路漫歌,以及山寨对歌三个画面;在片段描写上又有景物描写片断、动物描写片断、情景描写片断、场面描写片断、人物描写片断等等。
(在这个环节中,不但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把握,而且学生每次查找的过程都是对文本深层次解读和思考问题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生科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更好的体会云南歌会的美,我将从以下两大步骤来讲清本课的教学重点。
第一步:
3、展示歌会画面——感受美
在这个环节我将通过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比较阅读,分析比较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以及它们在特点和描写内容、描写重点上都有声么不同?并通过表格的形式将其展现出来。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加以教师的点拨进而总结出以下内容:
歌会画面描写重点描写内容歌会特色
山野对歌人物外貌、动作、才智对抗赛歌
比拼才智
紧张激烈
山路漫歌环境花、鸟、人即兴歌唱
快乐自由
无拘无束
山寨传歌风俗参与的人、场面、形式民歌传唱
热闹非凡
其乐融融
(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且用表格的形式加以展现,化繁为简,直观清晰,让学生很容易从整体上进行把握)
第二步:
紧接着我会让学生对“山路漫歌”这一自然段进行重点品析,因为本段对景物、动物的描写都很精彩,而且十四五岁的赶马女孩子与学生们的年龄相仿,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4、体会民俗风情——品味美
①听歌声
本段生动地描写了唱歌的场面,试着在文中找出都是谁在唱歌?
云雀在唱歌:一边飞一边不停的唱歌
戴胜鸟在唱歌:“郭公郭公”叫个不停
赶马女孩子在唱歌: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让学生通过品味体会作者把自然界的歌声与人的歌声相应和,给人一种自然朴实,和谐欢快的美感。)
②赏语言(本段语言非常优美,我会找出具有代表性的)
“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从而让学生体会把报春花的颜色和天空的蓝色交织在一起,不仅有种醇朴自然的本色,而且使人产生一种联想,给人一种意象美,让人身临其境。
“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动词运用的生动精彩,不仅表现出云雀的轻捷,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云雀扶摇盘旋而上的姿态,活灵活。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让学生品味到语言的优美,而且赏析这些优美的语言还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学生营造想象和联想的空间)
③品美点
再此为了激发学生们的表达欲望,我会先进行点拨:
把这段文字多美呀!美在有动有静。动态的有云雀,静态的有报春花.......经过点拨学生们可能会发现更多的美点,比如:美在有点有面,美在有声有色,美在有人有物等等。
好的老师要懂得有放有收,进而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把大量笔墨都用在了景物描写上,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意图?
(设置这个问题也不一定要求学生分析的面面俱到,只要有所感受,体会到民俗的形成与环境人物的密切关系,以及作者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就行了)
5、反思民俗生活——升华美
思考:学习完这篇课文试着比较一下,云南的歌会和马街书会的异同。
拓展延伸:我们的马街书会虽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但如今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学习完这篇课文,在对待民俗文化方面我们都有哪些思考呢?
(我认为我们提倡让学生关注民俗文化并不能只是肤浅的停留在表面,应该让学生有所领悟,设置这样的拓展延伸,既是对本课难点的突破,又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思考。)
作业设计
1、收集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以“家乡风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课外阅读《记忆中云南的跑马节》。
六、说板书设计
山野对歌人物美
山路漫歌风俗美
山寨传歌场面美
刘慧丽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通读完人教版课程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后,那一幕幕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人的故事,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次的震撼。《老人与海鸥》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在统领单元的教学中就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后续3篇课文做好学法铺垫。
本课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一位普通的老人(吴庆恒)在翠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去照顾他的“儿女”。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阅罢,让我们不得不慨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原来是那样美好,如此动人。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我班学生多数思维较活跃,课堂上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孩子天生就喜欢小动物,每个人与动物之间都可能发生很多有趣的、令人难忘的事,所以学习这篇课文,
很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只需精心设计好问题,引领学生自主的探究,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关心个体差异和共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
三、说教法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以此我们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定为:
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对海鸥的关爱之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本课教学重点是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关爱之情。
四、说学法
阅读期待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是阅读教学得以有效展开的基础。文本是死的东西,它只有经过学生阅读之后所理解内容的回味和再思考,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潜心阅读,深人思考阅读内容,得出自己的结论。本设计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阅读体验中感悟文本,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的亲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书可分为两个课时,我主要说说第一个课时的教学过程。我的课堂分为四个板块:歌曲引题,走进老人与海鸥的故事——初读感知,找到“井眼”——重点研读2---13段,感受老人对海鸥的关爱——总结升华。
1、歌曲引题,走进老人与海鸥的故事
德国教育家弟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上课之前,我先让学生欣赏一首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看着歌曲中的女孩,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瞬间,孩子们被这个不平凡的女孩所感动。女孩为丹顶鹤付出了一切,甚至于生命。这样使学生在感情上得到了升华,情为之所动。随后在转入对文中这位不平凡的老人的学习时,相信孩子们也一样被文中的老人所感动,为文中老人与海鸥之间感人肺腑的真情故事所感动。
2、初读感知,找到“井眼”
通过读两块词语,让学生明白课文主要描绘了两幅画面:老人喂海鸥和海鸥送老人,通过这一步,学生就理解了作者的排版布局。
3、重点研读2---13段。
本篇课文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教学中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在生生交流的思维碰撞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及海鸥回报以老人的爱,在引导交流体会的同时,相机指导学生读好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说感悟和朗读有机结合,读体现悟,悟促进读。
真正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心和心地交流,是生命和生命地对话。此环节的教学设计,采用了先整体感知再深入感悟,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不仅仅是停留在字、词、句、段、篇地教学上,停留在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层次上,而是充分引导学生的个体生命在现实或特定环境中的感悟、体验和交流,让学生在回环往复的朗读中去意会、感悟、体验、产生同感,让学生尽可能的进入老人与海鸥那浩瀚无边的情感世界,去领略、品味老人和海鸥的情思,和作者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这一板块分三步走:
第一步: 一品“褪色”,感受老人的节俭。找出描写老人外形的句子。让学生抓住三个“褪色”来感悟老人生活的节俭。并补充材料:老人叫吴庆恒,是昆明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无儿无女,当时的退休工资是308块。以当时的生活水平而言,308块并不少,相当于现在的1500元左右,足够老人买一身体面的衣服,买一个像样的包。让学生自然体温老人为什么要过着这样检朴的生活?
