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县职业教育中心 冉沈阳 指导老师:何小红
人生就像一条路,行走在这条路上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都会想方设法去解决,正如渴了要找水喝,累了会寻找依靠,遇到大风暴要寻找避风港……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人生才会多姿多彩。今年38岁的谭丰,家住石柱县龙沙镇,拥有自己的草莓种植基地,手下员工184名,固定资产300万。今天我有幸走近他,解读他的创业故事,让我们一道重温他创业路上的酸甜苦辣吧!
浪子回头
15岁那年,初中毕业,叛逆的他不顾家人劝导,待业在家,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经常和他所谓的“兄弟”一起喝酒、赌博、打架,无恶不作。正因如此,家里也为他付出了很多,也对他做过多次的思想教育 ,但他始终摆出一副“四季豆不浸油盐”“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依然我行我素,不思进取。
这样的日子一直延续到他17岁那年。表姐从外学成归来,在与他的谈话中,表姐了解到他不想上学的原因--书本的枯燥乏味,导致他厌学。知道谭丰从小就喜欢养花花草草的表姐建议他去职业学校选择自己喜欢的农艺专业继续学习。最后在表姐的软磨硬泡下,谭丰欣然接受了表姐的建议。就在那一年的九月,他怀着愉悦的心情,走进了校园,选择了他喜欢的专业--种植专业。由于兴趣对口,他在学校很努力,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除此之外,他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一些有关营销方面的知识。在经过 3年的努力,198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
我要自己当老板
毕业后的他,顺利的迎来了第一份工作--以草莓种植技术员的身份在重庆一家种植中心上班,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员工,但是由于兴趣对口,他工作起来也是非常认真,同时由于技术过关,很快就得到了上司的认可,可以说在事业上如鱼得水。就在他打算在此轰轰烈烈实现在家人生价值时,却天有不测风云,他所在的那家种植中心由重庆搬到了天府之国成都。由于上级主管的更换,他也不再被重用,反而那些工作不认真,技术不过关的工人却倍受青睐。当得知那些受重用的工人是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使自己平步青云时,愤怒下的他,二话没说,毅然卷起行囊一气之下离开了那家种植中心。
在外漂泊了3年,受尽了苦难和不公平待遇的他,毅然回到了家,决定自己创业,自己当老板。于是,他带着打工赚来的钱回到了家乡--石柱县龙沙镇。他与家人商量,想把家里所有的田地都用来种植草莓,但他的父亲怕他像以前一样,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所以没有同意。后来在谭丰的保证下,父亲终于同意拿出家里一部分田地,来做草莓种植试验。 创业路上
拿着父亲同意的几块田地,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由于资金短缺,他没有请员工,自己一个人起早贪黑,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事业。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一年的努力,他成功了, 成熟的草莓又大又红,他看在眼里,乐在心上。果实虽然丰收,但是销路成问题,由于乡镇上的对草莓的需求量不高,所以,他不得不以最便宜的价格出售。
在经过一年艰辛努力种植出来的草莓,几乎没有什么赚头的时候,谭丰沮丧了,正当他要自暴自弃的时候,他的父亲找到了他,对他说:“怎么,遇到这么点小困难就要放弃了?难道你的眼光就这么短?在镇上销售不行,你可以销售到其他地方啊,加油吧,儿子,我们支持你”。有了家人的支持,加上他不懈的寻求销路,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一家大型的饮料公司,并与公司签下了合同。就在第2年,他就赚了接近5万元。
初尝甜果的谭丰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 在他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他的事业也逐渐壮大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活跃,2005年,他承包了家乡三分之二的田地,来壮大自己的种植地,还聘请了家乡的剩余劳动力。有人曾问过他,你为什么要请自己家乡的人,而不去请专业人士,你不怕技术有问题吗。而他给的回答令我们吃惊,“不是专业的,我可以花点时间教他们,我一个人富裕了不算富,只有全村都富了,才上真正的富裕”。
2008年,他种植的草莓走出了石柱,迈向全国,同时还开办了草莓种植技术培训部,接纳培训学员上千人。如今,他的年收入最低30万,还带领村民们迈向了小康。他的坚持和努力换来了自己的成就,住进了新房,买了豪车,育有了一儿一女。现在,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会坚持,要把精力用到正道上。
感 悟
走出谭学长的草莓基地,我感慨万千: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要让青春虚度,不管我们昨天如何,只要把握住今天,坚信,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何小红
[叛逆孩子的春天 --记谭丰创业历程 学生随笔]相关文章:
1.校园的春天随笔
2.春天随笔开头
3.作文春天随笔
4.春天生活随笔
5.关于春天的随笔
7.春天初一随笔
8.有关写春天的随笔
9.写春天的随笔推荐
10.春天随笔600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