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干部乡村振兴事迹材料

时间:2022-11-21 12:36:35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乡村干部乡村振兴事迹材料范文(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事迹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村干部乡村振兴事迹材料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村干部乡村振兴事迹材料范文(通用5篇)

  乡村干部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

  2014年,XXX当选佘家镇高店村村委会主任,2020年高票当选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职以来,他始终像一头老黄牛一样驾辕拉犁、任劳任怨,辛勤的付出换来了村内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近年来,高店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过硬,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乡村振兴走在长垣前列,先后被评为省级基层党建示范村、新乡市文明村、长垣市乡村振兴三星级示范村、河南省森林乡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知难而上 勇挑重担

  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XXX至今还清晰记得上任前高店村的状况,村情复杂、“两委”班子长期软弱涣散,村级集体经济一片空白。当时很多人对他说,“高店是个烂摊子,村情太复杂,你不要蹚浑水”。XXX没有打退堂鼓,他决定迎难而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让高店村旧貌换新颜。XXX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必须做好表率、带好队伍。他带头落实村干部值班制度,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带领村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为群众谋福利上来。他坚持“小事议、大事商”,充分利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着力解决脱贫攻坚、宅基地改革、人居环境改善、居家养老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探索实践中,他总结出“三个一”党建工作模式:一是抓好一个根本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班子成员思想不滑坡、行动不偏向;二是吸纳一批精兵强将,注重在退役军人、返乡创业青年、优秀乡贤等重点群体中物色好苗子,将其锻造成村里的领头雁、群众的当家人、党员的主心骨;三是牢记一个工作中心,始终把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讲一件做一件、做一件成一件,让村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通过落实“三个一”,班子的心、党员的心、群众的心被紧紧的“箍”在一起,现在的高店村只要村里有啥事,“喇叭一响,全村到场”,“合村、合心、合力”的局面已经形成。

  甘做公仆 一心为民

  XXX常说,“别把自己当干部!只有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把群众的难事当成心事,才能做个好干部”,XXX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从当上村干部的第一天起,他就与家人约法三章,一不拿村里一分钱,二不收村民一针一线,三不以任何形式搞特殊。这条家规,他坚持至今。全村2200多口人,每户家庭情况如何,有什么烦心事揪心事,他都牵挂于心;田间地头、沟渠河段,低保补贴、邻里纠纷,他都了然于心。

  村里一名村民要办理独生子女证,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办理成功,便找XXX帮忙。XXX得知后,立即着手,前后跑了十多次补充材料才最终获批,村民为了感谢他,找到他家送去两条香烟,被XXX严词拒绝。

  不仅不拿村里一分钱,XXX还经常往村里倒贴钱,关于高支书办过的那些“吃亏”事,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3年他出资十多万元整修老旧下水道;看到村里保洁员年龄较大,脚蹬三轮车太费体力,2014年他出资两万余元购买了6辆电动三轮车用于卫生保洁工作,没几天又花两万多买了21个垃圾箱,同时还为村民每家每户购买了垃圾桶;2015年他捐出十万元用于村室、学校建设;为减轻村民负担,多年来他累计垫资水费卫生费10余万元。几年来,他不但没从村里领过一分钱,还倒贴了将近40万元。家人刚开始不理解,“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当一个穷书记,天天做难图的啥”。时间长了,看到世代居住的村子一天天的变化,家人理解了,村民认同了,XXX觉得付出再多都值得。

  中药种植 富村扶贫

  XXX深知,“一人富不叫富,全村富才叫富”,作为省定贫困村,高店村是典型的无资源、无产业、无区位的“三无”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几乎为零。怎样才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一直在他脑海中徘徊,最终他下定决心走出一条“产业发展之路”。

  在充分调研、掌握市场信息和检测本村土地质量的基础上,XXX决定引进中药材虎杖,实施“虎杖种植+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土地流转初期,大多数村民不理解、不支持,“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土地流转了我们吃什么。”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XXX磨破了嘴、跑断了腿,一家一户做工作,一次不行跑两趟,两趟不行跑三趟,直到工作做通为止。经过两年努力,村民们都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土地流转顺利完成。

