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实用的设计方案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方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方案 篇1
背景分析
我班是八年级新生班,班上52名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中44人住宿。面对四中严格的管理,繁重的学习任务,很多同学感到不适应,一些同学甚至一直有退学的念头,这是我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同时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有乐观进取的心态,他们背负着父母的殷切期望,只是缺乏具体的奋斗目标,在学习方法上有所欠缺。
设计理念
安排本次班会课,主要是让学生树立理想,坚定克服困难的决心,并传授他们恰当的学习方法,是我班的学习氛围更浓,学生的精神面貌更积极。
教育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班会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认识到实现理想的路途充满艰辛,需要靠同学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地学习,才能去实现心中美好的理想,使美梦成真。
2.情感目标:通过班会活动,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励大家为理想,为未来而更加努力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
3.行为目标:通过班会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这次班会为新的起点,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班会重点
让学生能够树立起自己的理想,并能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班会地点:八10班教室
班会时间:20xx年10月14日
班会流程:
一、在《放飞梦想》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
二、问卷调查
1、你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吗?
·我对自己的人生做了很明确的规划
·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没有明确的规划
·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2、是否觉得了解自己的兴趣与专长? 是 否
3、是否有你心仪的高中? 是 否
4、有时躺在床上,下决心第二天要干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第二天,这种劲头又消失了。 是否
5、你是怎样安排今后的理想旅程?
·每天都做计划,坚持下去
·做短期计划
·没有计划,每天只是忙碌
·做个长期计划,慢慢去完成它
·其他情况
6、你觉得你离你的理想远吗?
·远,模糊不清
·在实现理想的路上
·马上就要实现了
教师总结: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都想过“自己的理想”,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对此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实现寻找、理想的路上常常会感到迷茫。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进一步谈一谈理想。
三、写下你的理想
要求:写下自己的短期目标和远大理想,组内交流,并贴在显眼处。
理论依据:目标视觉化
-----你要经常在脑海中想像你达成目标时的情景,情景越生动逼真,你越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越能激发你追求成功的欲望。
四、我们如何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呢?
班内畅谈,个人展示。
班主任总结:成功没有捷径,唯有依赖奋斗。当辛劳成为一种习惯,当勤奋成为一种充实,无聊的嬉戏就将变成一种空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目前,我们班上有一部分同学任然没有适应四中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繁重的学习任务,意志不坚定,在去与留之间徘徊,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些同学缺乏吃苦的精神,耽于享受。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我们的解放军战士是如何艰苦训练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大屏幕展示幻灯片。
同学们谈谈看过幻灯片后的感受。
班主任总结:“两眼一睁,训到熄灯”是受阅训练的真实写照。阅兵训练并非美差,从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就是训练。如果大家拿出解放军战士受阅训练时的吃苦精神,哪里有我们战胜不了的困难呢?
五、学习国外训练孩子吃苦精神的例子
(一)日本孩子吃苦是必修课
从幼儿园开始,日本人就注意培养孩子的吃苦意识,这首先体现在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幼儿园的保育大纲上这样明确规定:“从三岁开始,就要训练孩子怎样端碗拿筷自己吃饭;怎样自己排解大小便;怎样在保育员的指导下学会穿衣脱裤系鞋带。到了6岁,就必须养成独立着装、饮食、刷牙、洗脸的习惯”。
日本的中学和小学高年级,几乎每年都要定期举办“田间学校”、“海岛学校”或“森林学校”,组织学生们到田间、海岛或森林去“留学”,不仅让孩子了解农村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
有一个拥有亿元资产的大企业家,他的独生女正在念大学。想不到的是,这个“大款”的女儿白天上课,晚上还要外出打工,以赚取自己的学杂费。“大款”平静地说:“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让孩子从小知道生活的艰辛,这样,她长大后才能知道怎样把握自己,才能在社会上站住脚。”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生活条件日益优越,同时也减少了下一代磨炼意志的机会。日本教育界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吃苦的机会,使孩子们从小就去经历磨难、挫折。
(二)在美国,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为培养学生独立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条件似乎苛刻,但是却使学生们获益匪浅。家长对这项活动全力支持,更没有一位“拖后腿”、“走后门”、“搞小动作”的。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其家里多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自己的父母家里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做小保姆去赚钱。有个女孩每周六要去餐馆打工。母亲告诉她,你完全可以在家里帮妈妈干活,照样可以领取工资。但这女孩觉得在家赚自己母亲的钱不是本事,她一定要去外面赚钱来表示自己有自立的能力。
(三)有报道说外国有个试验,让两组人分别注射50针无害的液体,一组前40针是很痛苦的,后10针非常舒缓,另一组前40针很舒缓,后10针非常痛苦。注射结束后,分别问两组人有什么感受,如果增加报酬是否有人愿意再接受这个任务。结果,第一组的人普遍感到注射过程可以接受,第二组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再尝试这个痛苦的过程。
毛主席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吃苦的经历是人成长的养分。吃苦能让人的生命更加强健,吃苦能让人的意志更加坚强。怪不得台湾漫画家朱德庸说: “怕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半辈子。”大家愿意苦一辈子还是苦半辈子呢?那么,请大家从现在做起,把勤奋刻苦看做一种幸福,努力为自己打造灿烂人生!
