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说课稿模板汇编九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说课稿 篇1
一、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年龄普遍在3―4岁左右,思维呈现出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由于小手肌肉组织发育还不够完善,因此,活动性较弱。利用幼儿对周围的声音感到新鲜好玩的现象,设计此活动,发展幼儿的听觉、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二、说教材
1.本活动的目标是启蒙教育,主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活动过程有趣、形象,利用拟人的方法,抓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参与和操作的积极性。
3.分组活动、综合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而难易适中、动静交替促使不同水平的幼儿在上自信心的发展,获得成就感。
三、说教法
1.操作法:为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我采用了操作法,在适当的要求下,发展幼儿动手能力与观察力,体会探究的乐趣。
2.游戏法:“游戏”是低龄幼儿活动的最佳方法,教师在游戏中辅以形象生动的教具、有趣活泼的语言,会使幼儿兴致勃勃,从而寓教寓乐。
活动准备:前期知识经验的准备──幼儿会听一些独特的声音。教具游戏的准备──沙子、小石子、小铁片、黄豆、卡通空八宝粥罐若干;舞曲音乐。幼儿活动准备──按人数将幼儿分成3―4组。
四、说学法
1.通过可爱、丰富的可操作材料,让幼儿大胆放手操作,以此体会操作的快乐。
2.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让幼儿去探索,从而发展幼儿的听觉力、注意力、观察力。
五、说教学程序
首先,通过认识新朋友──漂亮可爱的罐宝宝,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其次,通过操作活动“喂宝宝”尝试自己制作响罐。这样的设计,幼儿没有心理压力和负担,使每位幼儿都有了动手机会和表现,在猜想活动中,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猜测、去思考,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最后,在户外活动中,深化主题,愉快的结束活动,使幼儿意犹未尽的渴望再次的活动。
小班说课稿 篇2
一.说活动教材:
在主题活动“故事啊,故事”中,我们从陪伴幼儿聆听故事开始,接着寻找故事,探究故事世界里各种好听好玩的事情。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故事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吸引着幼儿,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诸于行动。
《小红帽》是一篇形象鲜明突出,语言生动浅显而富有意义的故事。它的故事情节性教强,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较大的想像空间。在这次的活动中,我让幼儿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再来学习这首融于故事情景的儿歌,幼儿一听就明白,容易理解,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解释,这样孩子在接受它时可以不用去记忆就能背诵下来。孩子从中获得了成就感,学习自然有了积极性。这样的学习形式易被低幼儿童所接受,让幼儿在欣赏、理解、体会儿歌的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形象思维的特点和童话故事本身的特点,以及《纲要》精神:“发展幼儿语言的汇总要途径是通过相互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拓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因而,本次活动通过为幼儿创设的学习情景,尝试将故事与表演相结合,使幼儿多通道参与并自发地投入到儿歌的学习中来。因此,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认知目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故事中各个角色人物的心理特征。
2.能力目标:根据对故事的理解进行诗歌创编。
3.情感目标:愿意大胆地参加集体游戏,体验表演故事带来的快乐,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的重难点离不开活动目标的具体要求,这是相辅相成的,此次活动的重点为理解故事内容并感受故事中各个角色人物的心理特征。难点为根据对故事的理解进行诗歌创编,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的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从以下两方面来谈谈我的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大灰狼、小红帽、奶奶、猎人等故事中所出现的人物头饰和手指偶。这是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地进入到《小红帽》这一故事角色中去。根据故事,真实而丰富地创设了与故事相符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情景中游戏,以及沉闷、缓慢的音乐这些都是为了进一步营造游戏的气氛而准备的。
2.知识准备:幼儿在主题活动“故事啊,故事”中已经接触了许多童话故事,对于如何欣赏欣赏和表演故事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四.说学情
小班幼儿年龄在四岁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也总喜欢把自己想像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可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五.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形象法、语言讨论法、示范法等教学方法
1.直观形象法:观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于是,我打破以往用图片为幼儿进行教学的传统模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儿歌所描绘的情景表象,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不但能唤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也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孩子们如临其境,仿佛置身于其中,更好的融入自己的角色之中。