  目前,高店村签订了虎杖每吨4500元保底收益的订单农业,以政府提供租地启动资金、合作社提供技术、村内提供劳务“三提供”模式,三方分红收益,形成了“土地流转+务工”“订单药材+集体经济”的链条化收益模式。村内累计流转土地1406亩,80余户贫困户先后投入虎杖种植,村集体经济每年收入50—100万元,既解决了贫困户收入问题,又壮大了集体经济,真正实现了“一块土地、两份收益”。此外,高店村在以虎杖产业基地为核心的特色农业基础上,延伸产业价值链,积极开发集休闲观光、农家乐等于一体的特色立体农业,打破“单一种植走到底,带贫不佳效益低”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之路。

  盘活资源 全面振兴

  2015年长垣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县,如何借助宅改的东风,盘活土地资源、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压在XXX身上沉甸甸的责任。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党员率先补缴有偿使用费、退出超占宅基地,坚持一户一策、对症下药,一户不落的完成宅基地改革的收费退出工作,宅基地超占136户,一户多宅6户,全部退出,腾退面积9.28亩。利用赵朋超家的202平方米无偿退出宅基地,建成了游乐场;赵朋京无偿退出的166平方米宅基地,建成了游园;高征国的宅基地长期无人居住,无偿退出建成养老中心。

  宅基地改革时,村集体经济组织反复研究,决定利用村内闲散劳动力和闲置土地,进行招商引资。为此,XXX多次到平顶山,找到乡土人才高洋,让他看村里的变化,引导其把企业办在家门口,最终高店村以土地入股形式参与村办企业,并与河南子金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优先为高店村提供就业岗位50名,预计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元。

  为提高村庄人居环境,XXX带领村“两委”干部,按照“统一规划、适当改造、保留原貌、留住乡愁”原则,全方位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污水管网建设、游园建设、坑塘和空闲宅基地改造等工作,目前,村内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村民图书室、学生四点半课堂、养老中心、村史馆等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对主街84处墙体进行拆除改造,拆除违章建筑800平方米,主次干道全部实现亮化、绿化;强弱电管网已铺设,天然气已入户,无公害厕所改造率达95%以上,整村环境卫生达到“一眼净”标准。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高店村旧貌换新颜,村民们的生活质量节节攀升,大家都说:“生活在高店,比在城市里更幸福,大家伙打心眼里感谢我们的支部书记XXX”。

  乡村干部乡村振兴事迹材料2

  “事业兴旺,关键在党”,这是清水县乡村振兴局干部,白驼镇杨坪村第一书记XXX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XXX自2019年5月选派驻村以来,真抓实干、倾情付出,和村“两委”班子一道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培育支柱产业、改善基础设施、补齐村户短板,2019年底实现整村脱贫退出,116户508人实现稳定脱贫。

  如今的他,再一次站在了乡村振兴建设一线,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天水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清水县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强基础、重创新、育特色、促提升、抓服务”的工作思路,以“四抓两整治”为抓手,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重点,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为目标,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职能,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全面加强组织建设。

  一是注重基层党员教育管理提素质。

  严格落实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常态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推动党员做到五个熟悉(熟悉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熟悉党建理论知识、熟悉村情实际、熟悉法律法规、熟悉全村重点工作),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党员在理论水平上要高人一筹,在干事创业上要先迈一步,引导杨坪村党员做好“惠民政策宣传员、村情民意信息员、帮办实事服务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夯基础。

  对照党章,严格执行“党员管理制度”、“交心谈心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不断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将从严管党治党措施落到实处,将村党支部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结合村情实际,创新推行杨坪村“流动党员定期联系制度”“帮学帮教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帮办实事积分管理制度”,自觉践行为民服务宗旨,2022年来,认真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共4件,化解矛盾纠纷6起,开展为民代办服务15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

