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末考试题

时间:2024-11-05 08:39:04 夏杰 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题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你所见过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三语文期末考试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庇护bì 粗犷ɡuǎnɡ 剔除tì 惩恶扬善chéng

  B.踱步duó 模样mó 憎恶zēnɡ 鲜为人知xiǎn

  C.笨拙zhuō 绮丽qǐ 狭隘ài 扣人心弦xián

  D.伫立zhù 筛选shāi 提防tí 载歌载舞zài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挫折中,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度到对岸。

  B.当探究活动陷入困境,学生一愁莫展时,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寻找新的途径、方法。

  C.虽然古人悬梁刺骨的学习方法有些残忍,但一些人把读书、学习当成负担的态度则更不可取。

  D.小时候,谁敢惹威严的父亲震怒,就必定没有好果子吃。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联欢会上,少儿合唱团首当其冲,为大家演唱了几首欢快动听的歌曲。

  B.有的人对昆曲一知半解,却在昆曲名家面前妄加评论,简直是贻笑大方。

  C.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一个人只有善于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

  D.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云南石林的特有风情造就了生活在这里的哈尼人山一般沉稳坚毅的性格。

  4.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广播孔子学院由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与中国孔子学院总部携手创建,以广播孔子课堂、无线广播、在线广播等为载体,①用38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传播中华文化,教授汉语,②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通过它享受学习汉语服务,成为各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

  A.修改:①用38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宣讲中华文化,教授汉语

  ②为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学习汉语提供服务

  B.修改:①用38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

  ②通过它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享受学习汉语服务

  C.修改:①用38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宣讲中华文化,教授汉语

  ②通过它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享受学习汉语服务

  D.修改:①用38种外语面向世界各地的学员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

  ②为数以万计的海外受众学习汉语提供服务

  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到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转眼之间,夕阳被大海吞没了。整个天空和海洋顿时暗下来,静下来。大海在脚下起伏着,海水像又黑又浓的墨汁,在无声地翻滚着,没有阵阵拍岸的惊涛,没有排排汹涌的巨浪,①。一个个巨大的气泡从海底涌上来,“哗”地裂开,砸向黑漆漆的海面,四周的海水一阵沸腾,打着旋,纵横着,呜咽着。沉下去的越发浓重,涌起的则闪烁着炫目的青光,令人②。

  A. ①只有海浪像开了锅的沸水一般翻滚着 ②不寒而栗

  B. ①只有像开了锅的沸水一般翻滚的海浪 ②不寒而栗

  C. ①只有海浪像开了锅的沸水一般翻滚着 ②惊叹不已

  D. ①只有像开了锅的沸水一般翻滚的海浪 ②惊叹不已

  6. 对下面文段中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花逢盛时,固然惹人喜爱,但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

  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

  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

  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

  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

  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时,花仍在那里。

  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时,花还在那里。

  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人生就是如此呵!酸甜苦辣皆是花,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

  A.选段中运用反问句式,强调了真正的看花人时刻都可以赏花。

  B选段中运用“当……在那里”的排比句式,强调了在生命成长的每一阶段都有花的存在。

  C.选段中用“探头”“舒手舒脚”分别赋予绿芽和枝条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写出了花在绿芽和枝条萌发时的情态。

  D.选段结尾把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比作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同样都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体验。

  二、语文积累(共8分)

  7.默写(5分)

  (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在《<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3分)

  《孟子》一书,是①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孟子的言论和活动。我们学过的②一文,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鱼我所欲也》则阐明了③的观点。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正确对待“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我校团支部就城镇中的某中学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大调查,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你说出某中学能持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因。(共5分)

  【材料一】 某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相关信息调查表

  年 份

  项目内容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政府每年的资金投入 100元/人 150元/人 200元/人

  学校规定实践活动成绩占综合素质评价比例 5﹪ 10﹪ 20﹪

  家长对实践活动认可度 76﹪ 85﹪ 96﹪

  【材料二】

  据了解,某中学在探讨和实践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方面,大力倡导让学生走出课堂,投身社会,参与社会,在社会中增长才干。从2010年至今已组织活动30余次,且每次活动都得到当地资源单位的大力支持。每次活动学生们的参与率都非常高。但也有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总是抱着娱乐、游玩的态度,不能把活动与自身学习、成长相结合。

  原因:______

  10. 下面是某中学开展“红色之旅”主题实践活动的相关材料,阅读下面材料,探究该活动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每点4个字)(共4分)

