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荷韵悠悠我心诗歌
许志刚,1991年4月生于古浪,自幼读《中国通史》、《二十五史》、《史记》、《诗经》、《资治通鉴》等,对时政民生有创新认识和独特见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清清荷韵悠悠我心诗歌欣赏,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1、夜月幽幽,流烟袅袅。
2、阑珊处,一曲琴音,惊破了一帘月色,惊醒了沉睡的旧梦。
3、如水的弦韵,漾起碧波潋滟。
4、清影共月,衣袂飘香,如梦似幻。
5、那个莲一般圣洁的女子,从千年风雅中款款走出。
6、荷衣风动,云袖飞扬,仙姿翩翩。
7、镌刻在我水墨丹青的画卷。
8、箫吹云水,袅袅的音色在唐风宋雨中回旋。
9、紫陌流香,蝶魂眷眷。
10、吟一阕宋时小令,墨一首唐诗清绝;
11、千丝飘翠,绿柳浮烟,袅娜的风情在墨香中缓缓舒展。
12、煮一壶月光沉醉,揽几缕清风入怀,
13、伴你孤绝千年的清冷,慰我枯坐千载的孤单。
14、荷风十里,清韵婉转。
15、一叶扁舟,一蓑烟雨,逆流而上。
1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有佳人兮在水一方。
17、秦淮河的桨声灯影,隋堤岸的青青柳杨,镜湖里的水月流香。
18、一程程山水,苦苦把你寻访。
19、那一世,烟雨如帘,飘渺水云间。
20、千竿滴翠,绿风潺湲。幽篁下,仙袂飘飘,玉手冰弦。
21、轻启朱唇,珠落玉盘,清音如梦,一醉千年。
22、一曲琴箫和,顿时绿了芭蕉,红了樱桃,千种风情,于眼波中流转。
23、云水一别,相思未老风花瘦,无计怎说清愁?
24、一卷诗书,一砚青墨,一壶浊酒,且度流年。
25、你曾言,来世定做一位采莲的女子,在一川烟水处流连。
26、今宵,风摇竹影,更深露重。
27、谁的箫音穿越时光的幽谷,轻曳着绿影娉婷。
28、一窗花影,月挂帘栊。
29、箫音如诉,吹破了唐风,吹散了宋韵,吹落了千年的风尘。
30、一位宋词般清婉的女子,依稀凌波款款而至。
31、明眸皓腕,袅娜着那绝世的风情。
32、菡萏花开,朵朵玲珑,一曲清歌,荡开觳纹层层。
33、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作者:
许志刚,1991年4月生于古浪,自幼读《中国通史》、《二十五史》、《史记》、《诗经》、《资治通鉴》等,对时政民生有创新认识和独特见解。有深厚的古、今文学功底;略通音律,会吟诗、填词、作赋、会画(以国画见长)。在全国核心期刊杂志发表文章数篇。集有《许志刚文集》、《苌勤诗集》、《秋晨集》、《政论杂谈》,书画代表作为:《小桥流水》、《国色争艳》等。赤子之心,心系祖国、心怀苍生。
人物背景:
许志刚早年师从我市著名国画家吴克强老师(现任莆田学院国画系教授),在山水画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来,他又到福建师大美术系进修,蒙石桥指点,画艺精进。2005年,又自费前往杭州,求教于陈振濂、来一石、汪永江等书画大家,于是心境豁然贯通。
放眼《山水清音》图:层峦叠布,绿水纵横,白云飘忽,烟树迷离,有松傲然而立,有亭隐然而居,有舟随意而卧,有仕寂然而望。是什么时候起,我们远离了大自然?是什么时候起,心灵遭遇到蒙蔽?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清音,风流自喜。
等到《坐看云起》时,许志刚又把笔锋一转,用细细的水墨诉说心事。那些密密麻麻的苍苔恍若隔年的秘密,在一个云起的'午后被一一点醒,主人想把那些秘密托付给山,托付给云,托付潺潺的流水,然后,就此老去,无怨无悔。
再看《梅兰竹菊》图:菊花在墨色淋漓中兀自绽放,铮铮然,有秋风之声,再看那布满苍苔的悬崖,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仿佛整个世界就在这里停伫;一杆修竹临风而立,就一杆,也绝不多余。渐渐的,我看出那些隐藏在线条下的心情,就象在喧嚣的城市一隅,作者独自守着笔墨纸砚,以一种竹的姿势,静待一个春的花期;而那兰花干脆就直截了当地开在风里,开在我的心上。色彩褪去了,声音隐去了,只剩下叶子款款多情,只剩下兰香清气袭人;还有那梅花,一个人就占据了整条通往春天的甬道,霸道而又自信。画至如斯,夫复何言。
就在大家都看好许志刚在山水画方面的前景时,冷不丁的,他却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开始专攻青绿山水。要知道青绿山水在历史上是功勋卓著,想当年,北宋时,年仅十八岁的天才少年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一张画,一生,一世英名;而1951年,时年42岁的当代中国画坛大师、书画鉴定界巨擘谢稚柳先生的《青绿山水通景八屏》(设色纸本,4125px×2050px×8,约合98.4平方尺)则是当代青绿山水的顶峰之作。放眼古今画坛,青绿山水竟无人出二者之右。
【清清荷韵悠悠我心诗歌】相关文章:
清晨荷韵作文01-25
梦韵有荷散文02-17
悠悠书韵伴我成长作文03-22
季羡林描写春天《清塘荷韵》11-22
清塘荷韵季羡林的文章11-21
月光悠悠照我心作文800字04-01
季羡林《清塘荷韵》读后感10-29
《清塘荷韵》阅读理解附答案07-23
清塘荷韵读后感900字04-06
清塘荷韵读后感10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