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4-10 19:12:4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说课稿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说课稿汇总六篇

说课稿 篇1

  说教材

  《采茶》是大班下学期的韵律活动,这4曲子分为四个乐句,讲述了春光明媚,采茶姑娘高高兴兴走到茶园,忙着采茶的欢快场面。音乐节奏欢快,每一句都以长音结尾,让幼儿比较容易地区分乐句。现在正是春暖花开,茶香飘逸的时期,苏州名茶“碧螺春”已家喻户晓。前两天还组织了幼儿到东山茶庄去亲自尝试了采茶、制茶、品茶的活动。为了能进一步深化这次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表达幼儿的内心体验,我选择了这个教材,让幼儿将生活化的动作向着细腻化的表达。

  说目标

  《纲要》明确地强调,丰富幼儿的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我班有部分幼儿信心不足不愿意表演给别人看,特别是韵律活动中,孩子们大部分趋向模仿教师的示范,创新意识不强。所以结合《纲要》的要求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在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

  启发幼儿创编不同节奏、方位及幅度的采茶动作,根据图谱组成一只完整的舞蹈。

  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采茶的活动录象资料

  采茶课件一个

  茶园情景布置

  摄象机一个

  活动过程:

  本节课的主要步骤分为四个

  1、看采茶活动的录象资料,讲述自己是怎么采茶的,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

  2、听音乐,了解音乐的性质。

  3、看图谱创编动作。

  4、拍摄录象自由表演。

  观看录象,讲述生活经验,重点学习采茶动作。

  1.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电视里是谁呀?在干什么?那你们都是怎么采茶的?请你用动作试一试。

  (这个录象资料是小朋友在采茶时拍摄的,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影象后会非常高兴,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有的幼儿会说“我是两只手同时采摘的”有的说“我是左右手交替采的,一根一根放……艺术允许幼儿自由参与,自由发挥,容许参与者将自身内在信息与外在信息广泛交流,这种开放性特点给幼儿的自我表达提供了丰富而广泛的天地。

  2.学习采茶动作,将动作细腻化,体现教师的引导功能。教师除了要不断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之外,传播性内容也要把握好。所以将镜头定格在采茶姑娘的手部动作上,让幼儿观察她们是那两个手指动的,向什么方向动的,怎么动的?可以运用示范、讲解、练习的方法来学习基本动作。特别致意“凤点头”的手型和拇指、食指的曲伸节奏,接受力强的还可以提示他们通过提压手腕来夸张动作,将韵律感表现得更优美、柔和,协调性差的就将手关节动起来就行了。

  熟悉音乐,了解音乐性质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名字就叫《采茶》想听吗?让幼儿对音乐有一个初步、完整的感知。

  3。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听了这首曲子就能想到茶园里非常热闹,有的托起茶篓,幼儿忙着采茶,有的寻找茶叶忙碌得很。通过提问总结将抽象的音乐,情景化、具体化,有利于幼儿有内容有动作可表达,而不是空洞的,将音乐于生活经验相结合,儿发展规律中的“建构性”原则。

  仔细听曲子的节拍,并用基本动作打拍,

  在幼儿创编动作的基础上,尝试采用采茶的动作打拍,将基本动作的训练渗透在其中,要求手指曲伸的节奏、速度与音乐相吻合,根据把握的程度来限制练习的遍数。

  4、区分乐句,了解节奏谱

  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我把抽象的音乐、节奏用具体的画面来表示,既降低了接受新事物的难度,又有利于表述,提问1、听一听,看一看这首曲子有几个乐句,(出示四根茶枝)小朋友就说有四句。2、根据节奏谱打拍(让幼儿在复习动作的过程中熟悉图谱的作用、变化)3、谁来说说为什么有的地方会冒一个芽?有的地方会冒两个芽?(根据音乐幼儿会说快慢不同)总结:原来这四句中第二句最快,其他三句的速度是一样的。

  出示图谱,创编舞蹈动作,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提问:1、今天我们要编个采茶舞,那快的地方用什么动作表示,慢的地方用什么动作表示,(让幼儿根据冒芽数量的变化,结合音乐来感受到乐曲旋律的变化,引导到动作、情绪上的不同。请小朋友自己根据音乐动一动,并且个别幼儿示范,体现幼幼互动的原则。最后总结,节奏快的地方采茶的速度要快,手甩的范围要小些,否则来不及。

