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 2002-09-25 记者 李建平
今夏,我国中小学教师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假期,百万教师投身于新课程实验前的大培训,为新课程厉兵秣马。这次大规模的培训,对教师是一次教育观念的洗礼,专业素质的提升,也给教师继续教育带来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今年暑期,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进入全面实验阶段,我国中小学教师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培训,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教育观念受到深刻的冲击。
炎炎盛夏,一大批课程专家、大学专业工作者、教材编写人员、国家课改实验区的代表,放下手头的工作,分赴祖国各地,传播新课程的理念。从东海之滨到锡林郭勒盟草原,从茫茫戈壁到边陲小镇,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教研员,从十里、百里之外的教学点赶往培训地点,冒着酷暑,在条件十分简陋的教室里学习,他们带着期望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培训,为新课程做好战前准备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规划,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于去年秋季在全国38个地区开始。今年秋季,新课程开始在省级实验区进行实验,全国大多数地(市)级都有一个县(区、市)作为各省的省级实验区。省级实验区将覆盖500余个县(区、市)级单位,约占全国县、区总数的17%。由此,新课程进入由点向面过渡的关键阶段。
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和要求,各地都积极行动起来,为新课程实验做好战前准备。福建省教育厅在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国家培训的同时,制定了《福建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意见》,明确了师资培训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制定了省级培训方案。并对2005年前的培训任务和省、市、区、县及中小学的任务作了明确分工,建立了四级培训网络,对新课程师资培训的组织管理、保障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投入课改专项经费500万元主要用于培训。省级培训从4月中旬开始至8月结束,历时近半年,覆盖中小学各个学科,培训人数达5000人。
福建东山县组成4个“走进新课程”报告团,分赴各中学、学区作专题讲座48场,又举办了9场“更新教育观念”巡回报告会,由一线优秀教师用生动典型的教学案例,宣传新课程精神,传播新课程理念。促进广大教师在比较中辨析,在反思中提高,过好“更新观念”这一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道门槛。南安市组织专题报告,举行教育论坛,对校长和骨干教师进行通识培训,并组织了巡回宣讲团分赴各乡镇宣讲,引导教师确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实施新课程提供了思想准备。
广大中小学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力军,没有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新课程的实验推广工作就难以顺利、健康地进行。所以,搞好师资培训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作为一场全方位、多角度的变革,新课程也要求管理者、培训者接受培训、参加培训,所以,东山县提出:“不等不靠,抓紧抓早;全员参与,骨干先行”。认真组织三支队伍的培训,即管理者的培训、培训者的培训及实验教师的培训,做到管理者、培训者、教师培训三头并进,积极互动。
“参与式培训”在百万教师中开花
新课程教师培训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变革培训模式,各地积极探索“参与分享”式等双方积极互动的培训模式,以全新的理念和模式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全程培训。
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是关键。然而,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则更为关键。在广大实验区,一种新型的培训模式正在形成,“自下而上”的培训、“互动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实战式”培训受到教师们的空前欢迎,“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教师的基本学习模式。传统的培训,形式上大多是讲座,内容上大多是理论,但教师最渴望的是如何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验区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了改革。内蒙古乌海市开展课堂研讨、即席指导,他们将培训地点设在课堂,一边教学,一边研讨。培训者先亲自上课,然后结合实践讲理论,一会儿给教师讲,一会儿给学生讲,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还有的请教师先讲,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培训者走上讲台,组织教学,进行即席指导,引导教师讨论,整个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在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和“学员”,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不再把自己当做被动的受训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讲座学习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不再单纯讲理论,而是分析案例,在案例中让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这种全新的培训,使教师们受到空前的锻炼和提高,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还有的选择适合互动、合作式学习活动的场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培训者在活动中交流、反思,实现自我提高。大课堂变成了五六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人,桌上摆放着彩色笔、大白纸、胶带和剪刀。每个人都将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困惑提出来,在相互追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培训方式,在教师中掀起“头脑风暴”,教师们亲身感受到“参与式培训”的神奇魅力。新课程倡导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师们在培训中亲身体验了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他们说:“这是一次平等的对话,这是一次心灵的交流,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这是一次理念的升华。”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求实效
