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精选20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1
为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气候、良好的生态、丰富的物种、多元的文化、特殊的区位等综合优势,抢抓国家和省加快推进养生、医药、医疗、养老、运动、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重大机遇,积极推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建设六盘水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旅游强省、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的决策部署,坚守发展和生态底线,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深入推进旅游业与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发展,着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旅游“四个价值”最大化,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生态文明建设新驱动,将六盘水建设成为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户外运动中心、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综合健康养生基地,努力探索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市州的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后发赶超、跨越发展道路。
(二)基本内涵
六盘水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基本内涵是:产业上清洁生产、节能低碳、生态环保、循环高效;业态上运动休闲、避暑度假、健康养生、文化体验;设施上功能完善、人本智慧、方便快捷、安全规范;服务上热情周到、真诚礼貌、文明卫生、诚实守信;环境上大地常绿、空气常新、碧水常流、土壤常净。
(三)发展布局
全市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布局为“一轴两路三城四带五组团”。“一轴”即以北盘江为轴,从毛口延伸至乌蒙大草原。“两路”即六安城际铁路和水盘城际铁路。“三城”即市中心城区、盘县县城和六枝特区县城。“四带”即沿主要公路干线,打造都香高速(落别至梅花山)、水黄公路(郎岱至野玉海)、水盘兴高速(玉舍至新民)、沪昆高速(英武至胜境关)4条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带。“五组团”:即牂牁江组团(牂牁江、廻龙溪、月亮河、梭戛生态博物馆等),乌蒙大草原组团(乌蒙大草原、娘娘山、哒啦仙谷、妥乐古银杏、丹霞山等),野玉海组团(野鸡坪、玉舍森林公园、海坪旅游小镇等),梅花山组团(梅花山、明湖湿地公园、三池三湖等),韭菜坪组团(韭菜坪、大河农旅景区、月照养生谷等)。
(四)工作目标
到20xx年,力争全市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0亿元以上,实现游客接待1800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170亿元以上。
二、加快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七大”产业发展
(一)山地大健康养生产业
充分发挥六盘水紫外辐射适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农产品有机质含量高、温泉资源丰富、天然大空调、大氧吧等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地生态观光、休闲度假、避暑疗养等健康养生旅游新业态。加快推进妥乐古银杏、月照养生谷、青山红豆杉养生园、罗咪期铭镓养生园、胜境温泉、廻龙溪温泉、落别龙井温泉、娘娘山温泉、百车河温泉、野钟温泉、新民温泉、5大国家森林和湿地公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山地养生主题乡村酒店(客栈)、农庄、百草园、体验园、生态产品保健基地及国家、省级旅游度假区。依托农业“3155工程”,大力发展红心猕猴桃、茶叶、刺梨、银杏、红豆杉、核桃、魔芋、小黄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有机保健食品、保健品和旅游商品。到20xx年,力争全市健康养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建设2个以上省级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基地,10个以上市级养生项目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生态旅游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农委、市林业局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二)山地大健康医药产业
充分发挥六盘水适宜生物生长的气候优势、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药物有效成分含量高等优势,积极推进医药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山地医药、保健、养生等健康旅游新业态。加快推进黄精、红豆杉、丹参等地道特色优势大宗药材和天麻、三七、石斛等名贵中药材发展,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及药浴、按摩保健、针灸推拿、中医康复等健康服务业;大力开发刺梨、红心猕猴桃、苦荞、姜茶等健康保健品,研发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滋补养生药膳、药酒、药茶等药食产品;大力培育六枝宜枝魔芋、盘县天刺力、红豆制药、水城姜业等一批养生健康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宏奇、三特、金大元等龙头医药企业;加快推进梅花山、沙淤、妥乐、月照等滋补养生基地、中医药文化主题园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园区、中医药名村镇建设,打造一批医药特色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积极创建中医药健康旅游试点城市。到20xx年,力争全市医药产业总产值达30亿元,培育5亿元医药企业1个以上,1亿元医药企业2个以上;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万亩、中药材种植业产值达15亿元以上。(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卫生计生委、市扶贫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市生态旅游委、市林业局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三)山地大健康医疗产业
充分发挥三级综合医院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医疗旅游服务新业态。加快推进凉都医院、市中医院、市儿童医院等重点卫生项目建设,着力提升“中国凉都”旅游目的地就医条件;积极发展集基本医疗与养老、健康服务、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医院、临终关怀医院等特色医疗机构;建立完善商业保险与医疗产业合作机制,积极开发医疗健康商业保险,做大旅游健康服务产业。到20xx年,力争全市医疗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77张、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2、17人、每千人注册护士数2、65人以上。(牵头单位:市卫生计生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政府金融办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四)山地大健康养老产业
充分发挥六盘水夏季气候凉爽、冬季低海拔河谷地带温暖的立体气候优势,良好的生态植被优势、功能完善的现代都市环境等优势,积极推进养老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山地避暑避寒、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旅游新业态。加快推进六盘水休闲旅游避暑生态养生苑、梅花山养老中心、青山红豆杉生态养生园、月照养生谷、红桥高端养老中心、廻龙溪温泉度假区养老公寓等一批集休闲旅游、度假养生、康体养老于一体的综合养老项目建设,积极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商业保险等服务。到20xx年,力争全市养老床位数达2万张、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40张以上,初步构建特征明显的养老旅游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旅游委、市卫生计生委、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五)山地大健康运动产业
充分发挥六盘水夏季气候凉爽舒适、滋润清新、亚高原山地户外运动条件优越等优势,积极推进体育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山地康体运动旅游产业。加快推进玉舍、梅花山、坡上草原等冰雪运动旅游项目建设,积极打造中国南方冰雪基地;加快推进老王山国家聚合式生态型多梯度运动训练示范基地、野玉海国际山地运动基地、乌蒙山山地康体运动基地、韭菜坪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娘娘山山地户外运动基地、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库区山地运动基地、黄果树瀑布源国家级森林公园山地运动基地、牂牁江户外运动基地等康体运动基地建设;继续举办好夏季马拉松赛、山地自行车赛、滑翔伞邀请赛,积极策划举办汽车拉力赛、单绳攀爬(SRT)赛、摩托车场地越野赛、攀岩挑战赛、龙舟赛、野钓大赛、露营大会等特色户外旅游赛事活动。力争到20xx年,运动旅游项目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冰雪旅游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以上。(牵头单位: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旅游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旅游文化投资公司等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六)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
充分发挥六盘水丰富的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山地运动、乡野体验、民族民间文化等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山地旅游新兴业态,着力构建现代都市、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四位一体”的山地旅游产品体系。加快推进梅花山国际生态休闲度假区、野玉海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牂牁江湖滨旅游度假区、百车河生态旅游度假区、乌蒙大草原景区、妥乐古银杏景区、韭菜坪景区、野钟景区(含野钟大峡谷、红岩温泉、花嘎天坑)、营盘景区(含九归大峡谷、乌蒙大地缝、牛棚梁子、哈青峰林)、火铺杜鹃景区、新民景区(新民温泉、梯田、羊圈化石群)、哒啦仙谷农旅景区、娘娘山农旅景区、郎岱农旅景区、大用农旅景区、落别农旅景区、大河农旅景区、米箩农旅景区、水城古镇(含贵州三线博物馆)、三池三湖、仡佬镇等重点旅游综合体建设,着力完善景区的道路、电力、通讯、给排水、厕所、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综合服务设施。打造推出特色一批传统村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家公园和生态旅游景区,加快推进盘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到20xx年,力争全市打造5个4A级旅游景区、10个农旅景区、30个特色旅游乡镇、80个美丽乡村和900户农家乐(乡村旅舍、精品客栈)。(牵头单位:市生态旅游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旅游文化投资公司等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七)山地大健康研学产业
充分发挥六盘水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大型公共设施、高等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等优势,积极推进科研教育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研学旅游新业态;积极策划举办国内国际重大山地旅游、健康养生、运动休闲、文化体验等学术研讨、节会活动。加快推进野玉海、梅花山、韭菜坪、娘娘山、乌蒙大草原、哒啦仙谷等夏令营、冬令营基地建设,加快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盘县会议会址“九间楼”、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凉都国学馆、矿山公园、地质公园等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旅游景区规划建设,加快市科技馆、市文化馆、市美术馆、植物园、农耕院、重点企业(园区)科研基地、民族(苗、彝、布依、白)文化园、盘县丹霞山、盘县大洞、羊圈鱼龙化石、梭嘎民俗生态博物馆等研修旅行基地建设,大力开发具有六盘水特色的`研修旅游线路和旅游商品。(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生态旅游委、市农委、市教育局、市科协、市商务粮食局、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旅游文化投资公司等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三、着力构建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七大”支撑体系
(一)山地大健康旅游线路体系。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着力构建现代都市、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四位一体”有机统一的山地大健康旅游线路体系。
北盘江水域:重点打造牂牁、野钟、龙场、营盘、普古等特色乡镇;重点推进木城、鲁嘎、扁朝、格支、天门、龙场、舍烹、中兴、新场、牛场、龙河等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开发牂牁江、北盘江野钟景区、营盘景区、娘娘山农旅景区等旅游综合体。
都香高速(六盘水境内段):重点打造落别、大用、岩脚、梭嘎、陡箐、月照、大河、大湾等特色乡镇;重点推进牛角、抵耳、水塘、木贡、高兴、土发、猴儿关、双洞、大箐、高炉、海嘎等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开发洒耳景区、大用农旅景区、廻龙溪景区、梭嘎景区、月照养生谷、大河农旅景区、梅花山国际休闲度假区、韭菜坪景区等旅游综合体。
水黄公路:重点打造月亮河、郎岱、牂牁、猴场、蟠龙、米萝、玉舍等特色乡镇;重点推进补雨、阿乐、木城、鲁番、扁朝、补那、法那、裸么、俄嘎、海坪等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开发月亮河景区、郎岱农旅景区、牂牁江景区、百车河景区、米萝农旅景区、野玉海山地度假区等旅游综合体。
水盘兴高速:重点打造玉舍、发耳、营盘、乌蒙、坪地、机场坪、双凤、丹霞、竹海、大山、普田、新民等特色乡镇;重点推进转山、双井、高峰、坡上、小树林、岩脚、鄢官、水塘、黑土坡、乐民、羊圈等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开发营盘景区、乌蒙大草原、哒啦仙谷、丹霞山、老厂竹海、新民景区等旅游综合体。
沪昆高速(盘县境内段):重点打造英武、刘官、淤泥、石桥、胜境等特色乡镇;重点推进麻郎垤、岩博、妥乐、沙淤等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开发胜境(刘官)温泉、盘州古城、妥乐古银杏、沙淤农旅景区等旅游综合体。
机场高速:重点打造月照等特色乡镇;重点推进金竹林、尖山坡、小屯、沙包、大坝等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开发月照养生谷等旅游综合体。
六安城际铁路:重点打造大用、新窑、关寨、陡箐等特色乡镇;重点推进斗篷、岱港、黑晒、茶山、补林、上云盘、土发、猴儿关等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开发大用农旅景区、陡箐土发“音画食尚·东关E寨”等旅游综合体。
水盘城际铁路:重点打造坪寨、都格、乌蒙、鸡场坪等特色乡镇;重点推进沿线可视范围的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开发野玉海、乌蒙大草原、哒啦仙谷等旅游综合体。
(牵头单位:市生态旅游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林业局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
(二)山地大健康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按照“十三五”交通规划布局,加快“快旅慢游”交通服务体系建设。到20xx年,力争重点交通项目完成投资210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80公里,建成旅游公路250公里,“快旅慢游”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航空:重点加快推进盘县机场和乌蒙大草原、野玉海、梅花山、韭菜坪、牂牁江等景区的直升机停机坪建设。
铁路:重点加快推进沪昆客专境内段、安顺至六盘水城际铁路、六盘水至盘县城际铁路等快速铁路建设。
公路:重点加快推进盘兴(高速)、六(盘水)威(宁)高速、纳(雍)六(枝)晴(隆)等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毛口至坪地、岩脚至梭嘎等一批旅游公路建设;推进主干道至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旅游公路建设。
交通服务设施:重点加快推进三个主城区(各1个)智慧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推进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游客中心、停车场、换乘站点建设(三类设施四县区均不少于10个);推进自驾车营地和房车营地建设;推进三个主城区旅游交通标识、公路旅游交通标识和景区旅游交通标识的建设完善;依托公路加油站站点完善旅游综合服务配套功能。
交通运输服务:重点加快推进旅游汽车租赁服务公司建设;开通三个主城区至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旅游客运专线;开通或加密六盘水至北京、上海、广州、海南、昆明、重庆、武汉、长沙等主要客源城市航线。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月照机场公司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三)山地大健康旅游食宿服务体系。按照体系化、特色化、规范化、体验化的要求,加快现代都市、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四个层次”的餐饮住宿设施建设。到20xx年,力争新增旅游床位数4万张以上。
主城区:结合旅游开发实际,重点规划建设、改造提升一批旅游星级饭店、精品连锁酒店、产权酒店、第二居所等旅游住宿设施,规划建设一批集住宿餐饮美食等为一体的综合街区、社区、别院等休闲旅游地产。
特色乡镇:重点规划建设一批经济型酒店、精品客栈、青年旅舍、分时度假酒店、养老公寓和特色美食店。
美丽乡村:重点规划建设农家乐、乡村旅舍和精品客栈。开发地方特色餐饮,重点开发黔菜系列、风味小吃和保健食品,开展特色经营,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快餐配送和连锁餐馆。
旅游综合体: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如牂牁江游轮及水上居所、梅花山冰雪、韭菜坪石林、乌蒙大草原帐篷、野玉海房车、娘娘山树屋、妥乐银杏舍屋、廻龙溪温泉、野钟悬崖、月照洞穴等度假酒店、主题酒店、企业庄园和餐饮综合体、生态餐厅、养生主题餐馆。
(牵头单位:市商务粮食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旅游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局、市旅游文化投资公司等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四)山地大健康旅游娱乐服务体系。充分挖掘六盘水夜郎文化、三线文化、民族文化、健康文化、农耕文化、城市文化等文化资源,加快山地大健康旅游文化娱乐服务设施建设。
主城区:积极利用建成的体育场馆、文化馆、影剧院、城市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推进主城区大型游乐场建设,开发荷城古城、水城河景观带类型多样的娱乐消费项目。
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结合实际开发具有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健康文化等特色的娱乐项目、演艺项目、体验项目,加快娱乐场地设施建设。
(牵头单位: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旅游委、市民宗委、市规划局、市旅游文化投资公司等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五)山地大健康旅游商品购物体系。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结合旅游开发布局,切实加快山地大健康旅游商品开发及专业卖场建设。到20xx年,力争旅游商品生产总值达25亿元,旅游商品的收入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15%左右。
旅游商品:突出地域特色,重点开发农民画、剪纸、刺绣编织、民族服饰、民族乐器等旅游工艺品,推进旅游工艺品规模化和产业化,鼓励发展旅游商品专业村和专业户;突出山地特色,重点开发盘县火腿、天刺力、红心猕猴桃、蓝莓、核桃、茶叶、生姜、苦荞、酒业、玄武岩矿泉水等旅游特色食(饮)品。
旅游商品卖场:三个主城区重点加快旅游购物街区、旅游商品超市、旅游商品电商平台的规划建设;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要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旅游商品购物街区、超市、商铺及电商平台。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粮食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旅游委、市农委、市旅游文化投资公司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六)山地大健康旅游市场主体培育体系。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大力培育旅游投资开发、经营管理、服务等主体,切实壮大旅游企业数量和规模。
投资开发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市县两级旅文投公司,组建一批景区开发经营管理建设子公司,积极参与全市旅游开发和重要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按照“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加快推进野玉海、牂牁江、乌蒙大草原、妥乐古银杏、韭菜坪、百车河等国有及国有控股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完善景区公司治理结构,做活、做实、做大景区开发经营主体。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一批上市公司、集团公司、连锁企业、品牌加盟商等客商参与我市景区开发、食宿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提升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服务主体:加快引进一批“全国百强社”到六盘水设立分社;鼓励市内旅行社兼并重组和联合经营,组建旅游联盟、旅行社超市、旅行社电商等新型旅游服务组织;加快重点景区、宾馆、车站、商场等场所的旅行咨询服务分支机构建设;加快重点客源市场旅游咨询宣传服务机构的规划建设,积极发展壮大以旅行社为重点的旅游中间服务组织。
(牵头单位:市生态旅游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投资促进局、市旅游文化投资公司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七)山地大健康旅游生态环境体系。围绕“大地常绿、空气常新、碧水常流、土壤常净”目标,加快构建山地大健康旅游生态环境体系。深入实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加大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低碳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加大重点旅游景区核心区禁(限)区划定;强化主要公路、铁路、城镇、园区、景区周边的植被景观建设和“整脏治乱”专项整治,积极开展文明诚信单位(村镇、街道、社区、景区、酒店、旅行社、交通等)示范创建,努力打造“三乡·五园”八张国家级生态名片,建设绿色凉都。(牵头单位:市环境保护局、市林业局、市文明办;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旅游委、市农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局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召开全体会议或专题工作会议,对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协调和处理。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情况的跟踪、督促和调度,定期将调度情况报市旅游发展委员会领导。(牵头单位:市生态旅游委;责任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
