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散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告诉我们,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散文1
“小苗长成大树要多久?大约10年吧。可一个人要成长,成才。要多久?我不知道。可能10年,可能20年,30年……人就像树,要努力地往地底深处扎根,汲取水分和养分,才能长得更快。”他这么对我说。
几年来,这话不曾忘记。第一次看见他是在小学的植树节。我们坐着大巴去一片小树林里植树。当我们在烈日下扛着小树苗“呼哧呼哧”地跑向地那边时,我老远就看见一个身影:破草帽,大锄头,沾满了泥的布鞋,洗到发白的毛巾。一身小麦色的皮肤显现出健康的红晕。他飞快地挖一个洞,从肩上拿起一颗树苗,埋进土中,施上肥,浇上水。整套动作娴熟自然,让站在一旁的我们吃惊不已。栽完一颗树。他略作休息。用已经湿透的毛巾擦了擦脸。他身后的.那不是水痕,是汗流在土上形成的“小路”。那衬衫如在水中泡过,他给我留下第一个印象:吃苦。
在栽完一颗树后,疲惫的我们急忙躲进了车中休息。望向他那儿树苗如一道道绿色的旗杆,随风飘扬。他正在树下休息,我跑了过去。很远就听到他剧烈的喘息声。一个同学问道:老伯伯你一个人种这么多树不累吗?”他微微一笑,呼出一口气,道:“累是,谁不累啊!可我爱这些树啊!每当我种下一排树,回头一望,满眼翠绿,我就会感到一切的付出是值得的。每次看到树又长高了,又葱郁了,我就开心。这些树就像你们,是一个个孩子,快乐,活泼,生机勃勃。每当微风吹过,他们就会用“沙沙”的歌声来减轻我的疲惫。看,那是6号,长得最快,上面还有个鸟窝。那是8号,老是长不大,但枝叶最茂盛……”迎着微笑,我们才发现,每颗树苗,他都为他们精心制作了号码牌。风儿轻轻跑过,我仿佛真看到了一群孩子玩耍、嬉戏,银铃般的笑声在空气中飘荡…
正想的出神,他翻身爬起,说:“今天要种300棵,还有50棵,不能歇了!”我赶快跟了上去。他种树,埋土。我施肥,浇水。可他突然回过头,严肃的对我说,浇水、施肥不能太多。肥一小把就够了,水半壶就行了。我很疑惑,水越多,肥越多,那树不就越壮吗?他转过身,指着那棵刚刚我们成阴的大树,苍天挺拔,枝叶茂盛。说道:“知道这树为什么比平常的更茂盛吗?就是因为它的养料,水分少。我种树多年,当然知道这些水分,养料不够一棵树苗成长,因为不够它才往下,往深处扎根,吸取更多养料,水分啊。日积月累,它根必须旺盛,不像平常的养料充足的树,大风一吹就倒了,它早已和大地连为一体。自然就长的高大旺盛了,小树到大树的过程要多久?大约十年,但在这里六到七年就足够了。说完他自然的笑了。
是啊!我们不是一棵树吗?老师给予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要知道更多,只能自己课外去研究和拓展。不付出额外的努力,我们凭什么比别人高一筹?强一筹?
学习就是种树,每件事都精心努力,饱含趣多的动力去干,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会留下经验和教训。趣味不一定有成果,但会留下快乐和喜悦。但若我们无任何趣味,无任何付出,只是一味的满足现状,那真一无所获,是平庸。
今年暑假,我重去了那片土地,下车看见满眼绿油油的大树震撼了我,生机勃勃,鸟语花香,但我却找不着他了。是离开了还是与树为伴?风儿再次跑过,它告诉我,他一定还在寻找自己的趣和味。
有些事,随时间送给了流年,随空间献给了岁月。但那段话,那件事。永留心中,不曾忘却。
趣味趣味,艰苦不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散文2
五月的乡野,正处在树木吐绿,青草茵茵的时节。
五一假期,无心规计于大城市的远行,因为闻够了汽车的尾气,厌倦了人群的熙攘,受不了黄沙蔽日的尘霾。当然,也有晴朗温馨的时候;也有绿绕浓荫之处,可不喜欢人为雕琢过的风景,被修剪的奇形怪状的树木,总是觉得缺少了天然的纯美。所以,五一之旅,还是决定回乡。
故乡的周围,群山掩映,首尾环顾。我出生的村庄不算大,只有百十户人家,位于一座名为东山的脚下。回到老家的晚上,一夜细雨使周围的一切变得清新如洗。当早晨的太阳刚刚爬上东山的脊梁,几声鸡鸣犬吠让村庄愈显宁静。阳光穿过袅袅升起的炊烟,一团氤氲浮绕在村子上空。新鲜的空气,让你忍不住深呼吸,一股雨后泥土的芳香充斥在呼吸之间。