六、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1、减少犹豫的时间,明确任务
治疗犹豫的措施:在自己支配的时间里,拿出百分之二、三的时间,想清楚这段时间的任务共几项,哪个为主,哪个为次,然后排上队,任务明确了,马上动手。
2、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一个人,经常在固定的时间内做同类的`事,做的多了,便形成习惯。习惯了的事情,常常不由自主的去做,想停止都难。
3、制定周详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要落实到每学期、每月、每周、每天
4、多利用空余时间
比如早读之前的时间,中午午休前的时间,晚修前的时间,如果我们坚持,利用我们的收益是非常可观的。
5、减少无效劳动何为无效劳动:
(1)人家在自习、看书,他在那说笑话、说大话、 说课外的话等。
(2)把课余的时间消磨在游戏里、老师在讲数学他在发呆、上自习在聊天、抄别人的作业、教材还没弄通就去抠难、怪、偏题等。
(3)正听着课,思路不知不觉地到了其他无用的事上;学习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忧虑、担心同学们怎么议论自己、父母怎样批评自己,结果越想,烦恼越深,越不能平心静气的分析失误的原因,形成:考试失误→情绪低落→无心纠正→成绩更低、、、、、、等。
七、班主任总结:
今天的主题班会开得非常成功。一个人没有理想,生活就失去意义,要实现理想,必须通过艰辛的劳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功是由一个个目标的不断实现而积累起来的。努力从今日始,就能一步一步登上高峰,欣赏壮丽的景色;努力从今日始,就能爬上树梢,品尝最甜美的果实;努力从今日始,你们就能踏入人生最辉煌的圣殿。我祝愿大家多努力,再努力,展开理想的翅膀,战胜成长道路上的一个个难题! 相信我们的未来不是一个梦!
活动延伸
写下自己的目标或理想粘贴在课桌左上角,组内互相督促,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
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整理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特殊用法,积累文学常识。
2.能力目标:学会细致地观察景物,并能用白描的手法,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体会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环境下作者的两种不同心情;做一名有心人、有情人、细心人,深入大自然,采撷大自然的缤纷色彩,感受它细微的、无穷的变化。
教学建议
一、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先写北国早春:“余寒犹厉”“局促一室之内”,没有春的气息,彩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把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也为描写下文的满井春色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第二部分先总写满井春景(廿二十……若脱笼之鹄)。“天稍和”与上文“余寒犹厉”呼应,天气变化,心绪也随之解冻。高柳、膏土与上文“飞沙走砾”呼应;“空调”、“脱笼之鹄”与上文“局促一室”、“不得出”呼应,融融春意已可感悟,心情愉悦可想而知。接着作者又详细描写了春景,逐层写出郊外早春景色的迷人(于时冰皮解……麦田()寸许)。首写春水:如镜出匣;次写春山:如倩女梳妆罢;再写春柳:柔梢披风;最后写春苗:浅()寸许。山好、水好、万物美好。一连串的比喻,形神俱似,春景中融入了感情色彩。继而作者由景及人,绘出一幅早春郊游图(游人虽未盛……汗出使背)。泉而茗者,清雅悠闲;罍而歌者,豪爽痛快;红装而蹇者,从容舒适。男男女女,形态各异,有动有静,声色兼备。再次作者写陆上和水中的动物,表达在春日的心旷神怡(凡曝沙之鸟……皆有喜气)。曝沙之鸟,安适恬静;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最后作者归结自己的感受,寄托追求(始知郊田……宋之知也)。作者由游满井春色,归结出“郊田之外未站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的感受,也表现了作者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意山川草木的游洒情怀。
第三部分作者明确表露了自己寄情山水、厌弃官场俗务的感受,并表示今后的出外游玩日程从今日开始,因此写游记来纪念此事。明确了自己的志向和文章写作的时间。
二、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本文写了不同的环境中作者的两种不同情感。作为“城居者”,整个冬天蜗居斗室之中,欲出不得,自然烦闷不已。因情生景,第一段分四层浓笔渲染“余寒犹厉”。“燕地寒”,一个“寒”字,首先就把人带入天寒地冻的北国冬天。接着写即使花朝节后,寒意仍不减却多少,一个“犹”字,让人不寒而栗。这一层是从节令、地域角度来写。第二层具体写“寒”。“冻风时作”,“飞沙走砾”,气候之恶劣,不难想见。第三层用作者“欲出不得”衬托寒气袭人。第四层用作者的行动(“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来证明北方春寒料峭。触景生情,自然情事满怀。作者本自不愿做官,这次任顺天府教授,终免不了官场的应酬唱和,愁苦烦闷之心可见一斑。作为“郊游者”,长期的压抑,得以一时解脱,自然一切都是新的,即使只是自然界的一丝一缕的正常变化,也会纳入眼底,融入心底,虽感陌生,更觉亲切。所以,作者笔下的一草一木都具有了人情人态,挂满了喜悦的色彩。