(二)政策保障。优先推进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七大产业”的工商、税务、组织机构代码“三证合一”及联审办理,推进简政放权,规范和下放审批权限,全面清理收费项目,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关于养生、医药、医疗、养老、农业、文化、旅游等行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为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七大产业”和“七大体系”提供用地指标、招商引资、贷款融资、人事待遇等方面的强有力政策保障。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的投入,建立市县两级财政直接投入增长机制。(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政府法制办、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
(三)统计保障。建立以“七大产业”、“七大体系”主管牵头部门为主体,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覆盖市、县的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统计网络;完善“七大产业”、“七大体系”的统计指标体系和报送制度。(牵头单位:市生态旅游委、市统计局;责任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
(四)人才保障。实施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把“七大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培养和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完善六盘水市师范学院及六盘水职院等职业院校旅游专业设置,引进一批高素质的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专业人才,有计划地选派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特色乡镇、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旅游饭店、旅行社等管理服务人员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培训、挂职锻炼,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人才队伍。(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生态旅游委、市教育局等相关单位,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五)宣传保障。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和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知晓率、认同感、参与度;加大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对外营销力度,市、县(特区、区)每年均组织不少于4次赴主要客源地开展旅游推介、招商引资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媒介全方位、大力度宣传“中国凉都”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品牌,扩大六盘水山地大健康旅游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牵头单位:市生态旅游委;责任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
(六)监督保障。各县(特区、区)、钟山经济开发区和市直责任部门要尽快组建工作专班,认真制定落实工作方案或计划,明确工作责任和完成时限;市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山地大健康旅游目的城市建设,尤其是“七大产业”、“七大体系”发展工作的检查指导,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要牵头组织开展联合督查,督查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负面清单管理内容之一。(牵头单位: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生态旅游委;责任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2
为大力发展健康旅游,振兴发展新经济,满足群众对身心健康的需要,提升全市人民幸福指数,提高我市综合竞争力和服务业发展水平,根据省卫健委等九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有关重大决策部署,依托我市健康服务资源和旅游资源,充分激发和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打造和延伸产业链,开发健康旅游产品,大力促进健康资源与旅游深度融合,为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配置。强化政府在健康旅游体制建设、标准规范制定、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健康和旅游纵深融合,营造良好的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
2、立足本地、创新发展。立足我市实际,充分发挥现有健康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开发特色化健康旅游服务,创新发展方式,扩大辐射范围,提升联接能力,构建具有吉安地域特色的健康旅游发展机制和经营模式。
3、交流合作、开放共赢。积极融入省内外区域合作,借鉴省内外优秀经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我市健康旅游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提升我市健康旅游机构在省内外的综合竞争力。
4、统筹推进、分步实施。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合理布局,选择我市条件具备的地区开展健康旅游试点,积极探索健康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形式及路径,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推动健康旅游有序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20xx年,逐步开展健康旅游示范项目、示范基地和示范区的申报和建设工作,配合省里做好“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建设,开发一批蕴含吉安特色的健康旅游产品,加快吉安健康旅游特色品牌建设,夯实我市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促进健康服务与旅游紧密结合。
到20xx年,全市健康旅游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健康旅游产业布局合理,健康旅游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多层次、多业态的健康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健康旅游市场运行和保障机制基本健全,吸引更多省内外游客将吉安作为健康旅游目的地,产业发展水平有较大提升。
二、提升健康旅游产品供给能力
(四)发展和丰富健康旅游产品
依托我市现有医疗健康和旅游资源,重点突出各地具有吉安特色的系列产品,打造吉安健康旅游产业链。
1、突出中医药资源优势,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发挥吉安生态、文化资源富集的资源优势和名山秀水的品牌优势,利用中医药特色资源,推动中医药与旅游休闲有机融合,大力开发具有吉安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优先在景点景区设立热敏灸体验馆,建设热敏灸小镇,打造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融中医疗养、康复、养生、文化传播等与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在井冈山、武功山、青原山、玉笥山等地打造一批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及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基地,力争建设1-2个全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市卫健委、市文广新旅局,排名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突出特色医疗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医疗型健康旅游服务。融合各项资源,选择区位理想、医疗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康养条件齐全、生态环境好的县(市、区),打造涵盖医疗保健、中医药、康体运动、绿色生态、古文化、红色基因、医养结合等于一体的全链条、多功能的综合型健康旅游目的地。(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工信局、市教体局)鼓励社会资本提供以健康体检和疾病治疗为主的综合医疗服务,打造集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一体的实体型现代化健康服务园区。加强“高、精、尖”卫生人才的引进,组建高端医疗团队、特色诊疗服务团队,努力建设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医疗旅游机构。(市卫健委)
3、突出医养结合资源优势,发展医养结合型健康旅游服务。整合闲置医疗资源向医养结合型老年康复护理院建设发展服务转型。依托我市医疗资源特色和比较优势,以医疗、养老为主题,开发集医疗、康复、保健、养老等功能为一体的健康旅游产品。丰富智能健康养老服务产品供给,推进智能健康养老应用,推进我市医养结合型健康旅游服务业发展。(市卫健委、市工信局)
4、突出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生态型健康旅游服务。依托我市生态资源特色优势,强化生态资源的医疗、保健、康养价值,挖掘负氧离子、矿物质等健康功能,开发森林氧吧、矿泉浴、高山瑜伽、森林雾浴和农耕体验等众多健康项目,提供慢性病疗养、老年病疗养等特色服务。(市文广新旅局、市卫健委)
5、突出温泉资源优势,发展温泉疗养型健康旅游服务。发挥我市丰富的温泉资源优势,根据各地温泉水质、功能及环境差异,结合中草药资源功效,以理疗、保健、美容等功能为核心,打造一批具有不同疗养功能的温泉疗养型健康旅游产品。(市文广新旅局、市卫健委)
6、突出健康食材资源优势,发展食疗养生型健康旅游服务。以健康群体、亚健康群体、病症患者为旅游目标市场,将健康饮食与旅游融合,打造吉安特色食疗养生型健康旅游产品。大力开发我市地方特色养生食品、特殊药膳食品等,将健康饮食与我市红色旅游相融合,为旅游者提供人性化的健康饮食服务。(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
7、突出我市运动休闲资源优势,发展康体运动型健康旅游服务。以全省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为引导,开发攀岩、登山、山地越野、龙舟等健康旅游项目。积极参与或组织开展省内和全市知名赛事,实现赛事旅游与全民健身相融相促。(市教体局)
8、融合各项资源,发展综合型健康旅游目的.地。选择区位理想、医疗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康养条件比较齐全、生态环境好的地区,打造涵盖医疗保健、中医药、康体运动、绿色生态、古文化、红色基因、温泉、食疗、医养结合于一体的全链条、多功能的综合型健康旅游目的地。(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教体局)
(五)创建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项目)
开展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项目)申报工作,推进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项目)建设。参与制定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建设申报标准,推进健康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打造系列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品牌。(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文广新旅局)
(六)提升健康旅游服务品质
加强健康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于安全措施。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优化和完善“全域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提升健康旅游智能化导航水平,积极参与“互联网+健康旅游”试点工作。推进智慧健康旅游产品研发及其服务技术的创新,激发健康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文广新旅局)
三、培育健康旅游消费市场
(七)加大健康旅游推介力度。充分利用有关推介平台、传统媒体、网络、自媒体、博览会等多种方式,强化健康旅游目的地营销,积极推广推介我市健康旅游产业和产品。在文化和旅游官方网站开设健康旅游专栏及健康旅游信息交流区。(市文广新旅局)
(八)推进健康旅游服务信息化。按照国家和省里统一部署,参与健康旅游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搭建。加强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健康旅游智能化导航水平。(市卫健委、市文广新旅局)
(九)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辖区内相关商业保险公司加强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的合作,提供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服务,按规定落实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市卫健委、市发改委)
四、优化健康旅游发展环境
(十)科学规划,推进健康旅游持续发展。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按照省统一部署开展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区)建设工作。适时组织开展吉安健康旅游发展研究,探索健康旅游发展理论、模式和路径,指导吉安健康旅游可持续发展。(市卫健委、市文广新旅局)
(十一)推进市场准入和行业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降低准入门槛,优化审批条件,精简审批材料,规范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效率,改革审批方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覆盖健康旅游产业全链条、全过程的包容、审慎、有效的监管机制,明确监管责任,推行属地化管理,依法规范健康旅游服务机构及个人从业行为。强化健康旅游产品质量重点监管和市场日常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探索建立适应新生事物特点的科学监管模式,打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促进健康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市卫健委、市文广新旅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
(十二)完善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大对健康旅游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健康旅游产业土地供给的综合协调,科学规划健康旅游建设项目用地,依法依规强化用地监管,严禁擅自改变用途。支持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制定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医疗保健业、旅游业等相关机构开展健康旅游业务。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健康旅游产业,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健康旅游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在人才、管理、服务、技术、品牌等建立协议合作关系,允许公立医院根据规划和需求,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新的非营性医疗机构。(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发改委)
(十三)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支持我市相关高校开设健康旅游相关专业,鼓励社会资本创办健康旅游职业院校,规范并加快培养护士、护理员、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医学英语、营销运营等从业人员。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地方探索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技术及服务人才有序流动的机制。加大健康旅游研究领域的科研投入,深入研究健康旅游发展的市场运行机制及健康旅游管理等领域。(市卫健委、市文广新旅局)
(十四)推进行业诚信自律建设。鼓励成立健康旅游行业协会,强化行业管理和社会监督,提升行业自我管理能力。积极参与“互联网+信用+健康旅游”,提升社会获得感和满意度。推进行业自律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健康旅游行业自律机制,促进健康旅游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市卫健委、市文广新旅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
五、保障措施
(十五)强化部门协同。建立健康旅游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多规合一、部门联动、产业融合”的一体化实施机制,统筹协调健康旅游发展涉及的医疗健康、旅游等方面的政策,推动健康服务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十六)推进试点示范。各部门根据职能牵头实施,推进试点示范建设和申报。选择一批具备良好资源条件、具有前期工作基础、符合政策支持方向、地方积极性较高的健康旅游项目,建设各具特色的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并做好相关申报工作,形成稳定的健康旅游市场。
(十七)加强交流合作。加强与健康旅游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发展经验,积极开拓我市健康旅游市场。加强与省内外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合作,积极参与相关标准制定,提升我市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大力引进优秀专业人才、管理技术和经营模式,提高我市健康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3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xx〕11号),结合宣城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定位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为指导,以建设健康城市为统揽,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抢抓国家、省健康产业发展政策机遇,依托我市优良的自然生态资源、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配套的产业支持,打造“健康宣城、养生福地”城市名片,大力发展中医医疗服务、健康养老、中医药养生、健康旅游等健康服务产业。到20xx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产业总规模达到300亿元左右,建成“长三角”以至华东地区知名的健康休闲养生养老目的地、全国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孵化和集聚发展城市、打造全国中医药健康养生服务综合改革实验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发展重点
(一)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孵化和集聚发展城市。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保健、康复、调理、养生等方面的优势,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机构、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着力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孵化和集聚发展城市。
大力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市、县、乡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扎实推进宣城市中医医院、郎溪县中医医院、广德县中医医院、宁国市中医医院、旌德县中医医院新建工程。推动宣城市中医院创建为三级中医医院,泾县中医医院创建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推动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全市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设有“中医堂”,鼓励零售药店提供中医坐堂诊疗服务。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个,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以上、省级重点专科8个以上和市级重点专科30个以上。(市卫生局、各县市区政府等负责。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利用资源优势,支持开发中医诊疗、康复理疗、养生保健等医疗器械和设备。(市食药监局、市卫生局、市发改委、市招商局、市商务局等负责)积极引进省外优势品牌,优化中药产品结构,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合资、合作、独资等多种形成,参与中医药健康产业开发,促进中药产业优化升级,催生现代中药产业集群,使宣城成为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药制造产业基地。(市发改委、市食药监局、市卫生局、市招商局、市商务局等负责)扩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种植基地规模,提升中药材加工能力。按照基地化布局、标准化建设、道地化种植的原则,重点打造宣木瓜、宁钱胡、太子参、灵芝等道地药材的基地化种植。(市农委、市食药监局、市发改委、市招商局、市商务局等负责)积极争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中医药管理局、省食药监局和省农委支持,培育1-2个产值超3亿元的规模型、带动型、引领型中成药加工龙头产业集群,打造2-3个销售超亿元的知名产品。广泛招商引资,催生和扶持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中成药和保健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使之在健康产业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市食药监局、市卫生局、市发改委、市招商局、市商务局、市农委、市规划局、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负责)
打造“一园一街一基地”工程。大力发挥我市新安医学和地方中药材特色优势,在宣城城区规划建设“一园一街一基地”工程。到20xx年,依托国家级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药械健康产业园和精方骨科用药产业园,争取同仁堂等知名企业落户发展,加大中成药开发利用和中药材电子商务等健康养生产业培育孵化,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产融园”;(市发改委、市食药监局、市卫生局、市商务局、市招商局、市规划局、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负责。)鼓励名老中医开设国医堂、国药堂、艾灸堂和养生堂等,规划并建成以传统中医、药膳、药浴、艾灸、火罐、中药养颜美容等中医药传统技术为特色的“中医药健康养生体验一条街”;(市规划局、市卫生局、市食药监局等负责)通过建设新安医学展示馆、中医药文化广场和中药植物园等项目,创建成“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市卫生局、市食药监局、市规划局、市建委等负责)
(二)打造全国中医药健康养生服务综合改革实验区。以中医药健康养生为主线,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养生系统工程和提高健康养生养老专业化发展水平,创建全国中医药健康养生服务示范区。
