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二、当仁,不让于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发布时间:2016-8-9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自主学习篇--自主,新课标理念的精髓

基础积累

【识字记音】

①绥()②喟然()③莞尔()

④偃()⑤箪()⑥皙()

答案①suí②kuì③wǎn④yǎn⑤dān⑥xī

【解释实词】

①其何伤于日月乎:

②绥之斯来:

③动之斯和:

④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⑤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答案①损害②安抚③团结协力④坚固,引申为深厚⑤途径,方法

【通假举要】

①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②道之斯行:

③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④夫子矢之曰:

答案①“知”通“智”,聪明,智慧②“道”通“导”,引导③“说”通“悦”,高兴④“矢”通“誓”,发誓

【一词多义】

(一)实词

答案断绝/绝交/停止/绝命/横渡/陡峭的

(二)虚词

答案①在②在……方面③由于④向,对⑤被⑥与,跟,同⑦比⑧“见……于”,表被动

【古今异义】

①君子学道则爱人

古义:

今义:

②君子一言以为知

古义:

今义:

答案①古义:关爱别人。今义:丈夫或妻子;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②古义:以,可以;为,表现出来。今义:认为。

【文言句式】

①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②贤哉,回也!

③不吾知也!

④其何伤于日月乎?

答案①判断句②主谓倒装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宾短语后置句

【名言名句】

①,钻之弥坚。,忽焉在后。

②君子学道则爱人,。

③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答案①仰之弥高瞻之在前②小人学道则易使也③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合作探究篇--合作,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

重点剖析

【中心主旨】

本课所录选文分别从弟子对孔子的态度和评价、孔子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及孔子对待弟子的态度和评价三个方面来刻画孔子形象的,既展现了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师生关系,又表现了孔子对仁德的高度重视和执著追求。

【问题讨论】

1.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赏析:子贡的这句话说的是陈子禽。因为子禽的劝说是说孔子不如子贡贤明,子贡的话是对子禽一种不客气的反驳,甚至可以说有点恼怒的成分。高贵的人一句话可以表现他的智慧,一句话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智慧。子贡认为子禽的这句话属于后者。他认为子禽这样说是不明智的,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因而紧接着就有一句:“言不可不慎也!”可以说是对子禽的警告之语。接下来的话语,子贡用极其夸张的言辞对孔子的高尚德操和巨大影响进行了渲染和介绍,这样,子禽的话就不攻自破,难以立足了。

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赏析:这是一种和谐社会与民同乐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国家德政达到极致的体现,这表观出了曾皙仁爱的思想和他治理国家的一种远大理想。表面上看来,曾皙并没有谈论什么治国平天下的大事,而只是谈谈风月,说说游玩。但实际上,他所描绘的,是远较子路等人的志向更为高远的境界。如果说子路等人的胸怀至多还在小康国家,那么,曾皙所瞻望的,则已经是大同的世界了。这就叫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难怪孔子要脱口而出,由衷地发出赞叹来了。

【艺术特色】

1.具有特色的语言描写,形象地层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突出了人物的形象。

子贡对叔孙武叔和陈子禽的反驳运用了对比、比喻和排比的手法,把孔子才德的出类拔萃和对孔子的无限敬重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颜回的喟然长叹,运用了夸张式的比喻和对比,将孔子才德的无与伦比和对孔子的极端崇拜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孔子对颜回的称赞,对颜回死的悲叹和对伯牛的探问均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将孔子对其弟子的深厚情谊表达得真切感人。

2.神情动作的细节描写,真切地表现了人物的形象。

孔子要弟子畅谈志向,子路“率尔而对”,一个细节,把子路坦率自信的性格表露无遗。孔子问到曾点,曾点“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一个细节,让曾点潇洒超脱的性格跃然纸上。孔子到了武城,听到弦歌之声,“莞尔而笑”,孔子感觉子路说话不够谦让,“哂之”,这两个笑,使孔子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点拨迁移

课文内容 ※点拨※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这是子贡回答别人贬低孔子而抬高子贡的问话。子贡对孔子十分敬重,认为他高不可及。所以他不能容忍别人对孔子的毁谤。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之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本章对孔子去见南子做什么,没有讲明。据后代儒家讲,孔子见南子是“欲行霸道”。所以,孔子在这里发誓赌咒,说如果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的话,就让上天去谴责他。此外,孔子在这里又提到了“天”这个概念,恐怕不能简单地说,孔子的观念上还有宗教意识,这只是他为了说服子路而发的誓。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子之所以只赞赏曾点的主张,就似因为曾点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这就谈到了根本点上。

发散迁移 ※思考※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1、子贡采用什么手法来回答叔孙武叔的话?他对老师的态度和评价怎样?

