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简媜《夏之绝句》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需要用到练习题的情况非常的多,做习题有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份好的习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简媜《夏之绝句》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已有许久,未尝去关心蝉声。耳朵忙着听车声、听综艺节目的敲打声、听售票小姐不耐烦的声音、听朋友附在耳朵旁,低低哑哑的秘密声……应该找一条清澈洁净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为我听不见蝉声。于是,夏天什么时候跨了门槛进来我并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学史课的时候,突然四面楚歌、鸣金击鼓一般,所有的蝉都同时叫了起来,把我吓了一跳。我提笔的手势搁浅在半空中,无法评点眼前这看不见、摸不到的一卷声音!多惊讶!把我整个心思都吸了过去,就像铁沙冲向磁铁那样。但当我屏气凝神正听得起劲的时候,又突然,不约而同地全都注了嘴,这蝉,又吓我一跳!就像一条绳子,蝉声把我的心扎捆得紧紧地,突然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松了绑,于是我的一颗心就毫无准备地散了开来,如奋力跃向天空的浪头,不小心跌向沙滩!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响,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绝句该吟该诵,或添几个衬字歌唱一番。蝉是大自然的一队合唱团;以优美的音色,明朗的节律,吟诵着一首绝句,这绝句不在唐诗选不在宋诗集,不是王维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蝉对季节的感触,是它们对仲夏也有共同的情感,而写成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有点近乎自然诗派的朴质,又有些旷达飘逸,更多的时候,尤其当它们不约而同地收住声音时,我觉得它们胸臆之中,似乎有许多豪情悲壮的故事要讲。也许,是一首抒情的边塞诗。晨间听蝉,想其高洁。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蝉亦是禅。
午后也有蝉,但喧嚣了点。像一群吟游诗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树荫下,闲散地歇他们的脚。拉拉杂杂地,他们谈天探询、问候季节,倒没有人想作诗,于是声浪阵阵,缺乏韵律也没有押韵。他们也交换流浪的方向,但并不热心,因为“流浪”,其实并没有方向。我喜欢一面听蝉一面散步,在黄昏。走进蝉声的世界里,正如欣赏一场音乐演唱会一般,如果懂得去听的话。有时候我们抱怨世界愈来愈丑了,现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实在一滩浊流之中,何尝没有一潭清泉?在机器声交织的音图里,也有所谓的“天籁”。有什么比一面散步一面听蝉更让人心旷神怡?听听亲朋好友的倾诉,这是我们常有的经验。聆听万物的倾诉,对我们而言,亦非难事,不是吗?聆听,也是艺术。大自然的宽阔是最佳的音响设备。想象那一队一队的雄蝉敛翅踞在不同的树梢端,像交响乐团的团员各自站在舞台上一般。只要有只蝉起个音,接着声音就纷纷出了笼。它们各以最美的音色献给你,字字都是真心话,句句来自丹田。它们有鲜明的节奏感,不同的韵律表示不同的心情。它们有时合唱有时齐唱,也有独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它们不需要指挥也无需歌谱,它们是天生的歌者。歌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然其中。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顷刻间,你便觉得那蝉声宛如狂浪淘沙地攫走了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蝉声亦有甜美温柔如夜的语言的时侯,那该是情歌吧!总是一句三叠,像那倾吐不尽的缠绵。而蝉声的急促,(在最高涨的音符处突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绵绣文章被猛烈撕裂,散落一地的铿锵字句,掷地如金石声,而后寂寂寥寥成了断简残篇,徒留给人一些怅惘、一些感伤。)何尝不是生命之歌?蝉声。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
