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时间:2022-12-25 18:33:29 实施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模板汇总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施方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施方案模板汇总5篇

实施方案 篇1

  结合你的教学经验,谈谈你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及手段,你常用的评价“高招”有哪些?效果如何?

  答: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我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闭卷考试、观察、检测、点评等手段,通过学习我觉得要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主动地自主学习,离不开学习的评价机制。评价要“遵循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适应语文学科教学评价多角度、多层次、多手段、多形式的需要,调整、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语文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样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以前教学评价的一般方法:

  (1)绝对评价法

  (2)相对评价法

  (3)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4)测验法

  (5)征答法

  (6)观察提问法

  (7)作业检查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改进的尝试,具体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量表观察法

  第一:学科学习档案袋评价。指导学生收集个人的语文学习作品及成果,建立档案袋,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评价。档案通常在开学初建立起来,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档案袋,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好的作品分类装入档案袋中,如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读书笔记、文章以及手工制作的成果等。如我收集的成语小故事、我制作的成语卡片、我做的手抄报等等。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档案袋认真维护保管,还可以定期在班级、年级中进行展评。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教师也及时予以评定,并写上客观的、公正的、发展性的评语。成绩突出的同学给予表扬,成绩稍差的同学指出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商量改进的办法,避免在全班面前对较差的学生进行口头批评,维护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老师也可以把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档案袋作为学生期末综合评价的一部分,并把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向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家长汇报,共同分享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档案袋评价方式的推广很有意义,它能帮助学生与教师了解学习与进步的状况,此外对于学生自主性、反思能力、创造性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档案袋评价不仅反映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反映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有效地克服评价标准的单一性和片面强调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特别是对那些爱动手的学生,则给了他们充分发挥特长、展示才华的机会。

  第二:个人学习资料册评价。语文课因为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经常需要学生针对某些问题自己去搜集、查找一些学习资料,以弥补课本内容的局限。每一节课前,教师都要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和素材,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查找或图书查找,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图片资料、影印资料,如果有必要也可以是实物资料。并且按照查找资料的内容分类整理。上课前使用它起到预习作用;课后重读,可以起到复习作用;平时多浏览,更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个人学习资料册和档案袋的区别是:档案袋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集中,资料册则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准备,是学生平时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依据。坚持个人学习资料册的使用,既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也从中锻炼了学生收集、查找资料的能力和分类整理资料的能力。

  第三:日常学习表现评价。例如:上课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主动探究及主题活动的表现等等,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和小组评议的方式,并且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及学生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开始时,学生可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别人,有时在评议中甚至发生争议和冲突,教师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班主任老师和课任老师合作,使学生学会比较、反思,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进步。

  第四:课堂纪律评价。在课堂中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按照要求去做。可以采取民主评议,即小组评议与任课教师评议相结合,从而约束学生的行为,保证稳定的课堂秩序,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第五:持续激励式评价。对进步幅度较大的同学和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分。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把握一定的度,只作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鼓励学生进步的一种手段。

  标准化检测

  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参加校统一考试,并且把期末成绩折合成一定的比例,作为学生期末综合评价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的各种评价方式,特别是档案袋评价使学生清晰明了地了解自己在语文学习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坚持实施之后,既能加强师生之间的协作互动,又可以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相比,新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新的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替代性评价

  ?替代性评价是在标准化测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传统测验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在于评价的方式,也表现在评价对象的灵活性上,替代性评价可以用来评价那些在传统测验中表现不佳或受到限制的学生,以帮助教师作出关于这种学生的有效推论。由于替代性评价通常需要测验学生应用先前所学知识、经验解决新异问题和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因此通常也被称为表现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替代性评价往往需要运用真实的生活或模拟的评价练习来引发始发行为,由高水平评价者按照一定的标准直接观察、评判,其形式主要包括建构式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因此可以说,替代性评价强调让学生在具体的真实或模拟生活情境中完成一定的任务,通过对学生在任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完成任务的成果来评价学生。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可以促使学生在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中,形成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

  再次,我认为在评价中还要注意:

  一、评价要呵护童心 。

  二、评价要注重引导。

  新课程强调课堂上要多激励赏识,少批评指责,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马卡连柯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作为教师,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教师要通过明确、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情感走上正道。

