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教学案一体化 第三册第一单元
4 汉魏晋诗三首
◆学法建议
学习《迢迢牵牛星》、《归园田居》以鉴赏诗句为主,鉴赏炼字炼句的表达效果,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写牛郎织女虽一水之隔,却“不得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情景并生,哀怨毕现。表情深切,情景交融,声情并茂,雅俗兼得。又如《归园田居》中“误落尘网中”,一个“误”字,包含了多少辛酸和沧桑!
学习《白马篇》,以鉴赏人物形象为主,重点鉴赏揭示人物外在美和内在美的艺术手法。反复诵读。比较诵读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体会这三种诗句的节拍、韵律特点。
◆词语识记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相关词条】千里迢迢、迢迢万里:形容路程很远。
纤纤:形容细长秀美。
【相关词条】纤纤玉手:形容女子手臂的细长秀美。
机杼:u指织布机。本篇用的是这个意思。杼,本指织布机上的梭子。
v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相关词条】自出机杼、独出机杼:比喻诗文能创造出新的意境、风格和题材,有新的构思和布局。
相去无几:u相距相隔不远。v相差不大,没有多少。
【相关词条】相去甚远:相差很大,相距很远。
脉脉:相视而含情不语的样子。
【相关词条】脉脉含情、含情脉脉:相视而含情不语。 脉脉传情:相视而不说话,借眉目传递情意。 默默:不说话,不出声。
盈盈一水:清澈的一条水。比喻相隔两地,互相思念。
【相关词条】盈盈带水:同“一衣带水”,像一条衣带那样窄的水,形容仅隔一条水,往来方便。
沉吟:u沉思吟咏。v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相关词条】沉吟不决: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默默地琢磨着。
嘉宾:美好、高贵的客人。
【相关词条】嘉宾满座:高贵的、好的客人坐满了座席。
月明星稀:月亮明亮,星星稀少。后比喻伟大的人物出现,才能小的人相形见绌。
【相关词条】嘉宾满座:高贵的、好的客人坐满了座席。
山不厌高:山不嫌高。后比喻品德越高尚越好。
【相关词条】山高水长: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像山一样高,像水一样长。 山高水低:比喻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多至死亡。 山高水险:指行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山高水远:路途遥远,山势险峻。
天下归心:天下的英才都心悦诚服地前来归顺。
【相关词条】归心似箭:形容想回家的信十分急切。(注意两个“归心”的意义不同。)
守拙:守住愚拙。
鸡鸣狗吠:鸡狗鸣叫。多形容聚居稠密。
【相关词条】鸡鸣狗盗:比喻微小的、卑下的技能。
樊笼:鸟笼,比喻不自由的境地。在本篇“久在樊笼里”中特指官场生活。
【相关词条】樊篱:篱笆,比喻对事物的限制。
◆ 诗文背诵
这篇课文所选的3首诗,意境情趣迥异,各为代表作,都要求全篇背下来。
迢迢牵牛星(原诗见课本)
【背诵提示】
这首诗共10行,层层深入,一气呵成,哀婉动人;而且连用6个叠音形容词,加上偶句押韵,随韵成趣,堪为《古诗十九首》的代表作。把握这些特点有利于背诵这首诗。
诗的开头两句从远景写起,遥望银河中的牵牛星、织女星,“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状星光之亮,展示了一幅夜秋星空的图画。
接下来两句诗人将视线移到织女星,写织女织布,“纤纤”绘素手之形,“札札”摹织布之声,先人后物,形美声繁,形声生情。
再四句,织女织布不成,泪如雨下。银河清浅,相去不远,可是不能相会,揭示现实和愿望的矛盾。由事而人,再到人之幽思。
末两句,仅一水之隔,却“不得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盈盈”描水之物貌,“脉脉”传人之情貌,景情并生,情景交融。
短歌行 (原诗见课本)
【背诵提示】
这一首四言诗,共32句,基本上每8句为一个层次。
开头4句,起笔即表忧伤之情:功业未成,盛年易逝,“去日苦多”,忧思何解?接着4句,激昂不平,只好以酒消忧,显出几分无奈。
再8句,不禁吟出《诗经子衿》表明对贤才的渴慕,又引出《诗经鹿鸣》表达纳贤才的迫切。
又8句,这种心情有如明月运行,“不可断绝”;远客来访,“心念旧恩”,深深感激。