  三是聚力党员队伍建设强筋骨。

  注重从专业大户、农村实用人才、青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中发现优秀人才,把符合条件的人员发展成党员,让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带头能力强的人吸收进党员干部队伍,把优秀党员培养为村干部,不断让基层党组织担负起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凝聚起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为杨坪村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乡村干部乡村振兴事迹材料3

  XX,中共党员,三亚市吉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派驻三亚市吉阳区六道村担任第一书记兼乡村振兴工作队长。驻村以来,他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建强基层组织,盘活资产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征地补偿遗留问题,助村党组织成功摘掉软弱涣散帽子。

  XX积极落实上级的工作要求,组织召开了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他带领党员学习党章党规,为全村党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政治觉悟明显提高。

  XX还指导健全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村务、党务、财务重大事项公开,奠定了党建工作基础,有效整合发挥了基层战斗堡垒作用,使该村党支部顺利摘掉后进党支部的帽子。

  改善党群活动条件是六道村稳定民心、树立党支部打造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因搬迁至今六道村办公条件非常简陋,一直借用临街商铺用于村委会开展村务活动,条件极其有限,也浪费资源。同时,对于有128名党员的党支部来说开会学习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为此,XX深知肩上的重任,利用在发改部门任职的经验和在吉阳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多次往返市规划局、国土局、土储中心协调沟通,终于为六道村成功申请到一块16.6亩的党群活动中心用地。

  目前,该项目建设得到吉阳区委高度重视,在吉阳区委组织部及民政局的大力推进下完成设计等勘测工作,现已完成土地平整工作,为下一步建设办公楼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大事。要以整治脏乱差为抓手,切实让群众感受到环境持续优美的幸福感。

  XX先后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3000人次,清理各类垃圾130余吨,拆除各种违章临建的停车位、商铺100余处,完成搬迁小区近100余处占道经营者到划定临时督导点统一管理经营。同时为落实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配合村委会积极推进“清洁行动”。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XX在特定的时间段以村小组为单位,各村小组轮流指定安排不少5人参与环境卫生保洁,做到户户参与,人人知晓,人居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解决六道村征地补偿遗留问题,是当前村里的头等大事。因征地时间长,补偿标准更替频繁,加之六道村为先搬迁后补偿的方式进行安置,这对于三亚市甚至海南省都是一个先例。

  鉴于大部分群众未能领到补偿款,XX认真梳理工作线索,以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多的房屋补偿、失地养老保险、土地款发放等民生问题为突破口,打开了工作局面。

  在与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XX积极协调项目中心及征地单位,先后完成了村民房屋补偿、土地款发放、失地养老保险发放等补偿问题。他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并引导解决全村近200人的就业问题。

  XX坚持以盘活现有固定资产为抓手,因地制宜,为村经济谋发展,为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找出路。因福海苑安置区涉及六道、安罗、田独等3个村委会,盘活推动产业仅靠六道村是行不通的。

  为了找准切入点,他深入干部群众家里开展走访调研,了解村情民意,多次会同三个村委会协商,研究制定出分配方案及工作计划,确立了“占比分配、盘活经济、协同发展”的集体经济发展原则,并制定了分配占比表和“合作共赢、利村利民”集体经济经营要求。

  2019年上半年,六道村完成盘活C区8栋临时过渡房的整体出租,实现年收入267万元,打破自征地以来近10年村集体经济零收入的困局。

  同年7月份,六道村又完成了安置区所有商铺的分配及招租。该商铺的成功租赁,实现部分村民在家当老板的愿望又为村集体增加206万元的集体收入。加之六道幼儿园的出租,使六道村早早迈出了推动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的步伐。

  2020年4月,六道村就村企合作开发六道村安置预留用地,发展村集体经济事宜达成一致,签订了协议书。这是他继助力完成C区8栋临时过渡房整体出租及安置区所有商铺分配、招租工作后,助力六道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又一有力举措。