2.语言讨论法:讨论法是幼儿自己教育自己,主动接受教育的方法。活动中,我多次让幼儿讨论自己对故事里人物的看法,以“为什么”让幼儿深入思考问题。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改成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为幼儿创设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3.示范法:幼儿喜欢模仿并且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在日常生活中我就发现许多幼儿喜欢模仿老师的动作和口吻,可以说惟妙惟肖,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就采取了示范法,让孩子们模仿老师的表情、动作、语言来进行儿歌的学习。
六.说学法
整个活动中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创造环境让幼儿主动的参加到活动中来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各个角色,边游戏边联系故事中的有些句子,在游戏中学会儿歌,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正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指导思想。
七.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阅读故事→探索尝试→学习儿歌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利用幼儿熟悉的“大灰狼”形象,通过它出场时播放沉闷、缓慢的音乐,为幼儿创设一个幼儿熟悉的游戏场景,相信幼儿们都会被深深吸引,很快进入故事角色。
2.阅读故事:
与幼儿一起阅读故事《小红帽》,图画书上的故事图片已经展开了孩子们想像的翅膀,再通过教师富有感情的讲解说明,再次调动幼儿的兴趣,以分段讲述故事为主要形式,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找出故事的重点,引导幼儿不断思考、探索、层层递进,从而达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的目的。
3.探索尝试:
一起来玩“小红帽”的游戏,这个环节是根据故事内容而设计的,它既可以让故事情节发展得更完整些,又可以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让幼儿把他们对故事的理解通过表演变成事实在在的东西,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的目的。
4.学习儿歌: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们通过学习表演儿歌,对刚才所学的内容做个巩固,让幼儿们把刚才所理解的故事呢容通过儿歌的方式来进行加深了解。场景与语言形式的转换又会让幼儿们觉得新鲜、不枯燥,所以他们又会兴致勃勃地模仿着老师的样子进行表演,从而达到巩固的效果。
八.活动延伸
《纲要》中指出:“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因此,我整合了区域活动,在表演区让幼儿继续探索,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小班说课稿 篇3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小班科学活动: 《猜猜它是谁》。我们都知道,动物是孩子们的好朋友,不管是可爱的小兔子、小鸡、小鸭;善良的小马、小羊;凶猛的老虎、狮子……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特别是小班幼儿对动物更是充满了好奇,因为那里有他们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动物朋友。为了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爱动物的情感,让幼儿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这些动物,我班进行了主题活动《动物王国》。在活动中,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一天,孩子们在玩抓尾巴的游戏。这时,刘其昕小朋友抓到一条尾巴说:“老师,看我抓到一条大灰狼的尾巴。”听到刘其昕的话,有几个小朋友也参与到其中,纷纷说:“不对,这是小猴子的尾巴。”“这是小兔子的尾巴。”这是孩子对事物的想象,是其创造性的表现,也充分体现出幼儿对动物的喜爱。见他们对尾巴这么感兴趣,我特意找来了一张他们认识的动物尾巴图片,请他们说说这是谁的尾巴,说什么的都有,其实这是他们都认识的小马的尾巴。可是,一旦尾巴和身体分开后,他们就不认识了。以前在认识动物时都是通过整体进行认识,他们看到一张完整的动物图片时,能很快说出是什么动物,但是将动物分割开来变成一小部分时,就不认识了。这说明幼儿对动物的观察只是整体观察,并没有观察到部分,对动物的整体形象和细节考虑不全面。那么,如何让幼儿更细致、深入地观察和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呢?针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本次活动。
(一)、教育目标如今,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注重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和热爱科学的情感。所以,根据这一要求,我将本次活动目标指定如下:
1、鼓励幼儿参与科学活动,激发幼儿求知欲及对科学活动的探索精神。
2、能从动物的局部判断出是哪种动物,并能合作将动物完整的拼出来。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二)、教材内容方面根据制定的目标,选择相应的内容也是置关重要的。确定了活动《猜猜它是谁》,还要结合我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我根据主题活动《动物王国》里的内容,结合本次活动,收集相关的游戏材料,巧妙地将一些幼儿认识的动物设计在游戏转盘中,并将这些动物分割成二至四块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拼图,让幼儿通过这些分割图推断出是哪个动物,及在拼图游戏中让幼儿掌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幼儿在游戏中能积极参与科学探索活动,增强求知欲,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提高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本次活动重点是:鼓励幼儿参与科学活动,激发幼儿求知欲及对科学活动的探索精神。难点是: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我在设计本次活动中,采用了以下方法:运用观察法,