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养生工程。积极推广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发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和中医康复疗法。全市中医医院均设置“治未病”中心,为群众提供养生保健、体质辨识、中药调护、保健品消费指导等多样化服务。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和新农合支付范围,促进针灸、推拿等特色中医医疗康复保健服务业健康发展。(市卫生局、市食药监局等负责)
提高健康养生养老专业化发展水平。贯彻执行《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宣政秘[20xx]314号),制定发展健康养生养老规划,以健康养老、休闲养生为重点,在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积极打造特色健康养生养老休闲区,带动全市县域健康养生养老事业发展。发展中医养生、保健、药膳,积极打造养生养老基地。到20xx年,全市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不少于45张;融入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符合标准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8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市卫生局等负责)
(三)建设华东地区重要的健康旅游目的地。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宣城优越的生态优势,加快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八大工程,依据《宣城市美好乡村休闲养生旅游概念性规划》,积极发展以健康为主题的旅游产业,促进健康服务产业与旅游良性互动、深度融合,把我市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健康旅游目的地。将健康养生与文房四宝、诗词文化等体育文化旅游特色相结合,充分依托中国文房四宝旅游文化节,举办健康养生旅游文化节。重点依托夏渡森林公园、中国鳄鱼湖景区等景区,打造城南近郊生态养生旅游度假区;依托桃花潭风景名胜区、查济古建筑群景区、太平湖景区等自然山水条件,结合皖南文房四宝文化资源和新四军军部红色旅游资源,建立大桃花潭生态养生度假旅游示范园区。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推出以“体育旅游,快乐健康”为主题的体育健身和体育休闲旅游,打造一批包括漂流、探险、攀岩、自行车、水上运动等各具特色的精品休闲体育旅游项目。(市旅游局、市文广新局、市教体局、市发改委等负责)
(四)加快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按照专业化、规范化、差异化的方向,大力发展医学整形美容、康复护理、健康咨询、心理辅导、体育健身、人才培训等健康服务。
大力发展医学整形美容。依托宛陵湖优越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在周边规划建设以医学整形、医学美容为主的医学整形美容园区,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医学整形美容医院,中外合资投资新建一所二级以上美容整形医院,把医学整形美容园区打造成华东地区设备最先进、技术最领先、项目最齐全的高端医学整形美容中心。(市卫生局、市规划局、市人社局等负责)
加强康复护理医疗服务。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各种康复医疗资源,逐步建立分层次、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疗服务、残疾预防、康复健康教育等职能,支持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1—2所二级以上康复护理医院。建立康复医疗机构与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提升康复服务专业化水平。(市卫生局、市规划局、市人社局等负责)
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服务。引导体检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开发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项目,开展疾病预防、检后跟踪干预等服务,开展连锁经营。加快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培育2-3所提供心理咨询、母婴照料等服务的大型专业服务机构(市卫生局、市人社局等负责)
发展全民体育健身。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运动健身培训,普及运动健身科学知识。加快市体育中心建设步伐,每个县市均建有1个室内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到20xx年,建成中心城市“10-15分钟健身圈”,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体育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群众体育锻炼意识明显增强、身体素质不断提高。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管理。(市教体局、市发改委等负责)
建设健康养生人才培训基地。依托宣城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健康养生管理学院,开设养生保健、中医健康管理、医养旅游、养老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亚健康调理等专业,填补国内健康养生相关专业空白;(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宣州区政府、市教体局、市发改委等负责)积极同中国中医科学院等中医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通过设立分院、开展科研成果技术转化等形式,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人才培训基地。(市卫生局、市教体局、市发改委等负责)同时,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相关专业,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规范并加快培养护理员、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健康旅游引导员等从业人员。(市教体局、市发改委等负责)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市卫生局、市人社局等负责)
培育专业化第三方机构。支持社会资本投资设立医学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和医学独立实验室,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以及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建立第三方机构与医疗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互认和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医学检验、药学研究、临床试验等服务外包。完善医药科技中介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加强第三方服务质量认证和监管。(市卫生局、市科技局、市食药监局等负责)
三、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健康服务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健康服务业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和重大问题协调。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套措施、一个精品”的要求,加强对各责任单位的绩效考评。建立“联席会议”、“定时通报”、“限时办结”、“台账管理”等制度,以畅通高效的制度机制推进健康服务业产业加速发展。
(二)争取政策支持。编制我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充分运用国家、省新兴产业、科技、人才等专项资金,在重大项目立项等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省促进健康服务业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和扶持政策。积极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沟通和合作,批准并指导我市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孵化和集聚发展城市。
(三)推动项目建设。加大健康服务业产业领域开放力度,着眼宣城健康服务业产业市场需求,采取培内与引外相结合的方式,引进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和专业健康管理公司,建设高端健康服务业产业项目。建立宣城市健康服务业产业重点项目认定制度,完善市重点服务业产业项目库,每年筛选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健康服务业产业项目重点培育。加强重点项目推进,简化审批程序,营造良好建设环境,为促进健康服务业产业提速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四)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加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的有效衔接,统筹保障医疗等健康服务业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将健康服务业产业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健康服务业产业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安排健康服务业产业项目用地空间,优先保障非营利性机构用地。
(五)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深入宣传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和促进健康的社会风气。各地、各部门要把发展健康服务业产业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直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和职责分工,抓紧制定配套文件。各县区政府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抓好贯彻落实。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4
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有效扩大就业、稳定经济增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40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xx〕14号)和《阿坝州健康促进县创建实施方案》(阿州指发〔20xx〕4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州委有关重大决策部署,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依托我县健康服务资源和旅游资源,充分激发和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积极打造和延伸产业链,开发健康旅游产品,大力促进健康资源与旅游深度融合,为我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发展目标
到20xx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
1、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康复、护理等服务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全县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等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2、健康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中医保健、健康养老、健康体检、咨询管理体质测定、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旅游等健康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健康评估和健康风险预测水平明显提高,对个人和人群健康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能力明显提升。
3、大健康服务产业融合发展。合理定位、科学规划,逐步开展健康旅游示范项目、示范基地和示范区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开发一批蕴含九寨沟特色的健康旅游产品、路线,加快九寨沟健康旅游特色品牌建设,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促进健康服务与旅游深度融合。
4、环境不断优化。引导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健全,行业规范、标准更加科学、完善,行业管理和监督更加有效,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高,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群众幸福感明显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1、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服务。着力构建“一核三带多点”医疗机构新布局,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新格局。通过错位发展、优化配置,纵深推进医共体建设,形成“一核三带多点”医疗机构新布局,以医共体总医院为核心,建立ICU、介入治疗等新学科,全面提升危急重患者的救治能力;以第二人民医院、双河镇卫生院、玉瓦乡卫生院为纽带建立医疗卫生次中心,加强慢病、常见病、多发病救治水平,提升旅游应急救治能力;以多点分布为支撑,乡、村卫生机构辐射全县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提升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全面发展中藏医药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藏医药特色优势,大力推广中藏医药服务。积极开展“治未病”和老年病研究工作,推动医疗机构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亚健康调理、季节养生和预防保健等服务。支持有资质的中医、民族医专业技术人员开办中医诊所。大力发展中药产业,推进药材种植业及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中藏医药保健产业,大力推进中藏医药科技创新,积极研发一批中藏医药养生保健系列产品。
3、着力构建慢病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治疗室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各级医疗机构康复科、民族医药特色康复服务功能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加强康复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县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患者的分级诊疗机制,畅通双向转诊渠道,建立急性期病人到县级医院就诊,康复期病人回基层诊疗的双向转诊机制,到20xx年底,初步建成以县中藏医院康复医疗科中藏医特色康复服务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治疗室为主,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县、乡、村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4、加快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养老服务功能。推动医养融合发展,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院、社区和居民家庭,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辖区老年人建立健全健康管理服务制度,做好老年人免费体检、保健咨询、健康指标监测和健康信息管理等服务,开展老年心理健康和关怀服务。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在中藏医院开设老年病科,设置老年病床。
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
责任单位:县科技农牧局、县民政局
(二)促进发展全民健身服务
完善乡、村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结合我县风景名胜区、乡村振兴、宜居县城建设、魅力小镇打造等,加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体育场馆、学校体育设施等向社会开放,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健身组织,以及健身培训、健身指导咨询等服务。开展具有九寨沟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例如半程马拉松、藏羌健身锅庄、广场舞等活动。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举办职工运动会,创新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体育模式,吸引更多职工参与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严格保证青少年学生体育课时和课外体育活动。
牵头单位:县文体旅游局
责任单位:县级各部门
(三)塑造健康行为
加强控烟限酒。加强控烟宣传教育,推行无烟社区、无烟单位、无烟学校、无烟家庭等无烟环境创建,提高戒烟干预能力;加强限酒健康教育,控制酒精过度使用,减少酗酒,加强烟酒销售监管,严禁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引导合理膳食。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改善居民食盐、油脂摄入过多等问题。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营养健康工作的指导,开展示范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厅的建设。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培养本土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和护士等,提供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等心理健康服务。
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共创健康环境
将健康生活方式养成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爱国卫生运动、疾病防控相结合。把健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保障公共健康服务设施用地,完善相关公共设施布局和标准,完善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加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机关、健康学校、健康家庭建设,提高社会参与度,普及健康理念。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五)落实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卫生健康部门倡导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推进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建立覆盖城乡社区、医院、学校、机关、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发展“健康保健员”“健康指导员”“家庭保健员”等岗位,探索健康管理工作方法和途径,落实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任务,为辖区各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支持。
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六)健康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
依托现有医疗健康和旅游资源,重点突出各地具有九寨沟特色的'系列产品,打造九寨沟健康旅游产业链。
1、突出中医药资源优势,发展中藏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发挥九寨沟生态、文化资源富集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利用中藏医药特色资源,推动中藏医药与旅游休闲有机融合,大力开发具有九寨沟特色的中藏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以成都中医药大学国际康养中心、罗依生态园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中国·九寨刀党参馆、九寨沟国际医养度假(示范)区项目为建设重点,打造以中藏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融中医疗养、康复、养生、文化传播等与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中藏医药健康旅游。
2、突出医养结合资源优势,发展医养结合型健康旅游服务。整合闲置资源向医养结合型老年康复护理院建设发展服务转型。依托我县“天然氧吧”、自然资源的优势,挖掘负氧离子等健康功能,以候鸟式养老为主题,开发森林氧吧、高山瑜伽、森林雾浴、农耕体验等健康项目,提供睡眠体验、慢性病疗养、老年病疗养等特色服务,推进我县医养结合型健康旅游服务业发展。
3、突出温泉资源优势,发展温泉疗养型健康旅游服务。根据南坪镇温泉水质特色,结合我县道地中药材资源优势,以理疗、保健、美容等功能为核心,打造一批具有不同疗养功能的温泉疗养型健康旅游产品。
4、突出健康食材资源优势,发展食疗养生型健康旅游服务。以健康群体、亚健康群体、病症患者为旅游目标市场,将健康饮食与旅游融合,打造九寨沟特色食疗养生型健康旅游产品。大力开发我县地方特色养生食品、特殊药膳食品等,将健康饮食与我县旅游相融合,为旅游者提供人性化的健康饮食服务。
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
责任单位:县科技农牧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商务经济合作局、县文体旅游局、县市场监管局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结合九寨沟县实际情况,扩大健康服务业人才培养规模,建立健全健康服务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推动专家智力帮扶实施,健全我县对外合作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在实施多点执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的试点工作,鼓励医师开展多点执业,尤其是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
牵头单位: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卫生健康局
(八)加大健康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自媒体等多种方式,强化健康旅游目的地营销,积极推广推介我县健康旅游产业和产品。在文化和旅游官方网站开设健康旅游专栏及健康旅游信息交流区。创新开展“健康酒店”评选活动,举办营养膳食、康复服务技能等培训班,鼓励酒店结合道地药材向广大游客提供营养膳食、推拿按摩服务。以提升辖区居民科学健康观、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妇幼健康素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为重点内容,在电视、移动媒体和新媒体播放健康公益广告,传播健康素养核心信息,深入社区开展健康巡讲,发放健康教育传播材料,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的质量和覆盖面。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文体旅游局、县卫生健康局
三、保障措施
(一)政府引导、市场配置。强化政府在健康促进、标准规范制定、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强化部门协同,建立健康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多规合一、部门联动、产业融合”的一体化实施机制,统筹协调医疗健康、旅游等方面的政策,推动健康服务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二)健全机制、加强监管。加强健康服务业监管,依法规范健康服务机构从业行为。加强综合执法、食品药品、卫健等行政主管部门的联合监管和执法,强化服务质量监管和日常监管,落实专项经费预算。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引导健康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自觉开展诚信服务。
