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村上春树青春散文
村上春树的作品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知名度。以下是他的青春散文,一起来欣赏吧!
村上春树青春散文【1】
——传说,挪威的森林是一片大得会让人迷路的森林,那种让人进得去却出不来的巨大原始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即使你最心爱的人心中都有一片你没有办法到达的森林。
以上是村上春树网络主页上针对《挪威的森林》的两则扉首语,它触及了我心中的最初柔软之地。在《挪威的森林》中,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玲子瞥起眼角的皱纹,许久的盯着我的脸:“你这个人,说话方式还挺怪的,”她说“是模仿《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那个男孩吧?”“从何谈起”我笑了。
这句话并不一定说明渡边与《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有确切的联系,事实上他们之间有一种情感的共通,这是因为一种直觉,最先入感官的直觉:痛楚。《挪威的森林》中轻淡柔和的语句像流水缓缓淌过全身,那是一种浸入骨髓的心痛,痛定思痛,在这拥挤又无比空旷的都市中,那一片“森林”是人们渴求寻找而无从到达的圣地,而渡边,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毋庸置疑,他就是你,我,他。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以主人公渡边彻和直子,绿子的爱情为主线,展示了他和他周围的朋友的过往、成长以及死亡。
沉浸在都市和命运泥沼中无法自拔的青年和少年于无声处的让我们震动和感动。
成长是永远咀嚼不尽的话题,青春永远是生命中最动人的底色,那些拒绝长大的孩子,那些执着于消逝于岁月中的童年和少年的孩子,那些断然放弃新生选择沦陷的孩子,是几个时代的读者们心中不可愈合的硬伤。
《挪威的森林》留住了人们心中的永远的青春。在平缓舒雅的文字背后,掩藏着生活的存在质感和生命的伤口,有别于单纯的青春爱情小说,村上春树描写的是都市年轻人情感的痛楚和生命的苍凉深刻。小说主人公回忆时的那段景物描写更像是对曾经过往的代言:
即使在经历过十八载沧桑的今天,我仍可真切的记起那片草地的风景。连日温馨的霏霏细雨,将夏日的尘埃冲洗无余。片片山坡叠青泻翠,抽穗的芒草在10月金风的吹拂下蜿蜒起伏,逶迤的薄云仿佛冻僵似的紧贴着湛蓝的天壁。凝眸远望,直觉双目隐隐作痛。
以这段描述为基点,《挪威的森林》展示了青年们在岁月中悄悄成长的狂喜与刺痛,那种怅然若失衡量着失去与获得的比例和成长的代价。主人公渡边彻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在私立大学中读戏剧系,除了每天看各种喜欢的名著外,他从未表达过自己的理想志向,喜欢洁净,每天认真地熨衣服,吃饭,过着水一样的生活,褪去青涩的面孔看不出年少时追求梦想的锐气的痕迹。