第二步:二品“褪色”,感受老人的可敬。
让同学们快速浏览2—13自然段,找出老人关爱海鸥的句子。为了让学生感悟老人对海鸥的关爱之情,我让孩子们找出老人喂海鸥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在这一部分我是分四部分都的:第一步让学生抓住老人一呼唤,海鸥就应声而来感悟老人与海鸥之间非常熟悉;然后抓住老人为海鸥取名字感悟老人把海鸥当成了自己的子女。第二步抓住很小心、饼干丁、退开一步、围栏上感受老人的细心,对海鸥的爱。第三步抓住节奏一词理解两者之间的默契。第四步抓住老人对海鸥十年如一日的付出老人对海鸥的关爱。通过一遍遍地朗读、想象,加上多媒体课件中老人与海鸥的画面,一次次充斥着学生的思维,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第三步:三品“褪色”,感受老人的永恒
从教学的过程来看,阅读教学中对词句的理解要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然而我们的学生往往缺乏某些实际生活的体验,因此,巧妙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来创设氛围,不仅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增加感性认识,而且可以加速他们对文中相关词语的理解、感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这部分时,我通过收集资料,穿插了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画面,并辅以一段悲伤的音乐。使学生在感情上得到了升华,情为之所动。随后,我立刻在电脑中展现海鸥送老人时那震撼人心的一幕,让学生在音乐“离开你的那一天”的伴奏中集体朗读。并提问:此时,你就是白色旋涡中的一只小海鸥,你会鸣叫些什么?此时,学生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和朗读,仿佛真得成了那一只只小海鸥,表达着对老人的依恋。
4、总结升华。本板书设计彰显了行文思路,凸现了文章主旨,画龙点睛地浓缩了文章的内容。
六.说板书设计:(省略)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凡卡》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节选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全文记叙了九岁的凡卡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诉说自己在鞋店的悲惨遭遇,并苦苦哀求爷爷带他脱离苦海,回乡下的事。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反应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和社会制度的黑暗。文章描写细腻,结尾以暖境衬哀情,催人泪下。
本文在表达上很有特点:
1.文章以凡卡写信为主线(准备——写信——寄信——梦境),穿插回忆了他跟爷爷在乡下的快乐生活。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和悲剧色彩。
文中以引用写信的内容为主,基调是“苦”;插叙回忆的内容,基调是“乐"。写信和回忆相互映衬,使凡卡的形象更加立体丰富起来,我们从文中不仅仅能读到中9岁凡卡的悲苦生活,还能读到他的童心孝心和懂事。他虽然遭受着非人的待遇,但是他还记得要圣诞节的礼物,喜欢小动物,还知道嘱咐爷爷代他问候别人……他始终都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希望,但是他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上帝和爷爷的身上。上帝虚无缥缈,爷爷连自身都难保。由此可见,小凡卡注定死路一条。而结尾处的暗示也正好应证了这一点,满怀的希望和现实的绝望形成鲜明的对比,读后不由让人深深悲叹。这种构思缓和了文章的悲剧节奏,增强了文章的悲剧色彩。
2.文章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文章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凡卡为写信作准备的描写,受老板、老板娘折磨的描写等等,都写得非常生动感人。
二、说目标
本单元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主题组编教材,其目的是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阅读水平的外国名篇名著,激发阅读兴趣;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元的文化,关心作品中人物命运;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极强的学科,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兼顾语文的本体性和非本体性目标,而且本体性目标必须占主要。
本文写作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遥远,要让学生从课文中读到社会制度的黑暗,非常难,而且也没有必要。因此,我把本文的情感目标和人文目标定位在感悟人和人之间的冷血自私摧毁了美好,鼓励学生给予爱,创造和谐。我认为这更切合学生实际,也更具有实际意义。鉴于以上种种,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掌握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并对他寄予深深的同情,明白人和人之间无情冷血所带来的罪恶。学会关爱他人,创造和谐社会。
3.通过重点句段的学习,初步领悟文章所采用的对比、反衬的表达方法。
本文篇幅较长,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复杂,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本文反映文章主旨的核心内容是凡卡写的信,而信中最能集中地反映凡卡生活悲惨和内心痛苦的是第8、10、15自然段,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应确定为:通过对第八、十、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本文的表达方法比较独特,学生初次接触,领悟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本文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初步领悟文章所采用的对比、反衬的表达方法。
三、说结构
本文篇幅较长,文章内容旁逸斜出,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按照读通——读细——拓展的结构,分两个课时来展开教学。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激趣,让学生充分感悟,内化语言,指向语用,落实语文课程的本体性目标。鼓励学生课外收集契诃夫的相关资料,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套中人》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四、说教法
删繁就简,让语文课堂简约高效,在本节课中,我没有过多的媒体介入,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展示凡卡的图片,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展示契诃夫以及他的小说封面,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在感悟结尾暗示的表达技巧的时候,我设置了悬念:这封信凡卡的爷爷能不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地在文本中寻找答案。另外,创设生活情景,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学文的感受。