  三、评价要把握好度。

  赞赏也应该有个“度”,超值的嘉奖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惰性。只要学生发言就说“棒极了”“真聪明”,这样的赞赏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把握评价语的“尺度”和“温度”。所谓尺度,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标准的评价语,教师要掌握各种可比性材料,并艺术性地加以运用,进行有效的激励。所谓“温度”,就是根据课堂的不同阶段,注意评价用语的“升温”。一堂课的起始和高潮,往往需要教师以其富有情感的语言纵情渲染,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不断地为课堂“升温”,从而使学生有向高一层次攀登,持久地参与学习的动力。如《珍珠鸟》的教学,课始时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一个朗读的机会,并送上一句“你第一遍就能读得比较正确,很不错”,有效地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等到课堂教学逐渐进入高潮,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时,教师的激励语也臻于“高温”,一句“你读得真棒,把我们都带到人鸟相亲的美好境界中了!”使学生的成就感满足感也趋于“高温”。

  四、评价要讲究趣味。

  机智、诙谐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评价时,我们也要讲究语言的趣味性。

  2、结合对新课程理解,你觉得应该怎样发展性的评价学生?举例说明。

  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仅管现成评价的方式很多,诸如小组评价、形象评价、参与评价、延迟评价等等。但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和最有效的评价。发展性评价的要义在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为贯彻实施课程标准,全面落实最新教学理念,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学业素质评价和品德素质评价结合在一起,从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入手,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应将日常发展性评价、学期阶段性评价与学段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客观翔实的资料,为高中招生考核奠定基础和提供依据,引导教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

  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语文学科特点为依托,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实施以成长记录为基本评价方式的发展性评价。评价手段要便于积累评价资料、便于评价操作、便于实施多元化评价。要贯彻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学生成长自我记录为主,实现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参评、老师定评相结合。评价的方式要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教学评价为评价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便于评价资料的集中与融合,以及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奠定基础。评价角度要体现多元化,坚持情感评价与知识能力评价并重的原则,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制定多元内容融为一体的评价标准。要贯彻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给学生指出发展方向,留出选择余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要重视语言文字的灵活运用能力和语言水平发展的评价原则,激励和引导学生全面提升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课堂的教学设计应适合学生不同智力特点,正确认识和发展学生的特长;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思考,探究知识,展示才能的空间。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与对话,使学生学会合理性思维,养成创新思维的良好学习品质。后现代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的空间。发展性教学评价不同于水平性教学评价和选拔性教学评价,它是一种重在过程的,重视评价对象主体性的,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形成性教学评价。它着力于人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着力于促进人的完美和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评价。

  比如在习作课上,每个学段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有不同要求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写作水平的评价不能采用“写得好,写得不错”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而应根据学生实际的写作水平,采用“错别字少,语句连贯”“表达流畅,事件很感人”“这个故事教师都被你感动了”这一类评价语。因为句子准确、连贯、有感情,这是小学生应该达成的教学目标。用教学目标来评价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可采用的评价方式有: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是近十年来国外兴起的一种新的评价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汇集学生作品以展示学习上的进步,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发展性评价,它不仅反映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反映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有效地克服评价标准单一、片面强调学业成绩的做法。笔者在语文课改中,通过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来运用这一方法。

实施方案 篇2

  中学20xx预防春夏秋冬季传染性疾病实施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总校安全管理规定》、《xx总校第六xx关于安全教育实验区学校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xx总校第六xx创建“平安校园”实施方案》。特制订本《预案》。

  一、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办公机构设在学生处卫生保健室,负责人:

  二、工作分工及工作职责史xx忠:负责在发现病情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总校安委会报告病情和收集汇总上报相关材料,负责接待相关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负责下达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工作指令。吕xx负责指导门卫人员对外来人员体温测试登记工作。李xx:负责特殊时期教育教学工作协调安排,指导卫生保健室做好年级组、政教处层层把关的《晨检报告单》汇总,并向学校办公室或教学管理部报告病情。老师全力配合张xx工作。:负责预防春冬季传染性疾病消毒药品、器材、工作服、隔离区等所需物品的采购工作。张xx:负责和指导各年级组长、班主任老师做好晨检工作,并将晨检结果汇总后报到卫生保健室。:负责校内宣传报道工作、学校紧急工作指令及时向全校师生的广播通知工作。:具体负责收集汇总年级组长填报的各年级《晨检报告单》,校园室内外消毒液、其它药品领取、发放和配兑工作暨楼道及教室的消毒工作。年级组长:分别负责各年级《晨检报告单》发放、收集、汇总工作。共同工作:及时收集各种有关传染性疾病的信息,并负责信息及指令的上传下达。

