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乙酸说课稿范例
篇一:乙酸说课稿
1教材分析
1.1教材地位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化学2(必修)》专题3第二单元中的 “乙酸”一节课。新教材必修2中把《乙酸》安排在乙醇之后,用食品中的有机物这条线索贯串一个单元的知识点,着眼于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体现的最大特点是探究性和趣味性,而不一定追求一堂课在知识体系和逻辑关系上的完整性。乙酸是紧接乙醇、乙醛之后,作为羧酸的代表物,单列一节讲授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己学习了乙醇、乙醛含氧衍生物,初步掌握了以官能团的特征学习物质性质的方法。
掌握好乙酸的结构和性质,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醇——醛——羧酸——酯等各类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衍生关系。乙酸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贴进学生生活,学生对该物质比较熟悉。本节课内容不多,实验操作易掌握,便于学生采用实验探究法开展学习。
1.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乙酸的分子结构,掌握乙酸的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问题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途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验、研究体验,从整体感知,发现问题,得出结论;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学会感知与体验,学会自己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认识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1.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的重点与难点如下: 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难点:酯化反应的原理。 2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一节课。但是想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设计上就需要做很大的调整,以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指向,即:①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②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④学会分享与合作;⑤培养科学态度;⑥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此,我尝试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设计这节课。
学法分析: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有能力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但学生学习侧重于结论,不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这对发展学生的能力是不利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和引导,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以实验为基础,“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式教学方法”并采用实物、模型、实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增大课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反思与讨论
认知心理学家帕伯特比喻说,传统的指导式教学也可能会以游戏的方法教九九乘法表,但是建构式的教学需要将创造和发明这种游戏的挑战交给学生。而我们目前缺少的恰恰是将创造和发明“游戏规则”的挑战交给学生的勇气。这节课我努力将学生推到“舞台”前,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思维为中心,创设问题情景,层层深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二:乙酸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乙酸》,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等五个发面对这节课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又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酚、醛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脂类化合物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是学生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和特点,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酯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难点:酯化反应的机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烃的基础知识和乙醇、苯、乙醛等内容,对有机物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物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利于沟通。
三、教法学法
1.教法:综合学生情况,本节课我将采用提问法、实验法、探究法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和动手实验,进行推理和综合分析。
四、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情,本节课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将通过多媒体杜康之子黑塔酿醋的故事引入乙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 观察现象,总结性质
展示一瓶“无水乙酸”,让学生观察它的色、味、态,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
第三环节 模型展示,探究结构
展示乙酸的球棍模型,书写乙酸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式,推测乙酸的化学性质。
第四环节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乙酸的酸性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乙酸的酸性并归纳总结
第五环节 探究乙酸的酯化反应
阅读课本,分组实验,观察现象,总结归纳,讨论饱和NaCO3的作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多媒体动画展示,进一步掌握步骤,加深记忆,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分析反应原理,归纳酯化反应概念。
通过多媒体模拟酯化反应中键的断裂方式,明确酯化反应的机理,并让学生学会用同位素示踪原子研究问题的方法。
第六环节 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基础知识以网络化形式展示在黑板上便于优化记忆。
篇三:乙酸 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必修2》专题三第二单元第二课时《乙酸》
下面我将从教材和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设计体会几个方面谈一谈关于《乙酸》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从教材整体来看,乙酸既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并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看,乙酸既是醇、酚、醛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类化合物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已经学习了烃的基础知识和乙醇等内容,对有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物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利于沟通。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根据新大纲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和酯化反应),认识乙酸的结构和官能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乙酸酸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通过酯化反应的分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对比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途径,知道乙酸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感悟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价值观;通过对探究性试验的设计,学生能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⑴重点:乙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⑵难点:酯化反应实验及注意事项的探究
突破策略:创设情境,学生分组实验,老师点拨,通过实验分析比较,让学生总结出规律,采用“指导发现问题和问题解决相结合”教学模式。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一节课,但想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设计上就要做些调整,以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指向,即:(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和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为此,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设计这节课。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有能力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但学生学习侧重于结论,忽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这对发展学生的能力是不利的。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以实验为基础,采用“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式教学方法”并采用实物、模型、实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四、教学程序: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情景线 知识线 活动线
1
教学准备:
(1)让实验室买来酒糟,在二十一天前分给各个小组,然后用水泡上密封,让学生等待奇迹的发生; (2)在两天前让学生调查身边与醋有关的资料、图片或事物等等。 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个环节——引出课题
首先学生展示搜集来的宝贝,并观看“制作糖醋鱼的视频”,引出课题:今天的'课题就与这种调料醋有关,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不同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今天的主角就是乙酸。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个环节——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活动一:乙酸的物理性质
让学生观察试剂瓶中的乙酸,自己描述出乙酸的部分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老师补充乙酸的熔沸点。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不仅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而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乙酸中的羟基与乙醇中羟基的不同,先探究乙酸的酸性,再分析其结构。通过“巧除水垢的漫画”创设情境,并结合糖醋鱼酸甜可口的味道提出问题:体现了乙酸的什么性质?
