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心灵的一轮明月散文

时间:2021-04-24 10:04:51 散文 我要投稿

书是心灵的一轮明月散文

  1

书是心灵的一轮明月散文

  读书,能养心。

  现世的红尘太重了,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太多了,因而很累,不是人累,是心累。每天起床,要上下奔走,要四处经营,要看上司的脸色,要和他人应酬,一颗心在名利的驿路上疲于奔命,无一刻安闲。这时,唯有书,也唯有书能让疲累的心喘息一下。

  心,如果是驿马;书,就是驿站。

  心,如果是漂泊的小舟;书,就是宁静的港湾。

  有时,劳累之后,我无言回家,常常默默地坐在椅上,拿一本薄薄的书看上两页,让心走出红尘,走入那片心灵的花园,在文字的想象里或倚仗着山,或登高观日。一篇看罢,抬头看天,天晴如水,云白如纱。这时,一个人也轻灵灵的,如同一丝浮云,不沾染一点灰尘,不沾染一点儿污垢。

  古人言,“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是说净了养心的好处的。可惜,现实生活里,高僧难遇,古寺罕求,我们为什么不寻求于书呢?一册书,就是一位高古的僧人,就是一声洗心的佛号,就是一声清亮的晨钟。

  有高僧宣偈语道:“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在红尘,我们的心就是一朵莲花,世俗得失就是尘埃,就是灰土,不时地沾染着我们的心灵。要让心空灵,让心洁净,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书中每一粒文字就是一颗露珠,能润泽心灵那朵荷花;书中每句话都是一丝雨,能涤荡心灵的灰尘,让它洁净清白。

  读书,让人心净,也让人心静。

  2

  至于读书的环境,是大可不必苛求的`。这点,古人就有些本未倒置了:有人在书房里摆上一个小几,几上放茗具,放玉器。甚至有的书生读书,旁边得有一女孩相伴,美其名曰“红袖添香夜读书”,这不是读书,简直是作秀。鲁迅对这样的人十分讨厌,讽刺道:“他梦想的最高境界是在雪天,呕上半口血,由丫鬟扶着,懒懒地到院子里看梅花。”——这样做,与前面的读书人同出一辙。

  其实,书房应简陋。

  我的书房四壁一白,旁立两柜,都是书籍,再有一案一椅,做读书和写作之用。与读书无关的摆设多了,反而会分散注意力。

  书房长仅一丈余,一面大窗正对着书案,有时写累了,一抬头,山青如眉,就在不远处;树密如睫毛,一层层穿插。林中有一亭,远看如山的美人痣。下雨的时候,远山山气迷离,山色有无,水墨画一般,很是飘渺。

  书案前的凳子,过去是木凳,后来换成皮椅。妻子说,时间长了,得坐舒服一点儿,不然身子吃不消的。

  有时写累了,我会看看书。

  看书,不必确定非得看什么,或者非得不看什么。我看书,是随意抽一本,随意翻看,没有任务,也没有目的,纯为养心所为。

  案子前放着一个小花盆,白瓷蓝花的,很是古拙。盆内栽了一盆兰草,放着几块鹅卵石,圆圆溜溜的,有些野趣。土是从郊外弄来的黑土,很肥。一盆兰草,就成了书房一景,带来一片苍翠。

  一日,读书之际,忽听一声蟋蟀鸣叫,清亮地回荡在耳边。一时心中产生错觉,以为是书中所写心中所想,否则,五楼之上何来蟋蟀声?但是,随即又是一声,清亮悠扬,带着乡村田野之风,回荡在房里。接着又是一声,竟然是从花盆中传出的,原来是妻子铲土时一不注意捎回来的。

  这蟋蟀并非一直叫,而是叫叫停停,断断续续。以后读书时,耳旁总少不了蟋蟀零落的叫声,这时,一颗心仿佛回到了乡村,走向夕阳下的四野,走向黄昏的田埂,眼前暮霭升起,牛羊回舍,自己竟然如归园田居中的陶渊明一般。

  《诗经》中谈到蟋蟀说,“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现在,蟋蟀竟然进入房内,我的书房成了一部小小的《诗经》了。

  3

  前面说了,我读书是很随意的,但仍有所好。在所有的书籍中,唐诗宋词是我看得最多的。有人说,好书如美景,这话是不错的。看唐诗宋词,就如登山临水,就如眺云探日,给人心灵上无限的愉悦。