阅读练习题:
文章开头说“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作者说夏天像绝句的根据是什么?(4分)答:
文章倒数第二段中括号内的文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作者是从哪个角度,依照什么顺序咏夏的?(6分)答: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以敏于感受,巧于构思,富于联想,精于炼字见长,是一篇以见识广博,字句老辣取胜的叙事散文。
B、全文犹如一篇绝佳的咏蝉诗章,蝉声作为整体意象笼罩全文,层层递进,回旋往复,而章法井然,形象突出。
C、“有时候我们抱怨世界愈来愈丑了……也有所谓的‘天籁’。”这句话具有鲜明的思辨色彩,告诉人们要客观地看待事物,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好,倾听自然。
D、文章未尾表达了作者豁达爽朗的个性和感物伤怀的闺怨情调。
E、本文吸引人们的是作者细致入微的感受、新颖贴切的意象和机警而妩媚的文句。
参考答案:
(4分)①春季夏季有不同的季节特征,而作者又抓住了这些特征。
②作者抓住了夏季声音(蝉声)的特点:节奏明快、简短精巧、富有韵味,与绝句相似。两问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4分)作者表现出一种青春易逝、美景难留的怅惘;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分号前后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6分)作者咏夏,并不泛写各色夏景,而是集中描写蝉声。依照时间顺序:晨间听蝉,黄昏一面散步一面听蝉。第一句占2分。第2句占4分,其中每分句1分,意思对即可。
(4分)AD(A末句错,不是以见识广博、字句老辣取胜,也不是叙事散文,而是抒情散文;D没有感物伤怀的闺怨情调。答对一项给2分)
评价: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简短的开头,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春夏的区别。作者这两个新奇的比喻,让我颇有一种认同感——春的确像巨制的骈俪文一般宏大,华美,夏呢?我想应该是有着绝句的音韵吧。这个巧妙的对照犹如一个引子,激起了读者的思索,让人迫不及待继续阅读。)
已有许久,未尝去关心蝉声。(这句话,让读者起了好奇,为什么不去关注蝉声?动人的蝉声就这样被忽略了吗?还是作者买个关子,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这不,下面作者就给出了解释。)耳朵忙着听车声、听综艺节目的敲打声、听售票小姐不耐烦的声音、听朋友附在耳朵旁,低低哑哑的秘密声……(排比的手法,每一个小短句无不体现了一个事实——作者的耳,被生活中的声音占据了,她为生活所累,渐渐忘了自然。不知是什么时候,她才记起了这落在记忆深处的蝉声,在一个美好的夏日里重新拾起?)应该找一条清澈洁净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为我听不见蝉声。(洗耳恭听,想听见蝉声,得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我相信作者的意思是想让自己在生活的众多纷扰里恪守平静吧。也许,也就是在这一刻,她萌发了写蝉的念头。)
于是,夏天什么时候跨了门槛进来我并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学史课的时候,突然四面楚歌、鸣金击鼓一般,所有的蝉都同时叫了起来,把我吓一跳。(这比喻真是有趣,蝉声立即变得气势磅礴了,而夏天的出现,则用了“跨进门槛”这一拟人手法,也使得夏天的形象变得活泼起来了。不过,想起来,也是这样的,夏天,有时你盼了半天她还不来,而有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夏这家伙突然降临了,好像不速之客一样。蝉鸣亦是这样,一会儿安安静静的,但忽地就唱起来了,又忽地停了,来无影去无踪,让人摸不着规律。)我提笔的手势搁浅在半空中,无法评点眼前这看不见、摸不到的一卷声音!多惊讶!(蝉鸣竟有如此大的魅力,让作者可以愣着,享受着。用“卷”来作量词,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妙!它体现了蝉鸣的长,反反复复,歌咏不止。)把我整个心思都吸了过去,就像铁沙冲向磁铁那样。