(三)交流合作、开放共赢。加强与健康旅游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发展经验,积极开拓我县健康旅游市场。加强与省内外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合作,积极参与相关标准制定,提升我县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大力引进优秀专业人才、管理技术和经营模式,提高我县健康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5
为深入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落实《“健康中国20xx”规划纲要》及全省服务业发展大会和文旅发展大会精神,推动健康服务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局《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卫规划发〔2017〕30号)及《“健康四川20xx”规划纲要》《四川省康养旅游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四川实际,提出进一步推动健康旅游发展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健康旅游广阔融合发展空间,满足人民健康旅游消费需求,推动健康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健康四川”注入新动力,培育新动能。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导向、市场驱动。政府加强对健康旅游的规划引导,提高健康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坚持文化传承、持续发展。把健康旅游作为促进四川健康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健康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促进健康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特色发展、品牌提升。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各地健康旅游发展重点任务,通过重大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特色优势领域优先发展和集聚发展。充分发挥品牌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培育健康旅游领域知名品牌,塑造产品核心价值。
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开展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试点建设,打造一批以提高供给能力、培育消费市场、优化政策环境为主的高端医疗、中医药特色、康复疗养、休闲养生健康旅游品牌典范。继续有序稳步推进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建设。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发挥四川医疗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创建集医疗护理、健康管理、康复保健、休闲养生、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医疗旅游服务贸易示范区,培育中医康养、口腔、医美等国际医疗旅游品牌及全国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力争将四川打造成为全国医疗康养旅游目的地。
到20xx年,全面形成“医、康、养、健、智”五位一体的健康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健康旅游繁荣发展,人民健康及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将我省建设成为全国健康旅游产业强省和国际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健康旅游发展布局。
围绕“5+1”现代产业体系和服务业“4+6”重点产业培育方案,根据“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统筹全省各地健康产业资源,全面优化我省健康旅游产业布局,着眼各地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特色,突出产业聚集,强化区域协同,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在全省范围内培育一大批特色鲜明、专业化程度高、配套完善、优势明显的健康产业集群。
(二)丰富旅游产品升级消费业态。
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优化配套体系,完善健康旅游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架构,提高旅游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打造多元化旅游消费产品,全面提升健康旅游消费供给。促进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实现有机融合、错位衔接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1、开发高端医疗旅游产品。依托我省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发展高端医疗、精准医疗、消费医疗,积极打造医疗旅游全产业链,重点开发疑难疾病诊疗、辅助生殖健康、中医保健理疗、整形美容等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提供高质量、多元化的社会医疗服务,完善国际金融保险服务体系,打造集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一体的实体型现代化国际健康服务园区,支持国际医疗消费中心建设。推动旅游景区与医疗机构合作,将健康管理模式引入到养生休闲度假旅游开发中,帮助游客完成寻名医、挂号及病后康复等一系列整体健康管理,实现“健康管理+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医疗康养旅游新模式。
2、开发休闲养生旅游产品。以我省知名森林康养项目、旅游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为载体重点开发森林康养、中西医医疗养生、美食养生、道教养生、藏药浴养、茶道养生、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养生、阳光冬暖养生度假、禅养等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风景旅游区设置连锁门诊部开展医疗与养生保健服务,支持中医药体验、康复疗养、休闲养生等健康旅游路线品牌建设。持续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建设,推出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路线,推广针灸、推拿、足浴及刮痧等系列化的中医理疗项目。继续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走出去,巩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交流,拓展海外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务。抢抓我省新冠疫情后健康产业转移升级机遇,构建“研发、生产、治疗、康复、生活、养老”一体的阶梯发展态势。有效整合民族医药与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藏传佛教、历史文化、民间民俗等资源,壮大四川民族医药文化旅游产业。
3、开发健康文化旅游产品。结合我省丰富的佛、道、长寿、茶道等养生文化,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开发具有四川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旅游产品。加速现代中医药发展,推进“三个一批”建设,支持建设一批主题鲜明、业态聚集和旅游服务功能完备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园区。利用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等资源,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文化体验产品,鼓励景区在旅游功能和旅游活动体现中医药文化元素,通过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内部装饰、景观小品、环境设计、名称意象等方式,形成文化度假旅游氛围,支持各旅游景区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开发旅游度假区、养老社区、康养旅游小镇、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项目建设。
4、开发融合型健康旅游产品。依托我省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及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开发多向融合的综合型健康旅游产品。鼓励健康旅游与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演艺娱乐、体育运动等有效融合,创作一批健康旅游文化创意产品;与科技、教育结合,支持国家级及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开展中医药健康研学旅游,鼓励我省生物技术等机构开展公益性研学旅游活动、企业开展科技旅游。支持康养旅游基地等项目建设;与体育相结合,抢救、挖掘和弘扬具有四川特色的传统运动健身项目,鼓励地方结合当地特色发展中医传统运动健身休闲产业。
(三)加快产业集群集聚成型。
1、做强产业发展载体。指导地方依托当地药材资源、制造产业、医疗服务、科技研发等优势,以健康旅游为统筹,以产业融合为特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推进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鼓励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支持健康旅游示范区、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健康旅游产业园区建设,鼓励健康产业园区实施景观化工程,完善旅游功能,形成一批国家(省)级健康旅游品牌。
2、开发特色旅游线路。深度挖掘我省历史名医文化、藏羌彝医药文化、彭祖长寿文化及道教、佛教等养生文化,开发中医药观光、文化体验、特色医疗、疗养康复旅游等主题旅游线路。在继承“道教养生、佛教养生、长寿文化、阳光旅游”等主题旅游线路基础上开发“日光、水疗、地热、温泉”等特色健康旅游线路。鼓励旅行社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及推出中医药健康旅游主题线路。通过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合理发展健康乡村旅游。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满足更多游客对新时代旅游的需求。
3、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坚持名企、名品、名牌、名区联动发展,鼓励企业开展品牌营销,支持健康旅游景点在农业、旅游、卫生等多领域申报创建品牌,支持品牌中医药健康企业在制备工艺、临床用途及包装等多方面申请国内外专利。鼓励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产品的申请与认证。以名优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生产企业为核心和支点,将企业名牌驱动和区域品牌打造结合起来,构建形成品牌优势产业和知名龙头企业。鼓励企业与科研团队开展朝向旅游应用的源头创新,发展旅游新业态,推动健康旅游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发展,提升旅游业的现代化水平。
(四)创新健康旅游发展模式。
1、创新融合发展模式。鼓励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等引入“治未病”新业态,发挥省级中医治未病中心的服务技术指导作用,对景区“治未病”服务进行推广、培训等。鼓励兴办养生保健机构,鼓励技术成熟、信誉良好的知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与景区合作。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在人才、管理、服务、技术、品牌等方面建立协议合作关系,允许公立医院根据规划和需求,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景区医疗养生保健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合作。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景区开办中医传承工作室、门诊部及诊所。
2、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放大我省健康产业转移升级机遇,协调具备条件的`市(州)承接部分行业,构建“治疗、康复、生活、康养”的健康旅游阶梯发展新态势。鼓励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养生保健产品生产企业、中华老字号名店、博物馆等依托品牌优势发展旅游,鼓励医疗机构自主经营健康旅游项目,积极探索医疗机构与旅游景区协同发展机制,创新开展全权委托管理、特许经营、加盟经营、协助管理、投资参股管理等多元经营管理模式。
3、创新营销宣传模式。将健康旅游列为全省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工作重点,积极运用现代媒体营销、中介机构宣传、举办或参加健康旅游博览会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我省国际知名健康旅游目的地形象。探索举办四川康养旅游文化节,策划“四川十佳康养旅游地”评选、“四川康养旅游免费体验者”等活动。探索发布康养旅游指数,有效引导游客消费。
(五)培养健康旅游人才队伍。
加强健康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开展梯度培养模式,职业化培养健康旅游高级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有效充实健康旅游发展的内涵,提升新时期健康旅游发展水平。依托省内著名的医疗、教育机构提供有力的人才储备和后备支持,打造全国健康旅游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依托我省高层次中医药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中医药院校等优质资源,组建跨学科、专业化的四川中医药健康旅游专家人才库,支持旅游院校与中医药院校合作,联合培养复合型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部门协作机制。
依托健康四川行动推进委员会,建立四川省健康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统筹协调力度,制订年度实施计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品牌培育、政策研究,加强统计监测工作,健全相关信息发布制度。各市(州)要强化部门协作,齐抓共促,共同推动健康服务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二)开展试点示范建设。
联合文旅厅开展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选择具备较好发展基础,布局科学合理,聚集到达一定规模并具备区域特色优势,地方政府资源高度支持的地域,打造一批典型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探索形成一批健康旅游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应用,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三)建立投融资引导机制。
建立健康旅游项目库,筛选确定重点项目,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统筹省级现有资金渠道扶持全省重大健康旅游项目。加大健康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发挥政府扶持资金引导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健康旅游开发建设,建立健康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健康旅游在建项目动态管理,确保落地见效,为投资长期增长提供后续动力。
(四)健全政策标准体系。
强化政策研究,加大对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市场准入和行业规范建设,制定出台健全健康旅游监管体系的具体措施。逐步建立一套“1+N+M”(“1”指健康旅游,“N”指医疗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养老旅游、温泉旅游、生态康养旅游等,“M”指按摩、足浴、针灸等)标准体系,指导规范各类健康旅游活动,开展统计监测,不断提升我省健康旅游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6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中医药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做大做强我县“养生太谷”旅游品牌,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突出特色、市场主导、多元发展、管理规范”的总体要求,集聚我县中医药产业优势,传承我县悠久的中医药文化,推进旅游与中医药的融合发展,开创我县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模式,打造“养生太谷”旅游目的地。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扶持,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朝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各企业主体要积极挖掘潜力,在生产经营的同时瞄准旅游市场,延伸企业经营链条。县政府要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在土地、资金等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不断增加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供给,培育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的特色化、品牌化。各企业要围绕“养生太谷”旅游品牌,做好中医药传统文化,开发具有企业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加大中医药健康旅游宣传推广和市场开拓,扩大我县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做大做强“养生太谷”旅游品牌。
加强管理,规范发展,提升我县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旅游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市场管理和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我县中医药健康旅游标准化体系,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标准化和专业化。
三、发展目标
到20xx年,中医药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初步构建起我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到20xx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3%,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3亿元;在全县建成以广誉远国药、国新晋药、黄河中药、孟母文化养生园、美宝养生园为主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成为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
四、重点任务
(一)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
发挥中医药优势,使旅游资源与中医药资源有效结合,形成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针对不同游客的需求,大力开发中医药观光旅游、中医药文化体验旅游、中医药养生体验旅游、中医药特色医疗旅游、中医药疗养康复旅游、中医药美容保健旅游、中医药会展节庆旅游、中医药购物旅游、传统医疗体育旅游及中医药科普教育等旅游产品。大力开发以提供高端中医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医疗旅游产品。鼓励旅行社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及推出中医药健康旅游主题线路。
(二)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发挥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各级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养生保健产品生产企业等资源,引入社会力量,打造一批以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为核心,融中药材种植、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健康旅游综合体。发掘我县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举办全国性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展览、会议、论坛和节庆活动,增强宣传效果,全力打造“养生太谷”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三)壮大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
壮大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养生保健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鼓励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建设,修复广誉远老字号名店以及名胜古迹、博物馆等,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加快中医药健康餐饮开发,促进住宿与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的结合,加快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研发、制造和应用,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
(四)开拓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
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宣传推广,旅游部门发挥市场推广优势,将我县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产品纳入国内外旅游项目推广计划,提高中医药健康旅游吸引力。加强旅行社与医药企业的联系,积极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增加客源,共同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
(五)培养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队伍
旅游部门要加强对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外语、旅游、中医药基础知识及相关技能的培训,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企业和实用人才培训,联合开展导游和讲解员培训,培养涉外经验丰富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管理、营销、策划、创意人才,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队伍。
(六)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公共服务
加快中医药健康旅游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信息化发展,建立包括档案信息、医疗保险、旅游保险、多语种咨询解答、预约管理等功能在内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把所有资源单位、旅行社纳入统一管理,加强对游客的后续跟踪服务,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满足游客需求。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由分管旅游和医药卫生的副县长具体负责实施,旅游部门与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合作,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推进旅游与中医药的融合发展。要紧盯项目,跟踪指导,帮扶企业发展,要及时分析研判发展中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协调服务,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大政策扶持
