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压强》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压强》说课稿1
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我说课的内容有教材目标的分析与定位,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五个部分。
一、教材目标的分析与定位
1、教材分析:《压强》是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的知识核心,是学习全章知识的基础。压强也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本节内容分三个阶段,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是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作为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诠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2、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一章书中学习了力学的初步知识,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通过以前的物理学习过程,已经历了简单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对探究的七个要素都不陌生,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3、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特点等因素,我制定本节课目标:
(1)认知目标:
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技能目标
通过试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据此确定下面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压强的概念,简单的计算及应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难点:有效组织好探究活动归纳出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真正理解压强的概念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依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探究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本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自然规律。
2、学法:据以上教法和学生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的学法为:观察法,实验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法,数学推理法。
三、教学流程设计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本节教学程序采用以下几个板块进行:情景导入,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及计算,增大与减少压强的方法,总结与反馈。
1、情景导入
学生观看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入课题,体现了从生活中走向物理教学理念。
2、压力的概念
(1)通过展示钉锤钉钉子,人踩钢丝等代表不同方向的压力的生活现象的图片,提出问题,通过受力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出所受压力的共同特征,导出压力的概念并板书,压力是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这样让学生体验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
(2)由于重力知识的干扰,认为压力都是由重力产生的,学生对压力的概念产生困扰,用了一个演示实验通过一把钢尺中间放个磁铁,改变方向,从形变的大小组织学生分析明白压力不是重力,也不都是由重力产生的,也为接下来压力的作用效果作铺垫。这样安排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知识的递进关系。
3、压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活动,列举实例。请学生们观察对比教材“想想议议”中蝉和骆驼的图片并提出问题。通过大量的实例,了解对比是一种处理科学问题的常用方法,同时认识到压强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对比两幅图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探索自然的兴趣,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我们重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两个学生体验活动,意在通过体验让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探究愿望,并有所依据的提出合理的猜想。
设计试验进行试验先让学生明确在多个因素影响物理量变化时,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提示学生如何控制物理量设计实验。
给每小组准备如下的器材:海棉、压力小桌、肥皂、钉子、图针、钩码。
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学生实验填写的表格。
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一些基础较一般,不知从何下手的学生,他们会打开课本,学会用海棉、压力小桌、钩码作探究实验。而对于那些程度好的同学,他们的思维很活跃,探究方法也很多。这样分层次的教学,加深了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压力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相同受力面积时,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
4、压强概念
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呢?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对比速度概念分析概括得出压强的定义、公式、单位并板书。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结合压强计算公式,仍采用数学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牛/米2(帕),1帕=1牛/米2,说明其物理意义。接着列举实例对帕这一单位的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运用类比的方法,结合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自己得出结论,自主得出压强的定义和公式。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例题:一本重2.5N的教科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通过例题使学生能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更进一步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教师分析例题,主要强调公式的应用和解题规范。深刻挖掘例题的隐含意义:一是单位要一致,二是正确理解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含义。三是进一步加深对压强的'理解。通过计算大家知道了物理课本对桌面产生的压强,那如何让课本对桌面的压强增大一倍?
自然引入下一个问题-----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5、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师生共同列举压强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多媒体展示),分析各用什么方法增大,减小压强的。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社会”的新课标理念。
6、总结和反馈
通过师生共同小结,形成知识体系,既总结知识也总结方法。
解释现象:在杂技表演时,气功师躺在钉子上,人却毫发无损。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引入新课时的问题,意图:学以致用,前后呼应。使整个课堂浑然一体。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搞好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本节课的板书以内容式展现,一目了然,直观显示出教材的思路,并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压强》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刚学习过的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是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后对另一类力的学习迁移,是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压强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重要保证。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改变压强的方法,进行有关计算。
2、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本节课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知欲,并通过实验探究来加深对压力、压强的理解。有关计算和增大减小压强,安排到下一课时进行。因此我确定教学目标为:
a、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②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
b、过程与方法目标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体验、观察实验现象以获得对压强的了解。在此过程中学习应用控制变量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参加探究性实验的活动,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教学的重、难点:
由于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统领全章的作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因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够,因此,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为本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历了简单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思维的培养。学生以为压力一定就是重力产生的,会对压力的正确理解造成困扰。所以我细化了压力部分的学习。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根据我县提倡的问题导学模式的教育形式。我采用先学后教、小组合作、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设计思路立足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师点拔,达到学习目的。
教具准备:海棉、压力小桌、一盒钩码、气球、削尖铅笔
四、说教学过程
1、设计实验
让学生自选器材设计实验,让学生把他们的设计思路展示出来。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一些基础较一般,他们会打开课本,学会用海棉、压力小桌做探究实验。而对于那些程度好的同学,他们的思维较活跃,探究方法也多。这样分层次的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2、压强知识的应用
将压强联系在生活中能加深学生对压强意义的理解。老师介绍每一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一限度,物体就会损坏,并举了一些实例。请学生分析哪些事例是需要破坏物体表面(增大压强)的?而哪些事例中又是要防止物体表面被破坏(减小压强)的?
