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心灵与旧时光
(一)
曾经喜欢翻看一些哲学类书籍,有这么一句话记忆深刻:“想要得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之相反的东西。”
这无疑包含了很深的一个辩证理论,如果引申进生活,可以概括出一个很有生存意义的法则。
喜欢哲学,主要是哲学是一个思想的东西,也是一个个能打通心灵的意境。很多哲学的文章,都会有一些比如荒芜的沙漠、历史的部落、或者透着灵魂的古诗等等这样的情景设置。
或许,我们没有进一步的思考,也没有进一步的去体验这种场景的设置,但总体来看,哲学总是离不开几个词语,那就是心灵、智慧、旧时光。很多哲人,常常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很多哲学家总是透着智慧,他们面对着未来,可更喜欢自己心灵中的那一片天地。不管时间如何变化,也不管历史如何更迭,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那一片天地总是一样的美丽。
(二)
有这样一句话:“傻与不傻,要看你会不会装傻”。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生活的把握能力。
所以,生活的美与丑,完全与人有关系。这个关系承载着很多因素,就看人怎么去诠释它。因此,很多人觉得权力最重要,也有人觉得金钱最重要,可有哲人就觉得“人的自由来自那里?”这是一个自己定性的空间,因为有了权力,有了金钱,就会获得一些自由更大的活动空间,所以人们就需要向往,也需要拥有,这种获得,就是一种生活的自由。
不过,获得也不一定自由,更不一定有很大的空间,因为“精彩玩不够 ”。个人觉得的生活自由,不一定是一种世界需要的,他人需要的,或许就会因为一时的自由,最后会带来更大的不自由。
因此,正如周国平教授说的“要获得生活的意义,不一定是对事物的占有,而要靠爱和创造。”笔者觉得,这一句话很有深度。任何的幸福和向往,都是来自心灵的,权力带不来满足,金钱也带不来满足,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让这些具有了更大的诱惑性,也具有了更多的吸引力。
(三)
记得中学时候,我们学过一个扁鹊四见蔡桓公的故事,第一次,“大王,您得病了。”蔡桓公不以为然;第二次,“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得抓紧治”,蔡桓公还有一些生气;第三次,“大王,您的病已经进入了肠胃,耽误不得”,蔡桓公更不高兴;第四次,扁鹊什么也不说掉头就走了,后来蔡桓公果然病倒了,最后不治身亡。
虽然是一个老故事,可哲学道理不少,更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现代社会,很多人喜欢听溢美之词,对于对自己不好的语言,常常不仅不以为然,还会记恨在心,甚至对这样的提醒更加不以为然。说一千道一万,良药虽然苦口,但也利于病。
对于一个人来说,更需要一种智慧,不仅需要用心灵感受,更需要时间证明。这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境界,因为面对着各种复杂的生活,我们常常需要的是一种单纯的心境。更要认清奸诈的赞美和善良的提醒是什么界线。
(四)
欣赏艺术也是一种哲学,很多艺术家,其实做艺术根本没有讲究收获。他们做艺术,就是做自己。因为好艺术是需要时间沉淀的,更需要慢慢感受的。因为他们不需要占有,更不需要玩弄,它不像摸的着、看得见的实体。
但是,艺术本身是一个高雅的东西,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摸得着它的高度。所以,很多大艺术家,常常都会在活着的时候无名无姓,可真正过逝了,艺术的价值就不断显露出来。可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已经无所谓了,但对于整个人类的发展,确实蕴含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可以说,艺术也是一种哲学的精髓,它和哲学的美,一样能够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更高的升华。
因此,相比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的思维,可以说这样的艺术,更能在心灵中留下无数耀眼的影子。
如果时间可以沉淀,那么好的艺术,必然就会慢慢漂浮起来。或许就是一种时间的哲学,也是一种岁月的美好,更是一种心灵的享受。这种享受不一定是艺术本身,而是带给人的那种视角和味觉的享受。
(五)
时间,可以给人以美,也可以给人以煎熬。正如“月亮和足球一样是圆的”,可两者的区别就是足球能够带来一场盛宴,它激发整个群体去向往,其中就有金钱、美女、权力掺杂其中。月亮只有诗人、文学家才能更加向往,它是一种宁静,也是一种思考。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很多游子,在思恋家乡的'时候,总是先想到的是月亮,是故乡的最明、最亮。
按道理来说,足球更能在人们的心灵中狂欢,可为什么每一次足球盛宴之后,人们就不再那样记得,最多是一种回忆。可月亮,自古以来,总是给人们的心灵中留下不少的影子。因为那是一种心灵更深的一种安静,也是灵魂深处更能激发起来的一种向往。它不仅供我们得到一种寄托,更能帮我们找到一种归宿感。这种感觉与金钱、美女、权力,一点关系都没有。
(六)
有时,我们自己都会进行一种幻想,比如,假如,有时我们会想,假如我是一个大富翁,我会想到做很多慈善,然后帮助社会实现很多人没有实现的理想。
这或许就是一种人们说的“我像一棵草,只能生长,不能行走。”其实当这棵草突然变成大树的时候,它不仅没有记得自己是一棵草,相反周围的营养,它也会把它吸收完,除非是真没有了营养,大家都枯死。
因此,常常有人说出这个理想的时候,我们都会哧哧一笑,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必然就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说话谁会腰疼,真的面对着事实,谁又会是真正能够做到?