2.对比阅读法。感悟作者对比反衬这种表达方法的妙处的时候,我让男女生对读,在对比朗读之中,表达的妙处也显而易见,老师只要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梳理总结就可以了。
五、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新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因而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课前布置学生充分预习,查找资料,处理信息。课中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之下,思考发现,获得感悟和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2.讨论交流法。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让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最后讨论凡卡的信到底能不能送达。学生在讨论中得到答案,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
六、说过程
本文分两个课时展开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读通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分清哪些是写信的内容,哪些是回忆的内容。细读回忆部分的文字,从中感悟凡卡乡村生活的快乐,为第二课时感悟悲惨的学徒生活做铺垫。
第二课时细读写信内容,抓住重点段落感悟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激发学生对凡卡深深的同情。通过对比阅读,感悟作者在写信的过程中插叙乡村生活,这种表达的妙处。推荐阅读篇目,激发阅读兴趣。
第一课时
(一)图片展示,初识凡卡。
展示课本插图,认识本文的主人公,简单说说对凡卡的第一印象。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检查预习,感受多元文化。
分别出示课文中的人名、钱币单位、重量单位,学生认读,结合注释理解。拓展学习,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铅笔单位和重量单位。
学生在认读之中感受不同国家的多元文化,为读通课文铺垫。
2.学习生词,感知词性。
出示一组词语:犘平 揉皱 蘸墨水
撇嘴 搓烟叶 打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师不用面面俱到,只要抓住其中易错的生字进行教学,指导学生把字写漂亮。因此,我重点学习“犘平”的读音,指导书写“蘸”“撇”。让学生观察,找找这些词语的共同特点,形成词性概念,为进一步学习服务。
3.浏览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篇幅很长,必须让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旨,实现长文短教。因此先让学生快速默读,思考课文主要写凡卡做什么 。(一边写信,一边回忆)然后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哪些内容是写信,哪些内容是写回忆。有了这些做铺垫,学生很够很快地把课文读成四个部分:写信前——写信中——寄信——梦境。在此基础之上,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就会迎刃而解。
(三)文本细读,感悟凡卡之“乐”。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凡卡回忆了哪几件事情,从字里行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凡卡,并在旁边用一两个词写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全班交流。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边读相关文字,边说自己的读文感受,感受到凡卡在乡下跟爷爷一起守夜,一起去砍圣诞树的快乐。
重点教学凡卡和爷爷砍圣诞树的内容,引导学生想像砍圣诞树的时候,爷爷怎样和小凡卡逗乐,想象小凡卡看到野兔或其他小动物的时候的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落实语言训练。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爷爷对凡卡的疼爱,和生活的快乐。
在此基础上拓展契诃夫原文选段,学生会从中感受到凡卡的快乐,甚至会发现凡卡之所以会写信原来可能是奥尔迦·伊格纳捷耶芙娜小姐的功劳。
……忙得最起劲的是凡卡喜爱的奥尔迦·伊格纳捷耶芙娜小姐。当初凡卡的母亲彼拉盖雅还活着,在老爷家里做女仆的时候,奥尔迦·伊格纳捷耶芙娜就常给凡卡糖果吃,闲着没事做便教他念书,写字,从一数到一百,甚至教他跳卡德里尔舞。
最后梳理得出凡卡在乡下的快乐来自于爷爷的疼爱,来自于朋友的关爱,甚至于来自于泥鳅的可爱乖巧,哪里有爱那里就是春天,哪里就有快乐的笑声!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四)激发兴趣,鼓励阅读原文。
前面补充阅读的部分,给了学生不小的震撼,原来凡卡在乡下还有一个朋友,这种发现激发了阅读的兴趣和欲望,这种开放的结尾,把课堂向课后延伸,扩大了课堂容量。
第二课时
(一)开门见山,细悟凡卡之“悲”
课文篇幅比较长,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复杂,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突出重点,实现长文短教,因此我要求学生快速读信,找出课文中直接写凡卡学徒生活的一句话: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凡卡悲惨的命运,学生可由此想开去找到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第八自然段,使教学既有点,又有面,从而点面结合。
第8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落,细节描写细致到位,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蓝本。在细读的时候,学生自主阅读发现作者从挨打、挨饿、睡不好三个方面来描写凡卡的悲惨生活,然后细读挨打的内容,抓住“揪”“拖”“揍”“捞起”“戳”“打发”等动词,体会凡卡的悲惨遭遇,激发学生内心的同情和愤慨,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接着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仿写,凡卡还可能受到那些折磨,注意动词的使用。这种课堂小练笔既能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能让学生习得语言。
在感悟的过程中让学生设身处地体验凡卡的内心世界,他在鞋匠店里,从老板到伙计都打他,他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从而理解他内心深处的孤苦,也理解他一次次哀求爷爷带自己离开的迫切心情。多么可怜的孩子!在此基础上引读凡卡向爷爷发出的一次又一次的哀求的文本内容。因为前面情感的积淀,学生的朗读就会水到渠成,情感丰满,不需要生硬的朗读技巧。
(二)对比阅读,感悟表达技巧
1.男女生对读,悟对比描写之巧。
