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日记

时间:2023-03-08 10:06:15 日记 我要投稿

有关四年级数学日记3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日记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四年级数学日记3篇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

  今天,我统计了《自由自在游泰国》这本书的页数与字数。

  我觉得这本书的字数很不好统计,因为这本书的每一页都有至少一张图片,而且有些还是整页都是图片呢。我大致翻了一下全本书,估计平均一页有500字。

  我随便数了10页,然后按照10页的厚度估计出50页的厚度,再估计全本书约有3个多50页的厚度,应该是150页多一些,就算是多20页吧,那么,这本书的.总共页数应该是50×3+20=170页,总共字数大约是170×500=85000个字。

  页数与字数我都估算出来了。我翻到最后一页,果然,这本书是160页,我算的还是比较准确的。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

  2 月 18 日, 我们全班去香港上了两节展示课, 当然要买车票。

  1 元港币=1.07 人民币,可是在车站换就要变成 1 港币=1.1 人民币 了,在银行换可以省多少元呢? 全票人数:26 人 半票人数:12 人 全票票价:230 元

  港币(回)130 元港币(去) 港币(去) 在车站:130+230=360

  半票票价:115 元港币(回)95 元

  换成人民币要加十 95+115=200

  分之一即 360÷10=36 (元) , 360+36=396 (元)

  (元)换成人民币加十分之一即 200÷10=20(元),200+20=220(元) 在银行换: 130+230=360 元)( 换成人民币加一百分之七 36×0.7=25.2 (元) 360+25.2=385.2(元) , 民币加一百分之七 7×2=14(元) 200+14=214(元) 396-385.2=10.8 (元) (元) 280.8+72=352.8(元)哇,如果在银行换好钱再去买票可以省 352.8 元!火车站可真会赚 钱! 220-214=6 10.8×26=280.8 (元) 6×12=72 95+115=200(元) 换成人

  五元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梁奕 五元钱,在广州人心中可以办很多事,比如:买两瓶罐装饮料、 买一个盒饭、买五副象棋、可以坐两次车……甚至还能当过年封给别人的`红包。 但在香港人心目中, 他微不足道, 只能买一瓶饮料或坐车。 107 元人民币可以兑 100 元港币。香港人的月收入是广州人的十倍, 广州人的月收入是 3000 元,香港人的月收入就是 30000 元,香港人 花五元钱,就等于广州人花 0.5 元钱一样从容。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3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就回答了出来:他们都是双数。“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它们的个位上都是0、2、4、6、8。”妈妈说:“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推翻了我的发现。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我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4的倍数的特点是: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例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随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这个特点。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就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数。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的发现,同学们不妨也去试一试。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数学中的“诗情画意”)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四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四年级的数学日记11-29

数学日记四年级01-27

数学日记四年级06-22

四年级的数学日记05-03

数学日记(四年级)01-16

数学日记:关于比的数学日记06-12

四年级数学日记06-12

四年级的数学日记范文06-10

数学小学四年级日记06-11

四年级数学精选日记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