活动二:乙酸的酸性。
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验证乙酸酸性
药品:镁带、锌粒、铜片、NaOH溶液 、食盐、 纯碱粉末、鸡蛋、 乙酸溶液、酚酞、石蕊。 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药品选择药品设计实验,学生动手设计实验,自己得出结论。 板书学生设计方案并进行点评
最后由学生写出醋除水垢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实验方案设计,学生学会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
设问:鸡蛋能不能验证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设计成家庭小实验,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延续到课堂以外。
2
活动三:认识乙酸的结构
展示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让学生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并讨论以下问题: 1、乙酸有什么官能团?学生可能会答出有羟基。
2、醇羟基不显酸性,为什么乙酸的羟基有酸性呢?羟基所连的基团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思考,乙酸的羟基连在碳氧双键,受碳氧双键的影响所以产生了酸性,碳氧双键和羟基一起就构成新的官能团羧基。通过直观形象的分子模型,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并从结构决定性质这一角度,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为了加深学生对羧基的认识,老师介绍中国汉字的造字规律,提出乙酸是含氧酸,氧的一半和酸字的一半便组成了羧字,这样便于学生记忆羧基。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合作讨论,学生自主地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酸性,获取科学探究的方法,尤其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物质结构”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第三个环节——酯化反应
以气味为切入口提出问题:
为什么酒的年份越长味道就越香?厨师烧糖醋鱼时加醋并加点酒,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鲜美? 是因为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乙酸乙酯,这个反应叫酯化反应(出示反应方程式)。
按照课本实验71页活动与探究,给出酯化反应实验步骤及装置图,进而提出问题: (1) 为什么要加浓硫酸?
(2) 为什么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
探究活动:将学生分成四个大组,按照课本实验进行酯化反应实验,对不同的组进行条件控制做对
比实验
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和时效性,在实验前教师提醒学生注意:
实验前的温馨提示:
1.注意试剂的添加顺序2
2.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为什么 3.每组控制加热时间为2分钟。
实验后的提示:
1.实验完毕后先振荡接收试管,然后向试管中插入红色的油画棒一会儿并取出。 2.请l、2大组的同学注意观察接收试管中的现象。 3.请3、4大组的同学用尺子量出上层液体的厚度。
完成实验完毕后的现象收集,填写实验报告
3
预计实验现象
l 大组接收试管溶液无色且无分层现象。 2大组接收试管溶液有分层现象。 3大组上层液体厚度约为1cm。 4大组上层液体厚度约为2cm 进而提出以下问题: (1)1、2实验现象主要不同点是什么?找出其原因。 (2) 3、4实验现象主要不同点是什么?找出其原因。 同时提供资料卡让学生讨论,也培养了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 通过问题(1)的讨论得出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通过问题(2)的讨论得出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溶解度,中和乙酸及溶解乙醇。
提问:酯化反应生成的水分子里的氧原子是由醇提供还是羧酸提供?学生结合教材讨论研究,教师利用多媒体模拟酯化反应中键的断裂方式,使学生明确酯化反应的机理。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并结合多媒体动画模拟实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既突出重点,又突破难点,通过实验,体验到探索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在问题讨论中,大胆发表见解,更好地培养学生敢想,善思,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四个环节——生活小帮手无“醋”不在
为了让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生活质量,更广泛的了解乙酸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教师展示乙酸的其他用途,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身边处处有化学,化学很有用,最后设计食醋妙用大家谈:生活小帮手无“醋”不在。师生通过交流讨论得出食醋的妙用:食醋不仅可以洗去水垢;还可以除去饰品上的铁锈;擦皮鞋时在鞋油里加几滴醋,皮鞋会更光亮;洗毛衣时加几滴醋,毛衣会焕然一新;用醋漱口可以防感冒,吃黄豆泡醋可以降血压;醋饮料还可以美容养颜,更是让我们青春永驻。
最后,结合图片讲述醋的来历:传说在古代,有个叫杜康的人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也跟杜康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觉得酿酒后的酒糟扔掉很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这就是最早的食醋,并结合汉字的造字规律解释“廿一日的酉时---醋”。
揭示二十一天前的秘密,把课的气氛提向高潮,下面大家来品尝一下自己做的醋吧!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设计两个练习。
随堂巩固
1.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的事实是( ) A.乙酸和水能任意比例混溶 B.乙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醋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 D.乙酸能与乙醇发生反应
4
2.关于乙酸的酯化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反应 B.属于取代反应
C.酸去氢, 醇去羟基
D.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五、板书设计(见PPT)
六、设计体会: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强化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突出化学实验功能,帮助学生树立自然科学方法论思想 。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在设计课时,我力图尝试指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不但要“学会”,还要“会学”、“乐学”,当仁不让的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是我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当然本节课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请各位老师多多批评。
谢谢大家!