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观察法也是幼儿探索科学的基本方法,能使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事物,提高幼儿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利用拼图游戏,将动物的整体图片拆开,分成若干片,再让幼儿拼完整。操作法,提供给幼儿合适的材料,让幼儿在自己的动物》请幼儿将老师藏在大森林里的动物部分图片找到,这些动物并不是完整的,有的是动物的身体、有的是动物的脚、有的是动物的头。在找到后,还要推断出它是谁,然后告诉大家自己找到了什么动物。通过幼儿的寻找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及喜爱科学活动的情感。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通过讲述自己找到的动物,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③ 将动物的部分卡片送到小动物的家里。教师将动物的完整图片展示出来,让幼儿通过自己手中的部分动物卡片找出相应的动物图片,进行对应摆放,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4、结束部分——《拼图游戏》:请找出相同动物图片的小朋友,合作将动物的部分拼成一个整体的动物。通过操作活动,能观察到动物的分割部分的特征,并能相互配合进行拼图,将动物图片拼完整。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尝试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延伸活动:《玩拼图》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人手一份动物拼图,能独立将拼图完成。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对动物的了解。
小班说课稿 篇4
糖果是孩子最喜欢的零食,它不仅外面包装漂亮,味道和口感也是非常的好,孩子们都有吃糖果的经验和感受。所以以“糖果”这个主题对孩子来说,既感兴趣,又有话可讲。在儿童文学这块多彩的园地里,童话是一朵引人注目的花朵,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在它面前逗留、欣赏。童话故事夸张的写作手法,勾起了人们无限的想象,今天我带给孩子们的正是一个活泼快乐,富有想象,充满童趣的故事《糖果雨》,神奇的糖果雨把孩子们带进了一个甜腻的、梦幻般的童话世界。
一、 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性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实际的需要,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糖果雨”带给人们的乐趣。
2、围绕神奇的云进行大胆想象,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制定本目标的依据是:
1.上位目标。 (1)小班幼儿年龄阶段目标语言方面第六条:初步理解短问作品的情节内容或画面情景,能用语言、动作、 表情等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本活动中具体表现为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下“糖果雨”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语言总目标的第三条: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教育要求第三条: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在本活动中具体体现为:围绕神奇的云大胆想象,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2.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为――糖果是孩子最喜欢的零食,他们有吃糖果的经验和感受。
二、说内容
1.本活动内容源于孩子的生活,我们班最近刮起了分享风,宝贝们一个个地都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带到幼儿园来和小朋友分享,带得最多的,就是糖果,孩子们对糖果非常熟悉又非常喜欢,所以我选了《糖果雨》这一活动,带他们走进神奇又甜蜜的童话王国。
2.本活动的第一点目标设为重点目标。让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糖果雨”带给人们的乐趣。因为《纲要》语言领域的教育要求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五大领域小班语言的年龄阶段目标中也提到,“喜欢欣赏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感兴趣,能初步感受文学的语言美,初步理解短文作品的情节内容。”
第二点目标设为难点目标。因为虽然小班幼儿喜欢想象,乐意去想象,并且会享受想象的过程,但他们的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缺乏独立性,如果老
师不提示,小班的孩子常常是要么不能独立地展开想象,要么跟随他人的想象,所以他们的想象很难具有新异性,独特性。
3.解决重点的策略是:一整体欣赏故事,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帮助幼儿对故事的氛围和意境进行全面感受。二用借助图片和关键问题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4.解决难点的策略是:一教师的语言示范激起幼儿想象的热情,二从幼儿喜欢的物品这一角度进行引导,扩大幼儿想象的空间,丰富幼儿想象的内容。
三、说准备:
1.经验准备。一是有过吃糖果的经历,二是涉及过想象这一思维方式。有了吃糖果的经历,在第一部分的讨论中才会有话可说,有了经验话题才会显得饱满。有了使用想象这一思维方式的经验,才会让孩子们以这个作品为契机,插上想象的翅膀,让自己的想象更加丰富多彩。
2.物质准备:和故事配套的PPT图片一份,电脑,电视机,糖果若干。准备图片,是为了让孩子更直观地了解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准备糖果,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中的气氛,感受下“糖果雨”的快乐。
四、说过程:
《纲要》中语言领域指导要点的第一条,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所以我在本活动进行过程中尽量弱化“教”的痕迹,尽量创造一个宽松的具有引导性的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
与教师、同伴交流,体验想象及语言交流的乐趣,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谈谈吃糖果的经验和感受。
这个环节我们使用了交流讨论的方法,我们用幼儿最喜欢的糖果激发他们对活动的兴趣,先交流自己吃糖果的经验和感受,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为没有例外的话,每个孩子都吃过糖果,对于糖果,他们有说不完的话题,都会津津乐道。接下来糖果要像雨一样从天上往下落了,更是让幼儿期待故事内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2、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幼儿只有理解了故事内容,才能感受下“糖果雨”带给人们的乐趣。这一环节我使用了模仿学习、多媒体演示学习、倾听与表达学习等方法。第一遍,完整欣赏故事,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知故事甜蜜快乐的氛围。我没有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听故事,因为这个故事本来是梦幻
般的充满童趣,如果让他们带着问题,反而破坏了这种意境,让欣赏变得不那么美好了,而且我相信,只要这个故事够让他们感兴趣,借助我绘声绘色的讲述,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在他们眼睛里一定会闪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他们心里也会出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场景,那么他们对故事内容也会有个整体的了解的。第一遍完整欣赏之后,我用了第二遍分段欣赏故事,我设计了几个中心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感受故事中人们的快乐。①听了这个故事,你心里感觉怎么样?②在故事里发生了哪些让你听了感觉很快乐的事?③人们把糖果都装在哪里了?这时候我又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你想把糖果装在哪里?有两个理由让我提出这个问题,一这是一个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抓住“把糖果装在哪里”这一话题进行再造性想象的机会,迎合了幼儿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天性,二这个问题让幼儿更加融入故事,也给幼儿接下来的围绕着“神奇的云”进行想象专门提供的一次经验铺垫。
3、围绕“神奇的云”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个环节是我的难点,只有一个问题“你们猜猜,这次神奇的云会下什么雨呢?”这个环节对孩子来说有双重的要求,一是想象,二是表达,小班孩子在这个问题上的语言表达要么会很干涩,单一元素的,要么跟随别人的想象,别人下什么他也下什么,要么说不上来,所以我预设了策略――老师的语言示范,引导他们“最喜欢的东西”为切入点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让想象更加丰满,更加生动,更加有据可依。)在这个环节,我们使用了示范引导和分享学习的方法。
4、感受天上下“糖果雨”的乐趣和吃糖果的甜蜜。
我用真实情境体验的方法,把孩子带童话中去,让幼儿身临其境更加深刻地体验到故事中人们的那种快乐。
五、说延伸:
延伸活动可以向区域游戏活动发展(语言游戏如继续熟悉故事讲述故事、续编故事,美术游戏如画糖果贴糖果,提供材料做糖等)。
小班说课稿 篇5
一、说设计意图
培养幼儿初步的进餐习惯是小班下学期幼儿的健康目标,而本班的幼儿在进餐过程中部分孩子在进餐过程中也有边吃边讲话或者玩调羹和菜的现象,单纯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教育效果不大,而故事《小猫吃鱼》正为孩子进餐习惯的养成提供了教育的契机,故事中的小猫因为过生日时和朋友边吃边玩而被鱼刺卡住了喉咙,说不出话来了,只得找医生治疗,被鱼刺卡住的痛苦以及医生的话让小猫明白吃饭时应该不说不玩,要细嚼慢咽。这样一个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能激起幼儿情感的共鸣,活动中,我通过扮演角色,创设小猫被鱼刺卡住后的情境,激发孩子大胆分析,大胆表达小猫为什么被鱼刺卡住,以及被鱼刺卡住该怎么办?怎样才能不被鱼刺卡住?以及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联想自己被鱼刺卡住的情境,从而让幼儿懂得正确的进餐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纲要》健康领域的目标,同时又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猫被鱼刺卡住的原因,激发幼儿养成良好的的进餐习惯的意识。
2、乐于倾听故事,能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三、根据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确定为:
幼儿能在仔细倾听、观察、大胆表达的基础上,理解故事,了解小猫被鱼刺卡住的原因。
难点为:幼儿能融入故事情境,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激发幼儿养成良好进习惯的意识。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让本次活动更具有效性,在幼儿经验的准备上,主要是结合幼儿日常的午餐和餐点活动,让幼儿对自己是如何进餐的有一个了解。在物质的准备上,主要有便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感受,有故事挂图,以及小猫和熊猫医生的头饰。
五、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以故事为引子,从幼儿情感出发,激发幼儿大胆想象、表达的基础上,激发幼儿主动形成良好进餐意识的内驱力为主线,设计了三个环节即:小猫被鱼刺卡住了→小猫为什么会被卡住→你有没有被食物卡住过,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小猫被鱼刺卡住了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小班的孩子喜欢在情境中学习,所以在开始环节我通过扮演角色的方法引出题,教师头戴小猫头饰,表现出小猫鱼刺卡住后说不出话以及疼痛难忍的样子,并让孩子们猜猜小猫到底怎么啦?生动的演绎一下子就会吸引孩子的眼球,引发幼儿的思考,同时也为自然地引出故事,为孩子带着目的乐于倾听故事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小猫为什么会被卡住?