对比、反衬。有城里城外气候的对比,有人物心情的对比,有动静相衬,有情景相衬。
三、本文细致地观察生活和准确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为文章写初春的景色,处处围绕“乍暖还寒”的特点。从整体上看写了春山、春水、春柳、春趣,多用比喻,形象贴切,清新奇巧。从局部看,写节令气候的变化,用“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写寒意未尽,用“天稍和、土膏微润”写春意渐染,前后对比,特点鲜明。写“冰皮”用“始解”,写“波色”用“乍明”,写“雪后初晴”,写柳条“将舒未舒”,写“柔梢披风”,写麦芽寸许,写游人未盛,写风力尚劲,无不恰如其分,无不形态毕肖。
四、组织课堂教学建议
本文是自读课文,生字词较多,课前要布置好预习。课上花一定的时间简单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然后让学生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熟读课文。剩下的时间分小组自由鉴赏。鉴赏可由教师给各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也可由各组自行决定。
教学设计示例1
设计思想:文言文的教学不必每课都弄得特别细,尤其是自读课文,要允许学生“囫囵吞枣”。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多读读,多议议,甚至可以找来同题材或同体裁或同时期同一作家的作品,开展比较阅读,从不同方面启发学生。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通过学生个读课文,检查预习。读后,教师正音。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参见“教材分析”部分的“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三、学生自助解决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不懂的地方存疑。
四、教师释疑,师生共同疏通文章大意。
五、有条件的可以找来记录北方初春的录像带播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六、分组鉴赏。可以从文章内容、表达的情感、写景方法、文章结构、语言表达、写作意图、读后感等诸多角度入手。
七、教师总结。
中国历代的文学作品,以“春”为题材的不少,但从时节看,大多是写仲春、暮春之景;从地域来看,又多钟情“南国之春”;从情愫来看,且多“伤春”之作。本文写北国的初春景象,清新清俊,意趣盎然,堪为写春佳构。作者先放着线儿,并不急着写满井,也不急着写春风解春情,而是将笔锋一转,点染出春寒料峭,余寒犹厉,紧要处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这一笔,可谓据实招来,北国的早春,本就如此。不像南国:风最轻柔雨最时,根芽长就六朝枝。“春”自是不急,可人却憋得慌,“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我们甚至可以想象,这只如笼中鸟的北国客人,为盼春到,是如何在斗室之中来回地踱着方步了。人是关不住的,他终于不想忍下去了,“冒风驰行”,但每次都是“未百步辄返”。盼春之情切,犹如那胀鼓鼓的弓箭,一触即发,触触急发。
北国的春了无痕,可不,从春朝节到二十二日,这才几天的工夫,春就驻到北国了。且看这满井的春水、春山,山有人的体态,水有人的情意,水像乍出匣的明镜,山像刚梳洗过的美女。这一切是那么秀气传神,令人耳目一新。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初春,这一处景致准是: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一个“将”字,一个“未”字,写尽春意处处,令人遐想联翩,比起东坡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扬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里去,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更有意境。“柔梢披风”,岂不正是那个刚梳妆的美女子吗?“柔”大概是初春的身胚,在北国的风中,一定更具丰姿了。“绿浅黄深二月时,傍檐临水一枝枝。迎风无力纤纤挂,待月多情细细垂。”我们不禁要问:是哪个诗人曾经这般钟爱呢?这般的春色,这般的春意,惹来寻春客,他们或“泉而茗”,或“罍而歌”,或“红装而蹇”;这般的春色,这般的春意,惹来“曝沙之鸟,呷浪之鳞”。这便是北国的春天,难怪作者“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八、小组汇报鉴赏成果。
九、作业 。就鉴赏成果,写成一篇400字以上的文学评论。
教学设计示例2