(把心思比作铁沙,把蝉鸣比作磁铁,由此可见蝉鸣的吸引力之大,简直把作者的整个心都紧紧地系住了,牢牢地吸住了。)但当我屏气凝神正听得起劲的时候,又突然不约而同地全都住了嘴,这蝉,又吓我一跳!(活泼的语言,让蝉也变得调皮起来了,我们这的蝉也是这样,一只蝉领头,大家就一起唱起来了,而结束的时候总是像约好了似的,再给你一个惊喜。作者嗔怪的口气,依然表现了她对蝉的喜爱之情。)就像一条绳子,蝉声把我的心扎捆得紧紧地,突然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松了绑,于是我的一颗心就毫无准备地散了开来,如奋力跃向天空的浪头,不小心跌向沙滩!(这个比喻真是神了,多么确切地表现出了这个让我几乎没法描写的感觉。那种一紧又一松的感觉,立即跃然纸上,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夏天什么时候跨了门槛进来我竟不知道?(一个问号,一个感叹号,包含着作者对自己的“责备”,被生活占据的整个心灵的那段时光作者把夏的到来都给忽略了,她对自己感到惊异。)
是一扇有树叶的窗,圆圆扁扁的小叶子像门帘上的花鸟绣,当然更活泼些。(树叶也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夏日的树叶是最茂盛逗逗时候,“更活泼”体现了树叶的动感,“花鸟绣”体现了树叶的精致,一扇有树叶的窗,是一扇接近自然的窗。)风一泼过来,它们就“刷”一声地晃荡起来,我似乎还听见嘻嘻哈哈的笑声,多像一群小顽童在比赛荡秋千!(“泼”这个字用得绝妙。大风像水一样泼过来,是不是把叶儿都沾到了呢?叶子们都兴奋地荡秋千了,这真有意思。)风是幕后工作者,负责把它们推向天空,而蝉是拉拉队,在枝头努力叫闹。没有裁判。(一切都悠闲起来了,一切都调皮起来了,这就是夏的特点吗?似乎所有的景物经过作者的想象都开始玩耍,风,蝉,树,构成了一幅多么有趣而和谐的画面。)
我不禁想起童年,我的小童年。因为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录音带,让我把童年的声音又一一捡回来。(把童年的声音“捡”回来,似乎不怎么容易。作者的想象好丰富,捡回声音,其实就是再一次地去欣赏,去感受。)
首先捡的是蝉声。(这种一小句一小句的话剪短精炼,通过这些话可以梳理出一篇条理清晰的,比如说这句,我们就能立即知道作者想先写蝉鸣,先把蝉鸣“捡回来”。)
那时,最兴奋的事不是听蝉而是捉蝉。(由听蝉过渡到捉蝉,这么自然,下面的捉蝉必定可以顺利进行了。这么说,孩子们小的时候肯定做的最多的是捉蝉了。)小孩子总喜欢把令他好奇的东西都一一放在手掌中赏玩一番,我也不例外。(蝉应该也属于这新奇的东西一类吧。)念小学时,上课分上下午班,这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才有的优待,可见我那时还小。上学时有四条路可以走,其中一条沿着河,岸边高树浓荫,常常遮掉半个天空。(曾经的学校和现在几乎完全不一样了,高树浓荫现在也不多了,作者还记着童年时的一事一景,可见美好的童年对作者的印象多么深刻。)虽然附近也有田园农舍,可是人迹罕至,对我们而言,真是又远又幽深,让人觉得怕怕的。(孩子们不都是这样的吗?有的时候会自己吓吓自己,以至于都不敢去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害怕与恐惧有时其实是自己给自己的暗示,导致胆子小了。)然而,一星期总有好多趟是从那儿经过的,尤其是夏天。(夏天经过的趟数会多,让读者会奇怪,为什么夏天就要多走这条路呢,于是他们会好奇地继续往下,这就看到了答案——不为了别的,就为了捉蝉。)轮到下午班的时候,我们总会呼朋引伴地一起走那条路,没有别的目的,只为了捉蝉。(呼朋引伴地走那条小路,是不是团结起来捉到了蝉更多呢?)
你能想象一群小学生,穿卡其短裤,戴着黄色小帽子,或吊带褶裙,乖乖地把“碗公帽”的松紧带贴在脸沿的一群小男生小女生,书包搁在路边,也不怕掉到河里,也不怕钩破衣服,更不怕破皮流血,就一脚上一脚下地直往树的怀里钻的那副猛劲吗?(作者连着用了好几个“不怕”,一下子就把孩子们那时的猛劲表现出来了,为了捉蝉,他们也真是拼了啊!我们现在的孩子,为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许也会像这样不顾一切吧!说不定使上了这样的猛劲后会有丰厚的回报呢!作者通过对孩子动作、模样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热情之高。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回忆和描述孩童时代的阵阵激动。)只因为树上有蝉。