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a href=https://bbs.ruiwen.com(本站论坛专稿)/a

发布时间:2016-9-1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原帖地址:https://bbs.ruiwen.com/thread-35238-1-1.html

五柳先生

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年第11期

【导入】

师:(吟诵柳宗元的《江雪》)如果说柳宗元“独钓寒江雪”是寄情于山水的话,那么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则是痴情于山水。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整体把握】

师:合上课本,请看大屏幕--

课件:课题、作者、(不加标点的)课文(背景音乐《高山流水》)。

师:现在听老师读课文。要听准字音,听清句读。(生听读)

(翻译课文,背诵课文。具体过程略。)

师:自由朗读,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来评价张岱。

生:“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章结尾作者借舟子的话点出了一个“痴”字。

师:(板书:痴)“痴”字是一篇之骨。我们先来看看痴人眼中之痴景。

【文不加点,听读训练。自行翻译,先行背诵,秉承了“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也为课堂的深度对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研读文本如庖丁解牛,拎出“痴”字,敲定“痴”字,也就找到了进刀的窾卻。只是老师的引导(导语),不免有请君入瓮之嫌。】

【咬文嚼字赏痴景】

师:张岱乘一叶小舟夜访西湖,映入作者眼界的是怎样的一派景观?

(生读写景句。)

师:作者笔下的西湖雪景好奇怪哦,如果我来写,我会这样写:

课件: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师:比较一下,原句和改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看前一句,对比读一读,推敲推敲。

生:加上三个“与”字,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痴迷的境界,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受,如果去掉,“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似的。

生:连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更能衬托出上下一白水天一色磅礴浩渺的壮观之美。

生:原句浑然天成,衔接更自然,语气更连贯,有一种音韵之美,如果去掉这三个“与”字,读起来一顿一顿的,语气显得生硬,不如原句读起来顺畅。

师:看来这三个“与”字并不多余啊。来,我们把这种音韵之美读出来。

(生拖长音调,读出了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

师:有人这样标点这句话:(板书: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你同意吗?

生:“天云山水”是浑然一体的,若加顿号,则成了四幅分开的画面,破坏了水天一色苍茫迷朦的整体画面,表现不出磅礴浩渺宏阔的气势。

师:我们再来看看后句话,(得意地)我把文中的量词一改,就很符合汉语用字的习惯了。

生:不好。味道不一样了。

师:什么味道?

生:好像……好像……原句那种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进苍茫天地的味道没有了。

生:改了不好。“一痕”写出了作者视野的开阔;“一点”显得亭子在湖中小巧玲珑;“一芥”让人耳目一新;“粒”字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夸张之语显得贴切自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地的空旷,人物的渺小。

生:在“更定”时分“雾凇沆砀”的“湖上影子”自然是模糊的,而改句景物过于清楚,画面过于清晰,不符合西湖夜雪的实际情景。而且意境散乱,了无新意,读来平淡无味。

师:我可以这样改:(板书: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粒、余舟一芥、与湖心亭一点、长堤一痕而已。)

生:原句镜头是由远及近,由大到小。老师把顺序这样一改,镜头就变成了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了。

师: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生:作者的视角好像在高处在远处。由“痕”到“点”到“芥”到“粒”,量词一个小似一个,给人一种天地之大,人物之小,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师:你的感受很细腻。来,大家读一读,把那个“而已”的滋味读出来。

(读出了一种深沉的感慨。)

师:这一句除了描写景致的矇眬之美外,也似另有意义,以“一痕”“一点”“一芥”突出西湖乃至天地之大,进而又以西湖乃至天地之大来衬托“堤”“亭”“舟”的“小而孤”“孤而独”,这样“独”的意境又表现出来,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这一句的句序是调不得的。

师:这样标点行不行啊?(板书: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生:把顿号改成逗号,好像拉大了长堤、湖心亭、舟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用顿号则有一种浑然一体混沌难辨的意味。