不同于整天叫嚣着理想和未来的参加学潮的激进青年,渡边每天随着时间沉沦着,甚至多年以后,连直子的记忆都模糊了“时至今日,我才悄然领悟到直子之所以求我别忘掉她的原因,直子当然知道,知道她在我心中的记忆迟早要被冲淡”。对宿舍生活和大学生活充满讽刺的渡边看似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这种“消极”是抗争还是堕落?困惑和不安都压在心底,上课时以锻炼自己的忍耐力为由而认真记笔记,而老师点名时,明明坐在班级里却不答到,从而孤立于班级群体,他自己则无所谓的安然自得,这或许就是他最大魅力的所在,绿子就是这样被他吸引的。这种青春是不是叫做轻狂?渡边的生活是有选择的,比如看书,一个对书执着的人说明他的心中仍有美好。他推崇《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正因为他是把《了不起的盖茨比》看过三遍的人,而交到了永泽这个与他人生观完全相反的朋友。
空虚与困惑一直是渡边无法摆脱的,和女孩儿去了旅馆,永泽会很惬意,而他则觉得越来越空虚,在理念上和潜意识中,渡边有一直追寻的却又无法追寻到的东西,只是他不明所以,理智的永泽则清楚这种东西的实质,是的,这种东西是他们也是现实中的我们一直追寻的东西,是青春带给我们的财富和遗憾。
《挪威的森林》中的那段永恒的经典描述:
傍晚,我走进附近一家意大利烧饼店,一边喝啤酒嚼意式烧饼,一边眺望美丽的夕阳。天地间的一切全都红通通一片。我的手、碟子、桌子,凡是目力所及的东西,无不被染成了红色,而且红得非常鲜艳,俨然被特殊的果汁从上让人直淋下来。就在这种气势夺人的暮色当中,我猛然想起了初美,并且这时才领悟她给我带来的心灵震颤究竟是什么东西——它类似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一种从来不曾实现而且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这种直欲燃烧般的天真烂漫的憧憬,我在很早以前就已遗忘在什么地方了,甚至在很长时间里我连它曾在我心中存在过都未曾记起。而初美所摇撼的恰恰就是我身上长眠未醒的“我自身的一部分”。当我恍然大悟时,一是悲怆之极,几欲涕零。
初美,最初的美丽,这是我们生命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我们在繁复的人群中需要它去慰籍喧嚣中干枯的心灵,永泽明白,所以各方面都优秀的永泽和并不出众的初美保持者关系。后来初美自杀,永泽给渡边写信说“由于初美的死,某种东西消失了,这委实是令人不胜悲哀和难过的事,甚至对我来说”。因为这句话,渡边和永泽断交了。
初美这个人物是一种象征的凝聚,她的死也是一种暗示,那些我们曾经拥有的美好终究会埋葬在时光中,而我们追寻的将永远也不会得到。这是我们成长所付出的代价:遗忘与背叛。
只是渡边一直在探索、寻觅它而在多年以后才恍然大悟。而永泽则是一直都知道,享受其中却不珍惜。这也是在人生路口的两种选择,永泽选择突出这个临界点去彻底毁灭成为“适应社会的人”,让那种拥有成为永远;渡边选择内心流浪等待岁月自然流逝而从未拥有,再回首已是惘然。
米歇尔·福科认为,人是短命的历史的化身,脆弱得转瞬即逝,人死了这一主题弥漫在后现代文化中,已不仅仅标志西方的衰落,而是一切文明终结的启示性到来,同样的,对于死亡命题的关注也成为后现代文本的重要内容之一,后现代文学要求作家的创作贴近生活,追求经验的直接性和情感的冷漠性,因此,死亡的概念被淡化甚至消解,作家用不动声色的冷静笔调描写死亡。
《挪威的森林》描写了很多人的死亡,年轻的生命静静的退出渡边的生命中。好友木月在和自己打完桌球后自杀,没有描写渡边有多伤心,只是从此,渡边决不轻易再碰桌球,木月的死使木月永远停留在了美好的17岁,而渡边也认清了一件事“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死本来就已经包含在‘我’这一存在之中”而后直子,初美的自杀,又使渡边认识到死亡可以永远保护一些活着不可能保护的东西,然而至此我们也终于看到了渡边生命的韧性和其生存体本身要求的意志,因为他还活着,努力地活着,而且玲子说,还要幸福,连我们那份一块带着。