  出示一片高低、疏密不同的采摘画面,认识图标,创编有序的动作。

  1、请你们看看学一学这些阿姨是怎么擦小哈的,为什么这样采,通过画面的不同,激发幼儿在不同方位创编动作。有的会说在采矮一些的茶树时要蹲一些的弯着腰,在高好的地方还要踮着脚,太高了需要用搭勾把它拉下来,幼儿长的少需要挑开数值找一找,有的还戴了草帽,幼儿在卷衣袖……根据幼儿说的形象出示图标,让幼儿了解图标的含义,将幼儿的认识转换成长时间的保留没,广泛了创编的素材,缩小了动作同化趋向模仿的可能性。范让幼

  2、儿知道舞蹈的创编步骤,一师幼互动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幼儿自由选择图标并表演,用摄象机拍摄。能力弱的可以编一二句,然后几个人组合,幼幼互动体现合作的快乐。

  请部分幼儿讲解自己是怎么排列图标的,并表演,带领大家一起跳。

  (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意,肯定和接纳他们的独特审美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创造快乐。)

  播放录象将幼儿的情绪提升到了高潮,那些平时不愿意表现的孩子看到,自己也能优美的表演以后,增强了信心,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出舞蹈中的不足,提出新的要求,如表情、节奏上的把握,同伴间太挤等。

  为了让活动的激情继续,在教学手段上就要带给幼儿一种新鲜感,在提出舞蹈要求后提供一个场景、道具等让幼儿在情景中体验劳动的快乐,激发了孩子的表演欲望,而且通过场景有机的布置。有效地控制了同伴的碰撞。

  延伸活动。

  采茶扑蝶

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本课是以给小猪盖房子为载体,引发学生主体探索,从感知、认知到思索、造型,多层面地拓展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以游戏招聘启事开启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然后以自己的感知来议议房子的简单结构,最后以自己的独特想法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房子。

  教学目标:

  1.选用不同的材料,通过看、想、撕贴、粘接、绘画等方法,进行房子的造型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引导学生敢想敢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完成作业的习惯,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以多种材料,大胆想像,自由绘制不同的房子。

  教学难点:房子的造型设计与色彩装饰。

  教具:彩纸、剪刀、胶水、油画捧、彩色水笔、纸盒。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巧引课题

  三只小猪盖房子,小黑盖了个草房子,小白盖了个木房子,小花盖了所砖房,山后有一只大灰狼,想拿小猪当点心。大灰狼来到草房前,对着草房子一吹,草房就倒了,小黑猪急忙逃到小白那儿,大灰狼又追了过来,用力一撞,小木房倒了,小黑和小白又逃到小花那儿,这回大灰狼使再大劲撞房子也撞不倒,可气坏了,回家拿了一把铁掀,他把小猪家的房子给拆了。

  第二天三只小猪帖出了告示:

  我们小猪要盖房子,现在向大森林中的动物设计师们征集盖房子的方案,希望大家大力支持,给我们家小猪家设计一个房子。

  同学们,你们喜欢帮助别人吗?老师今天想请大家帮个忙。请看这个招聘启事:(出示启事)。小朋友会想出什么样的办法帮助小猪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小猪盖房子》。(教师出示课题)

  二、引导分析,启发想像

  1.探究:大家要帮小猪建一座房子,这种乐于助人想法是很好的,值得学习,大家应该知道,建房子首先要有设计图纸、效果图、房屋模型,可是我们都没有学过建筑设计,所以,你们能不能讨论讨论、出出主意、想想办法,设计一个外形漂亮、色彩艳丽的房子呢?现在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同组互说想法。

  2.讨论:(1)首先了解房屋的结构,房子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屋顶、窗户、门)

  (2)你准备帮小猪设计一个什么形状的房子?可进行大胆想像。(生自由讨论,师指名回答,要求在同一组的学生发表不同看法。)

  三、欣赏作品,拓宽思维

  1.师出示作品,请生说一说,别的小朋友是怎样帮小猪进行房子造型设计的?他们分别选用了哪些材料制作?(师指名回答)

  2.你们也带来了不同的材料,看一看、想一想,你们打算怎样绘制房子?采用什么方法?(是画?还是搭建?撕贴?)你准备选用哪些颜色进行装饰、打扮你所设计的房子?