  三、工作程序

  1.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重大、紧急疫情或病情工作指令按照以下工作程序进行:办公室向主管领导汇报→组织传阅文件→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会议进行工作分工→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汇总→主管领导或主任签字→上报办公室→由办公室汇总上报总校安委会→学校组织召开相关会议通报工作情况。

  2.学校发现重大疫情或病情后按照以下工作程序进行:发现疫情的部门和师生向办公室汇报→办公室向主管领导请示汇报→办公室向总校安委会请示汇报→贯彻落实总校安委会工作指令→向总校安委会汇报工作落实情况。

  3.晨检报告制度按照以下工作程序进行落实:政教处给年级组长下发《晨检报告单》→年级组长给班主任下发《晨检报告单》→班主任摸底填写→由年级组长收回汇总签字→年级组长交给政教处汇总签字→政教处交给卫生保健教师并由教务处主任签字、主管领导签字→卫生保健教师交给办公室并由主管领导签字→办公室报总校安委会→政教处会同班主任通知学生家长并采取隔离措施→学生持医院痊愈诊断证明(政教处审核)返校上学。

  本《预案》在接到教育管理行政部门防控重大疫情通知时立即启动。

  20xx年3月1日

实施方案 篇3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编办《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指导意见》和省卫生计生委、省编办《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实施意见》要求,为加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计划生育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优化服务,依法管理,构建政府主导、覆盖城乡、优质高效、群众满意和可持续发展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健康。到“十三五”末,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达到二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

  (二)基本原则

  积极稳妥,有效推进。积极推进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工作,妥善处理各种情况,做到稳步推进,保持队伍稳定,工作平稳过渡,确保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快速发展。

  因地制宜,谋划发展。结合我县实际,根据妇幼健康资源情况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妇幼健康需求和发展需要,合理配置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

  强化公益,落实保障。整合后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是维护和促进妇女儿童健康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突出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落实编制、经费和运行政策,为妇女儿童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提高效能,激活动力。通过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化绩效管理,激活内生动力,提升效率,确保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同时得到加强。

  二、优化整合内容

  (一)机构设置与主要职能

  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与职能整合的主要方式为“县级合、乡增强、村共享”。

  1、整合县妇幼保健院、县计划生育服务站的机构和职责,组建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要职责:为全县妇女儿童提供围产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妇幼保健服务和妇女儿童常见病防治、助产技术服务等;承担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优生指导、药具发放、信息咨询、随访服务、生殖保健、人员培训等任务;开展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等工作。受卫生和计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业务管理、培训、项目管理和技术支持工作。

  2、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与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职能整合,撤销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在乡镇卫生院加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牌子。乡镇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仍由乡镇政府负责,加强乡镇计生办计划生育管理职能。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负责人由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征求乡镇政府意见后,按干部管理权限任用。

  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主要职责:承担本辖区内围产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妇幼保健和妇女儿童常见病防治等任务;承担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优生指导、药具发放、信息咨询、随访服务、生殖保健、人员培训等公共服务职能;落实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配合承担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等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任务;负责对村级服务人员提供业务培训指导。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指导下,做好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采集相关信息,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相关服务。

  4、保留村卫生室和村计划生育服务室,共享共用。保留计划生育专干,巩固基层工作网底。计划生育专干和村医共同做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相关服务工作。计划生育专干主要负责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教育、药具发放、组织动员、优惠政策落实、信息收集上报、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相关技术服务引导等工作。

  (二)人员配备和资产管理

  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乡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机构及人员编制由县卫生和计生主管部门商县编办、人社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县编委审批后实施。

  原县乡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房屋、设备等各类资产,全部划归整合后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使用,严防固定资产流失。

  (三)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是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所需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足额安排,所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根据人员编制、经费标准、服务任务完成及考核情况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改革,创新发展,激发活力,充分调动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工作积极性。