3、小结
让学生板书对本课时的收获。
4、作业设计
作业1让各小组学生回去设计“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作业2下去收集生活中需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事例或应用。作业3自学压强的计算。
《压强》说课稿3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等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概念。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弹力、重力、摩擦力等知识后另一种力的学习迁移,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是整个单元的理论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重要保证。在结构上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同时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了解生活生产实例,归纳出改变压强的方法。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本课的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②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③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观察生活中各种有关压强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因为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统领全章的作用,所以确定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作为本课的重点;又因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够,因此,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为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如何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真听讲,且容易理解并掌握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本课选用讲授、讨论、观察、探究和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教学中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求教法选用恰当,又要求学法运用正确,而且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年龄特点,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较好完成教学任务,我引导学生运用“阅读、观察、讨论、探究”等方法进行学习。通过阅读,了解教材内容,产生疑问,认真听讲;通过观察,认识实验现象,加深理解;通过讨论,开拓视野,巩固知识,提高运用能力;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四、说教学程序
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才能实现,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
1、引入新课:
以幻灯形式出示教材第76页中两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片,思考并讨论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2、压力的教学:
教材没有给压力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我认为还是很有必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压力。因此为了使学生了解压力的概念,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书放在气球上。接着提出问题:“气球形状改变受什么力的作用?这个力的作用在哪里?方向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总结出压力的概念。
3、压强的教学: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为了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我设计并演示二个小实验:
实验一:书压气球,然后逐渐多加几本书。
实验二:用粉笔、牙签分别压气球。
然后提出问题:“压力作用的效果一样吗?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通过这二个实验,让学生有所依据地提出合理猜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学生探究:
让学生明确在多个因素影响物理量变化时,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启发学生如何控制物理量进行实验探究。
本节的探究学习活动,实验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结论容易获得。我采用分组探究实验活动,给每小组准备如下的器材:海棉、压力小桌、砝码、铅笔等来完成教材第77页实验,比较在压力不同时的压痕深度有什么不同。在完成实验以后,我让学生用手压铅笔两端感受压力的效果不同,然后由老师总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这样分层次的教学,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设计、操作,自觉自主地去挖掘新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3)压强计算公式:
压力的作用效果用什么来表示呢?这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一个新物理量——压强。启发学生回忆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压强的概念。通过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接着,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公式变形。结合压强计算公式学习压强的单位并说明其物理意义。列举实例对压强单位的大小形成具体概念。然后,通过讲解例题加强对压强公式的应用和加深对压强意义的理解。
4、压强知识的应用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78页中的“想想议议”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计算公式可知决定压强大小的条件是什么?”然后总结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最后,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实例使学生知道压强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压强公式学会分析和利用控制变量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5、小结:强调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6、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第79页第4题,加强对压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7、作业:复习课文,做第79页第1、2题。
附板书设计:
压强
一、压力概念: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压力大小
2、受力面积。
三、压强:
1、压强概念: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压强公式:P=F/SF=PSS=F/P
3、压强单位:N/m2,专用名称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
四、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1、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2、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压强》说课稿】相关文章: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11-05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3篇11-14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说课稿11-0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课稿11-05
初二物理《压强》说课稿(通用5篇)12-22
压强教学反思04-05
液体压强公式10-12
压强教学设计15篇04-06
压强教学反思15篇04-10
压力和压强测试题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