结尾8句,先从两个角度比喻,一方面,乌鹊“绕树”比喻贤才在寻找依托,哪儿才是可以托身的地方?言下之意只有我曹操麾下;另一方面,“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明主不嫌众多,透露自己慕贤若渴的心情。最后以周公那样“一饭三吐哺”自比,表明要虚心对待贤者,从而得到天下人的衷心归顺和拥戴。
全诗一会儿写嘉宾谈宴,一会儿写思慕贤才,曲曲折折,反反复复,充分表达了曹操渴求贤才、建立功业的恳切心情和远大抱负。
归园田居(原诗见课本)
【背诵提示】
全诗20句,用朴实的语言描绘平平淡淡的田园农家生活,鲜明表现“性本爱丘山”“复得返自然”的品性和喜悦。
前4句回忆弃官前。陶渊明“性本爱丘山”,可随俗当官而“误落尘网中”,从少年算起“一去三十年”。
中12 句叙写归田园。本性难移,正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于是弃官归田,开荒,守拙,生活在自己开垦的田园:近有方宅、榆柳和桃李,远有人村、狗吠和鸡鸣。
末4句回到眼前,“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环境清幽,心境闲适,更知以前“久在樊笼里”,而现在“复得返自然”,深感喜悦和慰藉。
※ ※ ※
曹操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他的许多诗句显出那种特有的慷慨之气。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龟虽寿》)
--东汉末年关东州郡将领讨伐董卓时互争权利,战乱给人民造成严重灾难。这两句描写生灵惨遭涂炭的悲惨景象。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枥:马槽。烈士:怀有雄心壮志的正义人士。处在天下三分时代的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虽然步入暮年,却以“老骥”自比,依然不损千里之“志”,依然“壮心不已”,豪情满怀。
陶渊明堪称田园诗之祖,他的田园诗历代都被广为传诵。
饮 酒(其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背诵提示】
开头四句,说只要心境旷远,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无“无车马”的喧嚣,概括说,便是“心远地自偏”。下面是传为千古名句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采菊东篱,是在不经意间目遇南山(即庐山)。接下来,诗人在暮岚紫霭、归鸟返飞之中,感受到造物的奥秘,参透了生的“真谛”,只是“欲辩已忘言”。
然而,如果联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来考察,他在本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所隐约暗示的人生真理还是可以探索的:南山的永恒、山气的美好、飞鸟的自由,不正是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圆满与充实,尤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本质吗?那么,人的短促的一生,除了归依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所以说,这首诗仍然是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的寄托,只是偏重有所不同。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背诵提示】
诗人有不少诗歌抒写体力劳动的艰苦和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宁静乃至安乐,这首《归园田居》(其三)是意境最美的。
诗歌写自己“种豆南山下”,“晨兴理荒秽”,直到晚上才“带月荷锄归”,劳作是艰辛的;而且庄稼种得并不好,劳动效果不佳,有两句诗都写草长得茂盛,一句“草盛豆苗稀”,另一句“道狭草木长”。可是诗人并不在意这些,哪怕“夕露沾我衣”,只要自己“愿无违”便感到欣慰和快乐了。结尾两句再次说明,陶渊明之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实际都是在歌咏自己归隐田园与自然的人生理想,并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4 美文诵读
诗 意 赵丽宏
诗意是什么?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大概永远也不会有一个公式化的标准答案。不过我以为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诗意是一种美,是一种崇尚美的精神之光的闪烁,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