①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②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2、阅读文段,结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孔子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1.子贡用比喻的手法,来说明世人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比老师高明:自己的高度有限,外人一览无余;而老师高达数仞高不可测,别人无从了解,所以才有如此见解。后人把收弟子称为“列入门墙”,即源于此。

2.这两则说明孔子的清醒和理智--不愿意为着世俗的热闹虚荣而违背“礼”。

训练落实篇--听来终觉浅,绝知要躬行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A.喟(kuì)然舞雩(yú)师旅(lǚ)鼓瑟(sè)

B.浴乎沂(yí)莫(mù)春比(bǐ)及曾皙(xī)

C.千乘(chèng)率(shuài)尔摄(shè)乎饥馑(jǐn)

D.侍(shì)坐铿(kēng)尔小相(xiàng)哂(shěn)笑

答案:C

解析:千乘shè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以俟君子宗庙之事舍瑟而作春服既成

B.风乎舞雩喟然叹曰端章辅鼓瑟稀

C.因之以饥馑恃坐裕乎沂宗庙会同

D.千乘之国冉有无吾以也夫子栖之答案:A

解析:B项,端章甫鼓瑟希;C项,侍坐浴乎沂;D项,毋吾以也夫子哂之

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言以为不知知:聪明,智慧

B.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诱:诱惑

C.二三子以我为隐乎隐:隐瞒

D.伯牛有疾,子问之问:问候

答案:B

解析:诱,引导。

4.解释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②毋吾以也

③则何以哉

④以俟君子

答案:以:①因为,介词;②通“已”,停止;③用、做;④就,连词,表顺承。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不相同得一项是()

A.毋吾以也

B.不吾知也

C.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D.非夫子之为恸而谁为

答案:C

解析:C项是介宾短语后置,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完成6~5题。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6.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摄乎大国之间摄:夹

B.以俟君子俟:等待

C.鼓瑟希鼓:锣鼓

D.吾与点也与:赞许

答案:C

解析:“鼓”应为“弹奏”。

7.下列句子中“方”的解释与例句的“方”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方六七十

A.有朋自远方来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D.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答案:B

解析:都是“方圆”的意思。

8.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答案:我去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可以使百姓有勇气,并且懂得礼仪道德。

9.孔子为什么“喟然叹曰‘我与点也’”

答案:曾晳的答话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这一景象既符合儒家礼义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心态,深深地感动了他,因而他“喟然叹曰‘我与点也’”。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回答10-14题。

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喜宾客。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①。

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②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欢。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

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太后亦惭。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③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节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注:①詹事:掌管皇后、太子宫中事务的官。②燕:通“宴”。③王孙:窦婴的表字(别名)。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婴亦薄其官薄:轻视,看不上

B.王孙宁可以让邪让:谦让,推辞

C.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过:拜访

D.诸列侯莫敢与亢礼亢:通“抗”,对等,相当

答案:C

解析:过:经过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答案:C

解析:A项,第一句介词,凭借;第二句副词,于是,就。B项,第一句语气词,用于判断句中,引出判断,不译;第二句代词,……的(人)。C项,都是副词,于是,就。D项,第一句代词,指代“金”;第二句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2.下列句子中,与“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答案:D

解析:A项,被动句;B项,省略句,“军”后省略介词“于”;C项,倒装句,宾语前置;D项,与例句都为判断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婴是孝文皇后堂兄的儿子;孝景帝没有立太子时,

与亲兄弟梁孝王宴饮,说将来要传位给梁孝王,这使

得偏爱梁孝王的窦太后非常高兴。

B.窦婴因为反对孝景帝说要传位给梁孝王而得罪窦太

后;他称病辞职后,又被窦太后从进出宫门的名籍中

除去,不准他进宫朝见皇帝。

C.窦婴在吴、楚等国叛乱时被孝景帝重用,委任为大

将军,并赏赐黄金千斤,皇帝赏赐的黄金他让属下取

用,但他们都没拿回家。

D.窦婴因平定七国叛乱被孝景帝封为魏其侯,游士宾

客争相归附到他的门下;每当朝廷商议大事,别的大

臣都不敢跟他和条侯平起平坐。

答案:C

解析:“但他们都没拿回家”不正确,原文是说“让属

下酌量取用,窦婴一点儿也没有拿回家”。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

(2)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

答案:(1)窦婴入宫拜见皇上,坚决推辞,他借口有病,说不能担当重任。

(2)窦婴于是把袁盎、栾布等闲居在家的名将贤士推荐给景帝。

【参考译文】

魏其侯窦婴,是孝文皇后堂兄的儿子。他的父辈以上世世代代是观津人。他喜欢宾客。孝文帝时,窦婴任吴国国相,因病免职。孝景帝刚刚即位时,他任詹事。

梁孝王是孝景帝的弟弟,他的母亲窦太后很疼爱他。有一次梁孝王入朝,孝景帝凭兄弟的身份与他一起宴饮。这时孝景帝还没有立太子,酒兴正浓时,汉景帝随随便便地说道:“我去世之后,把帝位传给梁王。”窦太后听了非常高兴。这时窦婴端起一杯酒献给皇上,说道:“天下是高祖的天下,帝位应当父子相传,这是汉朝立下的制度规定,皇上凭什么要擅自传位给梁王!”窦太后因此憎恨窦婴。窦婴也看不上詹事这类小官,就借口生病辞职。窦太后把窦婴从进出宫门的名籍中除去,不准他进宫朝见皇帝。