生:逗号使得景物给人一种孤立感平面感,它改变了上下一白天山共色的立体画面,破坏了若有若无依稀恍惚如梦如幻的境界。

师:从句法上看,全句为单句,“而已”起总束作用,句中并列成分不应用逗号。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作者用字实在是奇妙,我们丝毫撼动不得。可是,这样的语言华丽吗?(生:不华丽。)相反,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不事雕琢,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湖山夜雪图,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先颠覆语言,为品味语言寻到了一个很好的抓手,品得细腻,品出了情趣。这个环节的语言品味还特别注重了与朗读的结合。学文千法,朗读为本,读,是深入文本的蹊径。“余音绕梁”的吟读成诵和“一叶知秋”的推敲品味应该是整堂课的轴线。】

【知人论世悟痴心】

师:张岱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我们来触摸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

课件: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陶庵梦忆自序》

师:都说这篇短文里有一个看似前后矛盾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

生: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可事实上还有舟子相随,并不是“独”往。

师:明明有舟子,为什么说是“独往”呢?这是不是矛盾?

生:“独”是指张岱内心很孤独,而不是独自一个人的意思。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古代文人如张岱者更是独来独往孤傲清高,那些仆人佣人是不能与达官贵人们相提并论的。

生:“独往湖心亭看雪”是就情感而言,是说除了我张岱之外,没有有心赏雪的人或者说没有一个理解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一个“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同时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

生: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心,舟子进不了作者的内心,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作者眼中无人,视舟子而不见,并无轻视之意,不过是文人雅士的孤傲罢了。

生:作者去赏雪,带着闲情雅致去了,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乎所以,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当然会有人撑船,所以“舟中人两三粒”。然而,兴尽须归之时,将离开仙境之地,步入凡尘,所以又用舟子的一句话作结,回到现实世界。

师:大家想过没有,作者写作本文的时候是在明亡后,为什么文章开篇所写的时间依然是“崇祯五年十二月”?

生:作者写作本文的时候虽然是在明亡后,但他去湖心亭看雪的时间却是在“崇祯五年十二月”,这是作者对如梦如烟的往事的追忆。

生:在作者的心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以示不忘故国。作者借用这一时间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同时也用于警醒自己。

生:作者心系故国,字里行间传达着自己对明朝的无限哀思和对往事的无限怀恋。提及“崇祯”,心中不免隐隐作痛,作者不甘承认明亡,还不能从这一情感中走出。

师:文中还有一个地方也表现了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里?

生:“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作者为什么只写“是金陵人”,而不写是别的什么地方的人?我忽然想到,金陵曾是明朝的国都,作者一直背负着对故国的难解之思啊。

师:作者心中有波澜啊。“崇祯”是明朝的年号,开篇就敷上了一层怀旧的色彩;“金陵”是故国之都,引发了他幽幽的故国之思:故国不堪回首,我何曾不是客居之人!

明亡后张岱立誓不仕,只愿入山著书以终。故国在张岱的生命意识里,是永远的痛。《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他梦故国,梦故园,梦故人,梦故事,痴情说梦,成了经挤压扭曲的未亡人精神上最终的皈依。

生:在这冰天雪地里,铺毡对坐的金陵人,正沸的酒炉,让作者感到了一丝的暖意。强饮三大杯后的张岱是清醒了许多?还是更添了几分忧愁?

生:同饮的这个场景也最令我难忘,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绪。

生:我觉得作者心中的愁绪并未得到化解,作者的心中寒冰一片,举杯销愁愁更愁啊。

生:作者饮酒并没有多少欢欣愉悦之意,这从“拉”字就可以看出,是情非所愿,身不由己,只是碍于情面才勉强而饮。

师:是啊,他乡遇知音,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是易代之际前朝血性文人被主流社会与自我意识抛向边缘时心底的悲凉。茫茫世界,知己难逢,人生如梦,聚散无常,有缘相聚实非易事,此刻一别也许就难以再见,岂不令人怆神!张岱深夜独往,悄怆幽邃,不知能将这凄神寒骨的冰雪西湖消解成几般滋味。去湖心亭看雪,张岱的心醉了。

师:张岱看雪,可是大异于常人啊,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

(交流过程略)

师:是啊,作者看雪有太多的不寻常: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不寻常的际遇。那么,“痴”字的背后藏着一个怎样的张岱呢?他痴迷的是什么呢?我们来议议张岱的“痴”。

生:这些不寻常正是张岱遗世独立高洁傲岸不随波逐流的精神体现,不寻常的行为塑造了一个不寻常的张岱。“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这一不寻常的行为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生:张岱这种奇异的行为实际上是由于他当时的“悠闲”,他见证了明朝的灭亡,也由此引发了许多感慨,此时的他已毫无牵挂,心如止水。作者冒寒深夜赏雪是对自己情怀的一种释放,释放自己于自然之中,使自己的感情找到寄托,以此来掩埋一切的悲哀。

师:张岱为什么选择在晚上看雪呢?

