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空气》说课稿范本
《看不见的空气》说课
《看不见的空气》粤教科技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认识空气》单元第六课,我上的是第一课时。
本课以学生探究为核心,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对空气进行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创新思维。
本课教学设计中,我从证明空气存在的活动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空气的存在;通过“捕捉”空气和移动空气的活动,让学生认识空气占据体积和可以流动的性质。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提问、观察、实验、讨论、交流等科学探究活动,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培养了科学的情感和态度。
一、我确定的教学方向——三目标一重点
1、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简单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通过各种实验活动,认识空气的性质。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乐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素养。
4、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探究活动,了解空气的存在、流动及空气占据的空间。
二、我设计的教学流程——三活动一讨论
活动一:空气在哪里?
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用间接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学生认识到空气这种物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活动二:“捕捉”空气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将空气装起来,然后充分运用感官去感觉空气,使学生对空气形成多方面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用口头语言把自己的感觉描述出来,通过描述,学生头脑中的空气会由零散的表象向概念化的方向发展。
活动三:转移空气。
通过本活动,学生可以清楚观察到:气泡的上升和杯子水面的下降,领悟到空气是能够的转移,进而进一步认识到空气是可以流动的。学生在实验的同时,还能感受到这种科学方法的魅力。
讨论:空气占据空间吗?
经过前面的一些活动的开展,学生对空气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讨论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空气是确实存在的,并且占据一定的空间。
三、我采用的教学理念——三突出一提高
1、突出探究这个中心
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研讨时间,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本课的三个活动中,我给了学生大量的时间进行猜测、观察和研讨,让学生亲历猜测——实验——验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知识的同时,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情感和态度。
2、突出学生这个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其实课堂是学生的,学生的观察、实验、交流方式只要是学生喜欢的,都应该支持。学生的眼光是独特的,教师不可以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们的观察比较结果,学生的每一点发现都应该鼓励。
3、突出实验这种手段
实验是学生最喜欢做的事情,实验更能为课堂创设出浓浓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平台,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本课开展的三个活动和一个讨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敢猜测、肯合作、肯交流,将动手、动口、动脑融于一体,学习兴趣高昂。
4、提高学生观察、推理、实验的能力
本课是一节实验课,实验从证明空气存在的活动入手,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了解“空气在哪里?”;通过“捕捉”空气和转移空气的过程,认识空气具有占据空间和可以流动的性质。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操作,交流汇报,得出结论。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观察、推理、实验的能力。
以上一些,是我个人不成熟的做法,肯定存在着许多不足,恳请各位专 家和老师批评指正,我将不胜感激,谢谢。
【《看不见的空气》说课稿】相关文章:
《看不见的空气》说课稿11-16
看不见的空气说课稿11-26
《看不见的空气》说课稿范文12-09
三年级科学看不见空气说课稿07-14
《看不见的空气》的教学反思范文07-13
《空气》说课稿02-16
《空气》说课稿11-26
《空气》说课稿01-10
三年级科学看不见的空气说课稿范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