  完善机构建设机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服务人群广,任务重,要切实加大投入,支持县乡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改善业务用房和装备条件。加快推进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县制定下发优化整合实施方案,编制部门印发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三定”方案。

  (二)实施阶段(20xx年12月1日至12月20日):召开工作动员会,宣布有关工作纪律,乡镇计生服务所人员实行自愿选择,实施优化整合各项工作。

  (三)总结完善阶段(20xx年12月21日至12月30日):进行优化整合工作验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完善提高。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作领导组,乡镇政府要充分认识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配置工作,做到思想不散、队伍不乱、工作不断,保证整合工作顺利推进。

  (二)强化计划生育工作。

  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各项计划生育政策,确保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

  (三)做好宣传引导。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信心,形成有利于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四)严肃工作纪律。

  严格政治纪律、人事纪律、财经纪律,确保涉及改革单位人心稳定,工作有序,任务落实。严禁改革期间工作相互推诿扯皮,对因失职、渎职、监管不到位导致责任事故的,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严禁在改革过程中突击花钱,严防国有资产流失。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对违法违纪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实施方案 篇4

  现将关于 “编演课本剧”的案例研究的初衷和预计实施计划向各位领导同仁汇报一下。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

  我们如皋市高中全面融入课程改革是从20xx年开始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自然成为这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我在前两届学生中尝试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编演过古装课本剧《闺塾》,现代剧《茶馆》,现代版戏剧《长亭送别》。这些实践活动均取得过良好的效果,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这给我们做老师的以很大的启示。我们就想把主动权多交给学生,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是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课程改革强调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而且强调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片面学习转向全面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让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尝试这个微型课题的理论依据。

  二、活动目标的确定

  在“编演课本剧”的实践活动中,我们把“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作为研究的目标,尝试研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挑战性。

  三、活动计划的实施

  我们的活动准备按四个步骤实施。即发动、动员阶段,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展示阶段和总结评价阶段。

  在确立了活动的主题和目标之后,我们就进入第一阶段,发动和动员学生参与。我们课题小组的三位老师找来班干部,让他们发挥带头作用,做好宣传工作,明确这种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瞎胡闹。我们也听取了学生的意见,他们对编演课本剧也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一则是他们都十七八岁,正是朝气蓬勃、好展身手的年龄段;二则对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尝试本身就有一种新奇感、刺激感,而追求新奇刺激又是高中学生的天性,因此这一活动得到绝大多数同学的拥护、支持。在问卷调查中高一(1)班支持率达97。3%,高一(2)班支持率达91%。第一阶段的工作已经按计划在11月17号前顺利完成。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第二阶段。选择相应课文,编写剧本底稿,成立小型剧组,揣摩角色,熟悉台词,搜集相关资料,理解文本。

  先选择适合演的课文,经师生共同商讨研究,拟定了以下两篇课文作为编演的篇目,它们是高一读本必修二上的《药》和《群英会蒋干中计》。然后着手第二步骤,根据特定文本角色的需求,确定“演员”,成立小型剧组。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充满趣味和难度的过程。有的同学很想参与,又怕演不好;有的同学好表现,可没把握;有的好角色有好几个人争着演,这都涉及到同学们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增强同学之间感情的一次好机会,他们会在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促成某些意识的形成和加强。比方说特别腼腆的同学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会自觉找机会锻炼自己的胆量。经过将近一周的物色,用推举、自荐等方式,分别组成了活动小组。高一(1)班初步成立了以季亚会、高晓冬、唐宏敏等为主的“群英会”小组,高一(2)班以王海燕、尤志兵、陈超等同学为主。《药》的小剧组分别由(1)班的张扬扬、赵青青、钱俊锋和(2)班的杨周、刘勇丽和杨龙龙等组成。而我们的课题组成员沈晓枫和姚云庆老师则积极地做好指导辅助工作,他们从图书室借来了《三国演义》,到网上查询相关资料,为学生讲解相关情节,利用课余时间探讨修改同学们写的剧本底稿,帮助揣摩角色。这一过程预计在12月17号结束。