孝景三年,吴、楚等国发动叛乱,(为了平叛,)皇上考察了皇族成员和窦姓诸人,觉得没有谁像窦婴那样贤能,于是就召见窦婴。窦婴入宫拜见皇上,坚决推辞,他借口有病,说不能担当重任。窦太后至此也感到惭愧。于是皇上就说:“天下正有危难,你怎么可以推辞呢?”于是就任命窦婴为大将军,赏赐给他黄金千斤。窦婴于是把袁盎、栾布等闲居在家的名将贤士推荐给景帝。皇上赏赐给他的黄金,都摆列在走廊穿堂里,属下的军官经过时,就让他们取用,皇帝赏赐的黄金他一点儿也没有拿回家。窦婴驻守荥阳,监督进攻齐国、赵国的两路兵马。七国的叛乱全部被平定之后,皇上就赐封窦婴为魏其侯。这时那些游士宾客都争相归附魏其侯。孝景帝时,每当在朝廷讨论军政大事,条侯周亚夫、魏其侯窦婴,各位列侯都不敢与他俩平起平坐。

写作审美提升篇--世事皆学问,人情即文章

角度一

记叙文:老师

角度分析:“我的老师”既可以写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等具有教师资格的人,也可以写非教师身份而对我有过教育的人,比如妈妈、爸爸,甚至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如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吾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把“老师”的外延延伸到“小草”、“蜜蜂”等物体上,采用借物喻人的方法,描写特殊的“老师”。

【写作示例】

三生有幸遇上你

几年如一日,你对我关爱有加,问寒问暖,情浓如水。

中考前的那个下午,我记忆犹新。你托人送给我一封信,看到信封上的熟悉笔迹,我感受到世界上最美的亲情:加油,好好考,我始终相信,你是最棒的!我的眼泪潸然而下,心里有股暖流在涌动,我仿佛听见了自己心里的冰层开始破碎的声音,我不自禁地笑了,这是妈妈“走”后,我第一次幸福而快乐的微笑。

考入县城重点高中后,我们学校与你家的距离更远了,但我们的心更近了。你时常拎着水果来看我,给了我全部的母爱。

你的信笺和电话成了我温暖的源泉,你的看望和谈心成了我愉悦的家园,你的汇款和米菜成了我幸福的粮仓,在我渴望的时候,你是春天般的及时雨。

三生有幸遇见你,希望我还有下一个“三生”,再下一个,生生世世,永远有幸与你相见!

角度二

话题:用心雕琢自己的天使

角度分析:我们应该克制支配欲,别企望把别人雕琢成我们的样子。如果人的思想皆如此这般方正,那么我们的世界也就不会再是缤纷斑斓了。没有思想的棱角,便没有个性的纷呈;没有个性的纷呈,便更没有了自我,艺术也便没有生命力。思想的棱角,是个性的张扬,别让自己思想的棱角被他人的思想磨去,坚持自己独特的光芒。

【写作示例】

用心雕琢自己的天使

别让自己的思想被他人的言论所掩盖,别让自己的个性被他人的思想所修剪。

没有苏轼、辛弃疾们的张狂个性,就没有豪放派“大江东去”和“西北望,射天狼”的绝世气概;没有柳永、李清照们的多情伤感,就没有婉约派“执手相看泪眼”和“人比黄花瘦”的一唱三叹。

从普希金汹涌澎湃的《致大海》,到冰心那充满母爱、童真、自然的《春水》,从闻一多回味悠长的《红烛》,到舒婷含蓄深沉的《致橡树》。青钱千张,香波浮上,嗅之若无,若即若离,恍兮忽兮,令人神移。这是从一种思想到另一种思想,从一种个性到另一种个性的张扬,他们思想的棱角,闪烁着灼人的光芒。

因为思想的棱角,我们有着万物苏醒,勃勃生机的“无边光景一时新”式的春天;因为思想的棱角,我们有阳光四溢,裙带飘飘的“今听玄蝉我却回”式的夏天;因为思想的棱角,我们有落英缤纷,寒秋独立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式的秋天;因为思想的棱角,我们有“千树万树梨花开”式的冬天。

泰戈尔说:“别踩住我的思想。”我说:“别修整我的个性。”

这个世界需要“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气慨,也需要“唯愿孩儿愚且鲁”的愤慨;需要有一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超然旷达,需要有一个“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的绝世芳华。

张继勇

[先秦诸子散文:二、当仁,不让于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1.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2.高二语文必修3诸子喻山水教案

3.《谈中国诗》导学案

4.历史教学导学案论文

5.高二物理选修3-1试题答案

6.高二选修1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

7.镶边与剪纸的导学案

8.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9.高二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练习题

10.高二语文作文散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