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印象散文

时间:2022-09-16 13:40:08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鹤壁印象散文

  如果不是这次参加全省优质课研讨会,这辈子恐怕不会踏上鹤壁这座城市。但如果没有此行,今生肯定留下遗憾……——题记

鹤壁印象散文

  自小喜欢仙鹤,源自儿时背诵的唐诗:“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羽毛似雪无暇点,顾影秋池舞白云。”还有“松鹤延年”、“闲云野鹤”、“云中白鹤”、“鹤立鸡群”等成语,足见人们对鹤的喜好;自己也想象着鹤飞鹤舞的姿态,真是飘逸若仙。由此爱屋及乌,对“鹤壁“也就徒添些好感。后来查阅其名的由来,居然有那么多版本——大多是附有一个神话故事或传说,个人比较喜欢“仙鹤栖于南山峭壁,其山曰鹤山,其村曰鹤壁。”之说,而对“卫懿公痴迷养鹤,丧志丧德,祸国殃民,被狄人士兵食肉抛肝,丧国亡身,被天下人耻笑。”这真实的历史故事却不太喜欢,卫懿公的这一爱好虽然可悲,却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地名——鹤壁。

  一 、美丽传说

  对于鹤壁首先感觉到的是“神奇”。 单是鹤壁名称的由来,就有几种不同的版本。

  一说,鹤壁集“古有双鹤栖于南山之峭壁,其山曰鹤山,其村曰鹤壁。”这个传说的依据是:鹤壁集南缘有座其状如鹤的巍巍宝山,面向羑河一面,危岩绝壁,巍峨壮观,为鹤壁(集)镇南的天然屏障。站立山顶,俯视鹤壁集,全景尽收眼底。

  二说,鹤壁集在商代时,山峙巍峨,茂林修竹,一派山清水秀景象。商代十四次迁徙,定都朝歌,这一带为殷纣都城朝歌畿辅之地。后纣王常游玩狩猎于淇县西北(今鹤壁地区)建西苑,“鹿为兽,建以楼;鹤为禽,筑以墙”,亦就产生了鹤壁和鹿楼的地名。

  三说,春秋时鹤壁属于卫国,卫懿公爱鹤成癖,曾在这里放鹤于南山,其山曰鹤山,其村曰鹤壁。

  四说,相传鹤壁最早只有三姓六户人家,一天晚上,明月当空,飞鹤齐鸣,观之,见一对仙鹤飞向村来,落在一家影壁墙上栖息,黎明时腾空而去。鹤栖于壁,故名为鹤壁。

  五说,鹤壁古时候有家客店,店主人孝从父母,和睦邻里,待客如宾,传为佳话。但因山村偏僻,过客较少,生意清淡。一天来了一位疯癫道士,衣服褴缕,满头秃癞,腥气烂臭,店客都躲而避之。唯有店主不嫌弃,笑脸相迎,殷切倍至。道士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言道:“名不虚传,我当助之。”挥笔在墙上画了两只仙鹤,翩跹起舞,栩栩如生。此后,道士飘然而去。这等怪事,传之四方,前来这里观鹤者、住店者,络绎不绝。从此,店家生意兴隆起来,而且来这里定居的人也越来越多。遂成一镇,名曰鹤壁。

  六说,相传,公元前五世纪,东周国王周灵王的太子王子晋,也叫王子乔,道号乔仙。少时聪颖,能言善辩,口若悬河,诗词歌赋,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在民间流传久远。历朝历代名人都曾赋诗歌咏,如屈原、汉武帝、张道陵、蔡邕、王粲、陶渊明、李密、李白、武则天、唐玄宗、苏东坡、忽必烈、乃至乾隆等,都曾歌以咏之。因厌倦宫廷生活,后拜浮丘仙翁为师,修道成仙。一日驾仙鹤飞临今鹤壁集南山,观此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便长此住下。由于乔仙博才多艺、又深谙医道,悬壶济民,恩泽乡里,倍受当地人敬仰。日久,人们称此山为乔山。乔仙所乘仙鹤常栖息于白云洞外悬崖峭壁上,人又称此山为鹤山,附近的村庄称“鹤壁”。至今,半山腰的白云寺已废,而乔仙白云洞遗迹尚存。当地民间所流传的“驾鹤仙游”的来历也源于此。