(再一次强调,似乎为了自己的蝉,孩子们能尽自己的全力,他们为了捕到蝉,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猛劲,孩子嘛,他们会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付出所有努力。)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千万圈涟漪如千万条绳子,要逮捕那阵浪。(浪的比喻再一次出现,这回,仍然体现了蝉的吸引力,它像磁铁似的紧紧吸着孩子们的心,那么多的孩子都千方百计地抓到蝉,想获得更多的快乐。新颖而贴切的比喻写出了作者被吸引、被震撼、被陶醉的真实而细微的感受。)“抓到了!抓到了!”有人在树上喊。(连喊两声,这孩子是多么激动啊!由此看出了孩子抓住蝉的兴奋与喜悦。)赶快下面有人打开火柴盒把蝉关了进去。不敢多看一眼,怕它飞走了。(小孩子们都对蝉充满了兴趣,他们深知抓到一只蝉不是很容易的事,连火柴盒都得关得严严的,生怕自己心爱的蝉走了哪。)那种紧张就像天方夜谭里,那个渔夫用计把巨魔骗进古坛之后,赶忙封好符咒再不敢去碰它一般。(好贴切的比喻!蝉竟然扮演了魔鬼的角色,真是不可思议,不过,事实正是如此,孩子们都害怕捉来的蝉跑了,所以就像渔夫似的,天真的认为自己很可能一打开盒子,看一眼,蝉就会逃了。)可是,那轻纱般的薄翼却已在小孩们的两颗太阳中,留下了一季的闪烁。(这里将孩子们的眼睛比作两颗小太阳,孩子们的眼的确像太阳一样亮亮的,因为他们的眼里透着天真,透着纯洁,透着希望,是那样地可爱。)
到了教室,大家互相炫耀铅笔盒里的小动物——蝉、天牛、金龟子。(我不仅看到了孩子们互相炫耀时的样子:捉到好几只虫的,得意洋洋,他们趾高气昂地在课桌间穿梭,好像胜利的将军,看着其他孩子的昆虫,而有的还没捉到,只能坐在一旁,眼里流露出羡慕的神色。有趣的孩子啊,抓到虫炫耀应该也是一种快乐吧。)有的用蝉换天牛,有的用金龟子换蝉。大家互相交换也互相赠送,有的乞求几片叶子,喂他铅笔盒或火柴盒里的小宝贝。(大家分享自己的战果,其乐无穷,抓到的每一只虫都装在简易的盒子里,没有人为了自己的虫去买贵的虫笼子。交换、分享,孩童的乐趣洋溢在字里行间。)那时候,打开铅笔盒就像开保险柜一般小心,心里痒痒的时候,也只敢凑一只眼睛开一个小缝去瞄几眼。(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是多么的喜欢自己的虫儿,生怕它们跑了呢。)上课的时候,老师在前面呱啦呱啦地讲,我们两眼瞪着前面,(两眼瞪在前,孩子们都用这种方法来骗老师,蒙混过关啦。)两只手却在抽屉里翻玩着“聚宝盒”,耳朵专心地听着金龟子在笔盒里拍翅的声音,愈听愈心花怒放,禁不住开个缝,把指头伸进去按一按金龟子,叫它安静些,(有了虫儿,孩子们连上课都没心思了,虫虫的魅力可见一斑!孩子们在老师上课时不听课,反而去摆弄那些虫子,装虫子的盒子,还忍不住往里摸一摸,看出了这些孩子的天真顽皮,“专心、心花怒放”几个词儿表现了孩子们的激动。)或是摸一摸敛着翅的蝉,也拉一拉天牛的一对长角,看是不是又多长一节?(“摸一摸”、“拉一拉”这一连串充满童趣的动作,体现了孩子的好奇和童真,他们在不断地探索。孩子多么关心自己喜爱的虫子哪,还想着天牛的触角长没长呢。)不过,偶尔不小心,会被天牛咬一口,它大概颇不喜欢那长长扁扁被戳得满是小洞的铅笔盒吧!(天牛不喜欢铅笔盒?主要原因还应该是小主人惹到它了吧。要不天牛怎么会咬人呢?看来孩子是的确忍不住了,不禁多摸了几下。)
整个夏季,我们都兴高采烈地强迫蝉从枝头搬家到铅笔盒来,但是铅笔盒却从来不会变成八音盒,蝉依旧在河边高高的树上叫。(铅笔盒不会变成八音盒,失去了自由的蝉儿是不是就不叫了呢?或许就是这样吧。蝉像麻雀失去了自由不吃不喝那样,一点声音都没有了。生活在恐惧里的蝉怎能开心唱歌?)整个夏季,蝉声也没少了中音或低音,依旧是完美无缺的和音。(蝉被抓走了许多,但这根本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大合奏,不停地有新蝉不上来嘛。反正我是这么想的,蝉的队伍浩浩荡荡,应该不在乎几个走掉。)
捉得住蝉,却捉不住蝉声。(和刚才说的一样,蝉失去了自由自然不歌唱了,捉不住蝉声,就是蝉被捉了不叫了嘛,但作者总能找到更为生动的语言来描绘。)
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响,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夏天不仅是绝句,应该还是一曲交响乐,各种声音都为夏天演奏着,这里在文中点题。)