所以,谎言和真理一样,常常都是两个并存的概念,有真理的地方,一定就有谎言存在,没有了谎言,真理也就变得一无是处。
(七)
也常常听到有人说,爱很坚强,爱很伟大。其实坚强是一种本质,伟大是一种付出。可如今,爱成为了一种坚而不强,伟而不大。或许过于激进了一些。但看看生活的例子,不然发现其中也有一种道理。
比如爱自己的家庭,很多人以为请来保姆,房子宽敞,就是一种爱,这种爱就会是一种踏踏实实的付出。殊不知,想到家中有保姆,想到妻儿有房有车,似乎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超能力的爱人。
没想到家也是需要经营的,这种经营本身就是需要时间,需要付出,更需要慢慢去交流去创造的。因为什么都有了,责任似乎就完了,于是就会有男人几年不回家,妻子儿女有家如无家之感。保姆天天领着高工资,也越来越学着上流一层的生活,一传十,十传百,爱也就开始慢慢变了味,逐渐成为了坚而不强,伟而不大。
“篱笆另一边的草并不总是更绿,无论身在何处,带上水桶,照顾好你身边的草地”。
(八)
曾经有一个朋友,受到了别人提携。可因为一点小事情,就要报复曾经提携过他的人。
一次聚会上,说到这个事,我们认真就讨论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要说别人还有恩于自己。即使没有,也不能因为生活的一些小事,就记恨于别人。记恨常常折磨不了别人,都是折磨自己。
喜欢踩人一脚,最后来也会被别人踩。因为感恩是一种回报,更是一种心灵的美,如果一个心灵美的人,别人一定看得到,或许会经历很多折磨,但不能因为折磨就会忘记感恩。
“生活是一种慢,慢慢你就会明白的。”
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这种理念来支撑,更需要这种生活的时间来证明。如果我们没有了这种动力,自己也会感觉自己越来越渺小,甚至有时渺小得连自己对自己都认不得。
“人就像彩色玻璃,当太阳出来时光芒四射,但当黑暗降临,只有内在的光才能释放真正的美丽。”
(九)
寂寞、烦躁、无助的时候,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坐下来,或者看看书,或者想想生活的美好。这是一种释放,也是一种储存能量。
我们过于消耗生活,总会给自己带来一些烦恼,我们过去看重生存,更会给自己带来无助和烦躁。因为这些来临的时候,没有谁会知道,也没有谁会帮助解决,唯有自己是最好的“防火墙”。
一杯浑浊的水,常常需要慢慢沉浸,然后才会把沉渣沉入水底。心灵也是一样,当受到这些沉渣侵蚀的时候,不防也慢慢沉积一番,说不定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因为生活的琐事、要事,有时总会和我们的心灵,我们的目光重叠,这些重叠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多力量,这种力量,也许我们个人就无法承受。
于是,就只有借助外力,借助我们心灵中的那一股力量慢慢渗透。也才能把这种力量分开。所以,寂寞、烦躁、无助都是来自于一种需要慢慢分解的过程,更需要一种升腾的氛围,也才能转化成属于自己心灵的那一部分。
(十)
诗歌,有时看起来很短小,可就是因为几句话,常常可以把我们带到一种自然的境界。
因为心中有一首诗,它常常会带我们到一种无与伦比的欢乐之中。这就需要一种心灵的感悟。比如真正知道何为美,何为丑?假如这样的概念都不知道?那么自然也就感受不到诗歌的美。
诗歌也是生活,我们对于生活,就像我们对于自己的心灵一样。“人生像走在小巷中,每一弄都可能是另一个出口,也可能是死胡同。”诗歌就能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忘记生活,就不能忘记诗歌,更不能忘记自己还有一个心灵。
为什么我们常常会听说,如果自己孤独了,找一个寄托,这个寄托,就是我们要专注于某种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个东西不是有毁自己心灵的专注,而是要让心灵得到升华的事物,得到的是心灵愉悦的体验。
所以,诗歌会是这种体验的一种最佳的路径。如果不信,认真看一看诗歌,感受一下一首美妙诗歌带给我们最佳的回报。
把自己的心灵打开,看一看时光的美好。
“有时候,美好的东西能叫你把自己的宿命忘记,或者记起。”
【散文:心灵与旧时光】相关文章:
时光忽已旧散文01-22
时光不旧,爱染流年散文01-24
清浅时光.清浅心灵散文01-23
触动心灵的时光的散文01-26
旧·时光作文06-22
旧经典散文07-31
时光美文:时光旧,记忆老08-17
时光织旧,光阴洗白散文随笔07-05
时光旧往,在来年清晰扣响抒情散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