男生读第八自然段的部分内容,女生读第13自然段。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思考如果去掉回忆部分的内容,文章的表达效果会怎样。由于在第一环节中,学生已经深深感悟到凡卡在城里生活孤苦无依,受尽折磨。那么凡卡在写信时回忆曾经的美好时光是表达的必然,符合人物当前的心境。在对比朗读中这种苦乐的感受会更深,更明显,从而明白对比反衬的表达之妙处。
2.师生合作梳理全文,悟结尾之妙。
小说最后写了凡卡寄信和做梦,暗示凡卡希望回到爷爷身边只能是一个甜蜜的梦而已。我要求学生自由读20、21两个自然段,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并重点讨论问题:凡卡写的这封信,他爷爷能收到吗?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引导学生联系“地址不详”,认识到他爷爷不能收到信。然后我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就算凡卡的爷爷能收到信,他能把凡卡带回去吗?在此基础上,有感情朗读最后一自然段,让学生领悟:对于凡卡来说,回到爷爷身边只能是一个甜蜜的梦而已。读后让人心疼,心碎,更加突出了凡卡的可悲,明白凡卡的生活只有死路一条。有了前面充分的铺垫,此时学生心中应该有许多话要说,鼓励动笔给凡卡写几句话,或者写一写学习本文后的内心感受。
(三)走近契诃夫,拓展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拓展阅读不能泛泛地说,要推荐具体的篇目,简介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因此在本课的结尾处,隆重介绍本文的作者契诃夫,向学生推荐他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套中人》,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喜欢这位短篇小说大师。
七、说效果
本说课稿,我紧扣新课程标准,努力营造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读写结合,落实语文课程的本体性目标。应该有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都能有所得。
1.异域文化微风拂面。如圣诞节的相关风俗,了解外国货币和重量单位。
2.语言训练扎实有效。在第二课时中安排了两次小练笔,一次是仿写,学习作者动词的使用方法,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次是学生写感受,这种小练笔,内容以文本为出发点,又超越了文本,跟自己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体现了语文的生活性。
3.表达技巧感悟得法。感悟作者对比反衬和结尾暗示的表达技巧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对比阅读,自主讨论等方法化解了难点,明白了这种表达的妙处,基础较好的同学在以后的习作中都能够很好地运用。
4.情感熏陶真挚到位。感悟凡卡生活的悲惨,激发学生的同情之心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聚焦重点句段,实现长文短教,文本细读,获得情感体验,然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情感,读悟互促,落实情感目标。
【点评】
《凡卡》是一篇传统的精读课文,文章篇幅很长,文本之中可教的东西很多,处理不好容易导致课堂拖沓。张老师的这篇说课稿,紧扣新课程标准,抓住重点段落,有点有面,很好地达成了课时目标,学生也一定会学有所得。
一、教材处理得当,目标定位准确。
一堂好课首先要解决的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张老师对教材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解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见解颇有独创性。在此基础之上拟定教学目标,凸显了语文课程的本体性特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老师将本课的人文情感目标定位在“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并对他寄予深深的同情,明白人和人之间无情冷血所带来的罪恶。学会关爱他人,创造和谐社会。”这一教学目标比“感悟社会制度的罪恶”要简单,而且对学生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聚焦语用训练,重视能力培养。
语文课程的本体性目标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本说课稿的设计理念很明显地指向语用教学。张老师创设情境,设计课堂小练笔。让学生在细读文本后,鼓励学生展开联想仿写,鼓励学生写出阅读的独特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这种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训练了语言。通过对比、讨论等方法感悟作者的表达技巧,在提升学生阅读欣赏水平的同时,学生获得了一些习作的表达技巧,并将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习作。
三、紧扣单元主题,注重拓展阅读。
本单元的主题是“外国名篇名著”,旨在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本说课设计,张老师处处致力于此,学生在学习课文中了解俄国的民风民情。另外,张老师在两节课的结尾处开放的设计,都着力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引导他们在外国文学的殿堂中尽情玩赏。
总之,本说课稿依标扣本,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重视对学生进行美好情感的熏陶。本说课稿把语文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课堂向生活敞开一扇大门,把课堂向课后延伸,增大课堂的容量。
说课稿 篇4
《生活中的比》一课与人教版中的《比的意义》实属同一内容,但从课题反映出:《生活中的比》的生活味浓一些,《比的意义》数学味更为偏重,这是我对教材的第一印象。
在设计前,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基础“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比的认识》的起始课。教材安排了“图片的放大缩小”“速度”“水果价格”三个生活情境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并在次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性。在备课时我反复斟酌两个问题:引入比的必要性在“图片的放大缩小”学生能感受得到,但在“速度”“水果价格”两个情境里,学生会认为直接“比速度”“比单价”就可以了,比的必要性不容易体现出来,学生可能感觉没必要用到比。
其次对学生也进行了前测: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习基础以及学习方式方法我都有较全面的了解,他们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六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的阅读、理解和自学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有意识去设计一些生活中具有趣味性的、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一、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
