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失街亭》中马谡形象的四层鉴赏a href=//www.helloknj.com/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专稿)/a

发布时间:2016-4-2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我们对《失街亭》中马谡这个人物形象进行评价时,一般都对他只会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而且又狂妄自大、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劝谏的缺点大加挞伐。如果我们能够上升一层次,看到他能够“自缚跪于帐前”,向孔明负荆请罪,说明他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也还是具有一些敢作敢当、光明磊落的大将风度的。

如果我们读得再细一些的话,还可以从他“愿丞相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之中,发现马谡原来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疼爱孩子的好父亲。虽然当初为争取到守街亭的任务而与丞相签下军令状,“若有差失,乞斩全家”,不惜将老婆孩子的性命也搭进来,似乎显得轻率,但也是因为他有充分自信、绝对把握的缘故,而且从反面来看,不也正说明了家人在他心中的重要位置吗?街亭丢失之后,马谡之所以没有自杀,逃跑,甚至是投奔曹营,除了勇于承担责任的原因之外,恐怕还在于要当面向丞相求情,得到了丞相“汝之子即吾之子”的亲口承诺,方才“虽死亦无恨于九泉”吧。鲁迅诗云:“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虽然马谡已经称不上是一个“兴风狂啸者”,而只是一个“言讫大哭”的可怜虫,但此时此刻的怜子之情,不也让我们读来唏嘘不已,感慨万端吗?

鉴赏到了这一步,马谡的形象也算是有血有肉,很是丰满了,但这绝不是鉴赏的终点,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而且非常必要更进一步的;因为从《失街亭》这个片段中,我们还可以发掘出一般难以想象得到的、对前面印象几乎完全颠覆的、截然不同的另外一个马谡出来。

在争夺街亭的拉锯战中,不知大家发现一个疑问没有:怎么只有魏延、王平、高翔三人在拼死冲杀,而作为主帅的马谡这个时候跑到哪里去了?在魏延重夺街亭,将张郃追赶到五十里之外时,马谡如果能够迅速巩固街亭的防务的话,魏延和王平虽然又中司马懿之计,侥幸脱身之后,总有街亭可以暂立阵脚,而且高翔也已尽起列柳城之兵,前来救应,不久就会到达;虽然列柳城被司马懿赚去了,但四支军队汇聚一处,人数也应差不多达到二万,总可以将街亭再固守一二日,此时孔明的援军也就能够赶到,这样不就可以让司马懿“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了吗?不仅没能一口吃下马谡的所有援军,反而将到手的街亭给拱手送还回去!这样的话,不说整个战局将发生根本扭转,至少孔明不会这么快就完全陷于被动,不得已而走“空城计”这一步至险之棋了。

可是马谡这个时候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呢?该不是因为这一日一夜的战斗,已经精疲力竭,于是退到安稳的后方睡大觉去了吧?可是丢失街亭,等待他的将是满门抄斩,他哪里还有心思睡觉呢?那么是收拾残部,坐等魏延返回么?可是魏延等人最终是直奔阳平关而去了;那么马谡因为久等不到,于是也望阳平关而来,最后和王平等人一起回到汉中,拜见孔明了吧?……不要再胡乱猜了,其实,之所以不见了马谡踪影,是因为他真的逃跑了!《三国志》中有一篇很不引人注意的《向朗传》,其中有一句简单记述:“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这就证明,在街亭争夺正酣之时,直接责任人马谡自己却是畏罪潜逃了。不过马谡后来是被孔明抓获呢还是投案自首,也还不得而知,我是更愿意相信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至少马谡也是一个也算是一个有情有义、顾家念子之人,绝不会为了自己苟活于世,而让全家人替罪遭殃的;而且当初关羽也立了军令状,丞相不也放过他了吗?关羽和先主有兄弟之情,马谡和丞相也有父子之义呀。其实马谡当初之所以敢放出豪言,并拿全家性命作抵押,不也是因为有丞相或明或暗地为他撑腰吗?马谡之所以选择投案自首,肯定还是经过了再三权衡的,而且投案自首,应该说也是他唯一正确、并且唯一明智的选择。

对马谡的这一形象四个层次的深透理解,可以说是激发我们去更深入地阅读《三国演义》,甚至可以说,深透理解《失街亭》,乃是读懂全书的一个至为重要的关键。比如孔明为什么可以放过关羽而对马谡却要训章明法?孔明为什么要违背刘备遗嘱,他和刘备的“鱼水”关系究竟如何?为什么罗贯中甚至陈寿都将马谡临阵脱逃的真相遮遮掩掩,没有清晰写明?等等等等,这一切的疑惑,都可以说是事关小说全局的。《三国演义》的真相究竟如何,就有赖于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去阅读《三国演义》甚至《三国志》全书了。

[对《失街亭》中马谡形象的四层鉴赏a href=//www.helloknj.com/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专稿)/a]相关文章:

1.《a e 》教师备课教案

2.诗歌鉴赏形象的教案

3.a拼音教学课件

4.《a u iu》教学课件

5.A字母开头的四字成语

6.典范英语1a课件

7.哆啦a梦剪纸教程图解

8.汉语拼音a的教案

9.牛津英语2a课件

10.小学英语课件:A GreatT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