  “2019年,六道村集体收入从10年前的`零收入突破到527万元,有了收入以后,我们可以为村民办更多的实事、好事。”2020年5月,面对三亚日报记者,XX欣慰地说。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XX带领村“两委”干部带好头作表率,党员亮身份当先锋,召集乡村振兴工作队、村“两委”、各村组长、志愿者等人员,组织12支防疫队伍,积极响应上级防控部署,第一时间筑牢村级防控安全网,设置交通卡点,发放防疫知识、宣传材料,调动群众参与防疫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切实维护好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好村里的安定稳定。

  同时,他在担任市第十小学教育专员期间,了解到开学防疫物资严重紧缺。针对这种情况,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渠道,除了给区级相关部门协调口罩、消毒液、酒精、温度计等急需防控物资外,还协调颂河湖畔实业、乐天城等10余家政企捐赠大批口罩、消毒、温度计、帐篷等近10万元的防疫物资。同时,为了确保学生上学放学安全,他又积极协调区住建局出资在学校马路增设4条减速带及相关的警示牌。

  驻村以来,XX盘活六道村多年搁置的8栋临时过渡房及商铺资产,从而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年收入528万元,打破2008年征地以来近10年村集体零收入的困局。此外,他解决征地补偿遗留问题,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土地款、外嫁女、外出工作人员住房等一批民生问题。他还积极推动临时市场疏导点搬迁工作,有效治理村内环境卫生顽疾,大大改善人居环境。同时,XX借力促发展,积极筹划预留用地发展经济,与企业达成框架合作协议,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夯实的基础。

  接下来,XX将继续发力,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谱写乡村振兴的美好诗篇。

  乡村干部乡村振兴事迹材料4

  2017年10月,XX积极报名参加驻村帮扶,按照组织安排,担任凉水泉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对XX来说压力很大,从机关走到农村,真正与老百姓打交道,他内心十分忐忑,唯恐难以胜任第一书记这个角色,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XX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抱着把自己融入凉水泉村大家庭的想法,在新的工作中他勇于担当升华自己。

  放下家庭,投身驻村帮扶

  “把自己当成一粒种子,种植在农村的土地上,历经风雨成长为一颗大树。而妻子就像浇水和施肥的园丁,坚定地支持着我的驻村帮扶工作。”他开始驻村帮扶后根本无暇顾及家庭,2018年妻子怀孕,原本两人商量的每周末产检,也因为他的加班,变成了妻子一个人前往。他说,妻子一个人带孩子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又下着雨夹雪,孩子发烧感冒,妻子抱着孩子打不到出租车,孤立无助地拨通他的电话,他听见电话那边孩子哭,妻子也在哭,可是他在百里之外,无能为力。他没能给孩子足够多的陪伴,缺席孩子的成长是他的遗憾,妻子常常宽慰他:“干好驻村帮扶工作,你也是孩子的好爸爸、好榜样。”他在驻村日记里写到:“我去驻村开展帮扶工作,这是我的使命和荣誉。这些都离不开支持我的家庭,才能让我安心在村上工作,为我的理想奋斗,我无比感激,我要把感动化作我努力工作的动力,来回报社会,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国家的惠农好政策,让更多家庭幸福美满。”

  立足岗位,建设美丽乡村

  驻村后他看到凉水泉村的自然条件、生活条件较差的现状,他用情帮扶,访民生、解民忧,心里始终装着民生账,他用脚步丈量着凉水泉村每一寸土地,深入贫困户家中、田间地头倾心交谈,与村干部拉家常、谋发展。

  任职5年以来,争取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687万元,实施道路、安全饮水、环境综合整治、文化建设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1个,通过各类项目实施落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提高,美丽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他遍访贫困户面对面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政策,争取产业到户补助37.7万元。争取产业扶贫资金369万元,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先后为79户贫困户配股,累计分红22.76万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项目,为26户76人解决了安全住房问题。村民看在眼里,从内心深处认可了他,他从“张书记”也变成了他们常挂在嘴边的“小张”。