在这个环节中我紧紧围绕小猫为什么会被卡住?结合教学挂图,来吸引孩子仔细观察、倾听,大胆表达,接着,又不失时机地提问:“被鱼刺卡住了怎么办?”“医生是怎么说的?”“小猫又是怎么说的?”来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懂得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的重要性。为了解决一问一答单调的教学方式,我又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激发幼儿学说的兴趣,如:教师扮演小猫,幼儿扮演熊猫医生,以及幼儿间互相扮演这两种角色等,通过角色扮演能让幼儿进入故事情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环节:你有没有被食物卡住过?
这个环节主要让幼儿在在学习故事的基础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有没有被鱼刺卡住的经历?为什么会这样?你觉得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样一些提问来释放幼儿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内驱力。有了对故事的理解,孩子们已经也不由自主地联想起自己进餐时的情境,都有说的冲动,所以我采用了互相说说和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给予每个幼儿说的机会,同时又让幼儿在相互的讨论中,真正地将进餐时的良好行为内化心中。
六、说教学方法
基于小班孩子爱模仿。喜爱在情境中学习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如开始环节的激趣引出故事,第二环节的师幼幼幼间的角色对话,以及讲述倾听法、图片观察法以及互相讲述、集体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孩子在听听、看看、说说、做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中达到教学的目的。
小班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是根据“小小宝宝”的学习特点、理解能力、兴趣爱好,专门为小小宝宝设计的。从六月份第二周我尝试着开始英语教学,令我惊喜的是,孩子们对英语活动特别感兴趣,喜欢说英语儿歌,喜欢做手指游戏。因为小小班孩子对于可爱的小动物特别喜欢,所以本次活动我选择了单词dog的教学。
二、目标定位
根据小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我们班幼儿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并适应英语的活动环境,对英语产生兴趣。 这一点对于小小班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刚刚接触一门语言,老师在给孩子正确的发音教学的同时,要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听懂、理解并会说出单词“dog”。 我选择了一个单词作为活动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考虑到托班孩子注意力时间短的年龄特点而定的。
3.进一步学习运用“Hello”与他人打招呼。 这个目标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自然的贯穿进去了,当出示手偶,老师说Hello时,孩子们能逐步学会自然、主动地打招呼。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学习单词“dog”的正确发音。因为小小班孩子的发音器官发育还不完善的特点,我觉得这同时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三、活动准备
小小班孩子比较容易调动学习的兴趣,但也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教具不宜太多,根据孩子的这个特点,我准备了两个可爱、形象的手偶“dog”和“cat”。
四、活动分析
本次活动的流程:热身活动——单词学习——语音练习——儿歌复习——巩固延伸 想重点说明以下4点:
1.在热身活动,我选了手指游戏 《Little Bee》,在英语教学中,热身活动时的小律动是孩子们特别喜欢说和做的,而且回家后也喜欢表演,能很好地反映教学效果。热身活动很多,但是适合小小班幼儿用的很少,这样我们可以把适合其他年龄班的律动进行改编,比如我在活动开始时,就作了改编:
T:Clap your hands,x x x x X(幼儿按节奏拍手) T:One two three (幼儿说four,并坐好)
2.在单词学习和语音练习这两个重点环节,我选用了两个可爱的、毛茸茸的手偶,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因为小小班幼儿发音器官不完善,在学习新单词时在发音发面比其它年龄班要困难一点,所以我注意让幼儿看清老师的口型,听清老师的发音,多次重复,让幼儿反复练习。可能有的孩子暂时发音不准确,老师也不用担心,只要我们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发音,那么孩子在以后发音条件成熟后自然会发正确。
3.在儿歌复习环节,我自编了儿歌:Cat cat miao miao miao.Dog dog wang wang wang.这样孩子们就会在简单而有趣的儿歌学习中,复习巩固了刚刚学习的单词。
4.在巩固延伸环节,小朋友变成小超人和两个可爱的小动物一起出去玩,然后再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继续练习说儿歌,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因为小小班孩子的兴趣保持时间短,在活动结束部分,我选择小超人这个律动,再次激发幼儿在延伸活动中的兴趣。附活动设计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并适应英语的活动环境,对英语产生兴趣。
2.听懂、理解并会说出单词“dog”。
3.进一步学习运用“Hello”与他人打招呼。活动准备:
小狗、小猫的手偶各一。活动重、难点:
学习单词“dog”。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手指游戏 《Little Bee》
Little bee little bee,
Round round round,
Little bee little bee ,
Sound sound sound ,
zzzzz...