生存与死亡的密切关系在小说中其实还是绿子在与渡边接触中体现出来的,直子、初美、玲子与主人公之间都有一层阻隔的关系,绿子是唯一比渡边更热切,更想救赎渡边的人,渡边认识绿子的时候她正在照顾垂危的父亲。
渡边后来经历了朋友的离去与情人得分手,但是面对朋友的非正常死亡他不知所措,在迷茫时他听到了绿子父亲咀嚼那根黄瓜的微弱声音,体会到了生命的张力,最终在以后的生活中,他表现出了刚毅、清醒和如释重负般的释然。
现实世界的动荡和人物的非自然死亡,势必使人感到恐惧,这时人们渴望出现的人间“安稳之地”也应运而生了,那就是阿美寮疗养院,这里相比较现实社会,好像是一块和谐的净土,然而这块封闭式的天地,却是比现实世界更为可怕的异化世界,直子就是由于自我的缺失难以与社会相沟通而自杀的,作者用事实证明了逃避现实更是对自我的毁灭,所以最后玲子勇敢地走出阿美寮去寻找新生。
在这里,作者把内心世界现实化,把现实世界内心化,以此来展示一种生死观,生存之道是在饱受生命艰辛历程之后显现出的刚毅和冷静,这是不生也不死的真实状态,承载一切苦难,在自我分裂后的自我统一的追求,正如涅磐而出的凤凰,那浴火带着原罪和新生的光芒。
《挪威的森林》中震撼人心的是主人公那种旷世的孤独,而这种孤独所体现的是整整一个时代。
孤独可能是因为找不到知己,也可能是与社会格格不入而被孤立,可是人始终是要生活在人群中,所以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活不下去的,渡边与霍尔顿都有厌世情绪,然而又都有一丝希望,所以他们寻觅着理解,寻觅着爱。
渡边采取消极的态度面对全国性的学生运动,游离于现实之外“对任何事物都不想得过于深刻,对任何事物都保持一定距离”当学生呼吁革命时,他只是默默走出教室。“若问自己现在所做何事,将来意欲何为,我都如坠雾中,我到底在追求什么呢?别人又到底向我追求什么呢?结果找不到像样的答案。
我时而向空间漂浮的光粒子伸出手去,但指间什么也触及不到。”这就是渡边的生活,也可以说是战后一代日本青年的心理真实的映像。
绿子与渡边第一次对话时,问渡边“喜欢孤独?喜欢一个人旅行,喜欢一个人吃饭,喜欢上课时一个孤零零的单坐?”渡边回答说“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朋友罢了。那样只能落得失望。”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对话,绿子成为了渡边孤独的救赎,对于渡边来说,绿子就像太阳,散发着他所没有,他所渴望的光和热,可是沉浸在直子的情感和困惑中,他并没有意识到绿子对他的价值。这种感觉敢死队这个人物表现的更为明显。
敢死队,没有真实名字的室友,这注定是渡边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和渡边不同,敢死队充满了生活的希望,有着明确的理想,一心绘制国家地图,这样的梦想对于渡边来说,可能是不屑却不能否定它的耀眼,当敢死队没有回来时,渡边打扫房间,并且等待敢死队回来夸他几句“渡、渡边君,怎么搞得干净得很嘛!”可是敢死队再也没有回来。
渡边体会到空前的孤独是绿子离他而去时:
“对于只身独处的人来说,4月实在是不胜凄寂的时节。4月里,周围的人无不显得满面春风……而我却孑然一身,形影相吊。直子也好绿子也好永泽也好,所有的人都远远离我而去。现在的我,连问一声‘早安’或‘你好’的人都没有。甚至对敢死队我都有怀念。我就这样在无可排遣的孤独中送走了4月。”
“5月比4月还要难以打发……在浮动着玉兰花淡淡幽香的苍茫暮色,自己的心开始无端的膨胀、颤抖、摇摆、针刺般的痛。”