生:作者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他不想见人,也不希望被人看到,我大明未亡人誓与清朝不共戴天!这其中包含了作者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这是不被世俗凡人所理解的高雅情调和对故国的一颗痴心,一颗赤心。

师:透过痴行痴景,我们触摸到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现在,请用一句话来评点张岱其人。

生:张岱活在自己过去的世界中。

师:说得真好!来,把它写到黑板上去。

【背景材料的嵌入放在学生解读文本最需要的时候,起到了启发铺垫的作用;几番追问,引导学生走进了三百多年前古人张岱的心灵深处;“崇祯”、“金陵”的对话,适时点拨,酣畅淋漓地“浇”了个透;水到渠成的点睛引出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诉说--“张岱活在自己过去的世界中”。作者心中的愁绪是否得到了化解?课堂上出现了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锋,遗憾的是老师却接过话题浇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错过了课堂生成的绝佳时机。】

【披文入情鉴痴文】

师:痴人笔下必有痴文。与张岱同时代的名家祁彪佳这样评价张岱的文章:

课件:余友张陶庵,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其一种空灵晶映之气,寻其笔墨,又一无所有。为西湖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矣。--祁彪佳《西湖梦寻序》

师:你发现这篇文章的艺术之美了吗?也请你来评说评说--可以就全篇,也可以就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甚至是一个标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圈点勾画,独立思考,然后畅所欲言。

生:“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漂泊无根的孤独、茫然无奈的伤感和孤芳自赏的情怀,暗示了作者的“痴”。此字似画龙点睛般,一个字点出了一个人的个性节操,一个字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心情怀。

生:“而已”一词用得好。美丽的西湖仅几个痴人而已,足见当时看雪的环境、时间是多么的不寻常,同时也和前文“独”相照应,把作者不随波逐流遗世独立的高洁傲岸和对西湖美景的“痴”充分展示了出来。

生:此种场景似有若无,依稀恍惚,将人带到一个梦幻世界。缩小夸张,以细小反衬阔大,使两者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突出天空云层山峦湖水举目皆白宏阔雄浑的气势,同时也使人体会到简单语言背后的震撼力。

生:作者先是站在天地无我的角度,极写上下一白恢弘壮阔的全景,然后以我的视野来看远处的长堤和湖心亭,又寄眼身外以天地的视野来看“我”,来看舟看舟上的人。这是作者观察大自然后从心里出来的大自然。

生:作者随意挥洒几笔,就点染出西湖雪景的神采,天与云与山与水,湖与堤与亭与舟,共同构成了一幅恬淡的山水画卷,给我们以清新雅致之感,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

生:“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便戛然而止,简练之极,却又意蕴隽永,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生:相公的痴在舟子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但更有人早煮酒赏雪于湖心亭上,这在舟子看来,更是“痴”。“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只此一句,就令张岱和金陵客的痴态跃然纸上。“喃喃”两字,把舟子和作者情感上的隔膜,把作者孤高冷寂的性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师:作者以恬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得意处、感慨处相互交融,文情荡漾,余味无穷,颇有诸多可赏玩之处。老师发现文章的题目就很美。标题为什么是“看雪”而不是“赏雪”呢?作者做此篇的目的为的是往昔的梦,故国的梦,寄寓对故国的一种幽深的眷恋,同时抒发隐逸与感伤的情怀。“赏”好像有备而来,显得自命清高似的,而“看”则显得更随意,也就更符合作者当时的心境。

生:“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好像也有一丝疑问在里面,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客人像是问自己,也像是问别人。为什么用感叹号而不用问号呢?

师:谁思考好了,为这位同学解答。

生:“独往湖心亭看雪”,却没想到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声惊叹虽发之于客人之口,其实这也正是作者的心声。用感叹号有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用问号则显得有些鄙夷,体现不出作者见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那种惊喜之情。

师:还有,结尾“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为什么要用感叹号而不用句号呢?