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引导政策,出台有利于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财政、金融、投融资、税收、土地等政策。逐步增加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扶持企业、社会资本等多元投资。
(三)规范行业管理
旅游部门与中医药管理部门研究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的行业标准,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对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秩序的监管,维护消费者利益,引导市场公平竞争。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7
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桂政发〔2019〕33号)精神,充分发挥我市的自然生态优势,加快我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和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医、康、养、健”产业要素,推进健康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健康产品供给,优化健康服务,把大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新兴产业,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二、主要目标
到20xx年,健康旅游及紧密关联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3%;建成市级以上健康旅游集聚区5个以上,健康主题小镇3个以上,形成5个以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健康旅游品牌。实现特色健康服务与旅游服务融合发展,服务模式和服务标准不断健全,新业态大量涌现,成为国内著名健康旅游目的地和宜居康养胜地。
三、主要措施
(一)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
1、健全养老体系。促进养老与家政、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互动发展,创新发展“候鸟式”旅游养老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合理利用闲置宾馆、学校等设施申办养老服务机构。全面实施公办民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鼓励养老机构服务功能向社区延伸,养老机构服务社区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化,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丰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内容,推动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牵头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卫生健康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完善养老设施。完善市县两级福利院、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福利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全州县老年公寓康养楼、龙胜各族自治县老年公寓怡养楼、市福利院养护楼、桂林市第二福利院、桂林市城市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桂林夕阳红养老中心改扩建项目。[牵头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卫生健康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推进医养结合。推进不少于3家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试点,发挥互补优势,推进医养深度融合。出台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审批流程相关制度,实施“一事通办”审批事项清单。将符合医保协议管理规定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协议管理范围。(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民政局、医疗保障局,配合单位:市行政审批局)
(二)重点推进健康旅游产业
1、丰富健康旅游产品。依托现有的健康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民族健康养生文化,着力打造灵川县、永福县、阳朔县、龙胜各族自治县、平乐县、恭城瑶族自治县、灌阳县、临桂区、雁山区等县(市、区)精品健康旅游线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设施完善、品质一流的健康旅游产品。[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推进健康小镇建设。推进永福百寿镇、阳朔兴坪镇养生度假小镇、龙胜龙脊镇、秀峰桃花湾旅游休闲度假区、雁山草坪回族乡、灵川大圩镇等一批养生养老小镇建设(市民政局牵头);推进龙胜温泉、全州炎井温泉、平乐仙家温泉等温泉健康小镇建设(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牵头);推进阳朔运动休闲小镇、桂林天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恭城平安乡等运动休闲小镇建设(市体育局牵头)。[配合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健康主题小镇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其中各健康主题小镇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为项目实施主体单位]
(三)发展壮大医疗医药产业
1、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建立桂林区域医疗中心,重点推进桂林旅游综合医院建设,确保20xx年投入运营;加快推进区域医疗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鼓励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与安全等设施,构建区域性游客医疗急救服务网络,健全医疗急救服务体系,逐步实现急救网络旅游景区景点全覆盖。(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交通运输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发展特色医药产业。以特色中药民族药和医疗器械为重点,进一步发挥桂林喉口类、抗泌尿系统感染等中成药的产业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现代中药产业,扶持一批壮瑶药材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支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路线,进一步提升崇华中医街服务内涵;充分发挥我市在临床检验设备及配套试剂、超声波洁牙设备等方面的生产研发优势,进一步巩固现有的生化分析仪、牙周治疗仪、光固化机等优势产品市场,打造桂林智慧医疗产业链。(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四)提升发展健康食品产业
1、大力发展健康食品。利用桂林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快食用菌、罗汉果、芋头、马蹄、果脯、果蔬萃取、速冻菜、脱水菜等产品产业化发展,积极研发一批健康饮品、健康食品等系列产品。(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商务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
2、支持发展营养膳食。挖掘地方特色饮食文化,开发具有桂林地域特色的药膳、滋补类膳食,加快培育桂林养生功能菜系列,建设一批以健康饮食、食疗养生为主题的餐饮和名店,深度开发便携型桂林米粉等方便食品,打造一批桂林特色营养膳食知名品牌。(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场监管局)
(五)培育发展健康运动产业
1、促进健康运动融合发展。以桂林山水、气候和生态资源为依托,积极开发户外运动产品、线路及服务,大力发展“健康+体育”产业。办好桂林国际马拉松赛等群众性品牌赛事,完善“一县一品”品牌赛事布局,重点打造环广西公路自行车赛、阳朔攀岩系列赛、荔浦全国汽车短道拉力赛、灌阳全国山地户外运动锦标赛等赛事,不断提升赛事等级,推动“健康+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市体育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委、机关事务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行动。加快市、县、乡、村四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动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加强绿地、江河堤岸等健身步道和体育公园建设;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发展群众健身休闲项目。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牵头单位:市体育局,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六)加快重点工程和集聚区建设
1、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在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健康医疗、健康医药、健康食品、健康运动等领域认真筛选一批健康产业大型项目纳入桂林市重大项目、自治区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对带动性强、投资额度大、示范性好的重大项目,要成立市级或县级指挥部,统筹协调有关工作,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全程跟踪推进。[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民政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委、体育局,各重大项目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或管委会,其中各重大项目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或管委会作为项目主体实施单位]
2、加快健康产业集聚区建设。按照《桂林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6—20xx年)》(市政办函〔2017〕13号)部署,大力推进桂林国际智慧健康旅游产业园、桂林万福养生休闲旅游区、桂林市琴潭“大龙湾·栖息式”社会化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漓江东岸百里生态示范带、阳朔兴坪休闲养生度假区、桂林漓东健康养生旅游综合区、罗山湖体育旅游休闲区、桂林生命电子博览园等健康产业集聚区建设。[牵头单位:各集聚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民政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委]
(七)优化健康产业发展环境
1、简化审批手续。全面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大幅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实现企业开办“一个窗口、一套材料、一张网络、一个工作日”,打通企业办证最后一公里,推动建立联审联批制度。切实降低健康产业相关企业成本,进一步改善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行政审批局)
2、强化招商引资。不定期开展有关生物医药、健康管理、智慧医疗等专题招商,通过项目建设、产业链条合作、参股合资、品牌管理、平台运营等方式,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健康产业企业机构。(牵头单位:市投资促进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民政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委、体育局)
3、加大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加大对健康产业发展的宣传报道,宣传推广各类健康产品,营造健康产业发展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卫生健康委、桂林日报社、桂林广播电视台)
(八)落实提供各项政策支持
1、落实用地保障。将健康产业项目用地纳入国土空间利用总体规划。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在不改变土地性质前提下,可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供地。鼓励将未开发房地产用地通过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转型用于健康养老项目用地。对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腾退的用地用房,适宜的要优先用于社区养老服务。在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内增加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的,可不增收土地价款;若后续调整为营利性养老服务的,应补缴相应土地价款。(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委)
2、争取资金支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要求,做好项目储备,全力争取中央及自治区的资金支持,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城企联动普惠养老工作,争取普惠养老支持资金。积极开展政银企合作,创新符合健康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利用外资发展我市健康产业。(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民政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委、体育局、金融办)
3、落实税费优惠。对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企业收入免征增值税,并减按90%计入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非公立医疗机构用水、用电、用气与公立医疗机构同价。提供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机构与公立养老机构同等享受用水、用电、用气、有线电视收费等优惠政策。支持用电量达到要求的大健康产业龙头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牵头单位:市税务局、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民政局、卫生健康委)
4、加强人才建设。依托桂林现有高等院校、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培训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丰富和优化相关学科和专业,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规范并加快培养护士、护理员、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医学英语、营销运营等从业人员,为全市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各层次服务人才。加强针对健康医疗服务机构、国际旅行健康咨询机构、旅游服务机构等相关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健康旅游的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鼓励探索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技术及服务人才有序流动机制。(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民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委、体育局)
四、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市健康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成员单位由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做好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解决我市健康产业发展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要按照本方案要求,上下联动,狠抓工作落实。
(二)明确责任分工。牵头部门对分工任务负总责,并指定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认真抓好组织协调;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推进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其他配合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分工,积极支持,共同完成好所承担的任务。
(三)强化督促问效。市健康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要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衔接沟通,对照工作目标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并将年度任务落实情况报市人民政府。对工作扎实、成效突出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懈怠、推进不力的要依规严肃处理。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8
按照《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重要部署责任分工方案》(眉委办〔2018〕37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
一个口号:竹艺天下·恋城青神。
紧紧抓住一个“恋”字,贯穿城市始终,凸显青神个性,塑造城市品牌,打造岷江恋城、天府恋城、东方恋城。同时,“恋”与产业紧密相连,把“恋”字作为青神独特的产业资源,作为青神独特的文旅休闲载体,定格这座城市的个性和特质,有相关性、唯一性和震撼性。
一个定位:项目依托独特的水资源优势及外部优势,打造以以旅游产业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养生产业、体育产业为支撑的休闲旅游带!
一个目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打造四川省水上休闲旅游黄金游线和旅游强县!
面向成都,背靠乐山,融入大成都休闲度假区和大峨眉旅游度假区。争取实现:一年夯实旅游基础,三年打造大峨眉旅游圈、成绵乐旅游带重要节点,五年建成岷江流域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成功创建省文化旅游特色县。
一个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岷江旅游经济带为统揽,以文化为灵魂,以产业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突出文旅为主、农旅工旅为辅,推动旅游全面发展。
一条路径:水是青神的根,文是青神的魂,竹是青神的形。
要做好“水、文、竹”三篇文章,做活水,彰显文,提升竹。突出青神旅游四大元素,即“溯源、初恋、听竹、戏水”
一个布局:围绕“一带两路、拥江发展、一心一环、多点支撑”发展战略,部署全县旅游总体空间格局。
(二)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到20xx年,青神岷江休闲旅游带初具规模,成为四川省休闲度假的黄金游线。将竹艺小镇、汉阳古镇、橘香渔歌、中岩景区打造成为青神龙头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长期目标:到20xx年,将青神岷江旅游经济带打造成为四川省内全域旅游的典范。城南半岛、虎渡溪旅游综合体初具规模,显著提升青神县城城市化水平;全面完成一乡一品,一镇一产业的发展目标,实现全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重点任务和举措
(一)以规划为引领,统筹旅游业科学发展。抓实已编制完成的青神县旅游发展规划,竹编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江湾神木园、红色西山、汉阳水府、白果乡甘家沟村等10个旅游规划。积极推进正在编制的岷江旅游经济带规划、中岩风景区总体规划、文物保护规划,高台沙溪河流域乡村旅游规划,“青神老八景”保护和恢复规划等。
(二)以项目为抓手,着力打造乡村旅游亮点。以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为载体,以南城镇南沟村、白果乡甘家沟村、西龙镇万沟村、瑞峰镇中岩村、汉阳镇新路村、高台乡百家池村为重点,依托“两水一竹”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甘家沟椪香园、万沟茶语原乡、汉阳湖忆村成为乡村旅游的亮点。大力推进竹艺小镇、橘香渔歌、斑布小镇项目的规划建设,力争打造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三)以投入为基础,不断提升配套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咨询点、旅游厕所、标识标牌、道路交通等基础建设;与四川旅游学院开展战略合作,面向乡镇、村组干部、旅游经营业主开展乡村旅游主体培训,拓展发展思路,激发创业激情,提升服务水平;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探索农民合作社、共享农庄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积极引导贫困户转变为乡村旅游经营者和从业者;大力推进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特色民俗等品牌创建。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领导。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引进旅游规划、项目建设、宣传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整合力量。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全域旅游”的发格局。县委、县政府做好战略层面的规划定位、操作层面方面的指挥协调、氛围营造方面的宣传发动;各职能部门制定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强化行业监管指导;重点项目所在地乡镇加强宣传,做好群众工作,带头支持旅游项目建设。
(三)强化措施。增加旅游发展资金年度预算;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建设好龙头旅游项目;建立旅游、工商、安监、公安、交通、食药监等部门统一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健全旅游联合执法检查的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我县旅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9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主要领导来青阳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和《青阳县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专项工作方案》精神,聚焦当前旅游发展“有点无线、有点无面”的短板,杨田镇将结合实际,抓住特色,主动作为,结合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好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专项工作。现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定位
围绕“农耕小镇—山水杨田”主题,立足杨田镇农业生产特点、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环境等基础条件,按照“一轴两翼三线”(一轴即G330国道为生态旅游大道,两翼即以仙隐山、广德口水库区域发展康养度假项目和以力进生态农业为代表的G330国道以东发展高端休闲观光农业,三线即以杨朱线(杨田—朱备)、杨酉线(杨田—酉华)、青泾线(青阳—泾县)东堡段这三条公路沿线发展农旅养生项目)。)布局杨田旅游项目,深挖资源,积极谋划布局发展康养健身、休闲、生态之旅等旅游业态。
二、工作举措
(一)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开发资源