这种巨大的孤独是人生中最大的刺痛,书中的人物都或多或少的承受着这种孤独,书中另一个主人公直子更是承受着一种心灵上的孤独,最喜爱自己的姐姐和青梅竹马的男友先后自杀离去,孤独的她无法见容于这个社会,没有人能理解她,当她试图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时,接受者无法从中体会到她的心意,久而久之她甚至因为无法“正常地”与人沟通而不得不住进了“与世隔绝”的疗养院“阿美寮”,当然那里是个更加孤独之地。所以她选择死亡结束一切。
走进那片森林,体会着其中的鸟语花香,同时也感受着孤独与希望。
走出那片森林,外面的阳光白晃晃的耀眼,茂盛的树木在路上投出斑驳的影子,我抬起手,眯着眼,让阳光从指缝的间隙照进眼中,像是一次异度空间的旅行,久违了——我的世界。
《挪威的森林》看过了很多遍,每次都有相同和不同的感受,在迷茫和奋争中找寻前行的力量。
走在人潮人海中,无数个人与我擦肩而过,有时候,突然就会想到渡边落寞的笑容,他是脆弱的,但是又坚强的让人无所适从,他一次次陷入绝望之中,又一次次的浴火重生,让我既惊喜又心痛。
生活是这样前进的,一边毁灭,一边新生,有些东西要一辈子去珍惜,有些东西不得不放弃,同样,有些东西可能要用一生去忘记……但是,世界上毕竟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去寻找,去感悟,所以,相比较飞蛾扑火的凄美,我更欣赏破茧为蝶的勇气,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夕阳落下还会再次升起,我……还有希望。
村上春树青春散文【2】
青春完结了。这个开头吓你一跳吧?我也吓一跳。但终归完结了,奈何不得。
差不多四十了,稍一放松锻炼,侧腹就松弛得多少另人担忧,牙也刷得比过去仔细多了。
同年轻女孩喝酒时必须一再注意说话别带有说教味儿。我那曾几何时的偶像,吉姆·莫瑞森早已呜呼哀哉,布赖恩·威尔迅也由于中毒而臃肿不堪。
同代或接近同代的女朋友都已结婚,多数有了孩子,再没人肯跟我耍了。同年轻女孩交谈起来,共同话题又很有限,往往说了上句没下句。是的,中年了,情愿也罢不情愿也罢。
时下肚皮尚未凸出,体重也同大学时代相差无几,头发也幸好还蓬蓬勃勃。唯一的强项就是健康,从不闹病。尽管如此,岁月这劳什子还是要带走它应该带走的部分。理所当然。
正因如此,岁月才成其为岁月。倘若岁月不再发挥其作为岁月的功能,宇宙秩序势必大乱。
所以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难以忍受的,至少现阶段不觉得。我以为这样未尝不好,何况也别无选择。
如果有人提议让我退回到二十岁,我第一个反映该是怕麻烦——当时倒也乐在其中来着——觉得一次足以。我懒得那么回顾过去。
有过去,才有现在的我。但现有的我是现在的我,不是过去的我。我只能同现在的我友好相处。
至于青春何时完结,则基准因人而异。有人是不知不觉之间拖拖拉拉完结的,也有人则大概明确把握到了完结的时间临界点。
日前见到一位过去的朋友,交谈的时候他突然说:“最近我切切实实感到自己的青春完结了!”
“这话怎么讲?”
“跟你说,我不是有个男孩么?倒是才六岁。看见这孩子时,我时不时这么想:这小家伙要长大,要碰上很多女孩,要恋爱,要困觉,名堂多着咧!可我再遇不上了。以前有过,但往后就没有了。说起来荒唐,总之就是嫉妒,嫉妒儿子将来的人生!”
“现在恋上谁也可以的嘛!”我试着说。
“不成啊!没那个精力了。就算有精力,那样的心情也一去不复返了。”他说,“我所说的青春完结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说……”
“就是通过嫉妒儿子得知青春完结了?”
