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设计方案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设计方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设计方案 篇1
一、 方案设计前评估机制:
1) 方案性质评估———初步方案,概念方案,投标方案,委托方案等。
2) 方案条件评估———甲方设计任务书是否清晰,开发思路是否明晰,设计条件是否明确 充分,红线是否准确。
3) 方案难度评估———建筑类型,规模等。
4) 方案竞争对手评估———要了解明确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对甲方已经做过而不满意的方 案要分析原因。
5) 方案评标体系的评估———是由专家团队评标还是甲方评标,评标者的偏好。古典,现 代,中式,时尚,文化或艺术等。
6) 方案设计时间评估———根据自身情况是否需要多争取。
7) 方案成果要求的`评估———彩色文本数量,效果图,3D动画,模型等。
二、 针对方案评估结果作出方案设计前的计划以及合同控制要点(是否设计带策划,成 果清单要求,时间,费用标准,返工补偿等);
1) 根据团队目前的设计任务安排合适的设计负责人及助手。
2) 收集方案设计的条件和背景资料。
3) 收集国内国际上类似方案的设计实例。
4) 对方案设计作出初步的梳理,并且规划好时间节点和成果清单(图纸目录)。
三、 方案设计阶段:
1) 把整理的设计要求(经济技术指标要准确)和背景资料拷给相关人员,供大家集体 讨论,头脑风暴。
2) 明确大致方向和设计要点后,有需要的做两至三个比较方案。
3) 在比较出最佳方案后深入设计和不断优化。期间要对经济技术指标进行校对。
4) 最后出图的表现方式———文本模块化,标准化,艺术化,专业化,数据分类表格化。
四、 方案汇报:
在明确汇报、评标对象的特点之后,有针对性的列出汇报提纲,预演 PPT。
五、 对最后的评标结果做归纳总结(如果有可能就收集竞标对手的成果),竞标项目成功或失败的理由都要总结和存档,作为下次竞标的参考。
设计方案 篇2
【摘要】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繁荣,很大的原因是依靠交通的便利。从实际来看,我国的公路交通建设在近几年的时间有了迅速发展,而山区的公路建设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选线和技术上都有着很大的难度,所以解决这一问题是发展山区公路的关键。本文主要就我国山区的公路选线方案进行详细探究,并对选线技术加以研究,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努力对实际操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山区公路;选线方案;选线技术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山区的面积占到整个国土面积将近70%,而山区的公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山区公路的选线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对专业知识和各种信息进行应用,同时也要考虑山区的地形以及地质和水文等诸多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才能够选择一条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经济和政治以及技术等诸多方面要求的公路路线。
1.山区公路选线设计的原则及特征分析
1.1山区公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
对山区公路选线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着相关的原则,如此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将公路线路选择达到最优化程度。首先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而对交通的安全得到保证,山区线路的选择设计最终是为人服务的,是满足人们的需要而进行实施的,所以要将人放在首位,在设计中采取主动和被动的防护措施,将其中的安全隐患得到最大化消除[1]。
其次是坚持地形条件和技术指导两者的有机协调原则,要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基础上强调因地制宜地选用技术指标。要坚持以环境保护作为中心进行路线多方案必选论证原则,要使得方案能够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以及有利环保。还要坚持参考地质条件选线原则,以及坚持对典型工程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原则,正确处理公路工程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关系原则。
我国的山区公路的选线设计要结合实际的地形进行实施计划,其自身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就是特殊性特征,山区的地形较为复杂,在布线的自由度方面相对较小,所以山区的地理环境对山区公路的选线设计有着制约性,沿河线以及山脊线和越岭线等成了山区公路的主体,所以在线路的平面指标的限制下会有着诸多难度,最为主要的就是受到总想指标的控制,故此有着特殊性[2]。