便鞋轻装,一个人信步向东山进发。一条曲折的羊肠小路,通往山顶。路边的野花静默的开着,忙碌的蜂蝶在花枝上飞舞,被碰触的花朵轻轻地颤动。穿过一片参天的白杨林,伴着耳畔的鸟鸣,已来到了东山腰的一处平台。几株垂柳间,绿草铺就处,一座孤坟出现在眼前。墓碑上刻着:李山,杨玉夫妇之墓,您们的四十个儿女敬立。
李山,杨玉夫妇是我的启蒙恩师。离世已经十年之久,可他们和蔼可亲的容颜,文雅的举止,在我心里依旧清晰如昨。他们十年前最后栽下的树木,都已经长得茂盛参天。一株株杨柳,一排排刺槐凝结着他们的汗水。李山夫妇用毕生的积蓄,换来了东山的翠绿。用他们的行动唤醒了人们的愚昧。
想起东山由盛至衰,由衰及盛的命运,我的.思绪也延伸到了童年的光阴。六七岁的年纪,正是满山疯跑的时候。东山的每道沟,每道岗,都留下了我们玩耍的足迹。茂盛的刺槐林密不透风,高大的白杨林浓荫遮蔽。无数的长尾雀,花喜鹊,和不知名的鸟儿竞相鸣唱。偶尔一只山兔蹦跳着从眼前经过,几个小伙伴会狂追一阵,直到消失在密密的刺槐林中。整个东山,像一个绿色的屏障,守护着山下的村庄。
山沟里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山里流出。到一处断崖,形成了一帘飞瀑。夏天,炎热的正午,大人们都在午睡。我们几个小伙伴,便会赤条条的,跑到飞瀑下洗冷水澡。直到身体冷得发抖,嘴唇发青,才会恋恋不舍的穿衣回家。重新走在阳光下,毒热的阳光瞬间驱赶着身体的寒气,那种惬意的感觉,至今难以忘却。
后来,东山被划成了条条框框,按人头分到了每家每户。两年时间,村里人把满山的树木砍伐一空。粗的树木被用作盖新房的木材,细的树枝被当做烧火用柴。人们甚至把树根都刨了出来,当成了烧柴。满山的翠绿消失不见了,听不见鸟儿的鸣音,沟里的小溪也已枯竭。山上几处草地,像是癞头上的疮疤。整个东山更像是一个衣不遮体的乞丐。每逢大雨倾盆,山体被雨水冲刷得沟壑纵横,又像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
到了夏季,燥热难耐,玉米叶子都被焦阳烤得卷了起来。临近的几个村子,很多的善男信女组成了浩荡的求雨队伍。有人抬着几桶水,用柳条蘸着水四处播洒。还有四个人抬着一尊龙王雕像,伴着唢呐,锣鼓声走在队伍最前面。每走一段路,人们会双膝跪地,对着龙王雕像顶礼膜拜。已经上了小学的我,和几个小伙伴,用柳条编成一顶帽子,跟在队伍的后面看热闹。如今想来,当时好像在看一出滑稽的舞台剧。
村里有几分“见识”的人,发表了言论:咱们朝阳地区是毛主席封下的“十年九旱”,求雨也没用。第二天,我迫不及待的去问李山老师:
世上真的有龙王吗?
没有,李山老师坚定地回答;
那为什么人们还去向龙王求雨?
那是迷信!
李山老师,耐心的向我们讲解着: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植物通过根系把地下的水吸收起来,经过植物叶子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如果植被遭到破坏,直接会影响我们周围的环境,造成干旱;或者洪涝灾害,致使水土流失。
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李山老师的话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李山老师找到了村委会,要求村长去征求村民的意见。他会无偿的买树苗,去村民的自留山上栽树,唯一的条件就是不许村民乱砍乱伐。村里人一听有这样的好事,当然欣然接受。随后的几十年里,便会看到李山夫妇利用节假日,在东山上挖坑栽树。李山老师文弱的身躯,在烈日下挥汗如雨。担水的双肩,磨出了血渍。杨玉老师用水瓢细致的给每棵树苗浇着水,胳膊上晒爆了皮。村里有的人认为李山夫妇很傻,没有回报的事情他们也做。有的人也会被李山夫妇的行动感染,主动帮忙栽起了树。作为李山夫妇的学生,我们也会趁着假日帮忙植树。
第一个十年过去了,东山的荒岭重新焕发了生机。郁郁葱葱的植被掩盖了裸露的山脊,沟壑里又重见溪水流动,一帘飞瀑又飘荡于眼前。鸟雀啁啾,花香四溢,家乡的东山又换上了昔日的容颜。村里人被李山夫妇的行为感动,再也没有人去砍下一棵树木。也没有人再去求雨,有人开玩笑说:李老师才是我们村的龙王!李山老师只是淡淡一笑,对村里人说:我们夫妇唯一的愿望,就是百年之后,能埋在东山腰的几株垂柳下,今生足以,不图虚名!