  2013年5月,某中学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组织了一次“红色之旅”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伊始,学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兴趣,依据学生意愿确定以参观军事博物馆为内容开展此次活动。参观过程中,学生兴致盎然,由衷地感慨中国武器的迅速发展,革命先烈的英勇顽强……为了记录下每一个感人的瞬间,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各自特长、爱好合理分配任务。参观结束后,同学们撰写参观心得,就连平日里很少动笔写作的学生也记录了自己的想法,并在 “腾飞的中国”主题班会中承诺,今后一定好好学习,做一个无愧于国家的中学生。

  探究结果:______

  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说说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实践活动。(共2分)

  答: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2-14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共2分)

  (1)肉食者鄙 鄙:______

  (2)公将鼓之 鼓: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共2分)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翻译:______

  14.请你阅读第③段,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第②空用原文回答)(共5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轻放》,完成第15-17题。(共15分)

  轻 放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那一脸对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设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叹息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

  ④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打扫,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似乎,他遇到的是一个神经稍稍有点错乱的老人。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于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帐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彼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帐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他。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帐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坏了彼此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却把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11)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选自《青年文摘》)

  15.本文围绕“轻放”记叙了父亲的三件事。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共4分)

  事件 “我”的心理变化

  ① 不理解

  父亲打扫公共楼梯并朝路人微笑点头 ②③ ④

  16.结合文章第⑤⑥段,请你谈谈对画线句中“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的理解。(共4分)

  答:_____

  17.作者通过叙述三件事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请你具体分析这三件事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不超过150个字)(共7分)

  答: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19题。(共7分)

  ①汉民族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谐音现象,从词的语音形式上看,这固然与汉语中同音词、近音词的大量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背后蕴藏的文化因素也为使用谐音表情达意提供了沃土。

  ②汉民族善于比附联想,这是汉民族展开思维活动的一种方式。谐音表意中的两种事物或行为,本来都是毫不相干的,就因为他们之间语音相同或相近,汉族人民便利用丰富奇特的比附联想,借用“语音”这一桥梁,把它们自然地联系在了一起。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妻管严”,利用与“气管炎”的谐音非常形象地讽喻了在家中被妻子管制的丈夫。

  ③汉民族趋吉避凶的文化心理是谐音产生的重要心理基础,这和我国的传统观念有关。人们相信语言文字具有超自然的魔力,有些话说多了便会应验。人们通过支配这些语言的读音或文字,来支配与它们相关联或由他们所代表的事物,使之朝着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变化。例如,过年要吃鱼,意味“年年有鱼(余)”,再如,渔民忌言“箸”,认为“箸”与“住”谐音,有停住船行之嫌,对行船来说是不吉利的,因此将“箸”改称为“筷子”,取“筷”与“快”的谐音,表示“快行”或“一帆风顺”之意。可见,通过谐音可以给一些最普通、最平凡的事物涂上喜庆的色彩,寄托自己的美好厚望,也可以给一些认为会给自己带来灾祸的事物换个名称,换成另一种语音形式来表达,以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安慰。

  ④另外汉民族历来崇尚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有些不便直说的话语或事物,用一种含蓄的、和缓的、委婉的、以为对方接受的形式说出来,减轻言语对人的刺激和压力或可能引起的难堪,这也是文化模式对语言交往的影响。含蓄委婉的文化心态常常用谐音表义来体现。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边的“晴”其实是借用了“情”的谐音。含蓄地表达了少女们对少儿郎的情意,而且又贴合整首诗的背景环境,这里的谐音用的就非常形象生动。

  ⑤汉语言中的谐音现象与民族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即使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谐音文化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无论是汇源鲜橙的广告语——真“橙”爱你每一天,还是网络世界中的“886”都是谐音文化发展的鲜活印证。

  18.阅读文章,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什么是“谐音现象”。(共2分)

  答:_____

  19.阅读下面材料,分别说说材料中的谐音现象是如何体现民族文化的。(共5分)

  结婚是人生中的大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祈求夫妻生活美满、多子多福的心里在汉人的婚俗中表现的十分突出。人们往往会在结婚仪式中安排一些能够表示这些观念的礼仪等。婚礼当天新人床上会放上桂圆、核桃、枣子、栗子和花生。如若当天有谁不小心打碎了东西,就会马上说“岁岁平安”“落地开花”等一些吉祥语。

  答:_____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0—22题。(共8分)

  ①著名作家贾平凹说:“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舍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愿意割舍,不吝惜”,实际意思偏向于“舍”。贾平凹的话是在告诉我们:______。