另外就是山区公路线路设计的变化性特征,同样是受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影响,对山区公路新路的选择会根据这山区的复杂程度进行变化,复杂程度越大变化的程度也就愈大。同时在复杂性特征方面是最为主要的特征,这主要就是地质构造体系的复杂性以及多变的立体性气候和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这些复杂的因素对山区公路线路的设计有着重要影响,对路线的选择也会受到这些因素而发生变化。
2.山区公路选线方案设计与选线技术探究
2.1山区公路选线方案设计探究
由于山区公路的地形较为复杂,所以在对其进行路线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力图将线路方案设计达到最优水平。首先对山区公路选线方案进行全面的布局,确定山区公路线路的起点,将大致的路线基本走向加以确定,然后在线路走向中的几个基本点进行确定,将其作为线路的控制点。接着进行逐段的安排,在相邻的主要控制点间划分成不同的段落,再参照道路的'设计等级要求,结合实际的地形以及地址的条件,进行更加细致的布点,这样就将公路路线的走向带得到了确定。针对起点的走向在具体的实施上可以通过调查或者是踏勘的方法进行现场收集资料[3]。在大比例尺上对备选方案加以确定,然后再确定几条方案进行初步的评选。
对山区公路线路方案设计总的来说分为平面线性的设计和纵面线性的设计以及横断面线性的设计。平面线性的设计主要就是和公路选线与地形选线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步骤上就是通过GPS技术进行收集相关的地形信息,综合评价可供布线的路线走廊周围的地质条件,将潜在地质危害找出并及时的治理,在选线上适宜选择曲线。而纵面线形的设计一方面要选择适宜的竖曲线半径,另一方面要合理应用极限坡长和坡比。对于横断面线形的设计要根据不同地段和地形,灵活的对横断面进行选择。
2.2山区公路选线技术探究
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针对山区公路选线,可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其中,这样能够将新路选择达到最优化。一般情况下,对山区的公路选线技术作为常用的就是计算机辅助技术以及GIS技术和数学方法,将其得到有机的结合能够将山区公路选线达到最精确的水平。从我国的选线技术的应用来看,最为常用的就是路线大师以及EICAD系统。这些技术的最为主要的功能就是对平面地形以及纵横断面等进行设计和绘制工程表,能实现多个虚交的处理。在山区公路选线过程中,通过GPS技术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究,而工作人员也能够通过这一技术得到的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自然过程演变,达到实验的效果,这对线路的最佳选择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通过对GPI技术的应用所得到的信息,从而可对周围地形及地质和地貌等加以动态的构造,通过动态模型展现的效果达到对山区公路线路的优化效果。另外,通过Google Earth辅助选线也能够达到最优化的选线效果,其在清晰度上能够有效地满足路线方案的选择要求,在具体的实施步骤上,首先就是在CAD当中把山区公路线路的主要控制点通过多段线进行连接,然后导入Google Earth当中,从山岭对控制点连接线附近具有的各垭口加以分析比选。通过这一技术方法的应用,能够将山区公路选线得到直观全面以及多角度的进行分析,所以在展示的效果上比较优越。
3.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山区公路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已经愈来愈重要,所以对公路线路的方案设计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实际的线路方案设计过程中要能够将人本思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落实,要保证自然环境不遭到破坏。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优化的选择路线方案才能够使得运输量得到保障,行车的安全得到保障,在公路的费用投入上也能够得到最小化。
参考文献
[2]郭松影,刘岩.公路选线模糊影响图模型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xx,(03).
[4]雒继锋.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对外交通专用公路选线原则的拟订[J].甘肃科技,20xx,(06).
设计方案 篇3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略)。
二、解题。
“莲”即荷花,“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似。
三、简介作者。
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他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四、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提示学生读准下列字音。
甚蕃(fān) 淤(yū)泥 濯(zhuó) 清涟(lián) 不蔓(màn)不枝
亵(xiè) 噫(yì) 鲜(xiǎn)有闻
2.学生齐读。
五、串析课文。(围绕下列问题逐一展开讨论,涉及到的较难的文言词句顺便作些解释。)
1.找出课文中直接写“莲”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歌颂“莲”的?