  (小组再次讨论,互说想法和做法。师指名回答。)

  四、设计制作,鼓励创新

  l.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能力、让生自由选择撕贴、粘接、绘画等方法,构思设计制作与众不同的房子,大胆创新。

  2.学生练习,教师适时展评指导(依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五、展示作业,总结评价

  1.组织学生,进行欣赏评价

  让学生自由欣赏同组同学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2.各组推荐1~2件作品上台展示,集体评价,评出“十佳优秀设计师”,你觉得这些“房子”中哪一个最有创意、与众不同?为什么?

  3.教师点评作业,并颁发“优秀设计师证书”。

  教师随机问问同学;说说你认为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如果让你再做或再画一次,你将在哪些地方进行修改?(教师及时鼓励有点滴进步的每个学生,同时提出要求,促进发展并颁发证书)。

  六、课堂小结,拓展课意

  没想到,同学们帮助小猪设计制作出了那么多漂亮奇特的房子,小猪感到非常高兴,夸奖同学们个个都是好样的,帮助它们解决了不会设计房子的困难,于是小猪们按照你们的设计要求扛来了树木,运来了砖瓦,搬的搬,做的做,很快就给小猪建了一座非常漂亮、精致的房子,小猪很高兴地说:我现在有了房子就不用流浪了,可以过冬了。它非常感谢同学们,你们说;小猪是怎样感谢同学们的,说了些什么话?谁知道?(生答:略)对了,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如果某些同学遇到困难,我们就应伸出友爱之手关心和爱护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课后反思:

  一般来说七、八岁的小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但普遍的是这些小孩子们对动画片却情有独钟。生动、亮丽、有趣的动画片常常让孩子们流恋忘返。所以本课我一开始播放了多媒体课件《小猪盖房子》形象直观,感染力强,使这个故事更加形象、生动,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在动手设计制作前出示小猪的“启示”,更利用孩子们乐于助人的心理激发其浓厚的兴趣。这既符合教学理念的“人文精神”,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废旧物品很多,这些物品形态各异,材料、色彩、质感、肌理各不相同,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通过本课的设计制作活动,能使孩子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发现、认识和运用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处理能力。再加上材料的多样性,更易于激发孩子们设计制作的欲望。因此,利用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便于我们分层次把握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愉悦。

说课稿 篇3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来自音乐素养较高的部分四年级学生和音乐素养很高的部分三年级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较高的音乐学习目标,可以挖掘拓展的深度,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

  教学内容:

  歌曲《送别》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堂乐歌的相关知识,知道词作者李叔同的生平简历与曲调的由来。

  2、深刻体会歌曲内涵,并能悠长的气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知识的延伸及拓展,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对本课知识延伸和技能拓展的准确把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唱出歌曲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欣赏歌曲《童年》,它演唱了什么内容?像这类歌曲叫什么?

  像这种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歌曲,我们称它为“校园歌曲”。

  2、那你知道100多年前,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歌吗?

  三、介绍“学堂乐歌”

  1901年(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起,中国开始开办学校,那时称做“学堂”,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课,音乐课上唱的歌称为“学堂乐歌”,也就是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的曲调大都是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选曲填词)

  学堂乐歌充满着对传统势力的反抗精神和饱含的爱国主义激情,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开创了中国近代音乐创作的先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作《送别》。

  四、歌曲教学

  1、初听录音,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内容。

  2、出示歌词,介绍词作者李叔同。

  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是由学堂乐歌的先驱者李叔同填词创作的。李叔同又名弘一法师,中国音乐家、戏剧活动家,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诗词均所擅长,是个名副其的音乐天才。

  3、填词演唱,注意气息连贯,声音优美,位置统一。

  4、分析处理歌曲,加上力度记号演唱。听音范唱播放《送别》

  师:我们在听到时候看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速度是,力度以及调号?

  生:回答

  师:概括,四四拍、中速稍慢、中弱、D大调、再次听《送别》。

  师: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注意歌曲的特点和情绪。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特点和情绪?