  二、绿树成荫

  鹤壁之美在于她的“绿”。

  踏上这座城市,一路行来,路边皆是绿树成荫。最有趣的是鹤壁街道的命名。宽阔的大街一般都是九州路、华山路、嵩山路、淇河路、淇滨路……比较气魄;窄点的路就是以植物命名的,诸如海棠巷、玉兰巷、楝花巷、大赉巷、雪松巷、红枫巷……小巷两边栽种着与巷子名称相符的植物。此时,广玉兰正是开放时节,大朵的花儿雪白地绽放着,一路花香弥漫,沁人心脾的幽香,让人遐思翩翩。

  住宅楼的“围墙”,其实就是透绿的铁栅栏,一丛丛的蔷薇花或粉或白,或紫或红,密密麻麻地点缀在绿叶中,仿佛在铁栅栏上挂晒着一匹匹靓丽的锦绣绸缎,有风拂过,叶花轻摇,曼妙多姿,一团香风扑面,甜丝丝的,只想沉睡不愿醒。

  踏着绿树成荫的街巷,两边错落有致的矮生灌木中偶尔会闪出一树石榴花,露出火红火红的笑脸,在绿叶的衬托下,远看像一簇簇小火苗。近看,它们的花瓣薄薄的,呈五角形,像一个个小喇叭非常可爱。

  杨树笔直、粗壮的树干高过楼顶,我们仰起头来,才能看见它那像大伞似的树冠。它有银白色的树干,茂密的绿缎子似的树叶。杨树静静地站在路边,好像一位饱经风霜、慈祥和蔼的老人,低头含笑,兴致很浓地注视着走过的路人。一阵风过,树叶哗哗啦啦作响,像老人爽朗的笑声。

  除了树木枝叶披拂,各种花竞相开放,最赏心悦目的还是成片成片的草坪,草并不是刻意栽种的那种,绿意融融,又充满生机。不忍心踏踩,却也能感觉那层柔软。

  淇河岸边,在保持了草木原生态状况下,又有规划地植被,使得两岸绿意葱茏,满眼绿地。走在河畔,清风拂面,空中带着草叶的芬芳,果真是神清气爽。

  如此看来,鹤壁这座小城,三分之一都被树木花草覆盖,称为绿色城市一点也不为过。想我家乡南阳,若是能像鹤壁一样,加大树木的培植,空气质量自然就上去了。

  三、淇河风光

  想去看看淇河!因为它是一条从《诗经》里流出的河,《诗经》中有39篇专门描绘了淇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被称之为鹤壁市的母亲河、史河、诗河、文化河。淇河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棋子山,全长161公里,流经淇滨区51公里25个行政村,是华北地区唯一一条穿越城市而未被污染的河流。

  的哥介绍说:“淇河水看着清浅见底,其实有两三米深。”百闻不如一见!站在淇河边,河边铺了一层灰黑色鹅卵石,奇怪的是鹅卵石上面都覆盖一层铁丝编织的状如渔网的东西,当地人说是防止石头在水大或暴雨时冲进河里去,铁丝网有一部分延伸进河里面,河水真是清澈,见过漓江的水,却没有这水清澈透明,如纯净的翡翠。两三米深的地方还能一眼见底,游鱼碎石清晰可见,掬一捧这没有污染的河水,纯净甘甜。

  “碧水碧草碧连天,仙鹤白鹭舞蹁跹”,古老而美丽的淇河,两岸千峰竞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荟萃;水草肥美,鱼虾成群,因而淇河素有“北国漓江”之称。

  一道道绿色屏障、一条条绿色长廊,装点美化了淇河,使这里的生态环境格外和谐。沿河风景沁融了都市的激情与浪漫,让人感悟到时代的氛围与品质,有大型沙滩、滨水广场、亲水平台、金沙滩、弧形栈桥和音乐喷泉等,移步换景,仿佛行走在一幅连绵不绝的画卷之中。曲径幽竹、青松傲雪、彩叶抹秋、林中槐香、溪水桃林、荷塘月色、林中鱼乐、莺歌燕舞等森林公园八景,让人叹为观止。

  淇河生态园突显的是大色块、大组团、多层次、多色彩的沿岸景观。漫步在淇河主题公园里,陪伴游人的不仅有细软的沙滩、弧形栈桥、诗书、诗廊等景观,还有银杏、连翘、木槿、紫薇等苗木,色彩斑斓的鲜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淇水诗苑里特意种植的一片青翠竹林,虽不到200米,但蜿蜒曲折,突出了曲径通幽的意境,故名“九曲竹蹊”,给游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另有一“瞻竹轩”亭子,由防腐木做成,除了供游人休息外,还成为观竹、赏竹的绝佳之地。