篇四:《乙酸》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二课时 《乙酸》。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乙酸这一节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在有机化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烃和乙醇及乙醛。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乙酸又为后面的高分子有机物的学习做好了铺垫。高中生具备基础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可以采用实验探究学习知识。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酸的分子结构,掌握乙酸的性质及主要用途,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认识推理分析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学会感知与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理念,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机理
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我提出了以下设计理念。
三、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提倡关注学生生活,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归纳总结有机反应的基本规律。让学生积极参与,深刻理解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回归到理论。通过思考与推理,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基于以上设计理念,我采用以下教法学法。
四、教法学法
这节课我努力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思维为中心。以实验为基础,老师注重启发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的“师生合作体验式教学法”。并采用实物、模型、实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上述理念的指引下,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五、教学过程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感知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由《天下无贼》视频引入,观看视频,
正当学生的思绪还停留在影片中时,将学生思绪拉回课堂,同学们有什么方法能完好无损的去掉鸡蛋壳,学生思考交流,老师展示醋泡鸡蛋同样可以去掉鸡蛋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醋酸的化学名称叫乙酸,为什么醋酸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本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乙酸的性质。板书乙酸,物理性质
由老师展示,学生观察“无水乙酸”的颜色、闻气味,归纳乙酸的物理性质。当看到无水乙酸呈无色时,学生将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生活中见到的醋多数是有颜色的呢?然后教师给学生解释生活中的醋是用不同的原料酿造而成,所以除了醋酸之外,还有很多成分,当然也就呈现了不同的颜色。比如,陈醋,多数是各种杂粮和麸皮酿造而成,发酵剂用黄豆酿造,麸皮和黄豆的含钙量都比较高,所以陈醋的含钙量也就比较高了。呼应之前提出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感知我在冰箱中冻好的“冰醋酸”学习新知。冰醋酸外形像冰,学生感觉比较新奇,可以提高兴趣。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为了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贯穿化学学科的始终,然后展示乙酸的比例模型。板书分子结构。小组竞赛组装乙酸的球棍模型,并且自己写出结构式、结构简式。学习一种新的烃的衍生物,首先要学习他的官能团,依据之前学习的乙醇的结构,学生会找出羟基,然后教师介绍羰基,两个官能团组合在一起构成新的官能图——羧基。羧基这种官能团的存在,决定了乙酸的化学特性,那么乙酸具有什么样的的化学性质呢?无论学生回答情况如何,老师都要对学生给予肯定,老师启发总结。
根据前面的实验,学生可以回答出酸性。然后,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试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限两种),证明乙酸具有酸性,并填写实验报告单,小组汇报。板书化学性质及酸性。
本环节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让他们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
正当学生积极性很高时,老师提出为什么红葡萄酒、酿造白酒没有保质期,密封储存时间越长越香?为什么炒菜、做鱼时加点醋再加点酒就会使得菜更香,鱼无腥,让我们共同揭开其中的奥秘。板书酯化反应。
教师开始演示实验,并提出问题和提醒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实验做完了,让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同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明白上层是生成的乙酸乙酯,提高实验的可观察性和趣味性,叫学生闻到扑鼻的香味。
在学生的精神正处于亢奋时,我及时提出关键问题: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乙酸和乙醇是以什么方式结合成乙酸乙酯的呢?此时学生将陷入沉思,结合乙醇的知识,会提出两种断键方式,那么如何证明呢,此时我将给学生介绍示踪原子法确定反应机理,同时播放动画,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 酯化反应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大了这部分教学的比重。反应机理是教学重点,如果不做分析,学生在书写方程式时会存在困难。本环节通过演
示实验和多媒体动画,增强教学的直观性;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更好地培养了敢想、善思、勇于创新的精神。
前后呼应:解释酒越放越香和做鱼加醋和酒的原因,同事告诉学生大自然的很多水果花草都含有酯。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可以揭开自然界的奥秘,体验成功的乐趣。
课堂小结
一、乙酸的物理性质
二、乙酸分子结构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1、弱酸性2、酯化反应
课后练习及研究性学习作业
研究性学习:调查身边各种醋的成分及妙用,在生活中学习化学。
教学反思与启发
借助学生喜爱的影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五:乙酸说课稿
课题: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乙酸。
一、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Ⅱ为教材,乙酸是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二课时的内容。
乙酸的俗名是醋酸,是学生常见常用的生活用品,九年级化学已经简单介绍了乙酸的用途,本节课在此基础之上,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进一步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乙酸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烃的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的立体结构模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合物打下方法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高一学生的特点,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编排意图,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方面,要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掌握乙酸得主要性质;了解酯化反应及其历程;了解乙酸的用途;初步学习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设计实验探究乙酸的酸性强弱,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制备乙酸乙酯,进一步学习观察、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设计实验、实验操作,体验成功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自主、探究、合作的优良品质。通过生活现象的解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教学重难点