  师:说的很正确,这首歌曲特点,旋律平缓悠长,凄美柔婉,节奏也比较简单,表达李叔同对“金兰之”交友人分别时的离愁别绪,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情绪:忧伤惆怅深情。

  师:好,那么下面把旋律带上跟着老师一起学唱这首歌曲

  1、先来朗诵一遍歌词。

  2、学生一起朗诵

  3、老师领唱一边简谱

  4、学生聆听一遍歌曲

  5、学生跟着音乐轻声哼唱

  6、教师领唱

  7、学生一起唱,学生跟着老师来唱谱子,然后老师唱普学生填词,老师纠正学生唱的错误的部分。

  五、做游戏。

  萝卜蹲游戏,找六个学生,谁输了谁来给大家唱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首新歌。

  六、小结下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歌曲《送别》,感受到亲友间离别时忧伤与凄凉的不舍之情,我们可以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给弟弟妹妹们教,如果以后有送别的场景,我们就仔细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吧。

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归去来兮辞》。

  一、说教材:

  《归去来兮辞》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它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得以辞官归隐的喜悦心情和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如此推崇,其文自然很值一读。

  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生“要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一定数量的名篇”。《归去来兮辞》所在的单元也有相应的教学目标:“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要重视诵读和背诵。”根据本文为自读课文的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设置了一课时内容,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辞的文体特点。

  2、疏通文句,归纳本文需要掌握的重要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3、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诵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即作者在述志中流露出的或喜或悲、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情感。

  (三)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隐,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隐士情怀,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其中,落实具体的文言知识及涵咏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而体味作者在述志中渗透出的或喜或悲、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情感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作者远远瞧见家门便“载欣载奔”,可见因为能购归隐田园心中着实高兴。全篇围绕着作者的乡间生活写着归隐的乐趣,如顾盼园中之景的悠然自得,如春种秋收的田中之乐。然而文章欢愉的气氛中却不时跳出一两句让人恻然的言语,如“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或棹孤舟”,“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怀良辰以孤往”,“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等。在作者快然隐居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独的隐士,是人生苦短的慨叹,是世乏知音的孤寂,还有一丝有些犹疑的洒脱。

  二、说教法:

  1、自读法。《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自读课文,相对于本单元其他篇目,它的词句理解难度较低。因此,这堂课可以学生为主,由学生自己完成疏通课文的任务,然后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文句,学生之间相互解答,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课的文言常识。

  2、研讨法。对于文章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学生大多能得到陶渊明是个高风亮节的文人,作者乐于田园的隐居生活等结论,针对其复杂情感的流露,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点拨提示,促使学生往深一层想。

  3、诵读法。古文,必须通过诵读才能培养出一种古文的语感,尤其是这篇文章是讲求音韵的辞赋。只有通过反复的吟诵,学生才能愈来愈深刻的了解文章的内涵。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会使用到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介绍文体,归纳重点文学常识时,直接的投影展示,便于学生迅速掌握知识点。

  三、说学法:

  1、预习法。学习一篇课文,预习是必不可少的。文言文,知识量大,所需掌握的内容多,不经预习直接听课,学生很可能会不知老师所云者何,听课效果大打折扣。反之,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听课时对文章重难点的把握就会事半功倍。

  2、自读法。“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学文言文,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读懂文言文。《归去来兮辞》表情达意,笔到意随,音韵和谐,文辞流畅,天然无饰,便于学生理解品读。借此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再好不过了。

  3、探究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针对文章内涵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一来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二来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3分钟)

  以筝曲《渔舟唱晚》引入课堂。

  提问:听这首古筝曲,你认为它讲述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引导学生回答到安逸闲适,没有世俗纷扰的生活。

  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渴望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我们熟知的散文《桃花源记》、诗歌《归园田居》都是这一题材的文作,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一篇他的辞赋《归去来兮辞》。

  (二)介绍文体:(约2分钟)

  找一位预习充分的同学,描述辞的文体特征。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

  (三)通读文章,疏通词句,总结重点字词句式:(约15分钟)

  由于预习充分,在课堂上可给学生少许时间(2分钟左右),整理一下思路,提出难以理解的词句,学生之间相互答疑,老师从旁予以纠正。

  总结:

  1、重要实词:

  役(役使)、谏(谏正、劝止)、觞(酒杯)、策(拄着)、憩(休息)、岫(山穴)、景(太阳)、盘桓(徘徊、留恋不去)、畴(田地)、棹(划船)、窈窕(曲折幽深的样子)、行(将要)、期(至、及)、聊(姑且)。

  2、重要虚词:

  ①五个疑问代词

  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复驾言兮焉求(干什么)曷不任去留(何)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

  ②来:来虚词,可当助词讲,无义。

  兮:语气词,多用于诗赋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

  以:介词(让;用;把;因为;按照;带着)

  连词(同“而”,表修饰;同“而”,表并列;表目的,来;才;因为)

  而:代词(通“尔”,你的)

  连词(表假设,如果;表转析;表并列;表修饰;表承接)

  之:代词(他们;我;这、此;这样的人,这类人)

  结构助词(定语中心词之间,的;主谓间取消独立性;宾语提前标志;中心词与补语间,得;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3、古今异义词:是、非、亲戚。

  4、词类活用:幼(形-名)、怡(使动)、傲(形-名)、日(名-状)、策(名-动)、时(名-状)、悦(意动)、乐(意动)、琴(名-动)、书(名-动)、棹(名-动)、善(形-动)。

  5、通假字:曷。

  6、特殊句式: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②问征夫以前路(状语后置)

  ③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

  ④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

  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⑥乐乎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

  (四)涵咏体味文章思想感情:(约20分钟)

  1、学生自由诵读一遍文章,老师检查学生诵读情况。

  2、请一位朗诵水平较好的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任务:画出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学生活动)

  3、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学生品读思考,老师予以点拨)

  ①归去来兮!②三径就荒,松菊犹存。③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④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⑤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要点:结合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作者卓然不群,厌倦了黑暗腐败的官场,强烈的渴望乡园田居的生活。对于他来说,物质的享受并非他的追求,精神的愉悦才是他最终的归宿。)

  ①乃瞻衡宇,载欣载奔。②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③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④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⑤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要点:乐于田园生活,诗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所以他才能生活的如此惬意自得。)

  ①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②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③或命巾车,或棹孤舟。④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⑤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要点:人的情感是复杂的,这些语句就是作者在文中乐的背后隐现出的忧。有出世的逍遥,也有误入歧途的痛悔;有得养天年的安乐,也有人生苦短的感叹;有家人亲友相伴之乐,又有曲高和寡,知音难寻的伤感;有离开官场的决绝,也有对国事的一丝牵挂。全文可说是乐忧相生。)

  (五)小结:

  《归去来兮辞》是作者诀别官场的宣言书。通过这节课的品读分析,我们发现作者的情感世界极为丰富,乐忧互现,决绝与犹疑并存,但有一个信念却是不变的,那就是与官场彻底决裂。因为作者深深知道自己心怀天下,“大济苍生”的抱负在那黑暗的官场是无法实现的',因而他更乐于归隐田园,做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士。他的高洁与坚定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六)再次朗读课文。

  (七)作业:

  1、将本文改为一篇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散文,500字以上。

  2、背诵课文。

说课稿 篇5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有关友谊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细读课文发现,里面蕴涵着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第二个故事是:松鼠和小熊因为一件小事的争吵,象征着友谊的纸船和风筝不见了,两个小伙伴也陷入失去友谊的痛苦中。最后,他们终于鼓起勇气,再次向对方伸出了友谊之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重新找回了这一段真挚的友情。整篇课文以“情”为主线。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根据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阶段目标以及本篇文本的特点,本节课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8个生字,学写“福”字。

  2、学习课文1——6小节(第一个故事),体验情感,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受到情感的熏陶,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3、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感悟中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我的课堂教学设计分以下几部分:

  一、课前谈话,铺开师生友谊之路。

  课前我与学生进行了简单地谈话。我说两句话,请学生来当评判,“我是你们的好朋友。”“你们是我的好朋友。”目的是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铺开了课文的友谊之路。

