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浙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0-2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纪实性的文章。教学的重点是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文章中传神的描写。教师可精心设置一个课堂教学的主问题,引发对全篇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位“长妈妈”,她给鲁迅讲的故事使我们对百草园更产生了一种神秘感。其实关于“长妈妈”还有很多有趣而令人感动的事情呢! 同学们想了解吗? 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

        二、漫谈感受。

        1.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如有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自行解决。

        2. 如对课文有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如果学生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点拨,但不宜过于深入) 。

        3. 谈谈自己读完此文后的感受(不限话题) 。

        同学们的话题可能涉及: 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阿长的性格特点;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师归纳。

        三、讨论形象。

        设问: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求:说出理由或举出例子)

        讨论、交流,教师归纳补充:

        1. 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生得黄胖而矮”;喜欢“切切察察”;对“我”管得很严,喜欢到母亲那儿告“我”的状;夏天睡觉喜欢在床中间摆“大”字,挤得“我”无法翻身。

        2. 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淳朴、善良而又迷信: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不识字,没有文化;“青年守寡”,在别人家做女工,一年只能告假几天回家;对生活并无更高的要求, 但求“一年到头,顺顺流流”;相信儿童金口,郑重其事地要孩子大年初一睁开眼就向她祝福。

        3. 是民间文化的载体,知道许多“规矩”:有迷信的成分,如“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也有落后的成分,如认为孩子拔草、翻石头就是顽皮。更多的是有益的成分, 如要孩子恭喜、吃福橘,是吉利文化;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是珍惜劳动果实;不要从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钻过去,是讲究形象;不说“死掉”而说“老掉了”,是避讳修辞;而关于长毛的传说,则是珍贵的历史资料,有助于我们认识太平军。

        4. 是一个倾心关注孩子的人,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要孩子干净、安全、有教养,总是为孩子操心(讨论这一点,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 。最令人感动的是为“我”买来《山海经》---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 “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而且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这表明此时“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的心理;后来,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使我发生新的敬意”,“别人不肯做”,即是别人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没有阿长那样热心,而且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别人“不能做”,“她却能够成功”,因此作者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件事,使作者又惊又喜,感激不尽,也令读者为之肃然起敬。

        四、体会感情。

        1. 设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讨论、明确:不大佩服-产生敬意-憎恶-感激(新的敬意) -怀念这是文章的线索。

        2. 设问:1 - 17 段对阿长多用抑笔,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

        课堂讨论、交流:“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是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

        3. 读课文最后两段,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怀念、感激之情。

        五、探究写法。

        1. 详写与略写。

        设问:文章哪些部分详写,哪些部分略写,这样详略结合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 (详写与略写的内容略)略写的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是文章的动情点,成为作者情思的触发点,同时构成文章内容的高潮。这样写,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传神的描写。

        设问:文章对阿长的描写有些什么特色?

        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第一,善于抓最富有特征的一两点来写。如写阿长“切切察察”的样子,既绘形又绘声。

        第二,善用比喻。一个“大”字的比喻,形象地写出阿长的睡相。

        第三,善用修饰语。如写阿长的叮嘱,用“郑重”一词,写阿长因我不开口说恭喜的神情,用“惶急”一词,准确地写出阿长的神态。

        小结:鲁迅的描写之所以特别出色,功夫在于选择、提炼,写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外貌、动作、语言,这是在我们的写作中需要学习和加强的。

        六、交流体会。

        学生自主发言,将自己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的体会告诉给同学们,交流一下。

        教师总结:阿长的形象;作者的感情; 详略结合的写法; 传神的描写。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四题。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本文篇幅较长,教师可抓住文章的重点,关联全篇,引导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理清脉络。关于写法,则提倡由学生自主发现并在写作中效仿。采用板块式教学思路。

        教学步骤:

        一、初读课文,扫清障碍。(生字及难句理解)

        二、重点研读,理清脉络。

        1.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谈一谈:文章中阿长的形象最为动人,作者最为动情之处是在课文的哪一部分? 说说理由。(结合课后练习三重点讨论、讲解22 - 26 段)

        齐读22 - 26 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2. 速读全文,寻找关键词句,概括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过程。

        三、问题研究,形象分析。

        1. 结合课后练习二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感情。

        2. 探讨一个问题,体会传神的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鲁迅怎样描写阿长? 表现了阿长怎样的性格特点?

        四、学用结合,指导写作。

        1. 结合课文讨论详写与略写结合的好处。

        2. 口头作文,说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要求既能表现人物的整体情况,又能鲜明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提示:除了注意详略写之外, 还应注意传神的描写。)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 学生对“阿长”这一人物并不完全陌生,知道她只是一个保姆, 课文标题却将她与《山海经》放在一块,这很奇怪。这一创意就以学生猎奇的心理作为突破口,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采用人物理解和感情变化作为教学的双线结构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诱发阅读期待。

        导入语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长妈妈”只是鲁迅的一个保姆, 用那时的话说, 就是一个下人,没有文化。她与《山海经》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一疑问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研读,寻求问题答案。

        分别读课文1 - 5 段、6 - 18 段、19 - 26 段、27 - 29 段、30 - 31 段,了解各部分表现的阿长的特点及鲁迅对阿长的感情。

        三、小结,归结人物形象及文章线索。

        【资料整合平台】

        ○《鲁迅生平史料汇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年出版)

        ○课文扩读材料

        几件小事 叶至诚父亲也有管着我的事,譬如让我递给他一支笔,我随手递过去,不想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父亲就跟我说:“递一样东西给人家,要想着人家接到了手方便不方便,一支笔,是不是脱下笔帽就能写;你把笔头递过去,人家还要把它倒转来,倘若没有笔帽,还要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子剪子这一些更是这样,决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对着人家。把人家的手戳破了呢?!”直到如今,我递任何东西给别人,总是把捏手的一边交给对方,报纸书本也让人家接到手就能看。

        冬天,我走出屋子没把门带上,父亲在背后喊:“怕把尾巴夹着了吗?”次数一多,不必再用这么长的句子,父亲只喊:“尾巴,尾巴!”就这样渐渐养成了我冷天进出屋子随手关门的习惯。另外,父亲还告诫我开关房门要想到屋里还有别人,不可以砰的一声把门推开,砰的一声把门带上,要轻轻地开,轻轻地关,我也从此遵循到现在。

 

[阿长与《山海经》(浙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2.人教版八年级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3.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设计

4.有关阿长与《山海经》课件

5.《阿长与山海经》课件

6.阿长与山海经课件

7.阿长与山海经的课件

8.关于阿长与《山海经》的课件

9.阿长与山海经试题

10.阿长与山海经的课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