生:用句号就好像舟子对相公之痴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似的,文中显无此意;而用感叹号,则包含了舟子对相公痴行的惊异和感慨,显露出他们心灵的距离。

师:想不到小小标点竟能咀嚼出这般滋味。来,咱们对比读一读,细细体会一下。

(生品读体味)

师:文中有一句话,我们手中的教材和去年的教材说法不太一样。假如你是教科书编者,再版时你会怎样修改?

课件:旧版: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新版: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

生:“船”给人一种很庞大很笨重的感觉,而“舟”小巧玲珑,给人轻松、悠闲和洒脱的感觉,正可以衬托出张岱深夜泛舟西湖的闲情逸致。

生:用“船”多别扭啊,在语音上就没有美感,而且“船”还给人一种很热闹的感觉,与文意也不谐调。

生:如果乘船去看雪,那还是失意的张岱吗?而“舟”更有一种象征意义,茫茫天地间一叶扁舟正是作者孤寂的心。

师:这里“舟”的意象更多融入作者的漂泊之感,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舟”这个字眼在中国文学中有独特的内涵,它给人的感觉有点风雨飘摇的味道,和作者当时的孤独寂寞正相称,而“船”则没有这样的审美感觉。

生:舟怎么“拿”得动呢?“拿”字看似不通,然而细加品味,却又有说不尽的妙处。一个“拿”字,流露出作者去看雪的迫不及待如痴如醉的急切心情。

生:“拿”字好。“拿”给人一种随意的自然而然的感觉,张岱去湖心亭看雪没有刻意准备,是突然涌现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的冲动。

生:“是日更定矣”,“矣”字多余,因为不用“矣”字,句子干净利落,意思也一样表达得很清楚。

生:读“是日更定矣”给我的感觉好像比“是日更定”夜更深了似的,并且“矣”字还有舒缓语气的作用。

【淡极始知花更艳。“教科书编者”的身份,给学生提供了观照文本的另一种全新的视角,学生敢于向编者叫板,“编”出了一番精彩的对话;美点评说,评出了“简单语言背后的震撼力”,评出了小小标点丰富的意义世界……批文入情,引领学生从文本中走了出来,让学生体味到经典作品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尾声】

师:是啊,读,就要由言揣意。读罢《湖心亭看雪》,只感到胸口好像被悄然敷上了晶莹的寒冰。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写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张岱,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雾淞沆砀,上下一白。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痴行痴景,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深杳朦胧,清高拔俗;痴人痴心,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曾企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在《高山流水》的音乐声中动情地朗读课文,结束学习。)

【结束语情致深长,静静地听,就让痴人的身世况味和人格风骨在学生的心湖荡漾吧。】

【穷极一字,悟透全篇。“痴”字乃一篇之骨,痴人张岱,把一个“痴”字写透,学习这篇短文,就要抓住“痴”字做文章,以一字立骨,掘出一口深井。本课提携“痴”这一文眼,寻着痴景--痴人--痴文的预设思路组织教学,课的结构形式简约严谨,层次清晰。穿越文字,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探险与跋涉;入情入境,让学生经历了一段生命的旅程与情感的攀登,引导学生逐步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作者的错杂感受也在学生的体悟与品味中更加真切,更加明朗。

语文课就要上出语文的滋味。本课咬定语言不放松,在咬文嚼字上下足了功夫,可以说上得细腻,上得精致,学生也读出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简练而凝重的语言,常规的品味方式往往并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意味。通过增、删、移、换等手段先颠覆语言,通过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开掘它所蕴涵的意义和价值,使语言内在的韵味充分凸现出来,从而使朴实的语言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意义世界,丰满语言形象,学生才能感知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经典文本在用语用词上不可替换的道理。

不足之处是设计的痕迹太重,来自学生的问题少,师问生答式的单向交流多,还没能建构起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对话,所以这一课上真正生成的东西还不多。】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a href=http://bbs.ruiwen.com(本站论坛专稿)/a]相关文章:

1.a拼音教学课件

2.《a u iu》教学课件

3.《a e 》教师备课教案

4.典范英语1a课件

5.A字母开头的四字成语

6.哆啦a梦剪纸教程图解

7.汉语拼音a的教案

8.牛津英语2a课件

9.小学英语课件:A GreatTrip

10.学前班拼音《a o e》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