  二、整体感知。

  有了前面新课程研究课的前车之鉴和何老师从杭州带回来的名师们教学理念,因此我也将把握课文的整体放在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用填空的方式把课文大意进行概括。同时将生字教学穿插其中,先学习这段话中的4个生字,再从词语中学习另外4个,再独立认读。在感悟文本时,又将两个“飘”“漂”字作了重点强调,这两个是同音字,但字义却不同,学生往往会混用,我就利用板画的方式,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记、理解。最后采用送纸船的方式巩固生字,学生学得愉快,又将课前谈话时铺开的师生友谊之路进一步巩固,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友谊带给我们的幸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如何让生字教学有新意又学得扎实,是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

  三、入情入境,朗读感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的具体教学策略是这样的:

  1、 保证充分的阅读。“批文入情”的过程,就是深入阅读,充分思考,逐步领悟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学生独特的感悟,丰富的体验才会源源不断地生成。因此,这一部分的学习中,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品味、去感悟。在学习1-6小节时,让学生通过自读感悟,交流体会,采用指名读、男女生朗读、师生接读、齐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书中生成自己的体验,体会小熊和松鼠相好时的快乐。

  2、 营造体验的情境。情感是最具有情境性的心理活动,要让学生体验松鼠和小熊的快乐,就要引发学生相应的体验。因此我让学生说说你有没有乐坏了的时候 ,联系自己的真实情感,发现乐坏了就是乐得不得了的意思。再回到文本,什么原因让小熊乐坏了,让学生感受到这肯定不是一般的纸船,是因为这是松鼠亲手折的,还放上了自己最爱吃的松果,写出了发自内心的祝福,这才让小熊乐坏了。

  四、学写“福”字,升华友谊。

  纸船和风筝送出的是祝福,松鼠和小熊得到的是幸福。一个“福”字,将刚刚建立的友谊之情提升到了幸福的高度。教学中我又渗透了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比如“倒福”,“百福图”,道出了中国老百姓喜欢“福”字的原因:希望自己得到幸福,也愿意把祝福送给朋友,写着这个“福”字,感觉心里也是暖融融的。

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下第5课《节约用水》(第一课时)。下面分四个部分向各位进行解说。

  一、课前:关注学情,把握标高,以学定教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中“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一目标而编写的。长江和清江在我们宜都穿境而过,宜都的孩子似乎没有缺水的体验,这是一个基本学情,也是应该突破的难点;同时,“节约用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果对教学深度的挖掘不够,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因此,我决定以多维度的感悟体验、对话思考为主要的教法和学法,在教学深度上做文章。让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师生共享经验、共同发展的过程。

  基于以上思考,本课的目标定位是:情感与态度:体验水资源的珍贵和来之不易。行为与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知识与技能:了解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懂得水资源的宝贵。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情景和数据、联系生活、结合实践,体验水资源的宝贵。

  从后来的教学效果来看,这个定位还是十分科学准确的。

  二、课中:紧扣生活,多维体验,突破难点

  为达成上述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活动板块,教学预设与实际教学如下:

  一是创设情境体验,引出话题。开课导入,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静静教室里,课件播放出“叮咚——叮咚”的水滴声,不言而喻,孩子们知道这是水声,这种放大了的水滴声既让学生体验到水之秀美,又引发他们对水的亲切感。

  二是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水的作用大。这一环节主要是围绕“生活离不开水”“生命离不开水”两个观点来展开探究的。对于“生活离不开水”,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链:生活中,我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需要用到水?看谁想得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列举了生活中时时处处需要用到的水,在交流中深刻感受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中处处离不开水。

  对于“生命离不开水”,我选用了两个情景,一是停水带来的麻烦,这个经历孩子们几乎都遇到过;另一个展示云南等西部地区缺水的情景。一个个干涸的场面深深地触动了学生,通过换位体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水对于生命是多么的重要!