理解:直接写莲的句子主要是第4句、第5句的最后一个分句。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三个方面来歌颂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歌颂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从体态方面突出莲花的正直、刚直不珂、威武不屈,“香远益清”是从香气方面歌颂莲花芳名远扬;而“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则是从风度方面,写莲花的端庄、清高。
2.从作者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理解:“托物言志”是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课文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紧扣与君子气质相似之处着墨,借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美好形象,喻君子表里如一、行为端正、不阿谀谄媚的品德,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观,以及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慨叹和鄙弃。
3.文章题目是“爱莲说”,按道理只要写莲花就行了,而本文却还写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
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先用众多可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描写莲时,浓墨重彩,工笔细刻,卓然超群的“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衬下,在画面上凸现出来,使人心驰神往。另外,本文还用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4.本文除衬托手法外,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理解:①排比(如第⑤句);②比喻(如第⑤句);③对偶(如“莲之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④反问(如第⑧句)。
5.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散句和骈句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六、背诵全文。
七、布置课外作业。
1.找出课文中的“之”字,并分别指出它们的意义或用法。
2.以某种植物为题材,写一篇托物言志的短文。
教学设计(B)
教学设想
通文意,把握难词难句和关键词浯,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诵读、背诵课文,是短文两篇的教学重点。理解学习类比手法的运用是《陋室铭》的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映衬手法是《爱莲说》的教学难点。
短文两篇应以诵读(包括背诵)为主,以讲为辅.达到当堂成诵。用抓“文脉”的方法快速记诵,背诵课文。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不必多作发挥。点到为止。
教学安排两课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人新课。
古代名士文人常爱以物咏情言志,我们今天要学的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中的名篇。作者借陋室、莲花抒发自己怎样的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吧。
彩屏显示:彩图及课题《陋室铭》。
二、检查预习。
彩屏显示:
正确朗读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的字。
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 无案牍之劳形 西蜀子云亭
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 不蔓不枝
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三、录音范读课文《陋室铭》。
要求:在听的过程中,划出疑难之处,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文意。
四、学生质疑,教师答题(基本扫除文字障碍)
五、指导朗读。骈文的节奏按意义划分。骈句要读出节奏(四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二二,五字句的节奏多为二一二),上下句节奏一致,韵脚要读出延长音,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须有较长的停顿。排比句要注意节奏鲜明,重点突出。齐读《陋室铭》。
六、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教师只作点拨。
1.释题。
课题中的“陋室”是所托之物,“铭”指的什么?引导学生看注释①。
2.文中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为什么?
讨论后,明确:“惟吾德馨”这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因为第四句是比喻;也是类比,是以虚衬实。作者所要说明的意思是“惟吾德馨”。中间八句写室中生活情状,是室主人“德”的外在表现。最后一层隐含“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
3.作者是怎样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生活情景的?
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描写了陋室幽雅动人的景色,以景色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写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是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中人的活动(“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两方面来描写的,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作者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明确:引古贤之名室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
5.为什么结尾说“何陋之有”?
明确:引用孔子的话,隐含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之人居之,则陋室不陋”,与本文开头的“惟吾德馨”一句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子过来,达到最完美的思考境界,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6.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7.熟读并当堂背诵全文。
8.默写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知道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吗?它是以哪种花来构成的?生答:莲花。澳门同胞为什么要以莲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区徽呢?不仅因为澳门莲多、莲美,更是因为莲花象征了澳门人渴望回归祖国大家庭的纯洁、高尚的心。宋代哲学家周敦颐也特别喜爱莲花,也写了《爱莲说》。为什么周敦颐独爱莲花?他是怎样描写莲花,抒发自己的心志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爱莲说》。
彩屏显示:课题及彩图。
二、检查预习。
1.完成课后练习二。
2.指名口译本文大意。教师订正误处。
彩屏显示译文。
3.全班齐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教师只作点拨。
1.讨论文体。
《爱莲说》是一种怎样的文体?
讨论后明确:是古代—种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用来抒发感情。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的散文。
2.讨论重点段落的理解。
作者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然各种各样的花都可爱,为什么作者独独只爱莲花呢?
讨论后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段话中7个短语分别描述了莲花的哪一方面特点?请一位同学结合这幅莲花图来谈谈。
彩屏显示:莲花图。
明确;“淤泥”和“清涟”是莲花的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体态;“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植”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清高风度。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等高贵的气质,才会让人肃然起敬。前六个短语是从莲花自身而言,最后一个短语则是从观者的感受来说的。
齐读第一段。
3.引导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爱莲,不仅因为喜爱它的外形,更是因为它是一种人的化身,联系第二段看,是哪种人的化身?
明确:从“莲,花之君子”中可看出是君子的化身。
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质朴);“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彩屏显示:莲花图。
作者借连花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心志?
