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 壁 赋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以及通假字、活用词、多义词、特殊句式。
2、 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 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学法指导:诵读法,研究法,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
1、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2、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整体感知
1、导入:师生共同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作者及相关知识介绍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大文学家和书画家。少时即通博经史,善写文章。他多才多艺,诗词、散文、书法皆有卓越成就,其散文代表北宋古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苏轼与其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著有《东坡居士集》。选入中学课本的作品有《惠崇<春江晚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石钟山记》、《赤壁赋》等。
(2)关于“赋”
赋,本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为《诗经》“六义”之一。汉代形成一种特定体制,成为一种文体。它兼具诗和散文的性质,讲究文采,注重韵节。以铺叙事物为主的是“大赋”,以抒情为主的叫“小赋”,接近于散文的称“文赋”,接近于骈文的称“骈赋”、“律赋”。
今天有些散文标题也出现“赋”的字眼,但一般已没有铺陈之意,而是“赞颂”一类的意思,如峻青的《秋色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3)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是他人生道路的大转折。元丰三年(1080年)春天,苏轼到达黄州。不久,开始了“躬耕”生活,“东坡”之号就是因此而来。清贫的生活,苦闷的心情,使得作者对世事的认识更加成熟深刻,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获得了很大的丰收,写下了许多流传后世的诗文,前、后《赤壁赋》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作者于元丰五年七月游览苏州赤鼻矶,并写了此赋。
二、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
(1)诵读指导:
这是一篇赋,诵读时所以要注意韵律节奏,特别是韵脚和对偶句。要注意节奏感,感情基调是乐观豁达的。
(2)给加点的字注音
举酒属客 苏子愀然 舳舻千里 骊酒临江
横槊赋诗 杯盘狼籍(狼藉) 相与枕藉 肴核既尽
山川相缪 一叶扁舟 桂棹兮兰桨 举匏樽以相属
(3)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
第一、二段 解词
既 属 纵 凌 扣 溯 依 和 缕 斗牛 万顷 流光 渺渺 幽壑
通假字:冯-- 属--
活用词:凌万晚之茫然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句式:苏子与客泛称游于赤壁之下
第三、四、五段 解词
然 缪 蔽 酾 槊 挟 盈 虚 适舳舻 须臾 骤得
肴核 狼籍 枕藉
活用词:乌鹊南飞-- 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
顺流而东也-- 侣鱼虾而友麋鹿--
句式: A、固一世之雄也 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D、何为其然也 E、而今安在哉 F、月出于东山之上
G、寄蜉蝣于天地
(4)再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和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箫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重点便新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
第1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幽美境界,为全文定下悠扬和谐的音调。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萧声,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悲哀,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3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4段写作者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对生活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5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5)根据文章内容,小组讨论,理清文章结构,填写下表:
清风徐来 白露 遗世独立
1、 游 月出
水波不兴 水光 __________ 写景 乐
____________
2、乐→歌→箫声→
_____________
苏子 客 ________ ________ 抒情 悲
3、 问→ 而今安在哉
愀然 答 ________ ________
水--_________ 变_________ 清风 议论 乐
4、 → →
月--_________ 不变_______ 明月
5、喜笑→更酌--狼籍--枕藉
总结、扩展
“文似看山喜不平”,其实,文如此,诗亦如此。《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阙也是由写景起笔,由如画的江山,引出千古风流人物。本文也大致是这样一个思路。先写秋夜荡舟、饮酒放歌之乐,再写箫声之悲,都是为下文作铺垫,意在引出作为主体的主客问答。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其它一些古诗文的形式结构是否如此。课后研究一下。
四、布置作业(课外)
1、朗读背诵。
2、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第 二 课 时
明确目标:
1、本文的情和理。结合作者身世经历,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人生态度。
2、比喻句的连用。文中的第二段在描写箫音时连用六个比喻,渲染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深入浅出,效果奇佳。
一、诵读品味:
1、品读文章,感悟诗情哲理。(小组间,根据以下五个问题的提示,深入讨论,交流发言。)
(1)第一段中,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这一段中所说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中的《月出》。第二段中,又写出了扣舷而歌的歌词,试比较这两首诗歌,想想它们在内容、情感上有何不同?
(2)舷歌之后,赋中又写了客吹洞箫之声。课文是怎样描写箫声的?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从开篇处到第二段末,赋的情感发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客于明月清风、良宵美景之夜,奏出充满悲哀的音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
(4)苏子怎样对客之语作辩难的?他的话是否全都正确?你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是如何认识的?
(5)最后“客喜而笑”,主客欢愉,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认识?
二、教师点拨,探幽析微:
文章有一条“乐-悲-乐”的感情线索,通过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关于“须臾”与“无尽”的问题,最后阐释了“变”与“不变”的哲理。含而不露,意在言外。全文不论议论还是抒情,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寓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1)本文所反映出来的作者的思想胸怀。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2)作者在本文中阐发的哲理。
本文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于江渚之上!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写“客人”的对人生感触,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
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
(3)作者由景而情,由情而理,逐层展开,使本文景、情、理交融。
本文分三层展开,先写夜游之乐,再写乐极悲来,而后再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融,摇曳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发展。
三、语言特色:
(1)“以文为赋”,骈散结合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份,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文学的长处。
(2)形象优美,善于取譬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连用的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深入浅出,效果奇佳。
四、总结:
苏轼的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是享有盛誉的传世佳作,古人曾称颂说:“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其意境高远,灵气飞动,才思横溢,文采斐然,确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作品在艺术上的高品位,主要体现在景、情、理的高度融合。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是它成为传世名篇的原因之一。
课文展示了行云流水般的艺术风格,又体现出苏轼文学创作的革新精神和浪漫主义色调。它“以文为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趣。它摆脱了堆砌典故、拘守声律的束缚,行文时句法自由,结构自由,韵律也自由。句式上骈散兼行,用韵对偶,都在若有若无似与不似之间,于参差之中见整饬,且又选字精当,取譬贴切,文情并茂。学习本文,于体悟诗情哲理时,亦应多花气力,品味语言。
苏轼作为我国古代第一流的文学家,其作品的思想价值是一言难尽的。课外,可选取诸如《后赤壁赋》《喜雨亭记》这样的散文名篇及他的诗词作品广泛阅读,以拓宽视野,同时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写一篇小文章,谈谈你的人生观或说说你对苏轼的人生观的看法。
板书设计
景―――情―――理 交融 永恒
乐―――悲―――乐 共存 须臾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赤壁赋18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赤壁赋》的教案
3.苏轼前赤壁赋教案
6.后赤壁赋优质教案
7.后赤壁赋优秀教案
8.赤壁赋教案集体备课
10.赤壁赋高中课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