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诗有哪些
画论有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此句用来说诗,可谓深得诗中三昧。造化,指大自然,例如山水画,花鸟画,先需仔细观察,但画出来却不纯粹是大自然的山水,花鸟,它带有画家的胸襟、见识,情怀,对人生的感悟、感受或感叹。画家画出的实际上是他心中的山水,心中的花鸟,既要像山水,花鸟,又不完全像,要突出某些特征,让品画者觉得这其中有点意思;这意思,有的直白,有的婉曲。但一定要有点意思。
齐白石先生说得更明白: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对所反映对象的描写,既要像,又不完全像。相传日军占领北平期间,有日本官员上门索画,白石先生便画了一幅《螃蟹》,并提了几个字:看你横行到几时!画的螃蟹当然要像螃蟹,螃蟹的特征就是横着行走;当然又要有飞扬跋扈,气势汹汹的神态!
作诗当然也如此。诗言志,歌咏怀,不管你写的是什么,也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或至少要抓住其中一个特征,又要表现出你自己的感情、志向、对生活的感悟、感慨或感叹。故作诗有“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借景抒情”之说。
例如,宋代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终生念念不忘抗金,收复中原,可惜不受重用,反遭排挤,该词以荒郊野外的梅花自比,末句说,致死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操守。
再如,明代于谦《咏石灰》: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四句既写的石灰,又写的.他自己,托“石灰”言其“志”,即“要留清白在人间”!
郑板桥有一道非常著名的《咏竹》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本在破岩中。
千磨万炼仍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这首诗连竹子是什么样子都没有描写,为何?首先,因为据说这是题画诗;其次,写出的是竹子的“神”而非“形”,即竹子的精神风貌,在那么艰苦、险恶的环境中,能坚守、保持自己的高风亮节!
苏东坡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意思是,画好不好,不能以画得像不像所画的东西为标准,应该看其是否画出了“神”,作诗也一样。
当然,拙见“形神兼备”最好,“遗貌取神”也好,总之,应该重“神似”不要重“形似”。
诗之“意”也可以是作者感悟出的某种道理,人们称为有“理趣”。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前两句写景也很有韵味,但无后两句,这诗就没有“灵魂”!
有时,诗之“意”是一种作者感受到的“情趣”。
请看,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请注意一个“惜”字,一个“爱”字,一个“才”字,一个“早”字,想象丰富,笔调浪漫,颇具生命感与动态感!优美的意境,生动的情趣由此而生!
不托物,不借景当然也可以,直抒胸臆,只要情感真挚,饱满,也可以是好诗。
如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再如,元稹《离思(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所以,仅仅是描写了某种景物,而没有自己的情怀、感悟、感叹之类的东西,哪怕分行整齐,即使讲究格律,也不是诗。
换句话说,心里得有了诗“意”,要么直接把这个“意”说出来,要么借助于某物,某景,或是某几个物或景构成一个或几个画面把这个“意”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样的文字骨子里才是诗,它不合格律也是诗,格律只是外在的东西,没有诗“意”的,即使格律谨严也不算诗。
那么,怎样才能有“意”呢?有时看到某物,某景也有所触动,但没有恰当的词句,写不出来,怎么办呢?
从根本上说,首先要“养气”;有了触动,想写,还必须“炼”!
所以,古人云: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意高而文胜!
意是诗的灵魂。词句、音韵等等只是诗的躯壳甚至服饰。
如何“养气”?如何“炼意”,“炼字”,“炼句”?
且听下回分解。
【咬文嚼诗有哪些】相关文章:
嚼字咬文成语解释02-08
含有“咬”字的词语有哪些04-13
有哲理的诗有哪些04-12
唐代诗王维的诗有哪些11-15
送别诗有哪些12-25
是送别诗的有哪些05-08
赠别诗有哪些05-08
秋天有哪些诗05-08
经典送别诗有哪些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