明确: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借莲的形象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设计方案 篇4
一、概述
1、说明学科(数学、语言艺术等)和年级(中学、小学、学前等)
2、简要描述课题来源和所需课时
3、概述学习内容
4、概述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分析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要注意结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
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资源与工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二是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认知工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
如果是其他专题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课程,可能还需要描述需要的人力支持及可获得情况。
六、教学过程
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
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最后,画出教学过程流程图。同时,流程图中需要清楚标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媒体和相应的评价方式。
七、教学评价设计
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八、帮助和总结
说明教师以何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设计相应的不同帮助和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给予不同的帮助。
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简要总结。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或练习题以强化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的链接鼓励学生超越这门课,把思路拓展到其他领域。
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前文迁引,导入新课。
1.走进第三单元,我们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2.揭题: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自然的启示》。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同学们运用前面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来自读自悟。
4.同学们发现了吗?咱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其实是由两篇小组成的。一篇是《“打扫”森林》,另一篇是《人类的老师》,(板书。)看看老师写对了吗?(“打扫森林”未加引号。)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
二、初读感知,认记字词。
1.那么这两篇带给了我们大自然的什么启示呢?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仍理解不了的词语查查字典或向同伴请教。
2.认读生字新词,找出词语中的多音字。(扫:扫帚、打扫。)
3.共同解决难理解的词语。(如:生态平衡。)
三、了解内容,质疑交流。
1.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
2.再仔细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是一个小小的问号,也可以简单地将问题写在旁边;遇到感受深的.语句画下来,可以用一个词或简短的句子记下自己的感受。
3.师生共同交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2)“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4.学了这篇,你获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启示?
四、迁移学法,运用巩固。
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真会思考!刚才咱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打扫”森林》这篇主要讲了什么,并通过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得到了关于大自然的启示。下面,我们就按刚才的方法继续学习《人类的老师》这篇。
(1)想想主要写了什么?
(2)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感受深的语句旁写写感受。(结合理解“流线型”。)
(3)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课文──《蝙蝠和雷达》等,大家还了解哪些事例?
(4)这篇又带给你什么启示?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可见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地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类。
2.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今天课文中所说的这些,希望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继续探究,下节的口语交际课上,我们还要就这个话题作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
设计方案 篇6
“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人教社生物学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本节所需课时为2课时,本课时为第一课时;生物进化的原因是本节章的重点内容,主要是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学习者特征分析:
1、该班学生具有较强的收集、整理、分析资源信息的能力,能熟练操作与教学有关的电脑平台,能够根据教学思路和要求,准确找到所需资源的位置。