“正是。”
就我来说,感觉青春已逝是三十那年。至今仍清楚记得当时一件事,我可以细致入微的描绘下来。
我在麻布一家考究的餐馆同一位美貌女子一起吃饭。不过并非两人单独,我们一共四个人,而且是商量工作,浪漫气氛丝毫没有,连那天同她见面都是初次。
看她第一眼时我就惊呆了:她同我过去认识的女孩(或女友)竟然一模一样!脸一模一样,气质一模一样,连笑法也一模一样。
过去我恋着那个女孩,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可以的地步,后来这个那个闹起别扭,分了手再没见到。不知她现在如何。
这个女子同她的确一般模样,喝葡萄酒,吃薄饼,喝汤的时间里,心理总是跳个不停,恍若往日时光重新降临。
尽管这也解决不了什么,但这光景的确挺妙!不坏!一种模拟体验,一如游戏。
一边吃饭一边谈工作细节,我不时一闪窥她一眼,以便再次确认她说话的方式和吃色拉的样子。越看越觉得她像我过去的女友,简直像极了,像得我心里作痛。
只是由于年纪的关系,眼前这位要优雅得多,无论衣着、化装还是发型、举止都优雅得体。那女孩大一些想必也会这样。
吃,上来甜食,开始喝咖啡。工作也大体谈完了。往后很难再见到她了。也不特别想见。就算再像,不用说也同我往日的女友是两个人。
这仅仅是一种模拟体验,一个幻觉罢了。能同她一起就餐诚然开心惬意,但毕竟是两回事。
事情是不可以一再重复的。偶然相遇,悠然消失,如此而已。
这点我十分清楚,我都三十了,这点儿事理早已知晓,可于此同时我又不想就这样一走了之。
“嗨,你长得和我过去认识的一个女孩(或前女友)一模一样,一样得让人吃惊。”我最后这么说道。不能不说,然而那是不该说的。刚出口我就后悔了。
她微微一笑,笑得极其完美,无懈可击。并且这样应道:“男人么,总喜欢这样说话,说法到是蛮别致的。”简直像哪部电影里的台词。
我很想说不是那样的,不是什么说法别致,不是想对你甜言蜜语,你的的确确同那个女孩一模一样。但我没说,说什么我想都没用。无可奈何。于是我沉默不语。沉默之间,转到了其他话题。
我并不是对她说的感到恼火或心里不快,只是无奈而已。我甚至能理解她的心情。想必她以前也已给人这样说过多次。长得妩媚动人,难免遇上种种麻烦和不快。
妩媚动人的女子往往遭遇不快场面这点我也能够理解了,所以完全没有因此责怪她的念头。但就在那时、就在麻布这家考究的餐馆的桌旁,我身上有什么失却了、损毁了,毫无疑问。
迄今为止我始终予以信赖的某种不设防性——毫无保留事项的全方位不设防性那样的东西,因了她这句话而一下子毁掉了、消失了。说来不可思议,即使在相当艰难的日子里,我也一再小心的守护着它,不让它受损。至于为什么小心守护,解释起来很难。
当然我是喜欢那个女孩的,但事情毕竟已经过去。所以就是说我始终小心守护的,准确说来不是她。
惟独某一时期的某种状况才能赋予的某种心境——是这心境消失得利利索索,因了她短短的一句话,在那一瞬之间。
与此同时,大约不妨以青春称之的模模糊糊的心境也已终结了。这我察觉得出。
我站在不同于过去的世界里,并且这样想道:事物的终结为什么如此轻而易举,如此微不足道呢?毕竟她出口的不是什么石破天惊之语。那分明是没有任何罪过的无足轻重的交谈,甚至可以当作玩笑。
假如她知道自己的一句话在结果上拉上了我的青春帷幕,我想她一定吃惊不小。
当然,事到如今,由何人何时拉上的帷幕,作为我的确是无所谓的了。时过境迁了。
村上春树简介
村上春树(1949- )日本小说家。生于兵库县。1973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戏剧专业。在校期间曾参加过学潮运动。毕业后经营了七八年的爵士乐酒吧,接触并了解了社会各类人物。参大量阅读西方现代作家的作品,并翻译出版了《雷蒙-卡佛全集》等十几部译作。
1979年发表处女作中篇小说《且听风吟》,获第22届《群像》新人文学奖。1980年创作长篇小说《去中国的慢船》,描写一位结识过三位中国人,对中国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主人公,等待去中国的心情,有浓厚的虚无色彩。1981年任《早稻田文学》杂志编委。已出版长篇小说《1973年的弹球游戏机》(1982),《寻羊冒险记》(1982),《挪威的森林》(1987),《青春的舞步》(1988),《世界末日与冷酷的仙境》(1985)等,还有大量的短篇小说。其中《挪威的森林》尤其受青年读者的喜爱。其作品一般都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作,带有强烈的自述性,主要情节均围绕我展开。描写物质高度发达的日本社会里青年一代的苦闷和颓唐。他们都是物质产品的不知餍足的消费者,一般都设置一个失落寻找的情节,荒诞而又滑稽。煞有介事而又毫无意义,其人物特点是平面化,符号化,无性格化,非理性化。村上春树被认为是日本典型的后现代派作家。
村上春树语录