  扶危解困,关爱困难群体

  凉水泉村是典型的资源匮乏贫困村,大部分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的是大都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残疾人,面对这样的特殊情况,让他常常夜不能寐。他奔走于学校、资助中心、慈善协会等,为全村6名五保户、45名低保户、106名老人、31名残疾人、52名适龄儿童少年联系协调兑现国家救助政策、送棉衣棉被、送口粮、帮助缴电话费、帮助买药、送医院,为学生申报教育补助政策。

  他立足岗位职责,特别关心特殊困难群体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在走访慰问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随时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保障他们的生活需求,确保他们基本生活有人管、日常冷暖有人问、特殊困难有人排。

  扶贫扶志,引领社会风尚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摆脱贫困首要的不是摆脱物质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他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推行道德评议、积分管理,与村内德高望重前辈共同起草村规民约,转变“等靠要”思想,形成淳后朴实的乡风文明,引导社会文明新风尚。他组织群众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庆春节、庆“三八”节、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厚德仁爱的优良传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营造向善向美、和谐康乐的社会氛围。如今的凉水泉村,已经退出贫困村序列,贫困户全部脱贫,青山绿水、风景宜人、设施完善、老有所养、少有所依、生活富足。经过5年的驻村帮扶,XX用真情,扶真贫,换真心;撒汗水,付心血,永不悔。他常说,我做每一件事都要不忘初心,做每一项工作都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群众,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乡村干部乡村振兴事迹材料5

  他叫XX,2021年5月被派选到沿河县淇滩镇竹园村开展驻村工作。进村以后,他迅速转变工作角色,坚定信心,主动作为,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他没有丝毫畏难情绪,而是主动请教,虚心学习,积极工作,风雨无阻,坚持每天一早下队入户、走家串坊,与群众交心谈心、拉家常,讲政策、传党声、听民意,从中记录他们的基本信息,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不到1个月,摸清了村情,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产业发展情况。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为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说:“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2021年,为贯彻落实淇滩镇党委政府关于发展村级产业的工作要求,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安排部署下,他团结村支两委干部带头主抓辣椒产业,通过电脑网络,请教联系村农业技术专家,自学研究辣椒种植培养技术,带领群众下地翻土、铺膜、栽培、施肥、除草、采摘、托运、装车......为解决产业前期启动资金困难问题,他极力向公司请示,获批资金3万元,保障了群众的前期务工费用。他积极宣传动员群众种植辣椒,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解决了群众种植辣椒无销路的后顾之忧,提高了群众种植辣椒的积极性,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来源。

  为有效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筑牢群众生命安全屏障,接到上级关于群众接种新冠疫苗的通知后,他第一时间下队,挨家挨户向群众宣传疫苗接种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并通过张贴标语、电话联系、微信转发等方式,动员村民和外出务工人员接种疫苗。针对村里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众,他主动担当,接送群众接种疫苗,确保全村疫苗接种不漏一人。春节期间是新冠病毒传播高峰期,面对陆续返乡过年的群众,他严格按照市、县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全力落实镇级调度指挥,迅速开展全村排查、统计、上报等工作,积极动员村里公益性岗位人员和青年志愿者参加疫情防控卡点执勤,确保竹园村群众过上一个幸福安稳的祥和春节。

  驻村期间,他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坚持做群众的贴心人,只要群众有困难的地方他都会在场,帮助群众办理住院、处理纠纷、救护伤者、申请救助、缴纳医保、打扫卫生等,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21年6月,他听说高二头组肖全英老人,因病情加重,需住院治疗,他和村干部及时将病人送往沿河县人民医院就医住院,在住院期间,他时常去医院看望病人帮忙护理。

  驻村期间,他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忘我奉献的行动,在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全心全意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乡村干部乡村振兴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乡村干部乡村振兴事迹材料(精选12篇)11-19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1-20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精选5篇)11-19

乡村振兴的先进事迹材料11-21

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事迹材料11-21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5篇11-21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15篇)11-21

乡村干部述职报告04-11

乡村振兴家庭事迹材料(精选8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