一节课教学导入可以说是最能吸引学生的地方。尤其是数学课,必须要创设比较吸引人的教学情境,牢牢地去抓住学生的眼球。所以,新课开始我选择第29届奥运会让你最难忘的是谁?为什么难忘?然后引入志愿者微笑服务的照片,及淘气也当一名小志愿的照片,为什么有的像、有的不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探索长与宽的关系,为进一步认识“比”、学习“比”做好铺设。接着通过两个生活中的情境解决问题“比速度”——马拉松选手和起自行车谁快以及“比单价”——哪个摊位的苹果最便宜?通过学生的思索、探究,知道求速度就是求路程与时间相除,也就是路程与时间的比;求单价就是求总价与数量相除,也就是总价与数量的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初步感知比在生活中的广泛性。
这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通过让学生小组交流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得出比的后项不能为0。这时的教学就稍县枯燥了,有的学生就容易开始分心了。我马上通过让学生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理解4:0的含义,表示的是两数的相差关系,与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不同,是表示两数的相除关系,进一步深入感知学习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比的意义。
二、熟悉的生活情境,让活动有效展开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推断等探究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究与交流的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学生展开充分、自由的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熟悉的“图片”、“速度”、“水果价格”情境,然后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长方形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并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先为学习小组提供了图形、问题、表格,教师指定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记录,归纳本组学生的意见,在他们的合作中,及时地引导他们研究,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学会鉴赏,最后全班交流。
在学生初步感受比产生的必要性时,及时归纳出比的意义,之后让同桌同学互相说“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有效的生活情境,深化学生的学习
本节课的练习我完全摒弃了书上的练习题,重新思考设计了既能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和反馈,又能起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我们都知道,语文课常常对学生能起到比较好的教育目的,通过课文,能使学生受到做人做事的思想教育。而数学就使人觉得是在学比较枯燥的计算,或是选择只有ABC。
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几道练习题就是让学生在学会“比”的知识的同时,让他们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在数字的变化中感受到我们祖国每天在腾飞、在受世人瞩目,我们的生活在前进、在飞跃。
在最后,我让学生欣赏“黄金比”的各种图片,不光是为了让人赏心悦目,增添趣味性。更是为了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数学课不光是学数学、它可以是一节发人深省的语文课、也可以是一节享受艺术美的美术课、音乐课,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数学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四、不足与困惑:
1.教学中设计的几个活动如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2.教学中如何激发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值得深思。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本课是冀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第六单元欣赏课的第二篇。《鳟鱼》这首作品是1817年夏天舒伯特20岁时写的一首颇受人们喜欢的活泼的抒情歌曲。
二、说学情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应该更多的了解国外著名作曲家的生平介绍,以及对音乐的贡献
三、说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简历及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
(2)基本技能:感受歌曲中因调式的转换而造成的情绪与气氛的变化,以及初步认识伴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说明:高年级的学生应该不仅仅只限于听歌曲,而且应该更多的从整体上理解音乐作品,比如说伴奏)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音乐时要有良好的习惯,学会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更多的了解外国音乐家的作品以及贡献。(最后一条是作为常识了解)
(4)德育目标: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义,并能明确本课所揭示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被狡诈与邪恶所害。
四、说教学重点的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包括调式在内的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的作用。(说明)
2) 教学难点 :在解决重点的基础上深化调式变化对音乐情绪的影响及重大作用。(由于
教学难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有些困难,所以教学难点 由教师讲解,学生了解掌握)
五、说教学过程 :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分导入新课、教授新课两个方面来讲。
(1)导入新课)
①出示几张关于鳟鱼的图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在音乐课中学习歌曲中的小动物——鳟鱼。板书本课课题《鳟鱼》以及作曲家舒伯特的名字。
②教师开始提问学生自己查阅有关这首作品以及作曲家的资料,随后出示舒伯特的肖像画以及介绍。(目的: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作品内容)
(2)讲授新课:
①由老师介绍总结一下舒伯特更多的优秀作品。(屏幕上出现三首视听作品)
②首先来听一遍歌曲,听完后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一下三段歌词。(先从歌词来了解作品内容。屏幕上出现歌词)
③听第二遍时,要在听的过程中思考一下3个问题:
※ 这首乐曲分为几个乐段?
※ 歌词描写是什么样的故事?
※ 歌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表现的?