一是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健康养生理念以及现代健康理论,以杨田镇生态农业、乡村旅游资源为基础,结合旅游全域化发展,综合开发利用生态、气候、环境、文化等健康养生资源,20xx年,杨田镇包装储备大农业大健康大旅游项目50个,深度编制推介九曲湖旅游综合体、涧泉田园综合体、九甲里艺术村等三个农旅项目。积极推进大云房车文旅综合体项目、力进生态农业等已落地项目的建设工作、九曲湖体育休闲运动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杨岭田园综合体项目方案设计。未来三年,将围绕九华山,引进新业态,错位补位发展杨田旅游,积极对接中国保利、中合万家、华昌控股、中交建等大公司洽谈合作意向。
二是精心谋划、科学布局,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内涵的健康产业基地。以青泾公路沿线在上下东堡、涧泉、黄泥等村,发展健康休闲农业、现代观光果园和养生度假产业。以五梅村为主依托中药种植产业的基础和丰富的森林资源,深入挖掘中药养生特色,发展特色化、差异化的中药材加工、休闲观光、健康养生的中药康养基地。以G330国道沿线在仙梅、缑山、杨田、东南等村规划建设集生产、旅游、示范、科教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以现有东堡食品产业园为基础在G330国道及G3高速之间规划建设集研发、加工、展示、贸易为一体有机绿色食品产业园。
三是因地制宜,围绕绿色健康种植业、生态健康养殖业和健康休闲农业等,加快建设一批品牌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绿色特色名优名品。组织镇内农特企业申报生产工艺非遗(石磨麻油、葛粉加工、黄精丸加工),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目前已开发黄精粉丝、葛粉丝产品并审定生产标准),鼓励御九华等相关企业挖掘展示黄精、葛粉、粉丝、小菜等产品制作文化。重点推动地藏黄精、涧泉葛粉、九华白甜瓜等“三品一标”农特产品。20xx年,完成6家市、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规范化建设。20xx年前,完成10家省、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申报。推进试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合格证制度”。
(二)完善投入机制,巩固项目建设
一是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完善交通干线旅游服务设施建设。20xx年前,杨田镇将不受任务数限制,应改尽改,9个村全部实行改厕整村推进。现有旅游公厕已全部移交劲旅公司管理,家风馆旅游公厕已挂牌三星级。20xx年,新建三星级旅游公厕一所,G330线对外开放公厕三所,同时进一步完善九甲里和黄泥旅游驿站,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动旅游厕所由“建”向“管”转变。
二是建立服务机制,成立由镇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谋划布局旅游项目,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管理、项目规划等服务。
(三)创新营销模式,编制精品线路
一要多渠道推介旅游资源。积极参加旅游资源推介、旅游商品展销、农特产品展销会等各类大型旅游宣传营销活动;将互联网、户外、车体、宣传品、纪念品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的开展宣传。二要积极参加“青山之阳·九华原乡旅游季”系列活动,举办富有地方特色的主题活动,做到以节兴旅,以旅促商,以商富民。三要编制旅游精品线路。一是着力打造精品项目点,争取纳入市、县级精品旅游路线;二是依托“一轴两翼三线”旅游布局,结合杨田镇康养度假项目、农旅养生项目、美丽乡村等,着力打造一条杨田康养旅游精品路线。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文旅康养产业发展顺利推进,成立杨田镇文旅康养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协调推进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形成部门分工分责、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合理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项目服务。坚持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全力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强化工作调度,积极协调服务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三)加强招商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对接知名国企、央企、上市公司,高质量引进有理念有实力的文旅企业,推动杨田镇旅游和大健康产业发展。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10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中医药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做大做强我县“养生太谷”旅游品牌,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突出特色、市场主导、多元发展、管理规范”的总体要求,集聚我县中医药产业优势,传承我县悠久的中医药文化,推进旅游与中医药的融合发展,开创我县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模式,打造“养生太谷”旅游目的地。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扶持,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朝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各企业主体要积极挖掘潜力,在生产经营的同时瞄准旅游市场,延伸企业经营链条。县政府要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在土地、资金等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不断增加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供给,培育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的特色化、品牌化。各企业要围绕“养生太谷”旅游品牌,做好中医药传统文化,开发具有企业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加大中医药健康旅游宣传推广和市场开拓,扩大我县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做大做强“养生太谷”旅游品牌。
加强管理,规范发展,提升我县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旅游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市场管理和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我县中医药健康旅游标准化体系,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标准化和专业化。
三、发展目标
到20xx年,中医药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初步构建起我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到20xx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3%,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3亿元;在全县建成以广誉远国药、国新晋药、黄河中药、孟母文化养生园、美宝养生园为主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成为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
四、重点任务
(一)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
发挥中医药优势,使旅游资源与中医药资源有效结合,形成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针对不同游客的需求,大力开发中医药观光旅游、中医药文化体验旅游、中医药养生体验旅游、中医药特色医疗旅游、中医药疗养康复旅游、中医药美容保健旅游、中医药会展节庆旅游、中医药购物旅游、传统医疗体育旅游及中医药科普教育等旅游产品。大力开发以提供高端中医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医疗旅游产品。鼓励旅行社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及推出中医药健康旅游主题线路。
(二)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发挥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各级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养生保健产品生产企业等资源,引入社会力量,打造一批以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为核心,融中药材种植、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健康旅游综合体。发掘我县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举办全国性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展览、会议、论坛和节庆活动,增强宣传效果,全力打造“养生太谷”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三)壮大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
壮大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养生保健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鼓励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建设,修复广誉远老字号名店以及名胜古迹、博物馆等,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加快中医药健康餐饮开发,促进住宿与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的结合,加快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研发、制造和应用,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
(四)开拓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
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宣传推广,旅游部门发挥市场推广优势,将我县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产品纳入国内外旅游项目推广计划,提高中医药健康旅游吸引力。加强旅行社与医药企业的联系,积极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增加客源,共同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
(五)培养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队伍
旅游部门要加强对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外语、旅游、中医药基础知识及相关技能的培训,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企业和实用人才培训,联合开展导游和讲解员培训,培养涉外经验丰富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管理、营销、策划、创意人才,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队伍。
(六)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公共服务
加快中医药健康旅游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信息化发展,建立包括档案信息、医疗保险、旅游保险、多语种咨询解答、预约管理等功能在内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把所有资源单位、旅行社纳入统一管理,加强对游客的后续跟踪服务,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满足游客需求。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由分管旅游和医药卫生的副县长具体负责实施,旅游部门与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合作,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推进旅游与中医药的融合发展。要紧盯项目,跟踪指导,帮扶企业发展,要及时分析研判发展中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协调服务,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大政策扶持
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引导政策,出台有利于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财政、金融、投融资、税收、土地等政策。逐步增加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扶持企业、社会资本等多元投资。
(三)规范行业管理
旅游部门与中医药管理部门研究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的行业标准,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对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秩序的监管,维护消费者利益,引导市场公平竞争。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11
一、总体要求
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全面落实中央、省、X市促进全域旅游发展、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等决策部署,构建“一环两板块”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响“成功故里,海丝X”品牌,将X打造成为产品结构丰富、产业体系健全、行业服务优质的海西重要旅游目的地。到X年,力争全市年接待游客总量突破85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50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创新旅游工作机制
1.完善协作推进机制。发挥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资源整合、信息互通的工作机制,形成一批“旅游+”“+旅游”工作项目和成果。
2.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完善行业主管服务引导,企业、园区和协会主体发展、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落地推进的工作机制。推动旅游项目策划、招商、落地和投入运营,扩大旅游有效投资。
3.创新景区管理机制。推进国有和集体所有制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引导、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开发、经营、托管旅游景区。以旅行社为纽带促进景区与客源地市场全面衔接。
4.创新对台旅游合作。深化南台旅游合作,拓展对台青少年研学实践、自驾互通、乡创等旅游新业态交流往来。
(二)加强规划统筹引领
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要深度挖掘和梳理旅游资源,推进多规合一,留足旅游发展空间,延续历史文脉,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编制旅游公共服务、营销推广、市场治理、乡村旅游等专项规划、课题研究或行动计划;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或行动计划,健全旅游规划体系;配套制定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推动重点旅游项目落地建设;建立旅游规划实施评估机制。
(三)构建旅游产品体系
1.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提升一批古建筑、古民居、古寺庙等,依靠市场力量和利益机制,植入合理业态,加快成功文化产业园、蔡氏古民居、叶飞故里、汉侯博物馆等项目开发,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把握文化旅游、研学旅游发展趋势,挖掘X南文化、海丝文化、文物遗迹、传统村落、博物馆、红色遗址等旅游资源,加强研学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引导研学旅游线路产品开发和推广。弘扬传统技艺,加大文化旅游创意商品的孵化力度,开发富有X特色的旅游文化纪念品。
2.打造生态旅游精品。做优生态康养休闲游,注重提升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等旅游功能,开发建设天然氧吧、地质科普、气象景观、山地避暑、现代农业、森林旅游等生态休闲产品,建设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田园综合体、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乡渔村等,加快杨子山大地艺术、清境桃源生态农业观光、凤清生态旅游、春风燎原小镇、五峰山生态修复旅游等项目招商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海洋旅游,加快五里桥畔、大佰岛等项目建设,发展海钓、帆船、游艇等“游岛玩海”旅游产品。
3.发展特色旅游镇村。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旅游提升工程,助推乡村振兴三年行动。重点培育九都镇、蓬华镇、东田镇、翔云镇、眉山乡、向阳乡等一批旅游休闲集镇,以及英都镇良山村、梅山镇林坂村、康美镇福铁村、罗东镇霞山村、乐峰镇湖内村、官桥镇岭兜村、丰州镇环山村、石井镇奎霞村、翔云镇椒岭村、码头镇诗南村、霞美镇沃柄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打造城郊休闲旅游带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鼓励在有条件的农村公路周边由所在乡镇设置交通驿站等服务设施。
4.促进“旅游+”“+旅游”产业融合。加快工业、健康、体育等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实施“六大旅游产品”培育计划。利用工业园区、展示区等开展工业旅游,培育观光工厂和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滨海、山地旅游风景道,加快布局自驾车房车旅游营地、露营公园、户外运动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等。科学合理利用“清新流域”,发展观光、游憩、休闲度假等水利旅游。发展体育旅游,推广徒步穿越、森林拓展、山地自行车等山地户外运动,发展漂流、垂钓等水上运动,培育滑翔伞、热气球等航空运动项目,加快推进九都国际滑翔伞、梅山激流回旋等基地建设力度。发展高端医疗、中医药特色、康复疗养、温X养生等健康旅游,创建一批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养生旅游休闲示范基地。
(四)提升旅游要素品质
1.构建多元住宿体系。鼓励发展目的地度假酒店、精品文化主题酒店、生态休闲农庄、特色民宿等适合不同消费群体、多层次、多元化旅游住宿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酒店集团和著名酒店管理品牌。加快宏超、爱乐御府、万豪国际等酒店项目建设力度。
2.提升旅游景区质量。实施A级景区提升工程,完善服务配套功能,争创更高等级的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
3.促进旅游消费升级。推动丰州古街、洪濑美食街等旅游特色餐饮街区建设。依托石材、水暖、纺织鞋服等优势产业,开发旅游商品及伴手礼,举办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展销会,积极打造地方优秀旅游商品品牌。
4.促进生活休闲业态发展。引导开发夜游旅游项目,促进地方服务业向夜间旅游服务延伸,着重打造夜间文化演艺、夜景观光、特色餐饮购物、夜间休闲娱乐等“月光经济”产品。
5.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鼓励旅游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相互换股参股、资源整合、品牌输出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落实旅行社地接业务奖励。鼓励开设旅游众创空间、创客基地,扶持一批旅游“双创”企业。强化与在线旅游企业合作,培育一批“互联网+旅游”旅游企业。
(五)完善旅游公共服务
1.完善集散咨询服务体系。筹建市区旅游集散中心,完善旅游集散服务网络,扩展车站、火车站、客运码头等重要节点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全市A级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功能。
2.完善全域旅游交通体系。加快完善以汽车站、火车站、客运码头为中心,辐射各景区(点)、重要乡村旅游点的旅游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优化提升全市景区之间通达性,完善公共交通的`旅游服务功能以及停车场、服务区等相应配套基础设施。
3.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实施新三年“厕所革命”行动计划,至X年,全市再新改建旅游厕所25座。积极推动第三卫生间建设,按照国家标准全市4A级及以上景区至少有一个AAA级旅游厕所,特色村至少有一个AA级旅游厕所,其他旅游厕所全部达到A级标准。
4.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智能化。推进旅游建设,打造旅游云平台。应用旅游大数据,增强旅游职能管理好和宣传营销,完善导览与服务功能,拓展信用、监管和互动功能。
5.规范旅游引导标识系统。加快位置科学、布局合理、指向清晰的旅游引导标识建设,增强“成功故里,海丝X”品牌形象宣传,重点涉旅场所规范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六)强化旅游品牌营销
1.打造旅游品牌。立足X省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重要旅游节点城市的定位,以“成功故里,海丝X”为城市品牌,统一营销主题,市级层面统一对外营销X,把X推向全国。引导和推动各乡镇(街道、开发区)打造目的地旅游品牌,建立多层次、全产业链的品牌体系,力争融入省“全福游·有全福”品牌体系。
2.开展精准营销。积极构建市、镇、企业“三位一体”营销体系,借助大数据精准分析旅游消费需求,充分运用现代新媒体、新技术和新手段,提高营销精准度。深挖主要客源市场,拓展潜在客源市场,加强港澳台地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华侨华人聚集国家的客源市场营销。
(七)综合治理旅游市场
1.践行服务承诺。践行“放心游X满意在X”旅游服务承诺。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案件联合查办、联合执法等综合监管机制。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对旅游市场开展随机抽查。加快与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的对接,实现旅游市场智慧化监管。建立健全旅游执法机构,强化旅游质监执法队伍建设。
2.强化安全保障。落实旅游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旅游安全制度建设,强化安全警示、宣传、引导,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培训、演练。加强景区景点最大承载量公告、重点时段游客量调控和应急管理。按照职责分工,强化安全监管责任,建立政府救助与商业救援相结合的旅游救援体系。完善旅游保险产品,扩大旅游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理赔服务水平。
3.强化标准化建设。贯彻落实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结合我市旅游特点,加强地方旅游服务标准研究,逐步建立符合X实际、具有“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面向国际”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鼓励旅游企业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
4.提升导游服务水平。实施导游服务提升工程,完善导游培训体系,促进全市旅游队伍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健全导游信用综合评价体系,惩戒导游失德失信行为并向社会公开。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和权益保护。
(八)加强旅游资源保护
坚持保护优先,强化对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革命旧址遗址等资源的保护利用,科学合理确定景区游客承载量,保障旅游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利用。推进全域环境整治,加大对旅游道路沿线、休闲集镇、旅游村集中整治,优化旅游环境。鼓励有条件的景区开展“清新指数”监测发布。倡导旅游志愿服务公益行动。