绝句该吟该诵,或添几个衬字歌唱一番。蝉是大自然的一队合唱团,以优美的音色,明朗的节律,吟诵着一首绝句,这绝句不在唐诗选不在宋诗集,不是王维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蝉对季节的感触,是它们对仲夏有共同的情感,而写成的一首抒情诗。(这里表现出了真正的绝句和大自然的绝句的区别,蝉鸣是一首绝句,因为蝉鸣有绝句的韵律,它的绝句是对夏天的赞歌。在作者的语言里,蝉似乎成了诗人,一个夏的诗人,蝉用自己的感触作诗,有着自己的风格,这难道不是诗人吗?)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有点近乎自然诗派的朴质,又有些旷达飘逸,(两个“有”体现了普通诗人诗的特点,他们的诗与蝉鸣,作者应该更喜欢蝉鸣吧。)更多的时候,尤其当它们不约而同地收住声音时,我觉得它们胸臆之中,似乎有许多豪情悲壮的故事要讲。(作者的想象力真是丰富,蝉的歌声里能听出悲壮的故事,或许,不去专心地听还真听不出来。作者必定是仔细听了蝉鸣萌生了这种想法吧。)也许,是一首抒情的边塞诗。(由悲壮的故事想到边塞诗,蝉气势磅礴的演奏带给了作者许多思考。)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一日之计在于晨,作者在美好的清早,应该就是在心最静的时候。在晨间,心必定也会有了更多想象空间。蝉的高洁,何以见得?)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作者给出了自己思考的答案:蝉高居,好像有傲骨,宁可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应该还有一点,就是蝉抓起来便不叫了,它们向往自由。我想起了虞世南的名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朦胧中的蝉鸣,应该像清澈的水一般澄净,在作者看来,朦胧中的蝉鸣像雾似有似无。)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蝉亦是禅。(可能是作者自己认为蝉高洁,所以他的心跟着蝉唱也就高洁起来了,可见心有禅自然由蝉一点化就可以明白了,作者自己也有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的力量。)
午后也有蝉,但喧嚣了点。(午后的蝉鸣不如清晨静了,是不时间的原因呢?聒噪的午后,在作者看来,蝉鸣也就被感染了,是不是午后睡醒的蝉多了呢?)像一群吟游诗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树荫下,闲散地歇它们的脚。(这么说,在作者看来,午后蝉的“绝句”应该是拉家常了,是那些吟游诗人们没事随口吟出来的,毕竟是在歇脚这内心躁动着的时刻。)拉拉杂杂地,他们谈天探询、问候季节,倒没有人想作诗,于是声浪阵阵,缺乏韵律也没有押韵。(午后的蝉鸣没有早晨的美感了,炎热的天气,人的心一躁,听着蝉鸣也就躁了,喧嚣了。)他们也交换流浪的方向,但并不热心,因为“流浪”,其实并没有方向。(这有趣的拟人,是作者开始揣测蝉的感觉了吗?我想作者是有了午后慵懒的感觉,也就认为蝉也在午后变得懒懒的了。)
我喜欢一面听蝉一面散步,在黄昏。(由时间顺序,从清晨,写到午后,写到黄昏,这样写出了一天不同阶段蝉鸣声给人感觉的不同,十分有条理。)走进蝉声的世界里,正如欣赏一场音乐演唱会一般,如果懂得去听的话。(看来,作者一直认为蝉的歌是在说话,那不仅是一首歌,是一首绝句,是一篇故事,更是一种语言。懂得去听的人才能有收获。)有时候我们抱怨世界愈来愈丑了,现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实在一滩浊流之中,何尝没有一潭清泉?在机器声交织的音图里,也有所谓的“天籁”。(一连串对比——“浊流”与“清泉”,“机器声”与“天籁”,其实是想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美,只是缺少去发现的眼睛。同时也是告诫大家,要客观地看待事物,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好,倾听自然。)我们只是太忙罢了,忙得与美的事物擦身而过都不知不觉。也太专注于自己,生活的镜头只摄取自己喜怒哀乐的大特写,其他种种都是一派模糊的背景。如果能退后一步看看四周,也许我们会发觉整个图案都变了。变的不是图案本身,而是我们的视野。所以,偶尔放慢脚步,让眼眸以最大的可能性把天地随意浏览一番,我们将恍然大悟;世界还是时时在装扮着自己的。(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去关注自然,聆听生命的歌唱,你才会发现另一个美的世界。这样,你才能寻找到自己渴求的东西。)而有什么比一面散步一面听蝉更让人心旷神怡?听听亲朋好友的倾诉,这是我们常有的经验。聆听万物的倾诉,对我们而言,亦非难事,不是吗?(连续两个反问句,加强语气,突出了“聆听”这个词。聆听生活,聆听自然,自然之美才会在心底绽放。而这一切,需要的就是放慢脚步,用心发现。)