2、学生学完生物的生殖发育以及遗传和变异后,对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相关问题很感兴趣,如“究竟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呢?”等相关问题,学生对这类有关“生物进化的过程及原因”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媒体已具有了一定的零散的'、感性的认识,但还欠缺整体、科学、理性的认识。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是以“跨越式”教学理念作指导,“跨越式”生物教学旨在以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为基础,以创新性教学设计为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抓住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关健期,使学生的生物素养得到跨越式的发展。本节课教学过程以两种方式呈现:一是学生自主阅读英国曼彻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真实事例并分析其变化原因;二是学生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从感性上认识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另外,在分析完曼彻斯特殊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变化的事例后,让学生阅读和分析几个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能强化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生物进化的事实,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整个教学过程以网络作为教学媒体,教师恰到好和处地把握住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验活动,科学地分析实验结果,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和模拟探究保护色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去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技能目标
①通过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和实验结果的统计,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②通过模拟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情感目标
①通过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②通过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让学生了解保护色在人类的某些领域的仿生应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学习者特征分析:
(略)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资料分析和模拟探究保护色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能从感性上升到
理性的层面上去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学生分成10个小组,搜集有关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与环境相适应的各种形态特征和生理结构的图片或文本资料。
教师:准备实验材料;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境: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启发思考
教师出示“恐龙灭绝”,“各品种鸡的形成”和“生物进化树”三组图片,同时提出问题: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绝灭?新的生物种类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三个问题的提出,给学生以思维的冲击和震动,要求学生用1分钟时间思考问题,让他们就自己已有的知识贮量在脑海里形成雏形的解释,但并不要求即时做出回答,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小说中刻画人物性格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2、态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3、道德情感价值观: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重点】
了解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教法】
探究讨论法。
【教学模式名称】
读、悟、赏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导入课题。 口述导言板书课题。 明确学习重点。 听 观看画面。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标出生字生词。 欣赏画面。 读 自由朗读。 要求:模仿录音、语气、 语调。 正确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悟 把握中心。 要求:准确理解文章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 “ 纯粹的金钱关系 ”。 讨论回答。 并质疑 组织学生讨论质疑。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赏 欣赏本文精彩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用意。 充分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 找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教师结语。 先聆听学生谈,然后教师结语。 谈谈自己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于 勒: 穷 富
“我” 钱
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 贪婪、虚伪
赶他、盼他、 见他、躲他
【教学反思】