(九)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1.扩大旅游扶贫成效。以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农户”和直接就业、定点采购、培训指导等方式,拓展旅游扶贫覆盖面,推进旅游扶贫富民。
2.推进服务设施主客共享。以主客共享理念,推动城市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加强对特殊群体的旅游服务。
3.营造文明旅游氛围。开展文明旅游主题活动,深化文明旅游、文明宾馆酒店、文明导游创建。落实旅游“红黑榜”,建立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和信息通报机制。把文明旅游宣传教育纳入到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各单位、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要加强对全域旅游的统筹领导,抓好落实。
(二)加大资金扶持。大力支持“六大旅游产品”培育,支持新增3A级以上景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国家级、省级旅游品牌创建。统筹、整合、用好发改、住建、交通、农业农村、林业、水利等部门财政资金。积极申请中央、省、X市旅游发展等专项资金。
(三)保障建设用地。优先保障旅游重点项目和旅游扶贫项目用地,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支持。鼓励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建设旅游项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开办旅游企业。城乡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民宿等。在符合管控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安排旅游产业用海,优先支持高端生态海洋旅游产业发展。
(四)加快人才培育。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纳入重点人才支持计划,鼓励涉旅企业引进旅游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搭建政-企-校合作平台,培养创新创业旅游人才。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12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民旅游休、闹纲要(20XX-202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赞的若干意见》精神,围绕“辖型发展、富民兴区”总任务,加快万盛旅游创新发展,党工委、管委会决定宴施全域旅游战略,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大意义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万盛旅游历经20余-年探索实践,对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宴施全域旅游战略,是万盛加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推进资源型城市辖型的重大举措j是遵循旅游发展规律,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推动旅游全面辖型升级的必然选择j是加悔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j是保障和馥善民生,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增进人民福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抓提升文明法浩素养,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兢载体。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对于统筹和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全市五大功畿区域发展战略,围绕城乡一体、导城一体、四季度假,突出生态文明、运动健康、智慧智畿、共建共享,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推进农旅融合、体旅融合、文旅融合、商旅融合,实现全域布局、全面融合、全民参与、全新发展,加悔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偶并重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赞需求。
坚持生意优先,绿色发展。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意环境保护,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旅游揖融资模式,加强区域合作、区间合作,提高旅游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共建甚享。积襁营造良好旅游环境,让广大游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开心,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美、享受姜、传播美。发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建设美丽万盛,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三)发展目标
到20XX年,全域旅游取得阶段性成效。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以上,年接待游客达到1500万人次,旅游从业人数占就业总数比重20%以上,在村居民收入3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建成黑山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重庆生态旅游度偶基地和重庆运动养生基地。
到2020年,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0%以上,年接待游客达到2000万人次,旅游从业人数占就业总数比重30%以上,农村居民收入40%以上来源于旅游忱入。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城市、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区和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三、重点任务
(一)统筹旅游资源,全域布局导区导点
按照“城乡一体、导城一体、全域布局、四季度偶”的思路,把566平方公里作为旅游导区全域规划建设,构建“一城两带两区五镇”空间格局。“一城”,即美丽幸福旅游城市,按照旅游城市特征实施规划建设改造,融入旅游元素,彰显旅游城市形象;打造全民健身中心、羽毛球公园、马鞍山骑行公园、方家山森林公园、白果坪湿地公园、犀牛背文体公园、二郎山健身公园及樱花温泉、黑旗崖、刀子岩、东岳庙等特色休闲景点,建设城区都市忭闲旅游集聚区。“两带”,
即大黑山旅游精品带、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带。以黑山谷、龙鳞石海、九锅箐、天籁谷、奥陶纪、狮子槽、南天门、板辽湖八大精品导区为主体的大黑山旅游精品带;以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一绿水一白龙湖现代农业园一天星特色民宿村落一庙蛔农耕原乡一桓辽问茶文化园一凉风生态渔村为核心的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带。“两区”,即黑山谷旅游度偶区和鱼子岗旅游度假区,打造高品质、多样化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地。“五镇”,即五个特色小镇,包括青年千年古镇、石林苗族风情镇、丛林三线文化镇、金桥民俗文化镇、关坝渝黔边城。呈现“移步异导?‘于平常中蕴神奇”的全域旅游新景象。
(二)创新旅游业态,全方位满足游客需求
发展生态旅游,围绕建设全国最美养生导区目标,加强湿地、植被、地形地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涵养,丰富生态、生物、地质等游害体验活动,开发森林养生游、文化养生游、科普科考满等产品,形成万盛施游特色品牌。发展体育旅游,围绕打造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城市目标,扶持体育导区建设和四季体育项目,加强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产品融合,推出羽毛球体验游、千里徒步游、定向测向拓展游,培育万盛旅游新的核心竞争力。发展乡村旅游,围绕建设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区目标,合理利用民俗村搴、村落古镇,打造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俗特点的.旅游导点导观,积极发展农家乐、渔家乐、花家乐、林家乐厦精品民宿游、生志农业观光游。满足游客多层次多元化需求,针对养老服务、医疗康体,积极开发老年休闲养生度假产品;针对拍客、车友等新的旅游群体,包装定制个性化旅游产品线路,推出探险游、低空体验游、品酒品茗游、生态垂钓游、冰雪游、温泉游等一日、两日、多日游产品线路。
(三)强化管理服务,全面提高游客满意度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开展景区创A、饭店创星、旅行社创强工作。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旅游相关企业、从业人员诚信记录。加大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力度,严肃查处“黑导游”和诱导、欺骗、强迫游害消赞等违法违规行为。推进旅游行业规范化建设,实施动态监管,建立淘汰和退出机制,创建一批标准化名牌旅游企业,培养一批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金牌导游。完善安全保障机制、安全提示预警制度和应急救援体系,营造旅游安全环境。倡导健康旅游方式,开展文明主题活动,打造文明礼仪、诚实友爱的旅游文化环境。
(四)创新营销方式,全面提升旅游影响力
构建大营销格局。健全“正炙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宣传机制,加强旅游城市形象整体推广、旅游精品线路策划包装、重要节会赛事营销、影视综艺节目合作,积极与知名旅游网站、主要旅行社共建协作。策划开展多样性旅游主题活动,积极运用社交媒体、朋友圈、自媒体等新媒体,加强互联网营销,形成全民宣传、全民参与的大营销格局。
创新营销方式。加强活动营销,推出浪漫春游季、消夏避暑季、金秋感恩季、运动冰雪季等四季系列活动,策划打造黑山谷羽毛球挑战赛、龙鳞石海定向越野赛、春季高山动谩气球节、乡村旅游节等精品节会,针对备类目标人群,不断制造旅游兴奋点、引爆点。做深做透重庆、四川、贵州等基础目标市场,积极推进长三角、珠三角、华中等重点目标市场,探索拓展港澳台、日韩等国际市场。主动对接集团消赞市场、民间自发团体市场、老年人市场等,制定优惠和激励政策,实施精准营销。
(五)积概融入“互联网+”,全力发展智彗旅游
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创新成果深度融入全域旅游。以“互联网+”网络平台为支撵,实施全域旅游咨询与指挥中心、导点无线互联网、旅游电子地图、旅游门户网站、旅游云计算数据库、旅游电子票务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系统、旅游消赞一卡通、旅游咨询投诉及服务热线、电子语音解说及互动终端等旅游十大工程建设,宴现有线宽带镇、村、导点全覆盖,无线网络全域全覆盖,重要导区节点wIFI全免费,全面建成旅游服务体系。
(六)科学规划布局,全面提升休闲地产品质
按照“长远规划、把握节奏、有序投放”的思路,合理布局、稳妥推进忭、闹地产建设。大力推行“高山生意导区中怵闲地产?‘旅游配套项目琳、闹地产”开发模式,布局丛黑路、狮子槽、黑山谷北门、黑山谷南门、奥陶纪、石林椅子台、南天门、板辽燕石、九锅箐等九大避暑休闲地产片区。坚持有序推进、分步宴施,降低地产密度,回归忭、闹本质,打造重庆性价比最高的忭、闹地产品牌。
(七)完善基础配套,全面加强旅游服务能力
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域旅游交通网络,加快推动渝黔复线、金桥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加大国道、省道改造力度,增强渝南黔北旅游导区之间互联互通能力。提质建设旅游环线公路,重要导区、导点、度假区连通道路实现全面油化。设立通往旅游区道路交通标志标牌,完善指引、旅游符号等标志设置。建成黑山水库、观音寺提水工程,实施农网改造,推进供气全域覆盖,增强旅游供水和能源保障能力。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推进农村道路、饮水、厕所、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发展条件。
完善全域旅游配套服务功畿。按照导城一体要求,优化度假区与城区、导区与场镇、城市与农村旅游服务功哉划分和项目布局。完善餐饮、购物、螟乐等配套服务设施,大力发展特色餐饮、主题酒店、旅游购物,打造“万盛味道?‘万盛慢生活”“健康万盛、运动万盛”等休、闹品牌,健全高中低齐备的旅游接待体系,全面增强全域旅游配套服务箭力。规划建设旅游咨询中心和集散中心,加强城区、丛林、青年等对外交通节点旅游集散功能,打造谕南黔北旅游集散地,增强万盛旅游对外辐射力和带动力。
(八)强化公共服务,全面提升旅游发展鞍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全域旅游公共服务畿力建设。开设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公立医院在导区度偶区的分院、服务站点,在重要导区导点设立卫生室,对游害、度假区居民提供优质健康医疗服务。增设亲子游乐、托儿早敦等教育设施,提升全域旅游教育文化设施功靛。开通旅游专线公交,实行导区导点公交“一卡通”,实现城区、导区和乡村旅游导点公交全覆盖。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改造,完善老年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健全全域旅游社区基层组织,提高市正盘管理、警务救援等社会治理能力,增强全域旅游人文关爱和认同感。
(九)打造旅游精品,全力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
加悔黑山谷旅游度假区建设。宴施创建国家弧旅游度假区两年攻坚行动,对照创建标准,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打表推进。建立健全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定期研判、定期调度、定期督查。加大向上争取和申报工作力度,积襁争职市旅游局、国家旅游局支持,确保20XX年创建成功。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13
一、目的:
为提高员工福利,增广员工见闻,达到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凝聚力、向心力的目的,特制订本方案。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符合资格的员工参加公司组织的旅游活动。
三、责任:
人力资源部对本方案的制定、修改负责,行政部对本方案的执行实施负责。
四、内容:
(一)资格的认定
1、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可参加每年一次4~5天的旅游;
2、区域经理助理、店经理可参加每年一次1~2天的旅游;
3、其余工作满一年的正式员工可参加每年一次1天的'带薪旅游。
★以上人员以公司正式发放的任命通知书为准
(二)出游时间:
1、出游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2、除1天游外,出游期间所使用的时间公司和个人各承担50%。
(三)出游线路:
行政部根据实际情况在征求部分人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由总经理审批后确定。属1天游的,门店人员由门店经理组织安排;总部人员由行政部组织安排。
(四)出游费用:
1、旅行社规定行程所需的费用由公司负责;1天游费用定额为150元。
2、外地人员集中肇庆出发所产生的交通费用、住宿费用由公司负责;属1天游的由店经理组织在当地参团。
3、旅游人员自行购物或者自行参加其他游乐项目及自费项目所产生的费用自行负责。
(五)其他说明:
1、如有家属需要同行,公司总部审批,所产生的费用由其家属自行承担。
2、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参加旅游的,可参加当年下一批次所组织的旅游。如果参加下一批旅游的档次比本人所能享受的档次高,经主管批准后可参加,但需要个人补足差额。如属个人原因不能参加当次旅游的,则公司不会再作任何补偿,但可补休出游时间的50%。
3、旅游福利并非是强制性的福利,是公司根据当年实际情况而提供给相关人员的一项人性化福利,必要时公司可以调整或取消。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14
春风是温暖的,阳光是和煦的。春意盎然,正是踏青春游的好时节,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刻,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欣赏百花争妍的美丽,让我们聆听花开花落的声音。通过本次春游活动,在领略优美的景色的同时,促进公司员工间的交流,营造和谐融洽的`团队氛围,提升公司品质,扩大影响力,特组织本次春季游玩活动,达到鼓励员工士气、振奋人心的作用。
一、活动时间:
待定
二、活动地点:
待定
三、活动费用:
x元以内
1、餐费x元/桌(10人),3桌共计: x元;
2、租车x元/辆(往返),2次共计: x元;
3、矿泉水x元/箱, 共计x箱, 共计:x 元;
4、扑克牌x元/幅, 共计x幅,共计:x 元
4、条幅:
费用合计:x 元。
备注:
四、参加人员:
全体员工
五、活动管理:
1、总负责人:
2、安全负责人:
主要负责春游线路、休息用餐时间、乘车安排,保证人员春游安全、有序、有趣。
3、后勤负责人:
主要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物品订购、车辆预订、饮食安排、摄影游戏等。
六、活动准备:
1、中巴车一台;
2、横幅:主题构想;
3、饮用水;
4、照相机。
七、活动安排:
待定
八、春游人员注意事项:
1、参与活动人员名单由行政部负责人统筹安排;
2、所有春游人员尽量着宽松的服装和运动鞋或易于登山的鞋子,根据天气情况佩带防晒帽参加活动;
3、天气炎热,有身体不适或晕车现象的人员应提前告知负责人;
4、春游人员在开展游览活动中应分小组开展活动,组长由领班担任。注意游览途中人员安全,出现突发事件请拨打相关工作人员的电话;
5、所有参与出游的员工在外出活动中应听从各环节负责人安排,不得擅自行动;
6、应注意个人言行,自觉维护企业形象和声誉。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15
一、活动背景:
秋高气爽校园集体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的一部分,同学们可以通过到外面集体活动去领略外面的风景和适应外面的生活,更家增进同学的友谊和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主题:
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大学,是一个充满青春和活力的激情世界。外出烧烤活动既能丰富我们的户外生活,又能陶冶我们的情操。院团委全体一起参与,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集体的团结协作增加团委集体荣誉感,同时也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让彼此的感情得以升
四、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xx年XX月XX日星期X
地点:xxxxxxxxx
五、策划组织单位:
六、参与人员:
院团委全体成员
七、组织方式:
全体成员共分成X个小组,各小组在校门口集合,乘校车至目的地
八、具体组织安排:
1、前期工作:院团委与院团委联合会共同讨论活动形式,主要由院团委组织策划,团委成员积极协助配合院团委联合会并批改;
2、宣传工作:
(1)由各个部长及书记相应配合,协助工作开展,做好宣传组织工作;
(2)由本宣传部在院里张贴海报宣传;
(3)活动中主要由组织部对活动过程进行拍照记录;
3、准备工作:
(1)做好踩点工作,针对学校较近的地区进行踩点,选出最佳地点;
(2)召开团委讨论会;
(3)做好活动各项工作分配,如:拍照负责人、踩点人员、采购人员、活动记录人员等;
(4)购买活动相关所需物品
4、后期工作:
(1)心理委员进行活动调查,了解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以便日后活动质量得以提高;
(2)召开团委会,做好本次活动总结;
(3)结算此次活动经费,并在团委公布;
(4)信息委员把活动照片传到群空间相册中,让大家回味
九、具体活动流程安排:
1、召开团委会,商定外出活动事宜;
2、明确分工,确定各成员的工作及责任;
3、团委分组以系部为单位,具体名单如下:略
4、组织大家集合,清点好人数,乘车至目的`地;
5、准备会餐食物,拍照留影;
6、会餐结束后,组织清理活动场所;
7、清理完后,组织同学观赏樱花,拍照留念;
8、组织同学们安全返校。
十、活动时间安排:
1、集合时间:xxx;
2、出发时间:xxx;
3、到达时间:xxx;
4、现场活动时间:xxx;
5、返校时间:xxx;
6、到校时间:xxx;
7、集合地点:xxx;
十一、具体人员安排:
1、活动负责人:xx;
2、财务统计人员:xx;
3、踩点人员:xx;
4、采购人员:xx;
5、途中上下车目的地负责人:xx;
6、活动宣传负责人:xxx;
7、活动秩序维持:xxx;
十二、经费预算:
1、场地及炊具费:380元
2、配料:油,盐,酱,辣椒,烧烤汁等。纸杯、筷子、塑料碗,洗涤精(小刀,纸巾,饮料自带)
4、烧烤材料每个部门增加列清单预算经费
合计约:xxx元
十三、注意事项:
1、各位同学务必保管好个人物品、注意人身及财务安全;
2、所有人员必须有强烈的时间感和纪律观念;
3、各成员须服从负责人及部长的指挥;
4、活动过程中,注意卫生,不乱吃食物,注意卫生;
5、班委担负起责任,要密切关注成员的去向,并及时提醒;
6、严禁带火种上公园,防止火灾;
7、适当准备一些常用药(创口贴等)。
此次活动应特别注意的就是同学们的人身安全问题:出发前再三叮嘱每个人,远离危险地及不要嬉戏打闹途中注意上下车安全;注意用火安全及炊具使用安全等。这些主要由各组组长及保卫委员、各班委负责。
本次活动基本按以上计划进行,如有其他未尽事宜,将及时通知每一个人;具体分组安排如上述所分,考虑到个别同学有事或者特殊情况再进行分配。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16
一、活动背景
1、开展原因:秋收季节,正是一年一度出游的好时机。校园里,集体秋游、自费旅游已成了大学生们多彩生活的一部分,们也可以通过旅游了解不同地区的风景和气候。
2、基本情况: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20xx年,平遥古城荣膺世纪记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再获殊荣。
3、路线安排:
太原大学校车
约2个小时/101公里
4、执行对象:
11级旅游系旅游管理1班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大学,一个充满青春与活力的激情世界,旅游既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生活,又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是学生踏青秋游的好季节。通过踏青秋游活动,让学生亲密接触大自然,欣赏春天美景,拓展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感受南郊公园的美丽景色。同时通过组织娱乐活动,进一步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集体意识,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集体的团结协作,增强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同时也能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让彼此的感情得以升华。
三、资源需求
1、人力资源
参加对象:11级旅游系旅游管理1班(身体不适者可以不参加) 成员:11级旅游系旅游管理1班全体同学
2、物力资源
活动场所:平遥古城
四、活动开展
1、时间:于20xx年XX月XX号上午08:00启程;于20xx年XX月 XX 号下午18:00返程
2、地点:平遥古城
3、活动单位:11级旅游系旅游管理1班。
4、其他方面:由于本次活动的人数比较多,自身用品皆由同学们自带。带小零食1—3种,不宜太多;有相机的同学,可以自带相机,不过要注意保管好;每人自带一个塑料袋,以便装垃圾,同时自备一块塑料布或者一张报纸,以便休息;身穿舒适的运动鞋,以便赶路。还要准备游戏时的用品。每个同学要记得带上身份证。
5、活动流程:
(1)预定的时间(08:00)提前十分钟在校门口集合,由副班长清点好人数,然后再乘校车到达平遥古城
(2)预计10:00能够到达平遥古城,由班长收好费用,统一参观。
(3)进入平遥古城后由班委和各组组长组织游览、游戏,促进同学之间感情,放松心情。
(4)各组了解平遥古城,领略平遥古城的古色古香
(5)预计12:00左右,全班休息、吃午饭、聊天。各小组清查人数,确保每个同学都安全到达。午餐后产生的垃圾一定要自己收好,不能随处乱扔。
(6)18:00所有同学乘车返校。
五、经费预算
经过初步预算活动费用为 xxxx元。
六、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细节
1、在活动前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告诉学生一切行动听从组织者指挥,不准随意离开队伍单独行动。
2、往返前认真清点人数。每个小组组长负责小组的相关事宜,小组成员要互相记住各自的电话号码,以备需要保持通话;每个同学都要听从班长、组织者和小组长的统一安排,游玩时注意行路安全,切勿过分嬉戏打闹,队伍要有序地行进,同学间做到互相照应。
3、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看食品信息,确保食品安全。
4、审查学生的身体状况,对身体不适或患有疾病的同学劝其不参加此次活动。
5、文明行事,不得随意破坏公共设施;保护环境,严禁学生攀摘花草树木和乱扔垃圾;自己的'垃圾袋一定要仍在指定位置,返回时清理好环境卫生。
6、带上一些必要的应急物品。还需带上创可贴、晕车药等常用药;女生记得带遮阳伞或者遮阳帽,水须多带。
7、定点返回,离开时必须集合人员,各组组长一定要清点本组人数,确保大家都安全后坐车返回。
七、安全应急预案
(一)发生车辆交通事故怎么办?
