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六年级华杯赛历届试题揭秘
随着春季的开学,我们即将迎来希望杯和华杯。这两大杯赛也是比较重要的竞赛,为了帮助大家在最后的关头做好冲刺,老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杯赛的信息。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六年级华杯赛历届试题揭秘,希望对你有帮助。
华杯赛试题揭秘——行程:
行程问题与数论问题都是学生们最头疼的知识点。在解题时,行程问题与数论问题大致相同,都需要将各个已知条件合理的组合到一起并最终得到结论,这也是这两类问题相对的难点所在。行程问题虽然难,但是它的出镜率并不高,平均每个杯赛出现1次。
在几个杯赛中,希望杯对行程题目考查数量在3-5题,但是难度不大。其它杯赛均是1道题,难度都是中等偏上的题目。不管是哪个年级,解决行程问题必须先要熟练掌握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其实行程问题也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两大类,那么相遇与追及的基本公式也是必须要掌握的。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需要掌握几个基本类型,如多次相遇与追及问题、流水型船问题、、火车过桥问题、猎狗追兔问题、环形跑道问题等。下面我们看一下2008年走美杯的一道题,题目如下:早晨,小张骑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下午1点,小王开车也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下午2点时两人之间的距离是l5千米。下午3点时,两人之间的距离还是l5千米.下午4点时小王到达乙地,晚上7点小张到达乙地.小张是早晨出发。
分析:本题的第一个突破口就是“下午2点时两人之间的距离是l5千米.下午3点时,两人之间的距离还是l5千米”,由这个条件我们可以得到两人的速度差是每小时30千米。
再由3点开始计算,我们知:小王再有一小时就可走完全程,在这一小时当中,小王比小张多走30千米,那小张3小时多走(15+30)千米,故小张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小王的速度是45千米/小时。全程是45×3=135千米,135÷15-7=2小时,即上午10点出发。
点评:这道题虽然不是固定的题型,但是它却体现出了行程题目的固定解法——分段求解。其实它就是一种分析题目的方式,我们需要找到相同的时间or路程里所同步放生的事情。“下午2点时两人之间的距离是l5千米.下午3点时,两人之间的距离还是l5千米”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在2点到3点这1个小时里,两个人的距离被拉开(追及)了30千米。这是本题的第一个阶段,本题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从两个人3点这个时刻所在地到终点,在这段距离中,小王共比小张多走45千米,而这45千米需要小张用7-4=3小时完成,这样,题目自然就解决了。所以,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题,分段讨论是解决的关键。
在五、六年级的时候,对行程问题的考查难度大大增加,主要的类型在四年级基础之上又增加了比例行程、变速问题、走停问题等。但是解题的思路仍然是分段求解,我们看下面这个例题,【2010年走进美妙数学花园第10题】甲,乙二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出发后8小时两人相遇,若两人每小时都多走2千米,则出发后6小时两人就相遇在距离中点3千米的地方,已知甲比乙行得快。甲原来每小时行________千米。
分析:我们继续分段,甲乙两人分别两次都行走了全程,那么在这两次相同的路程中,我们根据速度比与时间比成反比的关系,可以得到时间比是8:6=4:3,那么速度和的比为3:4,而两次的速度和的差为2+2=4千米/时。所以,加速前两人的速度和为12千米/时,加速后两人的速度和为16千米/时。下面我们再找下一个段,在第二次相遇的时候,两个人在6小时里,行走的`路程差是6千米,我们就能得到两人的速度差为2×3÷6=1千米/时,再由和差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人的速度分别是8。5千米/时和7。5千米/时。
这样看来,我们会发现行程问题并不是很难解决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找到题目中的每一段,这还是需要同学们经过一定的练习才能掌握的。
解决行程问题还有其它的方法,例如用S-T图、柳卡图等画图的方式解决问题,这里我就不一一举例了。希望同学们不要畏惧行程问题,多做一些有难度的行程问题,可以很好的锻炼做题的分析能力,可以使学生解题的逻辑性更强。所以,不要害怕做行程问题,希望上述观点可以帮助同学们解决一些在行程问题中的困扰,轻松备战杯赛。
华杯赛试题揭秘——数论:
个人认为数论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最大难点,因为数论是纯理论性知识,而不像应用题、几何等问题能够形象的表示出来,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即使有些问题只是一些公式的套用就可以解决的,但是对于深入理解上学生还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能学好这部分内容。作为小学奥数的一个较大知识模块,这部分内容也自然是每次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
数论部分包括的主要知识点有:1。数的整除。2。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3。约数和倍数。4。余数问题。5。奇数与偶数。还有,位值原理和数的进制也曾考过。数论部分内容是四、五、六每个年级都要考的,所占比重也都差不多,10%-30%,五年级略微多一些。
四年级考察的知识点还比较基础,也比较简单,主要考察凑整、最大值最小值、约数的个数、奇偶数的性质、数的整除等。我们可以一起看一道2010年“走美杯”的真题,题目如下:今年某地举行一位名人的一百多年的诞辰纪念,这位名人的诞生年代是四位数,其中有两个相邻的数相同,这四个数字的和是24,这位名人诞生于()年。这道题目虽然从表面看已知条件很少,其实有很多隐含条件,首先年份首位一定为1,老人的年纪为100多岁,所以第二位只能为8或9,再结合两个数字相同可以得到中间两个数一定是8,由于数字和为24,很容易尝试出结果为1887。
相较于四年级五六年级的数论考点加入了质数合数、余数问题、位值原理等,部分题目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这数论部分的学习过程中,除了夯实基础、熟记公式外,还要灵活应用各种解题方法,开阔思路。必要时还需试数,但是试数之前一定要尽量缩小范围,减少计算量。而且近几年的考题也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接近实际生活。
以今年的“数学解题能力展示”六年级组初赛第5题为例,一个电子钟表上总把日期显示为八位数,如2011年1月1日显示为20110101。那么2011年最后一个能被101整除的日子是,那么=_____________。此道题目在解题过程中就要联系实际,因为月份只有1~12,而日期因月份不同也有所不同。
具体解题过程为:
首先令=12,根据101的整除性质“四位一截,奇偶相加”可以继续解出101|,101|2011+=3211+,101|80+,所以=21,=1221。另外,如果考生没有掌握101的整除性质,还可以通过试除法得出答案。20111231÷101=199121…10,31-10=21,所以=1221,十分简单。
综合上面两个例题,不难发现,数论的题目看似难度比较大,其实很多已知条件都像一个个小零件一样,隐藏在题目当中。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准确无误的将他们找出来,组装在一起,这时候你会发现,其实题目已然变得很简单。而这些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多思考,并且多接触不同的题型,开阔眼界和思路。
【六年级华杯赛历届试题揭秘】相关文章:
华杯赛第九期练试题和答案05-26
华杯赛决赛的冲刺复习方法有哪些04-26
历届中考作文01-27
洪恩朗读者杯赛后感想06-12
历届高考作文01-27
历届毕业生简历03-29
历届中考满分作文04-23
揭秘古人的养生方法04-27
揭秘华夏传统婚礼02-25
英语的方言大揭秘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