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2021-06-10 19:05:40 试题 我要投稿

初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1分)

初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2分)()

  A.泄气(xiè)竹篙(gāo)拂晓(fú)晨曦(xī)

  B.仄歪(zè)腋窝(yè)箱箧(qiè)憧憬(chōngjǐng)

  C.阻遏(è)荒谬(miù)绥靖(suíjìng)疟子(nüè)

  D.琉璃(liúlí)寒噤(jìn)杀戮(lù)瓦砾(lì)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书写有误的字,请改正过来:(4分)

  A.馈退尖利地窖眼花瞭乱()

  B.消耗张皇失措撇见应邀()

  C.吆喝匍伏缀满精疲力竭()

  D.当然无存蜿蜒赃物血腥()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

  寒噤:因感冒而打寒战。

  B.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C.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D.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4.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2分)()

  ①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③圆明园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④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要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A.比喻比喻反问夸张B.拟人比喻设问反语

  C.比喻拟人设问夸张D.拟人比喻反问反语

  5.原文填空:(3分)

  ①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______。

  ②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______的博物馆。

  ③克拉库耶伐次血腥悲剧中最感人的,是那些被残杀的人留下的______。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毛泽东的《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战役。

  B.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主体部分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C.孙犁的《芦花荡》,叙述了一场“英雄的行为”,故事颇有点传奇色彩,刻画了一个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的老人形象,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是这篇小说的主要特色。

  D.西蒙诺夫的《蜡烛》赞美了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年代用血肉凝结起来的情谊,悼念红军烈士英灵的烛光在坟堆上闪烁,富有诗意。

  7.文学常识填空:(4分)

  ①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

  ②《芦花荡》的作者是,这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

  ③《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和《九三年》。

  8.给下则新闻起个标题:(2分)

  中新网7月22日电中国今日出现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约11时03分53秒,日全食带从浙江的舟山群岛入海东去,此次日全食奇观结束。

  全食带在早上8点左右自西向东经过中国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上海等地区,全食带以外的中国其他地区,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

  最精彩的日全食基本出现在上午9点多钟。

  日全食期间,从西藏东南部一直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最佳观测地带,以阴雨天气为主,天空状况不太理想;而华北、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天气相对较好,能观赏到日偏食。

  标题: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5分)

  课内阅读(一)(10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9.本语段所属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__________,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等课文也选自该集子。2分

  10.“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我”为什么有这种想法?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分

  11.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霹雳”在句中意思是?2分

  12.作者为什么认为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2分

  13.联系全文看,鲁迅笔下的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二)(9分)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4.在上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动词;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描绘出意蕴丰富的背影,集中表现了__________。3分

  15.选段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对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2分

  A.因“我”的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

  B.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C.因“我”与父亲告别,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

  D.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的感情基调形成明显的`对照。

  16.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2分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背影》一文中,写父亲的语言不多,选文部分只有两句,简要分析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情。2分

  ①“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进去吧,里边没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一)《成长的桥》12分

  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子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没有插销了。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的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就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的柔和而又有力、平稳而又焦急、搀杂着心痛与希冀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研究生。

  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懵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18.读了本文后,你认为用“成长的桥”作为标题有什么含义?2分

  19.第二段中写“我”因打碎了花瓶而受到母亲的责骂,在听完“我”“振振有词”地对答后,母亲为何“忍不住扑哧笑了”?2分

  20.将第四段中划线的句子改为“父母非常着急”,好不好,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你认为“我”由“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读到研究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

  22.就表达方式看,最后一段属于,作用是2分

  23.读完此文后,你一定有许多感受要说。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写在下面。2分

  课外阅读(二)美丽如初(14分)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24.文章第①段开始描写出了怎样的环境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4分

  25.第①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2分

  26.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2分

  27.从文中找出与第⑥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相呼应的一句话。2分

  28.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2分

  29.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2分

  三、作文(50分)

  鲁迅先生从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书——《山海经》中感受到了长妈妈真挚的爱;朱自清先生从父亲平常的背影里感受到了父亲深切的爱;我们呢?我们也无时不沐浴在爱的光辉中!

  爱,也许是母亲的的一句叮咛,也许是父亲的一次轻抚,也许是老师欣慰的微笑,也许是同学真诚的帮助……

  因为爱,我们的心田碧波荡漾;因为爱,我们的生活洋溢着芬芳;因为爱,我们的学业蒸蒸日上;因为爱,我们的灵魂熠熠生辉……

  请你以“人生关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内容要有真情实感,字数600字左右。

【初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相关文章:

关于语文第一单元的测试题06-19

语文第一单元质量测试题06-14

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04-02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测试题精选04-07

数学初二第一单元测试题06-20

初二语文第一单元的测试07-22

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06-19

语文下学第一单元测试题03-27

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目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