李山夫妇无儿无女,把一生的爱都倾注在了教过的学生身上。我们亲切的称呼他们:老爸,老妈!记得李山老师七十大寿之际。他教过的学生,用博士证书,本科证书组成了一个大大的寿字。而我只有一本高级技师证,却被同学们放在了寿字的那一点儿上。有些羞愧,老爸老妈却说:我们为你骄傲,你同样为社会做着贡献!
一阵清风吹过,刺槐叶子飒飒的响声,把我从回忆里惊醒。深深地向老爸老妈的墓鞠了一躬,踏着接近正午的阳光走向了东山顶。站在东山顶上,伸开双臂,让清风入怀。山下村庄的黛瓦红墙,隐于蔽日的浓荫里。心里又一次对老爸老妈说一声谢谢。您们当年用爱呵护的小树苗,如今已长成社会的有用之材。
老爸老妈,您们把一个绿色的梦,已根植在几代人的心里。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散文3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棵树,它的名字叫成长。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远方到底有多远,我不知道。故乡却近在眼前,我时常追着故乡的风、故乡的云奔跑,故乡的一切都在记忆中萦绕着。其实,我一直都未离开过故乡,但是故乡却与我渐行渐远了。在我生长的土地上,有我最想念的人——我的祖父母。他们都已经离我远去了,我回到故乡再也寻不到他们的身影。只有我家门前的那棵大榆树依然枝繁叶茂,向我诉说着难以忘怀的陈年往事……
这棵大榆树是祖父亲手栽的。我记事时它已经有碗口粗细了。年幼的我经常在树根下的泥土里挖蚯蚓。翻开地上的石块,在阴暗潮湿的土里纵横交错着蚯蚓的洞穴。我和小伙伴拿着树枝沿洞穴挖土,直到看见蚯蚓伸着修长的脖子,露出圆滚滚的身躯。我们用细树枝挑起蚯蚓,然后用一根金黄的稻草将它系着,拎在手里玩。蚯蚓扭动着肥腻细长的身躯,引得小鸡跟着我们屁股后面拼命地追。
小时候,家中兄弟姐妹三人,我是不被父母喜欢的一个孩子。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不是因为我调皮淘气,也不是因为我笨手笨脚不会干活,而是我生下来几个月就因病被祖父母抱回家抚养了。从这以后,我和父母之间自然就像隔了一层膜,变得感情生分疏远了。于是,在我的家里,我成了连父母都不待见的'孩子。我们犯了同样的错误,父母打骂责罚的总是我一个人。在我受了委屈的时候,我就会抱着我家门前的榆树哭泣,嘴里喊着爷爷。祖父的心和我是连在一起的,他听到我的哭喊声,无论多远,甚至赤着脚在地里干活,都会跑回来安慰我,给我擦眼泪,拉着我的手去他家里吃饭。我的父母根本不理我,他们还一个劲儿地对祖父说:“别管他,让他抱着树哭吧!”祖父却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气愤地说:“我知道你们不喜欢他,他就是你们的眼中钉、肉中刺!”然后,祖父回过头来,牵着我的小手和蔼地对我说:“孩子,跟爷爷回家去吧。”
我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始终不送我去学校报名。他们让我跟着他们的后面放鸭子。虽然我当时的年龄只有七八岁,但是个头要比同龄的孩子高。我手里拿着一根放鸭子的小竹竿,竹竿的末梢系着一把破旧的蒲扇。放鸭子其实很辛苦,日晒雨淋,还要腿脚灵活。因为我年龄小,有时候跑不过鸭子,让它们跑进了稻田吃人家的稻穗。此时,父亲就会大声呵斥责骂我,甚至用放鸭子的竹竿朝我当头就打。我只能一边哭泣一边奔跑着去赶鸭子。
祖父见我父亲总不让我去学校上学,他心里就着急起来了。祖父再三要求父亲送我去学校上学,可是父亲总用我年龄还小,书读不好为理由,拒绝送我去学校读书。这样又过了三年,我已经十岁了。父亲在祖父母的一再坚持下,终于答应送我去学校上学了。从此,我便踏上了坎坷的求学之路。
每天早晨上学前,我都要牵着我们家的那头老牛去田野里放牛。牛儿在田埂上悠闲地吃草,牛尾巴左右摇摆,拍打着身上的苍蝇。我有时候看着一望无际的青青稻田发呆;有时候抬头望着蓝天白云幻想;更多的时候我会随身带上课本坐在田埂上读书。牛儿吃饱了,我牵着牛回家,然后匆匆忙忙吃过早饭去学校上学。
门前的榆树下有一块大青石。我经常坐在那块石头上吃饭或者读书。榆树陪伴着我渐渐长大了。我的童年是苦涩和孤独的。我常常一个人站在榆树下,一手抚摸着树干,一手撕去枯皱的树皮。阳光透过树影,在地面上印出榆钱大小的光斑。微风轻拂,树枝摇曳,光斑像从筛子里漏出的,不停地颤抖,银光闪闪。我像看到了宝贝,对着榆树自言自语,诉说着童年的心事。
