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教材
《青玉案》这首词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古典诗文中的一篇。本课为诵读课,所需一课时。本文是作者通过对元宵之夜诸多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政治失意时的无限感慨和不愿随波逐流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掌握词的有关基础知识。
3.学会鉴赏诗词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学习作者铺排,反衬的手法。
2.通过品读理解文中“那人”的深刻寓意,探究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同学们志怀高远热爱祖国的情操。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理解文中“那人”的深刻含义,明晓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那人”的寓意。
二、说教法
(一)学情分析
诗词鉴赏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之前的诗词学习中,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些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但是学生在对诗词写作手法以及意境方面的体会还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所以我在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必要的知识和背景,加以引导,并构建一个合理的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诗词鉴赏能力。
(二)教法
因为本课是诵读课,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以诵读为主,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课件。首先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形象化的整体感知过程;然后从名句入手切入,采用品读研读方法引导学生领会词句的深层含义,并教会学生结合词人经历进一步分析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法。这样既以知识能力为目标,又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三、说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引起他们的切身感受,我力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直接接触课文材料,在读、说、赏层次训练中落实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学生具体学法如下: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提高阅读古诗词的能力 。
2、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3、交流讨论深入体会作者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一)课前探究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
1.对照注解熟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
2.找出学过的有关辛弃疾的名句,了解作者人生经历。
3.查找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二)课堂教学
1导入新课
. 此环节为了引发同学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从郭沫若写的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入手,引出作者,.提问同学们学习过的辛弃疾词句。导入新课。
2作者介绍
由学生课堂自主发言完成,教师通过多媒体补充总结。此环节既检查学生预习,又让学生明确了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他的词大多抒写壮志难酬的感慨,这和他本人人生经历有关。这样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又为本课后文理解词意打好基础。
3介绍词的一般常识(词的名称、篇幅、结构、豪放婉约两大风格)
通过此环节设计让学生对词有了更深了解,对学习本词婉约其表豪放其中的风格起铺垫作用。
4初读课文
此课是诗词,重在诵读,所以,此环节设计由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个别学生读、齐读等方式初步感受诗词意境,将诗词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5品读鉴赏
学生上一环节通过充分地感受诗词,对词有了初步印象,本环节主要用提问法、启发法引导学生品读鉴赏,进一步深层次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教师在这个环节及时点拨,引导学生从写作背景入手(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沉湎于歌舞享乐,百姓也都笑语盈盈,有谁在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进一步了解作者,进而向同学们介绍知人论世品诗词的鉴赏方法。透彻明晓作者写作意图 ,原来那个不同流俗自甘寂寞的美人正是作者人格的自我写照。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样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协作探究的精神。
6对比阅读
此环节通过辛弃疾《青玉案》和李清照《永遇乐》两首词的对比,目的培养学生鉴赏诗词能力。
7拓展延读
此环节通过教师提问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境界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境界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通过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渗透德育教育,塑造人生价值观,领悟作品以及作品以外的艺术魅力。
8课堂总结
通过课堂总结总体内容加深对词深层含义的理解。
9布置作业
为了培养职业高中学生“背读写”能力。分三个层次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背诵诗歌。意在通过背诵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2)推荐阅读:梁衡《把栏杆拍遍》.(推荐阅读意在进一步了解作者同时培养阅读能力。)
(3)请以“我心中的辛弃疾”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此作业的设计既培养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又进一步了解辛弃疾志怀高远热爱祖国的情操,凸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五、说板书
板书是在讲课过程中边总结词的内容和寓意边形成,体现了教学重点。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上片:元夕之景 灯火璀璨 现实写照(世人)
车水马龙
张灯结彩
下片:元夕之人 “蛾儿” 自我写照(词人)
“那人”
六、 说教学反思
上完本课我认为课堂基本达到预想的效果。
好的方面,教学方法的创新:
本课的设计力求通过情景营造,美读入情,品读研读拓展阅读、对比阅读等几个环节,引导学生鉴赏诗歌,让学生在体悟诗歌情感之外,也能掌握研读诗歌的一般方法。古诗文的教学,面面俱到容易让学生厌倦,而且效果不好。本节课尝试采用从名句着手,逐渐往前推演,象剥笋一样层层揭示词的深层含义,使传统的诵读增添新的色彩。
但是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拓展阅读问题提得有点空洞,学生只是泛泛而谈,而无精彩的发言。若能将问题细化,涉及中学生实际生活,学生的回答会更加有实质内容。对比阅读给同学思考的时间少,挖掘不够深刻,如何大胆取舍,给学生更多的读、议的机会,还是本课以外应该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liyangang
[《青玉案》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相关文章:
10.高一英语必修1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