(二)单词学习:
1.出示手偶cat,引起幼儿注意:看,今天是谁到我们班来了?(cat)
对了,是一只可爱的cat。小朋友高兴吗? 打个招呼吧!Hello!Little cat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小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让小朋友猜)
2.出示手偶dog。
T:Yes , it’s a dog.小朋友一起来打声招呼吧!Hello!
3.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说出单词“dog”,注意让幼儿看清老师的口型,听清老师的发音。
(三)语音练习:
请小朋友看手偶说出单词,观察幼儿的发音是否正确。你喜欢这只可爱的dog吗?dog想和小朋友们做好朋友,不过它有个要求,谁能大声说出“dog”,它就和谁做朋友。现在,咱们大声说出“dog”,OK?(请小朋友逐个练习发音)
(四)教师自编儿歌,复习巩固所学单词。
Cat cat miao miao miao.
Dog dog wang wang wang.
(五)活动延伸
Cat和dog两个好朋友要出去玩了,我们也变成小超人和他们一起出去玩吧!OK?
小班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想妈妈》是老教材小托班上学期中的一个教学活动。
现在的家庭中一般都是独生孩子,父母长辈都非常的疼爱。由于父母大多在外工作,减少了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为了弥补孩子会买一些玩具当礼物送给孩子,但是那种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亲情一直连接着父母与孩子,使得孩子经常想起工作在外的父母。这首儿歌就是描写了这样的一个情景:宝宝在家一个人,想妈妈时抓起来旁边的积木,学着平时打人打电话的样子给妈妈打电话,让妈妈快点回家。本首儿歌内容短小,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在字句中充分的体现了宝宝对妈妈的思念。
二、说目标
本次活动灵活性强,不受时间、季节、环境的限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我确立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1、据画面理解儿歌内容,学念儿歌。
2、通过念儿歌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情感。
三、说重难点及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教学目标,把活动的重点定为:说“抓起积木当电话:妈妈、妈妈,快点回家”。
《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经验等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让幼儿在原有语言经验基础上来学说语言“抓起积木当电话:妈妈、妈妈,快点回家”。活动的难点为: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达对妈妈的思念之情。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次活动:我的准备如下:玩具电话机、积木、挂图。对于托班幼儿来说,由于生活经验相对较少,因此他们的想像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在活动中让幼儿把积木当成电话能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四、说教法
1、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能够给幼儿带来许多乐趣。托班的幼儿年龄小经验缺乏好模仿,所以在活动中处采用模仿游戏:抓积木当电话,在游戏中使幼儿自然的理解儿歌内容。
2、谈话法:所谓谈话法,就是围绕活动内容,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的一种方法。由于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就通过以教师为主,幼儿为辅的谈话,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通过师幼之间的谈话、讨论,达成共识完成教育目标。
小班说课稿 篇8
一、 说教材
(一)设计意图
幼儿的美术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活动,需要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审美对象,用脑去想象、理解、加工审美意象,用语言或动作以及其他非语言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而教师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美的快乐。
蜗牛有软软的身体,大大的贝壳房子,很是可爱。为此,我设计了这一美术活动,通过孩子的好奇心加以引导孩子认识蜗牛的结构特征。就如《新纲要》中所说的,“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而且动手制作小蜗牛,更能让幼儿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制定的活动目标如下:
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2、学习用纸条卷曲制作蜗牛,表现蜗牛的身体,并用简单的线条装饰蜗牛外壳,添画五官。
3、大胆想象,装饰蜗牛外壳,体验自由表达和创作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简单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能够用线条装饰蜗牛。