  唐诗,是文学中的一轮明月。每一次走入唐诗,人的心都一片清亮,好像不着一丝力气,读“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时,眼前,一群女孩,一群水灵灵的女孩在笑着,在互相泼着水。这时,自己也仿佛青衣布衫,走入了江南,走入青花瓷的世界,一颗心也润泽起来,也多情起来。读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自己就好像那位戍边的将士,骑着马,奔驰在无边的大漠上,奔驰在大唐的烽烟里。读“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时,自己就成为一个旅人,打马走在木板桥上,印下一个个蹄印。读“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时,我仿佛觉得自己就成了那个风流倜傥的将军,鏖战在赤壁江上。

  唐诗,让我的想象丰富;唐诗,也让我的感情变得细腻。在这儿,我好像看到“人面桃花别样红”的女孩,含情脉脉,睇着心上人;看到“别梦依依到谢家”的书生在月夜长叹,神伤不已。

  一颗心,与这些人为伍,何能不净?

  宋词与唐诗相较,多了一些柔韧,多了一些水意,多了一些女儿气。读这样的句子,一颗坚硬的心自会柔软起来,也多情起来,如芭蕉细雨,无风也潇潇,有雨亦潇潇。

  当我读到宋词中“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时,总是想,这是怎样一个纯净的女孩啊,她回望的人,该是如何的儒雅如何地洒脱?当我读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时,长亭外,古道边,青年男女相别时凄凄惨惨的情景,又入目上心,令自己黯然落泪。

  有人说,雨后的春山,是泪洗过的良心,换言之,泪洗过的良心,如同春雨滋润的春山一样清明洁净。读书,让我们的良心一次次被泪水滋润,会日益丰盈。

  4

  只要愿意读书,时间总是有的。

  晴日的上午,我喜欢独自在走廊上放一把竹椅,旁边放上一杯茶,让茶烟和书香相互羼杂,读一会儿了,喝上一口茶。古人说,“书雅茶香,相得益彰”,这是肺腑之言,并非是自我显摆。此时,一颗心清鲜鲜的,也轻闲闲的,不用急着去完成什么任务,也不用操心酬酢,一页页慢慢看来,漫不经意的。一篇读罢,午饭也熟,心地坦然,饭入口中,也是带一片书香。

  雨天夜晚,下班回来,靠在床头上看一篇文章,也是一种消除寒意和疲劳的方法。唐诗宋词之外,现代书籍中,我最爱看周作人、沈从文和汪曾祺的文章。而雨夜里,我以为最宜读的是周作人的小品文。周作人的小品,有一种与故人对炉谈心的平静感,有一种不瘟不火的纯净气。读着读着,一颗心也平静下来,不起一丝波纹,不起一星浪花。看罢睡下,进入梦乡,梦中也一片平静。至于沈从文的小说,应在星期天的早晨阅读。放假的早晨,一气睡到九点多起来,吃罢母亲做的饭,在老家后院放一张躺椅,躺下后随便看着,这时,边城一山一水,包括水边白塔,还有撑船的女孩,都会一一出现在眼前。

  汪曾祺的美食小品也很好,不过,读了之后,大吞口水,却无物解馋。老爷子是美食家,以一支笔,把每一种小菜都写的活色生香,让人实在禁受不住。譬如他谈腌苋菜,“苋菜长老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许小段,入臭坛,臭熟后,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芯成果冻状。噙住一头,一吸,芯肉即入口中。这是佐粥的无上妙品”。再如,“卖花生糖的。大粒去皮的花生仁,炒熟仍是雪白的,平摊在抹了油的白石板上,冰糖熬好,均匀地浇在花生米上,候冷,铲起。这种花生糖晶亮透明,不用刀切,大片,放在玻璃匣里,要买,取出一片,现约,论价。冰糖极脆,花生很香”,这些文字简直色香味形俱全。

  读这些洁净的文字,最好的地方,应当在雨夜的山村。

  我家在山里,每到假期,我一定要回一趟老家,住上一阵子。晚上时,坐在窗前读书,这时虫声叽叽,透过窗纱,带着一片清亮。若是秋雨之夜,“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是再好不过的意境了。

  现在不是春秋,是冬季!很快又快回家了。

  到时,拢一盆火,拿一本书,泡一杯茶,看一会儿书,回头望望门外一片寒意,到了傍晚,雪花纷纷扬扬地飞下来。此时,看天看地看小村,一片洁白,再回头看看自己的心,也一片洁白。

【书是心灵的一轮明月散文】相关文章:

散文:乡村的一轮明月05-23

抒情散文一轮明月一帘梦05-23

一轮明月小学作文07-11

献一轮明月-诗歌04-30

明月在上-散文05-21

散文:明月赋04-04

送你一轮明月情感美文03-19

诗歌草原升起一轮明月05-02

以明月为题的散文05-23

关山明月阅读散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