为保证培训达到预期的效果,各地都建立了严格的培训制度,严格培训管理。福建南安市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对参与新课程实验的教师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教师在实验新课程前必须接受通识培训、课程标准培训和新教材培训,对完成新课程培训规定学时并经考核合格者,颁发《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合格证书》;凡没有参加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不能担任新课程实验工作。
教师培训要做到高效、实效,就要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和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这是南安市在培训中始终坚持的。他们采取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学习有关文章、播放音像资料、辅导讲座、专题研讨、教学观摩、教学反思及个案交流等,研究领会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要求等,使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尽快掌握新课程的要求和方法,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在培训方式上,打破了过去“报告”式的培训,提倡培训者与培训对象的平等交流与对话。通过参与式、体验式、案例研讨、任务型教学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培训实效。以问题为中心,以反思为重点,重研讨过程,强调教师的参与。除了组织理论学习外,还针对问题进行实践分析和个案指导,引导教师从案例入手,在分析教育行为中反思自我,转变观念,理解新课程。他们按照“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不断对实施新课程的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帮助,探索出教师培训的新模式,举办以课例分析、评点、研讨为主要形式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班,举办“校长课改论坛”。开展技能型(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等)、实践型(教学观摩、案例交流、教学反思、写教后记)、评价型(课例评析、听课评课、教学竞赛等)、理论型(专题讲座、写学习心得、做自学笔记、组织理论学习等)、研究型(课题研究、问题探究、策略研究、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培训。
“以校为本”后续培训更关键
新学期开学了,大规模的暑期培训已告一段落,后续培训提到日程,并逐步过渡到以“校本培训”为主、“研训结合”、“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阶段。作为培训的延伸,福建东山县教育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讨交流活动:一是主题式,围绕若干主题进行研讨,请专家点评。二是教研式,学校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这一形式目前在实验区已经铺开,成为教研活动的新亮点。三是课改领导小组成员、教研员经常到学校,结合听课、调研指导工作,与教师展开对话,既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感,又让教师了解教育主管部门、业务部门的思路。
新学年,南安市建立了新课程研讨制度,确定每周六为“新课程教研日”,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如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教师与专家对话、专题研讨、教育沙龙等。南安市还开通了“南安教育信息网”,开设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栏,受到教师的欢迎,每天有上百名教师访问,对教师的后续培训起到重要作用。
如何使教师培训持续有效地进行,专家认为,“以校为本”是培训的主渠道,不能把眼光总盯在外出学习,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强校本培训,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为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资源共享,要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培训,问题还不少
今年暑期,尽管大规模的教师培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据了解,一些地方的教师没有经过培训就进入新课程,还有的地方培训走过场,实效性差,有的甚至将培训经费挪作他用。也有一些教师反映学科培训内容过于简单,培训形式不够丰富多样,示范课太少。有的地方培训人数过于集中,难以组织参与式活动。教师们反映最为强烈的是培训材料不够。一些教师对新教材茫然不知所措,渴望得到更多的指导。
实施新课程决不是一个短期培训就能奏效的事情,许多教师反映,参加培训的时候,感觉培训者介绍的理念非常好,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真正落实起来很难。由此可见,教育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首先是观念的冲击,走进新课程,观念必须先“走进”,没有教育观念上的真正转变,即使用上了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新方法,也将走样、走味,一旦遇到困难或阻碍,最终必将回到老路上去。所以,必须首先抓好教育观念的转变。目前在培训中发现,一些教师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而急于操作,结果“一听就明白,一做就不会”。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通识培训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要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经过反复的探索和实践。
课改成败,系于教师。新课程师资培训是一项周期长、要求高的全员培训任务,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正在进行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因此,教育部要求,师资培训部门要认真组织好新课程教师培训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和机构要主动密切合作,各司其职,共同搞好培训工作,确保新课程有效健康地实施。要确保经费的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安排新课程师资培训的专项经费。要抓紧研究开发新课程师资培训的资源,包括文本资源和卫星电视、网络教育等远程教育资源。各地也可以开发补充性的培训资源,但要防止低水平、低层次重复开发,避免乱摊派和加重教师的经济负担。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防止社会上的一些团体、私人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用各种名义滥办各种培训班、研讨会,误导教师,骗取钱财。
[莫要骗钱 教师热培训后的冷思考]相关文章:
2.幼儿园教师培训后的心得体会
3.教师全员培训个人总结
4.教师暑期培训个人总结
5.教师入职培训心得
6.教师培训个人总结
7.教师微课培训心得
8.教师培训随笔
9.教师个人进修培训总结
10.新教师的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