  由于时间紧迫,沿淇河建成的百花园、桑园、寒坡柳林、白蛇遗踪、罗贯中隐居处、天然太极图等八个生态林景观,我们无缘得见,想来都遗憾,但却为下次再来找了个由头;庆幸的是见到了白鹭、灰鹤、野鸭等野生动物。市民们说到的“桃花水母”,是一种对水环境要求极高的生物,水质恶化,水母会变成休眠孢子,依附在石头缝里,等水质转好,适宜其生长,它们就会发育成水母;在水质持续优良的情况下,它们才能进行无性繁殖。桃花水母是大自然对淇河水保护的最高奖赏。

  淇河两岸建成了乔、灌、花、草相结合的绿化带,形成了淇河边一条亮丽的绿色景观:春、夏有花,夏、秋有果,深秋红叶,冬季显绿,鸟语花香,这样的绿色生态河,旅游景观河,怎不叫人流连忘返?淇河就是嵌在河南省版图中的一条玉带,蜿蜒徘徊,碧波闪闪,是大自然特别恩赐的珍宝。淇河生态区内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貌并存,被这条美丽传奇的河流点缀、滋润,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山地平原景观。

  四、淇河“三珍”

  来到这座绿意盎然的城市,心情也格外愉悦,心情好胃口就好,当然要打听这里的特产,当地人便很自豪地回答——淇河“三珍”:淇河鲫鱼、缠丝鸭蛋、冬凌草。

  在“丰泽园”酒店品尝到了“缠丝蛋”和“无核枣”,并且打探到“三珍”的具体特点。

  淇河三珍是河南省淇县的特产,自古就是朝廷的贡品:

  1、淇河鲫鱼:色略呈金黄和鲤鱼相似,脊背宽厚,体型丰满,又称双脊鲫,鱼味鲜嫩,为历代贡品。

  2、缠丝鸭蛋:蛋黄红艳艳,一圈套一圈,纹理清晰,故称缠丝蛋,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丰富。

  3、冬凌草:也叫雪衣草和六月令,全草可入药,对多种肿瘤有抑制、缓解作用,并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淇河沿岸生长茂盛,年产可达10万斤。

  本地人热情给我们讲解如何区分“缠丝蛋”:打开包装(蛋是煮熟的真空包装),剥掉蛋皮,取一根细线,从鸭蛋横勒过去,鸭蛋一分为二,看蛋黄围绕的中心,如果呈现一圈套一圈,类似树木年轮的纹理(纹理细如丝线),就是地道的缠丝蛋,据说是淇河某一段水域,是天然温泉,独有那里的鸭子才能产出“缠丝蛋”。

  无核枣不在三珍之列,却也格外美味。体积不大,也许是用蜜煨制,外观亮得诱人,甜到心里去了。我们回程时倒是都带了“冬凌草茶”,要给同事和亲人们品尝,嘿嘿,我现在就泡了一杯,好苦!但消炎治咽炎,也就不觉得了,还有一种留恋的味道。

  五、淇水诗苑

  从地图上查到了淇水诗苑,知其位于城区淇水东岸,淇水大道西侧,湘江路以南200米处。诗苑分为先秦篇、秦汉篇、明清篇、现代篇五个篇章,包括九曲竹蹊、诗韵舞台、瞻竹轩、一壶映月、咏诗台、明代诗词广场、诗歌长廊、游人诗庭、园路等34个景点。

  对于喜好文字的我们来说,当然要去参观。好在路途不远,下得车来,沿淇河前行,不久淇水诗苑便展现眼前。诗苑围绕《诗经》中悠悠淇水的千古传唱,将古典与时代相结合,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古典文化符号与现代标识相结合,使每一位走进诗苑的游客和市民都能感受到淇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淇水诗苑是我国第一个《诗经》为主题的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清淇湜湜,绿竹猗猗”,漫步于淇水诗苑,宛如走在一幅迷人的风景画卷中。此时正是花开时节,碧桃、樱花、海棠、紫荆、丁香竞相开放,游人行走在花丛中,笑靥也如花般艳丽。

  在防腐木搭建的古色古香的诗歌长廊中,闲庭漫步、品吟诗词。走累了,可以来到瞻竹轩,在朱红色的凉亭下稍作休憩。瞻竹轩东面,是蜿蜒曲折的园路。脚下所铺的仿古砖,砖与砖之间留有空隙,小草葱茏,路都是绿色的。