我不知道上学读书的孩子怕不怕开学,我是怕的。我怕开学,不是怕去学校读书,相反我很喜欢去学校读书,我怕的是开学父母不给钱让我去学校报名。每到开学的夜晚,我总是一个人沉默寡言,静静地坐在榆树下的石头上仰望星空。无论我怎么哀求,无论我用怎样乞怜的眼神看着父母,他们全都置之不理,冷酷无情。我看着村里别的孩子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去学校报名。看着他们从我的身边走过,翻着领到的新书,我心中油然升起羡慕之情。开学报名就这样拖着,父母始终不让我去学校报名。最后,祖父来到榆树下叹着气对我说:“孩子,别着急,我去和你父亲说说。实在不行,我给你出一半学费吧。你要发愤读书,为我争口气啊!”我的眼睛模糊了,泪水涌了出来,滴在光着的脚面上。就这样,在祖父母的帮助下,我刻苦学习,坚持上完了初中,顺利考取了黄麓师范学校。
当我最后一次站在榆树下的时候,它已经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了。我抚摸着皴裂的树皮,仰望着葱郁稠密的枝叶,一种剪不断的惆怅从我的心底涌起。记忆的闸门像潮水般打开了,奔腾不息,心潮澎湃。就让我再抚摸一下这棵大榆树的枝干吧;让我再抱一抱它粗壮挺拔的腰吧;让我俯在它的耳畔倾诉衷肠吧。电锯声嗡嗡地响起,母亲请来了伐木工人,她要将这棵陪伴我成长的大榆树卖掉了。
这棵祖父亲手栽的榆树,经过了几十年的风吹雨打,终于长成了栋梁之才。现在,它却被无情地砍伐了。那锯齿切割的疼痛啊,只有我心里知道!白色的木屑和绿色树汁是它的骨肉和鲜血。那一道道成长的年轮仿佛是永不磨灭的记忆深深地烙印我的心上。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散文4
老师,这一称呼是多少人的向往,这是对他们的尊称,有这么一类人被称为辛勤的园丁、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称为披星戴月之人,他们就是老师!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承,人才的培育和社会的进步发展都离不开他们,他们亦是每一位学子造梦者,让他们知道梦想,该如何追求!
我于2000年年初的时候考进了师范学校,我怀揣着曾经的梦想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我知道自己距离三尺讲台不远了,而故对于思念的师范学校的学习我格外珍惜,我庆幸自己能够来到这个平台,能够来到这个陶冶情操的地方。
不久之后我顺利毕业了,我被分配到离家不是很远的村子里的一所小学,期间有过期待、有过幻想,想着登上讲台的那份神圣以及庄严,我便满心欢喜。这所村校的环境并不是多么好,心中多少有所失落,但是一看到学校里面的学生拿一双双对着未来、对着明天希翼的双眼,我知道自己不得不坚持下来,因为他们需要我,每天踩着晨曦而来,踏着夕阳而归,不得不说这种生活艰苦但却包含着美好。听着孩子们亲切的叫着“老师好!”我的心中不禁一暖,孩子们十分的天真,也十分听我的话,看着这些孩子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我瞬间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光荣,对此我有了深深的归属感,我觉得能够做教育这一行业是我最大的荣幸。
一年的时间过得很快,日复一日,我对“老师”这一词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从此我不在嫌弃条件的艰苦,不在抱怨生活的困难,我只想一心一意、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该做好的事情,对这群可爱的孩子负责,此后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从教信条,它伴随着我,直至如今。
很快我被调到了市里面任教,临走时看见孩子们一双双不舍的眼睛,我也有诸多不舍,看见家长们送来的吃的,我感动了,我只是千千万万老师中普通的一名,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这也导致了我,知道自己应该追求的方向。市区里面的教学条件相比之以前,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在来到市区任教之前,我暗暗对自己说,自己不是名师,但我可以努力的成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一颗朝圣的心,谁也不能阻挡!