(本环节要求学生自己分析乐曲,来培养学生视听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最后由老师总结以上问题。)
④最后一遍歌曲。
※ 要求学生听乐曲时,在乐段发生变化的时候举手示意老师。(这时本课的重点,因此
在老师的帮助提示下完成这个练习)
※ 根据伴奏音型的不同变化,说出情绪情感的变化。(这是本课的难点,这由老师总结) ※ 歌曲的最后两句于第一、二段的两句相同,但表达的内心心情有什么不同吗?(歌词:
我满怀激动的心情看鳟鱼上了当)
6) 学生表演故事内容
分别请两组学生上来,根据故事的情节来编排表演《鳟鱼》。(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一共有三个角色:渔夫、我、小鳟鱼。表演完毕后由学生自己讨论这首歌曲的寓意,最后由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
由教师提问这节课所学习的有关于舒伯特以及这首作品的常识问题。(目的: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五、课堂小结
① 教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要求学生了解即可)
② 这首歌曲所揭示的寓意
③ 让学生了解歌曲表现的不同,可以通过伴奏和音乐来表现。
六、布置作业
虽然本课是作为欣赏课来学习,但希望学生回家后能自己学习演唱这首歌曲,记住作曲家
说课稿 篇6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天安门广场》,我主要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课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用概括的语言总领全篇,介绍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和特点。第二、三自然段按方位顺序分别介绍了天安门、金水河、金水桥、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的具体位置和壮观景象,第四自然段介绍了天安门广场特殊的政治地位,第五、六自然段着重描述了两个典型场面——清晨时的天安门广场和节日时的天安门广场。特别是第六自然段通过对节日天安门广场的景色和人们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节日天安门广场的五彩缤纷、灯火辉煌、热闹沸腾,读来如临其境,令人心驰神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制定以下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壮观辉煌;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能够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壮观辉煌和他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认识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以及理解“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这句话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本课语言特点与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的学习特点,我将运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朗读法。
新课标指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平时课堂中需要练习提高的一个训练点。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我想采取以读代讲,以讲促读,读中悟情的方式,让学生读出热爱天安门,热爱祖国的情感。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因此针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我提供给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安排学生个人自由阅读,比赛读,齐读等方式,以达到课堂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全体的互补。使学生深入对文本的认识,激发内在的情感。
2、想象法。
新课标提倡“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根据内容,我将引导学生抓住开国大典时的情景,节日时广场的热闹气氛展开联想,让学生感受到天安门广场对于新中国的意义和它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的神圣地位。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我准备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课文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达到能正确、流利阅读课文的`目的。在读准、读顺的基础上,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接下来我着重讲讲第二课时的设计:
一、精读细品,读中感悟。
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主要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找找概括写出天安门广场位置和特点的句子,然后抓住“中心、宽广、壮观”等词语,体会其特点,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这样可以让学生有目的的读,也让学生对天安门有个总体的印象。】
在教学二、三自然段时,我主要采用读、圈、画、议、练、读的方式让学生理清广场建筑物地方位关系。
首先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边读边圈注一些方位词,然后画出天安门广场周边的示意图,构建天安门广场的示意图,画好后可以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看看谁画的最符合课文中的介绍,议论结束后完成课后的练习4,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景观来进行介绍,这也是对朗读的一种即时训练。那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我可能会同时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对天安门广场的建筑形象产生清晰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当学生介绍天安门时,更加可以抓住重点词语“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雄伟壮丽”让学生感受到天安门装饰的华丽,并及时指导朗读,其他建筑也可用类似的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抒发内心的热爱、赞叹之情。结束朗读训练后我还会穿插有关按照方位循序的写作方法。【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样,这样的设计业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按照方位顺序的写作方法。】
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有个难点需要突破,那就是让学生认识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象征的意思。然后针对难点提问,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接着让学生自读这一自然段,引导他们发现开国大典在这里举行,新中国在这里诞生,这也使天安门有了特殊的政治地位,再带领学生回到文本,通过具体的词句来体会,通过反复诵读来感受抒发民族自豪感,那么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也可以带学生进行朗读体会,以读促讲,抓住“无比向往”让学生感受天安门广场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的政治地位。最后再结合自己的体会指导学生朗读。【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一读为主,读中促悟,通过朗读来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天安门的特殊地位。】
教学五、六自然段时,这里又有一个难点,就是理解“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当然我不会一上来就和学生来理解这句话,我会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读,然后提出要求: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接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通过阅读看到的画面,这里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补充。抓住时机出示有关升旗仪式画面或视频,让学生受到感染,进而让学生再来说说看着这样画面,听者雄壮的国歌,你的内心怎么样?想说些什么?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回归到文本中,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指导学生读好第五自然段。在学生情感有所感染的基础上再回过来解决第五自然段地难点,这一难点的突破,可以让学生结合平时学校里的升旗仪式,感受那一刻的庄严和神圣,再对比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这里也可以出示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找到不同之处,再来理解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的含义,这里可以提问:五星红旗代表什么?你对太阳又有什么特殊的理解?太阳又象征什么?为什么五星红旗要与太阳一同升起?一系列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将五星红旗与太阳联系起来,我觉得这里学生能比较有道理的说出自己的理解就可以了,不要用机械的答案去匡死。难点解决了,再带领学生走入文本,去感受天安门广场在节日时热闹的场面,这一小节我会采用导读的方法,让学生先齐读这一小节,再出示节日时天安门广场的热闹场面的视频或图片,观赏后马上提问:节日时,天安门广场又是怎样一种景象?你觉得这样的场面怎么样?引导学生感受广场在节日时五彩缤纷的景象和入夜后热闹的场面。紧接着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这种场面的热闹、喜气和祥和。当然,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发现这段文字中的一个比喻句和对偶句,通过这两个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对节日时的广场产生向往和喜爱之情,在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这里可以采用赛读的方法,让学生先评,我再给予指导性的意见,在这种朗读气氛中再让学生齐读,应该会读得更好。【这一环节,我预设了很多,主要是希望学生能全面而透彻的理解课文,认识天安门广场,由此爱上北京天安门,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进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想象画面,联系生活来突破本课的另一个难点,同时也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好方法。
六、板书设计。
天安门广场
最宽广、最壮观
天安门
新中国的象征
以上只是我对课堂的预设,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达到最优化。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中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百分数的的意义和写法,掌握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的基础上学习的,也为今后继续学习有关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做准备。教材编排了41页的例题。请看:例题是把这样利率结合百分数的计算的。
教材这样编写的好处是知识要点明确,思路清晰,易于教师和学生把握,但这样纯数学计算的呈现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没有提供知识产生的背景,还有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进行学习等等,这些在教材中都没有体现。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数学教学应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建立在学生主观愿望及知识经验上。提供充分活动和交流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及方法经验,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利率与人们的生活、理财等实际应用息息相关。