学法引导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能抓住特定时间、地点的景物特征写最,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形象有韵味,适合反复吟诵,用心感受,应着力于诵读、感悟。
重难点分析
1.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
2.学习的细致的观察生活和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以上两点,采用以学生诵读感悟为主,老师适时启发,点拨的方法学习。
教学过程
(-)明确目标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号石公,公安(现在属湖北省)人。万历二十年进士。他与兄宗道、弟兄中道合称“三袁”,世称“公安派”。他们提出“性灵说”,认为文学应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们对于复古主义的驳斥相当有力,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发展的,每个时代的文学,不应当厚古薄今,更不应当用古泥今。他们在创作上坚决反对临摹古人,强调写自己所想、自己所感的东西,也就是“独抒性灵”,主张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进行写作,不用典故。在创作方面的表现是小品文领域的开拓。他们的作品文字清新活泼,文笔秀逸,意趣盎然。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游记紧扣景物的季节特点,细腻描写满井的初春景色,不多几句话,便勾画出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作者描写简练形象,再现当时游览情事。文笔清新秀丽而有生气,比喻新鲜、贴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游览时的轻松喜悦的心情。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品味这篇优美的散文,共体味洋溢在文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浓浓情趣。
(二)整体感知
1.自读全文,疏通字词。
2.教师范读。
3.学生有感情朗读。
(三)教学过程
1.自读课文,对疑难字词质疑、讨论。
2.老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从记叙的六要素的角度整体了解文意。
时间:花朝节后廿二日 地点:满井
人物:我与数友 起因:局促一堂之内,欲出不得。 廿二日天稍和。
经过:心境“若脱宠之鹄”,尽览初春水光山色,饱览游人怡然之情。
结果: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来之知也”。
3.概括段意
(1)第一自然段写城中“余寒”景物,欲扬先抑;
(2)第二自然段写满井春色。融情人景,寄托追求。
4.提问 第一自然段可删否?
烘托、反衬手法,是极必要的铺垫,作者欲扬光抑,欲进先退,把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
5.提问 文中细腻刻画了哪些初春景色?
高柳突堤、土膏、冰皮、波色、鳞浪、山峦、晴雪、柳条、柔梢、麦田浅()、游人、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毛羽鳞())
6.提问 试分析文章的写景顺序。
自然景→人文景→自然景
(山水风光→游人→动物)
远景→近影
(山水风光→柳梢、麦田)
7.提问 直接抒写作者心情的语句有哪些?体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若脱笼之鸽→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仰郁、烦躁→轻松喜悦→感叹赞美
(抑 → 扬)
(四)总结、扩展
本文以议论作结,言明自然未尝没有春色,只是“局促”之人不知道春在哪里罢了。这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感悟,真正的自然是在“郊出之外”,不是在人事纷扰的“城”中。作者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却给他以慰藉,在心灵与自然的贴近中,山水鱼鸟都成了他的知己
(五)布置作业
书面一:分散朗读,并注音(出示小黑板,全班在练习本上注音,然后指名板演,共同订正。)(每个2分。)(括号内是答案,下同。)
1.燕(yàn) 2.花朝(zhāo) 3.辄(zhé) 4.妍(yán) 5.倩(qiàn)
6.靧(huì) 7.蹇(jiǎn) 8.呷(xiā) 9.廿(niàn) 10.浃(jiá)
口述:l.比喻句,明确在本体与喻体之间常用似、像、若、如之类的喻词。本文并有哪几个比喻句?(共有3个:①若脱笼之鹄。②如镜之新开……③如倩女之()面……。“娟然如拭”不是比喻句,它的意思是“美得像刚刚揩拭过的那样”,只是描绘而已,虽有“如”字,前后并没有具体的本体和喻体。)
书面二:本文写景细致入微,你读了有哪些体会?请选例并简要说明。(自读课文,用这类题目来检测,不作死板限制,可以让学生有自由发表意见的余地,不会扼杀有才能学生的天机及积极性。如果在水平属中下的教学班,可以改用课文后的一、二题。)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从哪些描写中可看出本文写的是“初春”的景色?