  三是借助数据体验,感受水的珍贵。为了让学生知道水资源的有限,一是利用课件演示,出示了一组统计图,让学生感知:地球上的咸水占97%,淡水约占3%,而可利用的淡水约只占0.5%。二是采用算一算的方式:如果每人浪费1滴水,全国就浪费13亿滴水,相当于浪费120吨水。假如一个三口之家,每月平均用水10吨,这样算,能用多久呢?真实的数据,理性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节约无小事。

  四是结合实践体验,学会节约用水。在这个教学环节,听了同学们介绍节约用水的窍门之后,我随机追问:大家讲的经验都很好,老师想知道,大家都做到了节约用水吗?假如有人在浪费水,你会对他怎么说?这时有一个学生说自己的表姐刷牙时候喜欢一直开着水龙头,很浪费。

  我灵机一动,说:假如我就是你的表姐,你现在会怎样说服我,让我改掉这个坏习惯?话题一抛出来,马上有很多同学举手加入了劝说的行列,可我这个“表姐”还是不服气,说:“我每个月都是交了水费的,浪费的是我自己的钱。”有个学生马上站起反驳:有钱也不能浪费水,水是我们大家的;还有位学生说:在没有水的地方,再多的钱也买不到一滴水。在互动中,学生肺腑之言成为一个个动态生成的亮点。

  生活是课堂的延续,为了让学生带着这些经验走进生活,我请他们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拟定节水计划,填写节水计划表,争做节水小能手,并约定一个月后来交流家庭节水情况。

  三、课后:及时反思,优化过程,追求高效

  四个环节,组构成了结构完整的活动链,四次由浅入深的多维度体验,使教学达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

  可是课后静下来再思考,我发现有两个地方很值得反思:比如在“借助数据体验,感受水的珍贵”教学环节,我满以为借助课件出示了统计图,学生会在对比中能直观地感悟到水资源的珍贵,可是事与愿违,同学们表现的比较沉闷,谈感受也十分空洞。为什么会这样?经过反思,我明白了:二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他们来说,抽象的数据很乏味,认知能力还不适宜理解那么多、那么大的数据。我认识到,必须从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出发,于是,在第二个班的教学中,我采用现场演示实验、直观体验的方法。操作过程如下:

  师出示一个装着100毫升水的量杯说:假如这个量杯里装的就是地球上所有的水,在这里面有海水,也有淡水,海水就是咸水,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吗?现在我把地球上的水分为咸水和淡水(师用吸管吸入3毫升水)猜猜,哪部分水是淡水?这些淡水是不是都可以利用呢?不是,有的是冰川,有的是地下水,有的已经被我们污染了。(师用吸管滴一滴水)这才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请大家仔细观察,是多少呢?(只有一滴!)

  孩子们看完了现场演示很受启发,争先恐后发言,有的说:地球号称水球,以前我一直以为地球上的水是用不完的,现在才知道:原来我们可以利用的水是很少很少的。还有的说:每一滴水都很珍贵,我们不能浪费。

  为了进一步强化体验自来水来之不易,此处我播放了“小水滴的自我介绍”视频,对自来水的加工传输过程做了充分的展现,欣赏完这段活灵活现的视频后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现在我才知道:即使是生活在水乡,我们用的每一滴自来水的都是来之不易的。有的说:我觉得浪费每一滴水都是可耻的!听到孩子们的心声,我会心地笑了。

  四、几点体会和感悟——

  通过教学《节约用水》,我有这样几点体会和感悟,觉得可以用来指导我今后的教学——

  第一、品德与生活课堂只有生动地回归生活,才能触动孩子们的心灵;只有深刻地揭示生活,才能引起积极地反思、体悟;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动真情、明事理,获得理想的效果。

  第二、选择学习方式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一定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诸多事实证明,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不合学情,会适得其反,或事倍功半。

  第三、教学预设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变化,抓住转瞬即逝的偶然因素,做足动态生成的文章,用好学生这个活资源,不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是十分重要的驾驭、调控策略。

  总之,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因此,本课教学可能还会一些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以上说课不知当否,请批评指正。谢谢!

【【实用】说课稿汇总六篇】相关文章:

【实用】赤壁赋说课稿四篇05-18

赤壁赋说课稿汇总6篇06-03

赤壁赋说课稿汇总8篇03-24

【实用】兰亭集序说课稿4篇05-10

【实用】兰亭集序说课稿四篇04-10

实用的赤壁赋说课稿四篇06-21

实用的赤壁赋说课稿3篇05-21

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汇总12-20

兰亭集序说课稿汇总9篇05-16

兰亭集序说课稿汇总10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