  第三阶段活动展示(20xx.12.18——20xx.2.28)我们预计准备利用语文课或和辅导课,让学生展示成果。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将邀请语文组的同仁和年级上其它班级的代表参加观摩,并请他们给予指导和评价。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xx.3),实践活动结束后,我们设想通过三份表格收集反馈信息,分别是“说说我的心里话”评价表、“自我评价表”和“小组评价表”,结合我们老师指导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体会和启示,撰写结题报告,并及时上交研究报告。

  这是我们全部的构想,也许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我们相信有领导的关心和指导,有同仁的支持和帮助,有同学的配合和参与,我们能战胜困难,顺利完成预期的目标。如有欠缺和不当之处,肯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实施方案 篇5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是每个高中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它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的学习生活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的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强调通过学生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开设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要求学生全员、全过程参加研究性学习课程。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本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性、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从选题、设计、研究、实践至结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力求让学生通过这一实践培养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学生主题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起组织、支持、指导和考评的作用,目的在于调动所有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创造力。

  2.问题性原则。

  本课程通常不是提供一篇教材,让学生阅读、理解、记忆、掌握,而是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引向实际,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沿着发现问题、选择问题、探索问题最后到解决问题的轨迹进行研究,不仅使解决问题有所突破和创新,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3.前瞻性原则。

  本课程不仅在指导思想上突出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即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获得亲自进行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的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并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支撑,而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前沿性、尖端性的命题,从而促使学生在一定的制高点上学习、思考和探究问题。

  4.开放性原则。

  本课程在学习研究专题的确定、研究过程的操作、研究方法的运用、聘请专家的选择、结果的表达以及研究时间、地点的安排等方面,均有相当大的灵活性,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为学习者、指导者潜能的发挥留有充分的余地。同时该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一种开放性思维。在课题研究中,学生研究的问题各不相同,每一个问题由于所获取的资料不同,对资料的分析处理不同,其结果会有很大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已不可能。因此学生没有了思想的束缚,完全可以在自己负责的研究领域中任思绪自由驰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5.整体性原则。

  本课程以现有知识的综合运用为重点,鼓励学生尝试打开各学科知识之间的通道,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分析、综合、交流的能力,多渠道获取信息与资料的能力,自主地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力量的社会实践能力。

  同时,本课程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的整合协调,特别是对学校师资力量的组织和协调。

  6.社会性原则。

  本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加强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课题。同时,注意开发社区资源,利用社会力量,加强和充实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教师的力量。

  7.实践性原则。

  本课程注意到学生在积累和综合各类间接经验的同时,注重为学生提供直接经验,并在探究性实践中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习能力,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途径和机会。

  8.全程性原则。

  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重视全程管理。以学生主题研究性学习过程为基本线索,从选题到设计到实施研究,最后到结题都注意把握学生研究情况,跟踪分析,及时指导,最后进行考核评价并给予学分。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操作要则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进入问题情景阶段、实验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的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具体实施的流程图如下:

  总结经验,表彰先进,评定学分

  成果答辩,年级报告会

  整理分析,撰写报告

  科普辅导,动员布置

  指导选题,初拟方案

  班级交流,教师初审

  组建小组,制定方案

  开题报告,方案评审

  实施研究,教师监控

  中期报告,示范指导

  以上三个阶段原则上都应以课内、课外相结合完成。一般第一和第三阶段侧重在课堂上完成,而第二阶段侧重在课余完成,所用时间根据研究的课题和研究进程,采用分散、连续的常规性安排和临时性调整相结合。各阶段具体实施要求如下:

  1.动员布置,提高认识。

  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学习教育部关于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统一认识,组织校内各方面的师资力量,协调行动。

  第二,分年级进行动员,讲明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意义和实施方法,以调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积极性,诱发探究动机。

  第三,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来校作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辅导报告,使学生基本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程序、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2.指导选题,确定课题。

  研究课题可以由教师提出建议,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思考意向以及就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提出课题。教师从学生选题、立题到设计予以开拓性指导,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在此过程中可体现学生知识储存和掌握社会发展背景的程度。

  3.班级交流,教师初审。

  研究课程的名称在班级交流,并由校研究性学习课程课题指导小组教师进行初审,要求是:课题名称思路切合实际并且无明显的科学性错误。教师初审时可对课题的确定性的含义从科学性、实践性、逻辑性、可行性等角度提出商榷性建议。