综合以上教学目标,我把乙酸的化学性质定为本节教学的重点。由于乙酸与乙醇的分子间脱水形式有两种可能,在酯化反应中究竟按哪种方式脱水,是无法在本节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只能通过“示踪原子法”的讲解和模拟反应历程来说明。所以酯化反应的历程是本节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
就学情而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一些关于醋酸的认识,并且已经知道了酸的一些通性,为本节课探究乙酸的性质奠定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而且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说教法和学法
基于以上对学情的分析,根据有机物知识的教学特点,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实验探究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设计实验探究乙酸的酸性强弱;亲手实验制备乙酸乙酯,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突出本节的重点;通过多媒体模拟反应历程,突破难点;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拥有成功感,体验化学学科的实用性。
五、说教学程序
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本节安排以下六个部分。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那么大家知道醋的'来历吗?然后我讲述醋的来历的小故事,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并指出醋中含有3%—5%的乙酸,乙酸的俗称就是醋酸。我从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入手,自然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乙酸的物理性质
在化学上我们研究一个物质的性质,一般都要研究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乙酸物理
性质的学习我采用由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调动五官,去看、去闻,然后总结出乙酸的主要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三)实验探究乙酸的酸性强弱
初中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习过乙酸是一种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那么酸具有哪些通性呢?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入手,可以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降低学生的心理难度。通过回忆,学生可以归纳出酸可以使指示剂变色,能和活泼金属反应,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等等。这时,我乘胜追击,乙酸与我们常见的酸,例如亚硫酸、碳酸相比,酸性强弱如何呢?讨论是创造的催化剂!这时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用多媒体展示实验仪器及药品,分组讨论实验方案,讨论之后,学生可能得出不同种实验方案,如使用紫色石蕊试纸,与金属、碱等反应,与碳酸钠、亚硫酸钠混合等。得出方案后,我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最终得出乙酸的酸性是小于亚硫酸和大于碳酸的,充分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知道是什么就会想问为什么,乙酸具有酸性,那么乙酸为什么具有酸性呢?物质的性质是由其结构决定的,那么使乙酸表现酸性的官能团是什么呢?这时我展示乙酸分子的结构模型,并指出羧基。由性质追踪物质的结构,由物质的结构解释物质的性质,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树立了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观念。
(四)进一步探究乙酸的化学性质——酯化反应
俗话说,“酒是陈的香”,在酒储藏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生成了有香味的化学物质呢?此时,我让学生思考乙醇氧化可以变成什么物质?是不是乙酸和乙醇之间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从而引起了学生进一步探究乙酸性质的欲望。接着我让学生利用所提供的试剂和仪器亲手制作出这种具有香味的物质。在实验之前,我将展示实验用品和装置,展示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在我的指导下通过实验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上层得到无色油状的液体,并有诱人的香味。这时我指出这种具有诱人香味的液体就是乙酸乙酯。此时引出酯化反应的定义可谓水到渠成。酯化反应生成了水,组成水的一个氢原子和一个羟基是从何而来呢?这时学生能想到两种反应的途径,我通过同位素示踪法的介绍,多媒体模拟反应历程,帮助同学建立起在酯化反应中是酸脱羟基,醇脱氢的认识,从而突破了难点。再提供乙酸、乙醇及乙酸乙酯的沸点、密度、溶解性等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在反应中饱和碳酸钠起着什么作用呢?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在此环节中,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技能,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整理归纳,强化方法
在课的结尾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乙酸的性质以及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方法,并将乙酸的性质和上节课所学的乙醇的性质作比较,形成整节内容的知识网络。
(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知识并不是将知识束之高阁,而是要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时我用多媒体列出生活中乙酸的一些用途,要求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去解释,既检验了新知识的学习,又体现了课标的要求——教学要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六、教学特色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由生活走进化学,通过探究实验来突出重点,利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难点,最后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化学新课程由“生活走进化学,由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七、板书设计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1. 酸性:HCl>CH3COOH > H2CO3
2. 酯化反应:
CH3COOH+CH3CH2OH
(三)结构
化学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
CH3COOCH2CH3 + H2O
【乙酸说课稿】相关文章:
乙酸教学设计12-28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03-14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03-21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12-02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02-27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2篇03-21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汇编2篇)11-14
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03-27
春风说课稿说课稿《春》11-18
实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