  瞻竹轩西面是“一壶映月”,从外形上看,整个水池景观像一个水壶,在水池中间有一条园路将水池一分为二。月明之夜,池中两月相映成趣,故名“一壶映月”。从名字到景观都富有诗意。”不远处是咏诗台,亲水平台上有两组坐凳,供游人在此品茶、作诗,观赏淇河旖旎的风景。

  石壁上介绍:“淇水诗苑以《诗经》为主题,融淇河诗文化、淇河风情、鹤壁人文于一体,更是中华诗苑,是展示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的一个缩影,共收录了各时期诗词1500余首。”走进诗苑,被各种诗词吸引,惊叹书法之异彩纷呈:或游龙飞凤,或端庄清秀,或俊逸洒脱,或奔放豪迈……不住地照相,竟是照不尽万般风格!

  来到明代诗词广场,“梅兰竹菊”四君子浮雕展现在眼前。“浮雕主要是采用了象征飘逸淡雅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古代文人喜欢将梅兰竹菊人格化,将花木的自然特征与人的美好品德结合起来,赋于其品格生命,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也凸显了明清篇的主题——诗与君子。

  除了诗词文化,还有一些景点以图腾、雕塑等再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情感,比如“淇河渔翁”、“淇河洗衣女”等,“淇水人家”组雕,均体现了最原始的淇水文化。

  整个淇水诗苑就是淇水文化的一个立体缩影。不仅营造了淇水生态,创建了诗意风情,还承载了城市历史,传颂了诗歌文化,提升了城市精神。诗苑为鹤壁城市建设提升了品位。我一直感叹:南阳最应该沿白河建一处“白河诗苑”,因为中原南阳的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更可以打造“中华第一诗河——白河”的文化品牌啊!

  我和同行的老师们边欣赏边照相,恨不得把这里的一切都带走。感叹这如画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完美结合。几个人临河而坐,轻闭双眸如诗如画的景色便流入心间,那一刻感觉人生真的很美好!不禁诗兴大发:“ 雨晴丽阳俏,暂将琐事抛。 河畔欲乘风,心爽自逍遥。柔柳翠欲滴,紫薇吐新苞。娉婷倚花笑,幽香诗壁飘。”

  淇河文化融淇河诗文化、淇河风情、鹤壁人文于一体,展示鹤壁千年文脉,是淇河先人们赐予淇河儿女的一笔价值连城的精神财富,它是一座蕴藏丰富的文化宝藏。难怪文友说我“乐不思阳”咯!

  六、宁静闲适

  从花季雨季的时候就开始打起背包旅游了,几十年下来,去过不少城市乡村,感受繁华嘈杂,感受烟雨江南,感受清秀明丽,感受大漠荒凉……却始终没有遇到像鹤壁这座城市所给予我的那份宁静和闲适。

  总是喜欢一个人行走在陌生的城市,默默地看陌生的人,默默地想心里的事,静静地看擦肩而过的人,静静地揣测故事中人物的命运……这已形成了习惯。

  也许人真的需要体验不同的生活,当习惯被打破,眼前就真的是另一种画面,另一种感觉。走在鹤壁宁静整洁的街道,不安的心随着脚步的移动渐渐沉静下来……

  路上的行人没有急火火的神情,他们缓缓地骑行,或慢悠悠地走路,神情安然,语调轻柔地说着话;汽车喇叭斯文地鸣上一声,从你旁边悄然驶过;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几乎见不着交警,但车辆行人没有闯红灯的。

  宽阔的马路上,行人不多,数得过来,,没有车水马龙的繁华,却有行云流水般的宁静。假若生活在这样的城市,我一定会在每个午后,冲一杯普洱茶,捧一本书,在某个街角花园的凳椅上享受宁静;也一定会在晚饭后,沿着花香满径的小巷子漫步,享受微风;也一定会在节假日,游览淇水湿地公园,享受那份美好!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没有时间去享受那种美!也许由于缺憾,我们才会倍加珍惜;也许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内心更渴望,一份久违的宁静和闲适……

【鹤壁印象散文】相关文章:

鹤壁之行散文05-31

印象铺头的经典散文05-10

故乡印象经典散文05-10

印象春天散文05-12

老街印象的散文06-30

印象乌镇散文06-11

印象溪头散文06-12

厦门印象的散文04-28

杭州印象经典散文04-23

大连印象的散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