1、要维持好队伍秩序,不要慌乱,互相检查是否有成员受伤;
2、如果有成员受轻伤的,则应及时地予以正当处理(如用创可贴进行伤口包扎等);如果伤势比较严重的,负责人要立即通知就近的医疗卫生单位,请求派出救护车和救护人员。
3、保护现场,立即报案。事故发生后,应尽一切努力保护现场,并尽快报公安110或交通事故122报警台,请求派员赶赴现场调查处理。
4、立即联系调动其它车辆,终止本次出游活动,组织成员安全回校。
(二)发现成员食物中毒了怎么办?
1、设法催吐并让食物中毒者多喝水以加速排泄,缓解毒性;
2、立即将患者送医院抢救,请医生开具诊断证明;
3、留有中毒事物的样品,以作追究食品销售单位责任的证据。
(三)在旅游活动中,遇到歹徒行凶、诈骗、偷窃、抢劫等怎么办?
1、保护人身及财产安全。负责人及时将同学们转移到安全地点,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力争追回钱物;如有成员受伤的,应立即联系院方组织抢救。
2、进行安全报警。负责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并积极协助破案。报案时要实事求是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案情和经过,提供犯罪嫌疑人的特征,受害者的姓名、性别。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17
一、活动背景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又一个美丽的春天!春天,是抽芽开花的季节;春天,是一切重新开始的季节;春天,是播下梦想的种子放飞希望的季节……就让我们生科三班的同学们一起走出校门,踏着春的步伐,感受春的脉搏,远足、郊游、游戏,与春天来一个美丽的约会!
二、活动主题
游古城,看风景——我们与春同行;品历史,忆先烈——我们玩中有学!
三、活动目的与意义
这是我们09级生科三班的同学们一起迎来的大学里的第一个春天,在这样一个阳春三月的季节我们班组织了本次春游活动。
1、活动旨在促进本班同学间的交流,营造和谐融洽的集体氛围,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拓宽视野,积累历史文化知识。
2、在世博的影响下,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创意下,我们选定目的地南京,是想通过此次活动了解南京的城市风貌和人文气息,了解这座古城的魅力!走进大街小巷,品人文,观风貌,景点夫子庙的游览我们将从南京的一角了解这座城市。
3、我们将此次活动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在预设的参观游览景点中,雨花台等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条件,使大家在放松的同时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那个动荡的革命年代,激发爱国热情,培养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活动组织
1、活动总负责:辅导员贾瑞
主要负责人:团支书谢博文班长杨璐
2、活动策划:主策划人杨璐谢博文
其他策划人全体班委
3、活动组织者:全体班委
4、活动地点:南京
5、活动时间:20xx年03月20日
6、参加人员:xx级生科三班全体报名同学、辅导员、班主任老师
7、乘车方式:集体包车,跟团前往
五、活动内容
1、前期准备
(1)确定目的地:同学集思广益提供出游路线,由团支书统一总结,定出春游初步方案;班长召开班会,全体同学讨论并投票决定前往南京。
(2)确定出游具体事宜:团支书带领班委考察多家旅行社,了解路线、价格、保障等有关问题,并最终签订合同。
(3)确定前去人员:班长邀请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共同前去。并统计报名参加的.同学名单。
(4)确定责任分工:班长召开班委会,对班委当天职责进行分工,如负责照相、人员组织等,并确定4名带队组长,负责点到、联络,保证各位同学的安全等问题。还商量并制订了应急方案。
(5)确定所需金额及物品:跟团出游每人收取50元,班费为每人支付10元,门票、车费含在其内,其他自费。准备相机,应急药品等。
(6)强调安全问题:临行前,召开班会,交代春游的具体活动时间及注意事项,强调安全问题、组织纪律和时间观念。
2、活动进程
(1)3月20日早晨6:15在我校东大门门口集合上车,各组长点名确定人数到齐,6:30发车前往南京,约2小时。途中导游将介绍一天的行程,并对景点作简要讲解和强调有关注意事项。为活跃气氛,班委可组织大家唱歌、讲笑话等,使旅途充实。
(2)到达南京后,首先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瞻仰被日军屠杀的死难同胞,了解屈辱历史。大概需要2小时,期间导游会全程解说。结束后,点名到齐,全体乘车赴下一景点。
(3)游览雨花台风景区,参观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馆,瞻仰革命烈士,了解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景区很大,组长要组织好大家,防止掉队。此阶段大概需要1个多小时。
(4)接近中午时分,到达夫子庙。直至下午4:30,为自由活动时间。同学们可在夫子庙内及周边参观、游览、品味南京的小吃,了解城市风貌。由于这段时间是自由活动,各位组长要加以注意,和组员随时联络,尽量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5)一天的活动结束,大家集合上车,最后点名到齐后,全体乘车返回学校,结束愉快而有意义的旅程。
六、活动时间安排
1、3月8日,决定春游计划,初定被选地点,进行全班商讨。
2、3月9日—3月13日,就被选地点进行具体分析选择,联系出游方式和路线,考察旅行社等前期准备。
3、于3月14日召开班会,向大家详细介绍备选的几个方案,全班投票选择春游地点。
4、3月15日—3月18日,与辅导员商讨,做出具体的策划,并召开班委会,进行分工安排和计划。准备相机、药品、院旗等所需物品。邀请辅导员、班主任。
5、3月19日晚,临行前召开班会,介绍活动的具体事项及安排。确定分组,强调安全问题、组织纪律和时间意识。
6、3月20日早晨出发,活动一天,傍晚回到学校。
七、注意事项
各班委利用班会时间等加强对同学的交通安全教育,来回路上的纪律教育,公共场所清洁卫生教育,规范活动行为,利用本次活动充分展示大学生应有的风采,具体要求做到:
(1)路上和活动时,特别是自由活动时间要注意安全。
(2)不在公共场地乱丢果皮纸屑,不攀折花木。
(3)一切行动听指挥,手机保持开机,随时和自己的组长保持联络,遇到问题找组长,组长要及时反映给班委。如有特殊事情必须先向班委报告。
(4)自由活动时互相监督,不到危险的场所,做危险事情等。
(5)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
(6)各位班委及组长要及时关注同学们的状态,做到认真负责,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7)生活委员负责好同学们的安全问题,提醒同学注意安全,如遇受伤问题及时解决。
(8)宣传委员负责好照相宣传等事宜。
(9)团支书负责活动总结,找出活动的不足,为下次活动积累经验。
(10)关于本次活动的未尽事宜,班委将另行通知。
八、后续工作
1、活动结束后,召开班委会,各班委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及自己的观察,讨论总结此次活动的经验教训,提高本班组织能力。
2、召开班会,大家讨论心得体会,互相交流。
3、和辅导员、班主任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以后的活动积累经验。
4、此次活动组织者写出活动的总结,供以后活动参考。同学们也可以自己写一些类似于体会的文章。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18
按照市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以及县委县政府的具体要求,充分开发利用冰雪旅游资源,培育冬季旅游市场,我县高度重视旅游冰雪冬季游乐项目的开发和推广,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加快龙江振兴步伐,助力县委打造“三城”、建设“五个青冈”的工作目标,进而开发和推动冬季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提升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我县旅游业不断发展。
二、规划思路
20xx年冬季冰雪旅游项目以“猛犸冰河、传奇青冈”为主题,依托公园、水库、乡村等资源特色,开发各类型冰雪户外娱乐项目,构建“冰雪+体育”一系列冬季户外冰雪休闲娱乐项目,如溜冰、雪橇、越野滑雪、雪鞋、雪圈、雪地摩托等冰雪运动,举办等各类节庆赛事,拓展冬季旅游产品,打造成为青冈县的冬季冰雪运动基地。
三、冰雪项目
1、绿野悠然庄园冬季滑雪项目
绿野悠然庄园位于青冈县劳动镇东发村,青祯公路21.7公里处,距离县城11公里,交通便利,整个规划面积7.4万平方米。夏季开展蒙古包烤羊、模拟狩猎等项目,冬季开展冰雪旅游项目;园内垂钓池水面8000平方米,冬季做为滑雪体验场雪道的'组成部分;坡地10000平方米,冬季用作滑雪体验雪道,20xx年冬季已完成雪场基础设施建设,并试营业,2018年冬季正式营业。
2、奥林匹克公园冬季游乐项目
奥林匹克体育公园位于青冈县城西部,占地面积7.1万平方米,是一座以运动健身、生态观赏为主题的开放式运动康体公园,公园围绕“绿色、生态、低碳、慢行”的规划理念,运用简洁的设计和造园手法,打造了全龄性、全季性的功能分区,冬季以足球场地为基础浇注冰场、滑梯,已有雪圈、冰车、冰上自行车、爬犁等基础娱乐设施,20xx年冬季正式开放,承办过中小学生短道速滑赛事赛事及“赏冰乐雪”系列活动,现场气氛热烈。2018年冬季继续对外开放并筹划建设小型滑雪场一座。
3、通肯河农家乐园冬季旅游项目
通肯河农家乐园位于青冈县通肯河西岸,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库容30万立方米,冬季以天然水库冰面为基础,打造冰灯、冰场等,游客们可以在通肯河农家乐园观赏极具东北特色的美丽冰灯,还可以在冰场里滑冰,乘坐狗拉爬犁等有趣的冬季游乐项目。
四、冰雪活动
1、修筑一系列冰雕,雪雕,并开展冰雪摄影大赛,吸引全县乃至全市摄影爱好者广泛参加,提高我县冰雪旅游影响力。
2、开展冰雪徒步活动,落实“三亿人上冰雪”讲话精神,培养广大青少年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
3、开展第三届全民冰雪活动日“赏冰乐雪”系列活动,举办短道速滑、冰上赛龙舟、双人推冰车、亲子趣味赛等,丰富全民冰雪娱乐生活。
五、旅游线路
根据我县冬季旅游项目情况,特编制了一条两日游旅游线路,让游客切身感受到东北的冰雪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游玩之余还可以品尝到东北特色铁锅炖大鹅等系类美食,全身心的体验休闲度假的乐趣!
第一站(一日):通肯河农家乐园(到达景区内体验大网破冰捕鱼,中午在景区饭店尝鱼宴、吃火锅,晚上看篝火晚会,住在保暖蒙古包);
第二站(次日):绿野悠然庄园(到达景区内体验滑雪场、雪地摩托等,中午在农家乐,尝东北铁锅炖大鹅);
第三站:奥林匹克公园(下午抵达景区内参加亲子趣味赛、打雪仗等,晚上到靖河湿地公园观冰灯,冰雕)。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19
一、指导思想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做文明市民,建和谐城市”,突出“美丽日照,文明旅游”主题,以文明友善、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等为重点,加强文明旅游宣传教育,营造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浓厚氛围,大力倡导“人人争做文明游客,人人都是城市名片”的理念,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文明旅游意识,使文明旅游理念入耳、入脑、入心,努力提升广大学生文明旅游素质。
二、活动内容
(一)广泛宣传引导,树立文明旅游意识。
充分利用校园媒体鞭挞不良旅游陋习,弘扬文明旅x为。各班在黑板报、宣传栏上开辟“文明旅游”栏目,自己动手制作“文明旅游”宣传标语,普及文明旅游知识,强化文明旅游意识,营造文明出游的浓厚氛围。
(二)大力开展“文明旅游”主题教育活动。
1、以“带上文明去旅游”为主题召开班会。
9月22下午班会期间,各班级根据《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公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要求,结合即将到来的“十一”国庆假期,对学生开展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尊重其他国家、其他地区、其他民族、其他宗教的文化习俗,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不文明”行为,防止因个人行为给国家和城市形象带来损害,展现礼仪之邦应有的风采。并积极发起话题讨论,曝光不文明出x为,理性分析原因,树立文明旅游的正确观念。
2、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进万家”活动。
由学校下发给每个家长“文明旅游倡议书”,由学生带动家庭,树立文明旅游意识,普及文明旅游知识,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尊重他人权利,以礼待人,做到健康娱乐,文明旅游。
3、组织号召全体师生共同签订“文明旅游承诺书”。
师生共同在“文明旅游承诺书”上签字,表明文明旅游的决心,提升师生文明素质。
(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养成文明旅游习惯。
1、开展“我是文明小导游”活动。
组织学生在出游时争做“文明小导游”。教育学生应当自觉恪守公德、讲究礼仪、文明出行、文明游览,主动提醒和制止他人在旅游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用心发现旅游过程中的“动人瞬间”及“不文明现象”,随手用相机拍下来或用手中的笔写下来,以提醒自己,警示他人。
2、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倡导广大学生在旅游期间争做“学雷锋志愿者”,主动捡起景区内游客随手丢弃的`矿泉水瓶、果皮、纸屑等,为游客做文明向导,维护旅游秩序,营造良好的人文旅游环境。
三、活动要求
(一)各级部班级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强化落实,务求实效,人人成为文明的传播场、文明的引领者与自觉实践者。
(二)以级部为单位上交活动材料:活动总结、照片(班会照片、实践活动照片每班3张)上传至235完全共享文明旅游教育文件夹;文明旅游承诺书(纸质)交政教处。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 20
一、指导思想
通过广泛深入宣传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便民惠民、全民参与的“中国旅游日”活动,进一步提高公民旅游意识,激发市民旅游热情;进一步发挥旅游在传承中华文明、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升公民文明素质、身体素质和幸福指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进一步调动社会各方关注、重视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出支持旅游、参与旅游的良好氛围与环境。
二、活动口号和主题
“中国旅游日”宣传口号:爱旅游、爱生活。
20xx年“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旅游促进发展,旅游促进扶贫,旅游促进和平。
山西省活动主题:晋善晋美进社区。
三、活动时间
全市集中开展“中国旅游日”时间为5月14日——5月19日。
四、活动安排
1.5月14日在《晋城在线》设专栏,刊登王维平副市长节日致辞、中国旅游日相关知识,公布5月19日当天全市各景区门票优惠政策。
2.5月14日——5月19日全市各旅游企业悬挂标语或者在电子显示屏上循环播放“中国旅游日”标语,营造氛围,散发宣传资料。
3.5月14日——5月19日与电视台联系安排庆祝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采访xx局长。
4.5月19日与电视台联系安排xx市长节日致辞。
5.5月19日全市各旅游景区执行已承诺的中国旅游日优惠政策。
五、组织领导
为确保“中国旅游日”活动的'圆满完成,成立活动领导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
领导组办公室在局宣传科,办公室主任由xx(兼)。
六、活动要求
1、各县(市、区)旅游局、市直各旅游企业要高度重视,围绕“健康生活,欢乐旅游”活动主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2、5月19日实行优惠政策的景区,要遵守承诺,认真组织好游客接待,做好安全应急预案,保障安全。
3、做好中国旅游日活动总结工作,各县在5月20日14:00前,将本县中国旅游日活动总结(活动的总体情况、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效果等),以及其它可用于后续宣传报道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12-17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9篇)12-17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精选5篇)12-15
健康旅游项目实施方案范文(通用6篇)12-16
健康管理项目实施方案12-18
健康管理项目实施方案12-18
健康管理项目实施方案13篇12-18
健康管理项目实施方案7篇12-18
健康管理项目实施方案(通用9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