通过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学生们的阅读赏析能力得到了锻炼,但个别学生对主体的挖掘尚在提高有待以后经常训练。
设计方案 篇8
南沙河水库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下游是迎泽区,是省城太原的主城区、商贸中心,水库一旦溃坝将威胁库区下游29个村,49.16万人,众多学校工矿企业和石太铁路、环城高速路等的安全。
除险加固方案设计
1大坝加固方案
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现已成为连接两岸的主要交通道路,大坝上下游坝坡均未防护,杂草丛生,且大坝下游坝坡大量倾倒垃圾致使坝顶宽度由6m增加到18m,无坝坡排水系统,下游坝坡非常陡。大坝经安全鉴定,上下游坝坡在各种工况下是稳定的,但下游坝坡目前垃圾堆积、变形严重,产生大面积滑坡危险性高。针对大坝存在的问题,大坝加固改造方案为:上下游坝坡进行防护,新增排水设施,重修坝顶路面。上游坝坡防护:防护前首先清除坝坡表面垃圾、杂草及腐殖土,坝坡高程910m以下防护型式仍采用干砌石,厚0.4m,下设150mm厚砂砾石垫层、土工布。坝坡910m以上采用干砌石防护,厚0.4m,下设150mm厚碎石垫层,护砌至坝顶。下游坝坡防护:下游坝坡防护范围为整个坝下游坡,坝面长160m。首先将坝坡表面垃圾、杂草灌木、树木及腐殖土清除干净,然后按坡度1∶2.5进行削坡及培厚,在削坡时对坝体上的孔穴全断面挖除并回填黏土夯实,压实度不小于0.98。其后对坝坡采用草皮护坡,由坝顶护砌至贴坡排水顶部。排水设施:下游增设坝面排水,下游坝脚河床部位增设坝体排水。在大坝坝顶下游侧及左右两岸顺坝体与岸坡结合处设岸坡排水沟,在坝体排水下游设一纵向排水沟,与岸坡排水沟相连,排出两岸山坡和坝坡积水。下游坝体排水采用贴坡排水。贴坡排水顶部高于坝体浸润线出溢点1.0m,贴坡干砌石厚0.5m,下部分别设0.2m厚的砂砾石反滤层和0.2m厚的粗砂垫层。排水底部设排水沟,排出坝脚渗水。根据地勘资料,大坝修筑时未做地基处理,坝基覆盖层主要为卵石混合土、级配不良砾夹级配不良砂,层厚0~3.5m,结构松散,分选性较差,不均匀系数为10.9~137.7,其渗透系数为11~22m/d,为强透水层,存在坝基覆盖层渗漏问题。左右坝肩岩体中节理裂隙较发育,且有不同程度的张开,具中等透水性,级配不良砾和砂岩岩层为库水渗漏层位,左右坝肩存在绕坝渗漏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在水库大坝下游养鱼池有泉水出逸现象,水位随库水位变化较小,较为稳定,出溢点没有出现过异常情况,渗漏未对大坝稳定构成大的威胁。考虑到长期的渗漏有可能对大坝安全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因素,对坝体下游渗水处设反滤体。考虑到南沙河水库为缓洪库,不进行坝基防渗处理,结合坝体排水增设坝基反滤层,将贴坡排水反滤层深入坝基砂砾层底部。坝顶路面:坝顶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厚50mm,下设300mm厚石灰粉煤灰碎砾石上基层,其下为200mm厚的水泥稳定粒料垫层。路面设2%外倾坡,上下游侧设栏杆。
2溢洪道改造方案
溢洪道进口由于大量倾倒垃圾,致使目前抬高2m。溢洪道出口4孔桥式涵洞已有1孔全部堵塞。溢洪道桥墩为浆砌石,桥拱由砖石垒砌而成,年久失修,破坏严重,不满足泄洪及防洪抢险要求。溢洪道泄槽为梯形土渠,出口段厂房、仓库遍布,无消能设施,并且堆积较多生活垃圾。根据大坝安全鉴定结论,溢洪道未衬砌,抗冲能力低,出口无消能设施,应进行改造。由于溢洪道泄槽段涉及到大面积的仓库、厂房需要拆迁,且位于太原市区,所需资金及实施难度太大,短期内实施全部溢洪道的疏通不现实。故受资金及拆迁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且时间紧、任务急,本除险加固方案未对整个溢洪道进行改建,仅对溢洪道控制段进行改造,拆除原溢洪道控制段,在原位新建。根据实际情况及安全鉴定结论,溢洪道改造内容主要包括新建10.5m长进水渠、控制段溢流堰原位改建、泄槽段防护73m。为保证控制段溢流堰进水顺畅,新建进水渠段长10.5m,进口采用喇叭口型式,渠首底宽7.8m,末端底宽12.0m,底坡为2‰的`逆底,渠首底高程910m,末端底高程909.979m。边墙采用M7.5浆砌石直立式挡墙,挡墙顶高程由915.2m降至911.179m。底板采用M7.5浆砌石防护,厚0.5m。溢流堰为宽顶堰,2孔,每孔净宽3.7m,前缘净宽7.8m,堰顶高程910m,总长20.0m。堰体材料为C25钢筋混凝土,垫层采用100厚C15素混凝土。为连接两岸交通,溢流堰采用桥涵式溢流堰,顶、底板及侧壁厚均为0.4m,交通桥底高程同大坝坝顶高程为915.2m,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Ⅱ级。泄槽防护段总长73.0m。前10.0m为过渡段,边墙采用M7.5浆砌石直立式挡墙,底板采用M7.5浆砌石防护,厚0.5m。其后为渐变段,长10.0m,与泄槽已砌护段顺接。渐变段后为73m砌护段,采用M7.5浆砌石防护,厚0.5m,边坡1∶1。
3大坝安全监测方案
南沙河水库从建成至今已运行50多年,但大坝一直没有安全监测设施,其现状既无法满足大坝自身安全监测的实际需要,也不满足《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为确保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本次除险加固设计增设必要的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安全监测的内容主要包含坝体垂直与水平位移观测、渗流监测等。垂直与水平位移观测:为观测土坝沉陷与变形,共布置3条纵断面12个观测桩,并相应布设工作基点12个。坝体渗流观测:布设3条横断面,观测孔12个。
南沙河水库除险加固方案主要对上下游坝坡、溢洪道等进行了设计,解决了大坝防洪标准不足,坝坡、坝基渗透稳定等问题,但由于拆迁、清障、资金等原因,除险加固后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泄洪洞下游仍有障碍物,不能正常泄洪。二是溢洪道泄槽段及下游均为临时建筑,溢洪道无法正常泄洪。三是南沙河水库下游河道过洪断面不足,无法安全渲泄水库下泄洪水。四是大坝在第一次蓄水运用,当水深蓄至7m时(蓄洪量约为55万m3),土坝发生严重管涌和局部脱坡等险情。本次设计增设了大坝下游坝坡排水设施,坝基砂卵石层增设了反滤层,渗透稳定可以满足要求,但由于计算依据数据为本次地勘资料,而大坝坝体质量存在一定差异性,故在实际运行中必须加强观察监测。建议建设单位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资金及拆迁事宜,尽快对溢洪道下游进行清障,完善溢洪道泄槽、消能防冲设施;尽快对泄洪洞下游进行清障,确保洪水安全下泄;拓宽南沙河水库下游河道,加强汛期安全监测,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精选)设计方案09-04
[经典]设计方案08-05
(精选)设计方案08-06
设计方案11-04
设计方案[经典]10-28
设计方案[精选]11-04
【经典】设计方案07-22
设计方案【精选】07-29
设计方案(经典)08-14
设计方案(精选)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