聆听,也是艺术。(精妙的短语,承上启下。)大自然的宽阔是最佳的音响设备。想象那一队一队的雄蝉敛翅踞在不同的树梢端,像交响乐团的团员各自站在舞台上一般。(两个别出心裁的比喻,好像蝉成了演员,在大自然的音响中唱出最迷人的歌。大自然因此而充满了魅力。)只要有只蝉起个音,接着声音就纷纷出了笼。(蝉也得有个领唱,使得它们的合唱更完美和谐,更富有韵律。)它们是各以最美的音色献给你,字字都是真心话,句句来自丹田。(好有意思的拟人!蝉的歌是真心话,这样看来,蝉的形象有趣了很多,它们的歌都是发自内心的,没有过于华丽的修饰,这应该就是大自然的动人之处吧。)它们有鲜明的节奏感,不同的韵律表示不同的心情。(蝉也能用歌的韵律表示心情哪,这句话应该是呼应上文了吧,蝉的歌发自内心,感情不同,歌声自然也不同了。)它们有时合唱有时齐唱,也有独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它们不需要指挥,也无需歌谱,它们是天生的歌者。(蝉唱出的歌也就是因为它的自然美而获得了无穷的魅力,它们的歌唱没有学过,毕竟它们无一不是天生的音乐家。)歌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这应该是清晨的蝉鸣,听蝉的人,心情决定她们能听到什么,静时,可以身心放松,尽情享受。)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顷刻间,你便觉得那蝉声宛如狂浪淘沙般地攫走了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蝉声能消愁,这是自然的力量。)蝉声亦有甜美温柔如夜的语言的时候,那该是情歌吧!总是一句三叠,像那倾吐不尽的缠绵。而蝉声的急促,在最高涨的音符处突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锦绣被猛然撕裂,散落一地的铿锵字句,掷地如金石声,而后寂寂寥寥成了断简残篇,徒留给人一些怅惘、一些感伤。(蝉声,是情歌,是急促的乐章,这都得由耳听之人来决定。或许,它一直是那么唱着的,但心情不同,听出的亦是不同。蝉声给了作者太多的快乐,带来了太多的思考。作者心中,蝉声永远美丽。可在后来,“寂寂寥寥成了断简残篇”,则又流露出一种青春易逝、美景难留的怅惘和感伤,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何尝不是生命之歌?蝉声。(倒装句,是的语言富于变化,读来饶有趣味。反问句,更突出了中心——蝉声,即是生命之歌。作者由蝉声悟出了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这样的旋律,淡然,却又饱含哲理。)
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一连串短句,表达了作者对蝉声更加深沉而又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一个空旷悠远的夏天,梦幻般的童年,似乎就这样戛然而止,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平平仄仄平”,我们心中的蝉声,依旧在鸣唱……)
总评:
这是一篇歌咏夏天的抒情散文,在当季品来确有一番独特的韵味儿。作者似乎忽略了夏天的其它景致,而是集中描写蝉声,她回忆孩童时捉蝉听蝉的情景,描写自己不同时段听蝉的感受——晨间听蝉,黄昏一面散步一面听蝉。作者以其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在平凡中见新奇,通过奇妙的想象来抒发自己对蝉声的特殊感悟,由蝉声悟出了人世间喜怒哀乐,悟出了生命的意义,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无忧无虑生活的情怀。
为什么说夏天是一首绝句?我想可能就是因为蝉声节奏明快、简短精巧、富有韵味,与绝句相似。蝉声成为串联全文的中心线索,层层递进,回旋往复,如同优美的乐章,给人余音绕梁之感。
语言清丽脱俗,长、短句交错运用,使语言富于变化,读起来抑扬顿挫、音韵和谐,富有抒情意味。新颖而贴切的比喻,灵动而充满童趣的拟人,还有一连串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运用自如,写出了蝉鸣的神韵,细腻地描绘出夏天的诗情画意。
【简媜《夏之绝句》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夏之绝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0-21
《夏之韵》阅读答案11-24
夏之韵阅读答案06-20
简媜的语录11-19
简媜散文07-14
杜甫《绝句》阅读答案06-25
《黔之驴》阅读练习题附答案12-22
简媜散文之听舟子说流水美文05-01
《夏》阅读答案11-18
简媜经典语录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