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特点,我也对学生做出了以下分析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可以,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解疑的能力有一定的水平。但学生在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薄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目标设置: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本课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学情和设计理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计算,主动探索的活动,认识利率,初步掌握利率计算及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说教法
“施之教,贵在得法”。教学方法运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标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我试图引导学生通过以下的学习方法掌握新知: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2、抽象概括法,让学生通过抽象,概括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3、互助学习法,在互助合作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一、激发兴趣,唤起参与;二、创设情境,探求新知;三、充分练习,巩固新知。
教学过程:
一、用口算来回顾百分数的知识。
二、激发兴趣,唤起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重要的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在上课伊始就要抓住学生的心。而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是一种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因此,唤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前提。所以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如何理财(合理利用自己的零用钱)为切入口展开。近来全世界的范围内发生了金融危机,使得很多人的财富减值。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财富不减值,或者是少减值,甚至升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能否有自己的方法使自己的财富保值?我相信,我的这段话一定能抓住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的传授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学习就失去了味道。同时,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我把本节课的教材设置做了适当改动。
三、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出示例题(教科书P41页)咱们就以笑笑的300元为例,如果你有300元钱,打算怎样存款,你是怎么想的?
在这里我之所以没有直接出示问题,就是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标也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于是,本环节我放手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就是想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
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通常能提出三类问题
第一类:存一年有多少利息?
第二类:存三年有多少利息?
第三类:存五年有多少利息?
第四类:存活期一年有多少利息?
如果学生提问不全,则老师可参与提问。第一、第四类问题可让学生直接列式,这样既复习了旧知,也为下面难点的攻克做好了铺垫。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重点解决第三类问题,同时引出课题: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这样给了学生很大的探索空间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遇到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予以帮助,同时也鼓励学生做完后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同桌分享,如果不会也可向别人请教。这样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充分练习,巩固新知
“数学源自生活而应用于生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下面,我继续沿着抗震救灾这一主线设置情境,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在练习的设计上,我兼顾了习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练习,以求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形成技能。
1、小华把得到的2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她准备到期后将钱全部取出捐给“希望工程”。如果按年利率2.25%计算,到期后小华可以捐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
2、李老师把20xx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是3.60%,利息税率为20%。到期后,李老师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李老师交了多少利息税?
3、小明的爸爸打算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三年后用)。他如何存取才能得到最多的利息?
第一题的情境设计为希望工程捐款,在问题的设计上需要学生仔细思考,真正理解问题的含义后才能做对,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题目的是要检验学生对本课例题的理解程度。第三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本节课我力求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在合作中发展,体现数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作为教育者的我更加注重在数学课中自然地融入思想教育,尽可能的使数学课堂凸现人文精神,使每一个孩子能力得以提高,情感得以升华!
说课稿 篇8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以一切立足于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目的。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获取知识,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和写法上与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分数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有了用整数表示物体个数多少的经验基础;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具有了平均分的操作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学生也许听过几分之一,但他们不理解分数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四、教学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初步让学生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2、通过开展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分数的初步意义。
3、在问题情境中,渗透分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表示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六、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并为学生准备了学具,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实际操作、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
2、学法。
为了能让学生轻松有效学习,我通过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来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七、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课件、双面胶。
2、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若干张;水彩笔。
八、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出示幻灯片1):海宝做的一张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手抄报。
2、(出示幻灯片2)先看看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介绍。
3、问:2个小朋友吃月饼,怎样分才公平?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热身,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新课做铺垫。)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动手操作、交流汇报。
请同学们用圆代替月饼平均分一分,并汇报结果,指名演示怎样得到一个圆的一半。月饼总数421,分的人数222,每人分的月饼数。
(设计意图:以一半作为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的切入点,并在对折的过程中复习感知平均分的含义,为下面学习二分之一做铺垫。)
(2)联系实际,寻找切入点:让学生找日常生活中像这样分一半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可以是一个图形,也可以是一个实物。)
(3)引发认知冲突,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像这样的一半在数学上应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分数 (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2、实践操作,感知理解。
(1)认识12。
①揭示12的含义。
由分圆的过程得出:像刚才这样我们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板书这句话,并提醒学生 12 的写法)
(设计意图:由分圆的过程到概念的揭示,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形成过程。)
②理解12的含义。
A、找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和自己对12 含义的理解。
B、判断。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涂色部分是否可以用12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判断、质疑,进一步感受“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使学生对 12 表面上的理解上升到本质含义的层面上,有效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③巩固12 的含义。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找出它的 12 涂上颜色。通过汇报交流,作品展示。教师归纳总结:形状不同、折法不同都没关系,只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 12 。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 12 ,丰富 12 的表象,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2)认识几分之一。
通过师生谈话: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①出示要求:从学具中任意挑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用斜线涂一涂,表示出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展示时要求学生说清楚: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②知识延伸
师:如果我们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如果平均分成了20份、50份、100份呢?