2、难点:用纸条卷曲制作蜗牛,并把握卷的方向,把装饰的花纹留在正面。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应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直观形象法:小班下期幼儿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还没有摆脱具体形象的束缚,而可爱的小蜗牛的直观形象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也易被他们所接受。从而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2、演示法:幼儿的绘画需要一定的经验基础,在为小蜗牛添画五官和装饰房子的时候,教师要适当示范,引导幼儿更好地去表达想象。
3、操作法:让幼儿自己来操作,动手画一画,卷一卷,可爱的小蜗牛就出现了。
4、观察指导法:这种方法是针对幼儿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教师可以采取随机指导的方法,它体现的是教师对活动的调控能力。
三、说学法
1、多通道参与法(多种感官参与法):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掌握学习对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为幼儿创设探索的环境,引导幼儿在玩玩、做做、试试、想一想等活动中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鼓励幼儿参与合作、交流与分享。因此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试一试、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展示法,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己的表现能力逐步充满信心。其中也通过了幼儿间的互补学习等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 的理念。
四、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六个环节:
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绘画示范-幼儿操作-评价指导-展示作品
1、激发兴趣:观察蜗牛图片,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2、创设情境:小蜗牛听说幼儿园的小朋友六一都表演节目了,所以它也想去参加森林舞会,可是它的小房子不漂亮,请小朋友帮它装饰装饰。
3、绘画示范:教师引导幼儿添画小蜗牛的五官,并用线条装饰小房子。
4、幼儿操作:在幼儿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上让他们来操作。
5、评价指导:在孩子们画画时在旁边巡回指导,先个别指导,当看到孩子们绘画的精彩之处时,就集体评点一下。绘画是幼儿表现自我,创造世界的一种有效的语言,我们要不断地培养幼儿在绘画方面的自信心。尊重幼儿的艺术表现,合理评价幼儿的作品,就能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孩子就会大胆、自信的描绘出绚丽多彩的世界!
6、展示作品:将孩子的作品放到展示区,让大家共同欣赏。赞美孩子的作品,当孩子们体验到了作品完成的乐趣后,会更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班说课稿 篇9
设计意图
《快乐涂鸦》是辽宁省编教材幼儿园小班的美术活动。我注意到孩子们平时喜欢用笔自由涂画,3—4岁的孩子正于绘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涂鸦期中的命名涂鸦阶段。这个时期孩子们的画面上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线条,在我们大人看来,这些线条是比较抽象、甚至是难以理解的,但它却能表达出孩子们对生活中事物的理解和想法。在平时的绘画活动中,一般都是老师规定主题,这往往限制住了孩子们想象的空间,他们不能随心所欲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有的孩子不知该如何下笔。让孩子们“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快乐涂鸦,正是为孩子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自由创作的机会,无拘无束的想象、随意地涂画,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的绘画模式,让孩子们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绘画的自信心。
活动目标
1、能够大胆画线、涂色。
2、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3、增加幼儿绘画的自信心。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够大胆画线涂色。
活动难点:会运用线条和色彩,通过想象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保罗克利的抽象画,贴有彩色线条的场地及创意画廊的挂画墙。
学具准备:图画纸、蜡笔、自制小画框人手一份。
教法与学法
教法:在教学活动中,我运用快乐游戏法、演示法、提问法等,激发孩子们的绘画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学法:孩子们则通过欣赏、想象、表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涂画。
活动过程
活动分为:欣赏—想象—绘画—展评,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通过游戏与欣赏,初步感知线条与色彩。
一、走线游戏。
我是这样引导幼儿的:“孩子们,你们看这里有什么?我们到这些有趣的线条上走走看好吗?”
通过走线游戏让孩子们对线条有一个最初的感官体验。
二、欣赏抽象画。
在走线游戏的基础上,我向孩子们进一步提出问题:“刚才你都过走什么样的线条?”
在孩子们充分描述之后,引导他们欣赏抽象画。“老师这里有一幅漂亮的画,上面也有一些有趣的线条,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