  ②舍能体现一个人的智慧。

  ③现实世界纷繁复杂,我们常常面临着舍的考验,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选择,去割舍。当无法同时完成许多事情时,当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时,我们就一定要舍,该舍就舍,是智慧的体现。2007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面对旗下淘宝网是否收费问题时,他的分析是:“阿里巴巴”的长远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好的电子商务平台,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做大规模;同一时间既想做大规模,又想赚大钱,现有能力还做不到。因此,马云最终决定不收费。_____如今,“阿里巴巴”已成为中国最好的电子商务平台。

  ④只有学会舍,我们才能拥有人生的智慧 ,获得成功。

  ⑤舍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

  ⑥列夫·托尔斯泰在《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中写了这样一件事:面对“用脚丈量多少土地就可得到多少土地”的诱惑,帕霍姆长时间不停地用脚丈量土地,最终吐血而死。帕霍姆的贪得无厌是造成这一悲剧的真正原因。

  ⑦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连任两届总统后,民众依然希望他担任第三届总统,但为了推动美国的民主进程,无论民众再怎么拥戴,大公无私的他还是毅然做出了谁也无法更改的决定:不参加第三届总统竞选。他舍弃权利的举动是美丽的,他转身离去的背影亦是人间最动人的。

  ⑧只有学会舍,我们才能不被物欲所迷、名利所惑、世俗所左右,就能活得高尚,活得坦荡。

  ⑨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一盏明灯,却总是背道而驰;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一面明镜,却总在逃避。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内心矛盾,思绪混乱,难以舍弃自我,难能获得重生。

  ⑩请记住泰戈尔的名言:“当鸟翼系上了黄金,就再也飞不远了。”

  20.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在第①段空白处补写出作者的观点。(2分)

  答:_________

  21. 请你在第③段横线处填写一句话,阐明马云的例子与“舍能体现一个人的智慧”之间的联系。(2分)

  答:_________

  22.简要分析文章⑤—⑧段的论证过程。(4分)

  答:_________

  六、作文(50分)

  23.题目:传递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扩展】

  1.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10分)

  ①窈窕淑女,____________ 。(《关雎》)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__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 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陶渊明《》)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⑥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塞下曲六首》)

  ⑦ _________________,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⑧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①分道扬biāo( ) ② 浮想联piān( ) ③恣suī( )

  3.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那些只懂得爱慕虚荣,攀比炫富而不努力学习的同学,他一向是鄙夷的。

  B.超出体育竞技范围的女排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C.夜色里的蠡园,在彩灯的映照下,呈现出一派浮光掠影、流光溢彩的景象。

  D.调查显示,人类对微信的依赖与日俱增,刷朋友圈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4. 下面文段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A.亡:死亡 B.笞:用竹板打 C.并:一道,共同 D. 宁:难道

  5.下面对名著内容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水浒传》中,李逵因不满殷天锡要抢占柴皇城的住宅,一怒之下杀死了他。柴进因此受牵连而入狱,后得宋江等人搭救。

  B.《水浒传》中,晁盖不听林冲劝阻,深夜率兵攻打曾头市,结果中了史文恭的毒剑,后毒发身亡。

  C.《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了自己父亲生病,请“名医”看病,最终父亲病情加重,不治身亡的经历。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庸医害人”的痛恨。

  D.《琐记》中,鲁迅回忆了与衍太太有关的一些往事以及自己出国留学的原因,其中饱含了对衍太太的赞赏之情。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选文出自于《朝花夕拾》中的哪一篇?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鲁迅哪些观点?

  答案:

  (10分)

  ①君子好逑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③芳草鲜美 《桃花源记》

  ④经纶世务者

  ⑤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

  ⑥宵眠抱玉鞍

  ⑦欲将轻骑逐

  ⑧正是河豚欲上时

  2.(3分)①镳 ②翩 ③睢

  3.(3分)C

  4.(3分)A

  5.(3分)D

  6.(3分)《二十四孝图》(1分) 对反对白话文的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以及批判了封建孝道(2分)。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题】相关文章:

初三语文期末评语12-20

初三语文期末总结与反思05-04

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06-19

初三语文期末简短评语12-19

初三语文期末总结(精选10篇)07-11

初三语文期末教学反思(精选10篇)06-21

初三语文期末总结与反思3篇05-05

初中初三语文期末复习试卷试题08-23

小学语文第四册期末考试题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