提示:
从时令看,写的是“花朝节后”的事。从气候状况看,“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时飞沙走砾”,这说明冬寒犹在。“天稍和”,“高柳夹岸,土膏微润”,这说明春天刚降临人间。从所写景物特征来看,处处着眼写初春之景。写“冰皮”已解冻,照应了“天稍和”,又用一“始”字,呼应上文的“余寒犹厉”,这不是“初春”之景又是何时呢?写“波色”已明,但又不是通透贼亮,用一“乍”字,把初春之“波色”叙写得恰如其分。写“雪融”“洗山”,“洗山”之雪水乃“初晴”雪融之水。写“柳条”不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仲春之景,而是“将舒未舒”,一个“将”字,一个“未”字,初春之景不写而境界全出。柔嫩的柳梢,刚从土里钻出头来的麦芽,这都是初春所独有的。因为是初春,因为“风力尚劲”,所以游人尚稀。就连设喻时,也牢牢扣住初春的特点。用“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比喻“春水”,一个“新”字,一个“乍”字,不正好对应“初春”之“初”吗?用“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比喻“春山”,用美女新妆比喻春山之新绿,正合了初春之景。可以说,本文无一处不是在写“初春”之景。
设计方案 篇3
1、两栋配电楼220kV全户内变电站方案
1)变电站建设规模
变电站为220kV、110kV、10kV三级电压,本期/终期设计规模如下:主变压器:2/3台240MVA变压器;220kV出线:3/6回,全部为电缆出线;110kV出线:7/14回,全部为电缆出线;10kV出线:20/30回,全部为电缆出线;无功补偿:远期每台240MVA主变10kV侧共设置5组8MVar并联电容器组和1组8MVar并联电抗器,各组主变低压侧无功补偿装置随主变同期安装。
2)变电站的布置
站区总体为两栋一字形配电楼平行布置,主要建筑物采用各功能房间模块组合而成,两栋配电楼0.0m层、5.0m层和11.0m层布置图。配电楼布置在站区南侧。主变压器和220kVGIS上下垂直布置,分别位于配电楼0m层和11m层,其中主变压器散热器布置于配电楼外;10kV并联电容器布置于配电楼东端,在0m、5.5m和11m三层垂直布置。#2配电楼布置在站区北侧。0m层主要布置10kV设备,包括并联电抗器、开关柜、接地变成套装置及所用电配电盘;5m层布置110kVGIS和继电器室。两栋配电楼下均不设电缆层,按照电压等级分别设置220kV、110kV和10kV电缆隧道。站区内设置两条南北方向的'隧道,将两栋配电楼下方三条电缆隧道相互贯通。本方案具有布置清晰,层次分明,运行维护方便,施工检修方便等特点,显著节约了建筑面积和占地面积,符合我国“节约用地”的基本国策。
2、结论
通过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户内站比户外站空间节省很多,二两栋户内站比一栋的建筑面积又有进一步的节省,而且便于操作,便于维护。
设计方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为迎接学校建校100周年,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推进素质教育,培育青少年集邮兴趣,展示我校学生艺术才华,以设计表达对学校的热爱,南城小学特举办“风雨100载”校庆邮票设计大赛。
二、活动主题
风雨100载
三、参赛对象及要求
全校每班至少两幅作品。参赛者请在参赛作品背面用铅笔注明班级、姓名。
四、邮票设计比赛活动征稿内容和形式
1.内容健康向上,富有想象力、表现力。
2.主题鲜明突出,以学校100周年校庆为设计主题。
3.画稿纸张采用A4复印纸或同等大小素描纸为宜,横式、竖式不限,画面设计为彩色。
4.单幅、组画(四幅以内)均可参赛;
5.设计中可参照国家发行的邮票式样。每幅画稿必须设计邮票齿孔图形,图案设计要带有南城元素,标有“中国邮政”、“面值”、“J.20xx.11.28”等字样。
五、活动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
11月中旬,利用晨会进行活动布置。
(二)设计稿件征集阶段
本次邮票设计比赛活动稿件征集截止时间为12月30日,各班级将收集到的稿件集中送至美术办公室。
(三)设计稿件评选阶段
1月上旬,学校将组织人员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从中评出特等奖10名,最佳设计奖、最佳色彩奖、最佳创意奖若干名,对获奖者均颁发荣誉证书。
注:学校将优秀作品编成展品,做若干套南城百年校庆珍藏版邮票。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设计方案11-08
设计方案11-03
(精选)设计方案08-06
设计方案[经典]10-28
【经典】设计方案07-22
(经典)设计方案07-28
设计方案(精选)07-27
设计方案(经典)08-14
设计方案(经典)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