1、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挪威的森林》
2、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要伤害另一个人。《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3、山川寂寥,街市井然,居民相安无事。可惜人无身影,无记忆优秀作文 专注写作 作文人,无心。男女可以相亲却不能相爱。爱须有心,而心已被嵌入无数的独角兽头盖骨化为古老的梦《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4、死已不再是生的对立。死早已存在于我的体内,任你一再努力,你还是无法忘掉的。《挪威的森林》
5、他想把胸中的感念告诉对方:我们的心不是石头。石头也迟早会粉身碎骨,面目全非。但心不会崩毁。对于那种无形的东西无论善还是恶我们完全可以互相传达。《神的孩子全跳舞》
6、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绝望并不存在一样。《听风的歌》
7、两人记忆的烛光委实过于微弱,两人的话语也不似十四年前那般清晰。结果连句话也没说便擦身而过,径直消失在人群中,永远永远。《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遇见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
8、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舞!舞!舞!》
9、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去的过程 《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村上春树
10、至于我是何以抛弃原来世界而不得不来到这世界尽头的,我却无论如何也无从记起,记不起其过程、意义和目的。是某种东西、某种力量是某种岂有此理的强大力量将我送到这里来的!因而我才失去身影和记忆,并正将失去心。《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11、世上有可以挽回的和不可挽回的事,而时间经过就是一种不可挽回的事。《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12、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 《挪威的森林》
13、人,人生,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无奈的。所以需要与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然而相互理解果真可能吗?不,不可能,宿命式的不可能,寻求理解的努力是徒劳的。那么,何苦非努力不可呢?为什么就不能转变一下态度呢既然怎么努力争取理解都枉费心机,那么不再努力就是,这样也可以活得蛮好嘛!换言之,与其勉强通过交往来消灭孤独,化解无奈,莫如退回来把玩孤独,把玩无奈!
14、每一次,当他伤害我时,我会用过去那些美好的回忆来原谅他,然而,再美好的回忆也有用完的一天,到了最后只剩下回忆的残骸,一切都变成了折磨,也许我的确是从来不认识他。
15、如果我捉不住他,留不住他,我会让他飞。因为他有自己的翅膀,有选择属于自己的天空的权利。
16、希望你下辈子不要改名,这样我会好点找你一点。有时失去不是忧伤,而是一种美丽。
17、当我们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放弃时,我们将拥有成长这笔巨大的财富。
18、对相爱的人来说,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
19、鱼说,你看不见我哭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受到你哭因为你在我心里。
20、因为没有人可以理解,因为没有人可以包容,因为没有人可以安慰 所以才会让人有无处可去的感觉,就是说躯壳可以找到地方安置,可是却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真正的容下你这个完完整整、纯洁的灵魂!
【村上春树青春散文】相关文章:
青春的散文10-15
青春散文《青春记忆》12-03
给力青春散文12-06
无悔的青春散文02-02
致青春「精选散文」01-27
关于青春的散文02-04
校园青春散文06-27
关于青春的散文02-04
青春的散文之青春在歌唱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