最后教师总结:像12 、14 、16 、18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设计意图:再次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创造的机会,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对12 的理解逐步泛化为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3、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本节课我设计了3个练习,都出自于海宝制作的手抄报中。
(1)基础练习:填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看图,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呢?(包括:英国馆,建筑物,巴拿马国旗)
(3)观察整张手抄报,估一估,各版块各占了整个版面的几分之一。
(4)找生活中的分数。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与课前用手抄报引入课题相呼应,使练习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层次性,并突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小结。
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以从知识、能力或情感态度方面回答。
(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回忆和巩固,也是对学生今后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提示。)
九、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做了以下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12 。
12 ——— ———
作品
14
作品
16
作品
18 ——————
总之,我的宗旨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学会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我想这样,才能把“学生主体地位”落实到实处,让更多的小荷展露尖尖角。
说课稿 篇9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纬度确定了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依据教学目标我也制定出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下面我就从入诗境、读诗文、解诗意、悟诗情、续诗韵、拓诗篇这六个环节来谈谈对这课时的教学安排。
一、 入诗境
新课开始,教师可配上古曲《阳关三叠》,饱含深情地吟颂《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
渲染气氛,营造出诗歌的意境,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 读诗文
诗歌短小精练,可以让学生自由多读上几遍。
三、 解诗意
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教师不用对诗歌的意思做过多的解释,可以让学生对照着文后的几个注解,使是出使的意思,浥是湿润的意思,更尽就是再饮完的意思,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继而全班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的机会。
四、 悟诗情
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们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为什么能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甚至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成为送别诗中的极品呢?肯定是有它独树一帜之处。那么诗人王维究竟是怎样表达他对元二这份依依惜别之情的呢?在悟诗情这个环节我们将解决该问题,这无疑是教学中的难点,我想从如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1、 从好友的角度感受离别之情
先请学生读一读古诗,诗中哪些地方,能找到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学生自读古诗后进行交流。可以从以下依据得到证实:
(1)、元二,这个名字叫起来非常亲昵,可以推断他们是好朋友。
(2)、从“故人”可以看出他们是好朋友,知己。
(3)、“更”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酒,可见他们的感情很深。
(4)、“尽”说明两人喝酒都一饮而尽,只有好朋友之间才这样。
此时,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这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这是一杯离别的酒,因为喝完这最后一杯,王维和元二从此分别。这是一杯伤感的酒,好友分隔两地,岂能不令人伤怀?这是一杯无奈的酒,谁愿意与好朋友分离呢?无奈这是朝廷下达的命令,难以违抗。这是一杯祝福的酒,诗人王维祝福元二一路平安,在安西生活如意。这还是一杯……的酒,让学生带着他们的感受,一遍一遍,反复地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这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这似乎平淡的表层看到了它深层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
2、 从渭城的景色感受离别之情
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更为强烈。教师可以请学生再读读整首诗,元二和王维看到哪能些景物,离别的愁绪会更浓?
(1)、雨,似乎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
(2)、柳,如果没有学生提起,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体会到因这些景物产生的愁绪后教师又可以采取层进式的引读,古人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而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雨中送客,想想自己也只身飘泊,而今天朋友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选取这些景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
3、 从地域上的距离和差异感受离别之情
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当时阳关离渭城路途遥远,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元二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那么安西离渭城到底有多远呢?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明确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在课堂上出示元二出使安西的地图,这距离大概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元二远去千里之外,与王维从此天南海北,诗人怎能不留恋呢?这是地域上的距离带来的离别感伤。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两地生活的差异: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呢?黄沙满天!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呢?满目荒凉!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呢?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由此,教师第三次采用层进式的引读,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孤身飘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样的设计,对安西和渭城作了浓墨重彩的强烈对比。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在整个悟诗情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层进式的以情“引读”,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一唱三叹,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完全感受了这首诗歌的独特魅力。
五、 续诗韵
这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包含了诗人多少的临别赠言啊!其实王维想对元二说的话真是太多太多了,然而在这个分离在即的时刻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在此,我设计了一个练笔环节,请学生把王维想对元二说却没有说出来的话写下来,然后进行交流。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资源,填充“空白”的过程本身就是让学生驰骋想象,激越创造性思维的实际操作行为。我想,有了上一个悟诗情环节的铺垫,这个练笔也算得上是水到渠成了吧!学生不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上有所提高,也再一次在精神上与诗人发生共鸣。
六、拓诗篇
“送别诗”这一题材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比较常见的,教师可以推荐几首比较有名的诗歌让学生进行课外自学。如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千古名篇。
【【实用】说课稿范文汇总九篇】相关文章:
《冰花》说课稿范文01-15
《离骚》说课稿范文12-09
实用的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汇总八篇10-12
体育说课稿大全体育说课稿范文11-11
兰亭集序说课稿范文汇总六篇05-29
关于数轴说课稿范文02-22
苏轼水调歌头说课稿范文03-16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范文12-17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范文12-06
《沁园春.雪》说课稿范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