  4.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

  经过班级交流、教师初审后,学生自己协商后做出选择,并自由结合组成课题组。课题组的建构必须坚持学生自主性原则,教师在人员安排上应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提出改动或补充建议。

  研究方案应包括对课题内涵的界定、研究依据、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特点与突破点、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成果形式、研究过程与步骤以及课题组成员和顾问、指导教师等,学校可通过颁发“研究方案”,以此为导向,帮助学生整理研究思路;同时也可就具体内容如内涵界定、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等一些主要问题的研究和论文的撰写,根据学生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指导,当然也可由学生自主邀请校外专家进行指导。

  5.开题报告、方案论证和评审。

  首先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开题报告会,相互交流、切磋、启发。在此基础上可由学生推荐出3—4份较为优秀的方案即具有超前性、清晰性、实践性、可行性等特点的方案参加全年级开题报告暨评审会。年级主持的开题报告暨评审会是研究性学习课程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年级组可聘请校内外专家组成“专家小组”参加论证和评审会。专家评审主要依据“课题设计方案评审表”的细目进行课题论证、评审,最后由专家小组对各小组研究方案写出评定意见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6.实施研究,教师调控管理。

  学生个人或小组在研究方案通过后即开始运作,利用可能的时间、空间,在校内外按课题要求运用搜集和整理资料、参观调查、实地考查、实验、电脑信息的搜集与储存、聘请校内外顾问和指导教师讲座等手段。在此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通过各组填写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课题研究管理、评价量表,及时掌握研究情况,并在研究进程上予以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教师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给予指导。

  7.中期小结,示范指导。

  在课题研究的中期,要求各课题小组填写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表,同时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得较好的几个小组举行中期报告会,总结经验,示范指导,推动全局。

  8.整理资料,分析研讨,撰写报告。

  各小组(或个人)经过课题研究,在通过多种手段获取大量的文字信息资料、电子信息资料以及实验中所得数据的基础上,必须依据课题方案,对所获信息进行筛选、归类、综合、分析、提炼,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升华为某些结论或研制为某种成品。据此,各小组或个人撰写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

  应该说,这是整个研究的关键环节,教师(含校外指导教师)工作须深入细致,不仅在具体科学知识方面进行指导,而且在科学精神和态度、资料整理和加工、思维程序和方法乃至成果表达、报告撰写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指导。

  9.研究成果答辩,组织年级报告会。

  学生最终的研究成果需在班内进行成果答辩,在此基础上由班级推荐向全年级学生、教师和家长举行研究报告会,也可由同类型课题研究组织交流和讨论,使彼此间的认知和思维相互撞击,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在知识领域更加开拓,科学精神得到启迪,思维空间更加激活,探究热情得到增强,情感体验得到提升。应该说,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必要组成部分。

  10.总结经验,表彰先进,评定学分。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必修课之一,必须对每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态度和成绩予以评定,以学分形式予以激励;同时就研究性课程开展情况予以总结,对成绩较为突出的小组、个人以及指导老师和校外顾问予以表彰和奖励。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开设方案

  年段 项目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课程进程设计:

  注重对生活和社会问题的观察,学会选题、立题,开展初步研究

  围绕某一领域的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掌握开展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引导学生按个人发展方向进行综合研究

  课程内容设计:

  侧重于人文教育、科学教育

  注重社会领域、自然领域的问题

  综合问题的研究与学习

  课程达成目标:

  感知基本的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科学研究方法,适应研究性学习

  能按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进行研究性学习,具有较强的问题探究能力

  具备开展综合性问题的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

  课程研究方式:

  以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为主

  以实验研究法、思辩研究法为主

  以假设论证,构建模型的研究方法为主。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的教学模式

  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征来看,其教学不可能按某一固定的模式进行,根据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总结概括出了基于实验法为主的研究性学习、基于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法为主的研究性学习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为主的研究性学习。

  基于学生实验的研究性学习 基于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的研究性学习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工会实施方案04-30

安全实施方案06-23

活动实施方案06-23

培训实施方案06-23

项目实施方案06-23

组织实施方案07-22

审计实施方案07-26

医院实施方案07-29

经典诵读实施方案07-30

推广实施方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