市区里面的孩子没有村里孩子的善良,他们会给老师出各种难题,但我知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些孩子虽然调皮,但也有一颗求知的心。我常常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经过几年的教书生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再也不仅仅停留在字面上了,我深有体会,并不一定学历高就能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一名合格的老师,还要有一颗良好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得起这两个字,对得起这两个字上的责任!
我常常叫一些学生去办公室谈话,叫来谈话并不是因为他们学习成绩上的问题,而是因为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菜叫他们来谈话,因为我知道小学能够学到的专业知识并没有多少,在小学这个阶段也许并不是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但是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在小学的这个阶段,能够培养一个学生的学习素质和生活素养以及为人处事,这些对于他们将来无疑是比学习更加重要的。而我所认为“传道授业解惑”中的“传道授业,”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对的事情、对的道理的讲述,而对于“解惑,”不仅仅指的是学习生的问题,还有他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校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块欠收的薄田,”我认为自己就像田中的锄头,修饰着嫩黄新鲜的芽,扶着一颗颗幼苗茁壮成长。随着家里需要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而这份工作的薪酬,出去必须花的,所剩下的并没有多少,也有其他高薪职位向我发出邀请,但每当我听见上课铃声响起,我便瞬间又将一切的烦恼抛之脑后,孩子们是可爱的,也是天真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班会上给他们讲到“学无先后,达者为先。”这时候下面就有孩子提问到,“老师是不是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您如果回答不出来,我们就可以当老师了呀,”看着他们天真的脸庞,以及它们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我开心的笑了。我知道这样的笑容才是最真诚,最能从心中发出的声音的笑容,这才是真正的开心,真正的快乐。
而后被调往市里的初中,任职几年后有被调往高中,这所高中离家很远,看望父母的时间也越来越少,看着他们两鬓的白发冉冉,我心一酸,有时回到家中看到妻子和儿子,心里充满了愧疚,因为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
高中面临着高考,一些孩子的学习压力太过于大了,但他们有没有倾诉的对象,这就会造成他们心里不健康的发展,这种现象是极其严峻的,我尝试着做出改变,带一些因为家里远,而周末不能回家的学生来到自己的家,给他们做饭吃,和他们谈心,希望能够解开他们心中的结。
记得有次,班上一名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晚上没有回宿舍,而是收拾东西去了车站,准备外出打工,我知道后十分焦急,追到了车站,把他带了回来,他说自己的.成绩差,对不起在外打工的父母,家里为了他上学已经有了太多的压力了,他想要出去打工,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学习上面,我便对他说,你的父母让你来学校并不仅仅希望你知识学习专业文化知识,还希望你学的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你不能自己放弃,要坚持。
看着一批批学生离校,他们有的带着学到的知识去了大学,有的带着自己学到的去了社会,我的心中充满了不舍,每一届毕业的学生我都会给他们送上自己写的毕业寄语。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未来还有很远很远,有着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挥自己身上的光和热。我也是如此,在教师这一工作上发挥着属于自己的光和热,我知道自己的光和热也许很小,但我仍旧坚持着。
教了十多年的书了,看着自己的学生一个个离去,我心中的情绪是复杂的,有失落,有不舍,也有欣慰,但更多的是祝福,祝福他们在未来会更好。我还没有成为自己梦想中的“贤师,”也依旧走在朝圣的路上,但我知道距离自己心中的梦想越来越近。看着一个个学生回来看望我,见到了高中聚会的邀请函,我笑了。他们见到我时,我看着他们那曾经熟悉的脸庞,听着他们叫着一声声“老师,”我心中足矣。时间过得太快,有的已经结婚了,有的我也不记得名字了,但听到他们的声音,我就知道他们是我的学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花十年的时间可以培育一颗大树,而花百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人才。也许期间要花费很多精力,但我的向往,从一开始的“三尺讲台”直至现在,依旧未变分毫。“桃李芬芳”是多么美好的景色,是多么自豪的事情,许多年以后听见一声“老师好,”便足矣!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散文】相关文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01-2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翻译09-2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词语01-2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作文01-26
优秀作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01-27
201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作文01-2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优秀作文01-2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小学作文01-2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初中作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