只要生命存在,诗意就不会消失。
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最缤纷多姿的。如果你愿意去寻找去感受,诗意每时每刻它都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胸。
烂漫春光里有诗意,萧瑟秋景中也能找到诗意。诗人可为春日暖雨中蔓延的新绿谱写诗行,也可面对秋风中飘舞的金色落叶动情咏唱。
夏日的炎阳照耀着一朵初绽的莲花是一首诗,初冬的冷雨敲打着湖面衰败的残荷也是一首诗。
诗意的产生,常常是突然而又自然。你无法预知它的到来,而当它出现时,你总是深深为之陶醉。譬如在冰天雪地中行走时,蓦然见到一株灿然怒放的梅花;譬如在乌云弥漫时,一缕耀眼的阳光突然穿过云层的缝隙照亮地面;譬如早晨从奇妙的梦中醒来,发现惊醒你的是窗外一只不知名的小鸟在歌唱……
我想,例子是永远也举不完的。因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会感受到不同的诗意。而我们所拥有的大自然是何等辽阔多彩。
现代人,尤其都市人,面对古诗中所描绘的大自然的机会似乎是越来越少了。我们更多的是面对各种各样的钢筋水泥建筑,面对无数熟悉与不熟悉的脸孔,面对茫茫人海。
人群中当然也能找到诗意,这种诗意往往比大自然的诗意更温馨更深沉,更使人为之心弦颤动。
有人说:“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是人。”这种说法,本身就富有诗意,是对人世间美好景象的一种诗意的解释。有些人只是从人的外表中发现诗意,譬如少女的明眸和秀发,譬如在音乐中翩然作舞的青春肢体……而真正韵味悠长,意境幽深的,是出自心灵的诗意。这样的诗意无须用语言解释,譬如母亲聆听新生儿的啼哭,譬如热恋中的情侣互相凝视的目光,有时甚至只是会心地莞尔一笑,只是一声含泪的叹息……
是的,在人群中寻觅诗意,其实是一种对真诚的渴望,渴望真诚的友情,渴望真诚的爱和被爱,渴望真诚的呼唤能得到真诚的回报。有时候,相识几十年的熟人会形同陌路,对方的灵魂永远被一堵墙封锁着。有时候,陌生的心灵却会在一瞬间碰撞出美丽璀璨的火花。那一瞬间,可能是茫茫人潮中一次邂逅。目光似乎是不经意地相遇,却毫无阻隔地也看见了对方的心灵。也许从此便消失在人海中,永远再无相逢的机会,可是记忆中却点燃起一盏不灭的灯。只要你想起人海中那一缕清澈透明的目光,心中的这盏灯便会发出晶莹动人的光芒。
诗意也是一种激情,这种激情的抒发常常如喷泉涌动瀑布飞泻,它是人类良知和智慧的情不自禁的流露。
因幸福和欢乐忘情歌哭是诗意,譬如亲人久别重逢时泪眼相向、抱头失声,譬如游子返乡时手捧故乡泥土深情长吻……
面对同类的灾祸和危难,见义勇为、奋力相助,这也是诗意。曾经看过一部难忘的电影:一个幼儿失足跌落在深井中,无数素不相识的人从四面八方赶采,为抢救在黑暗的地下挣扎的幼小生命齐心协力、不分日夜地拼搏,终于驱逐了死神。孩子被救出地面时,欢呼的泪水汇成一片激情的海洋……这样的故事和场面,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都可能发生,谁说这不是诗意呢?
面对残忍和凶暴发出愤怒的呼喊,也可以是诗意的宣泄。目睹人间惨剧后进洒出悲戚的热泪,发出哀恸的长叹,也可以是诗意的绝响……
有时候,在孤独中同样能寻求到诗意。
陶渊明的“采菊东篙下,悠然见南山”,便是这样的意境;王摩诘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也是这样的意境。远离尘嚣,陶然于大自然永恒的宁静,当然是诗意盎然,现代人几乎已无法体会这种独酌天籁、陶然忘忧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多么的迷人。
现代的喧嚣常常使心灵疲惫,寻求诗意的心灵却可以在喧嚣中进入一种孤独的状态。这种孤独绝不是与世隔绝、超凡入圣,而是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独自一人默默地遐想。诗人好比夜莺,坐在漆黑之中用优美的声音唱着自己的孤独。现代人生活空间的狭窄和闭塞无法封锁心灵的翔舞,自由的思绪和幻想的翅膀可以飞向任何你想抵达的目标。也许有人会哑然失笑:这不是白日做梦吗?不错,为什么不能呢?美妙的梦不常常是美妙现实的序曲或雏形吗?
梦和现实当然不能同日而语,梦醒之后现实依旧,尘世的喧嚣会扑面而来。然而你在幻想中经历过的美妙片刻却再也不会从心中消失。即便现实严酷,你却不至于忘记了理想的境界是何种模样,你会从头开始去寻找……
是的,没有梦的人生,才真正是长夜漫漫、暗无天日的人生。
诗意,是活泼的生命在生活中发现或者创造的一种情调。不管生活的节奏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酿成这种情调的土壤却永远存在着。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心灵都能感受诗意撒播诗意。当你的心被浮躁或者冷漠笼罩,当你对生活和人生丧失了激情和爱,那么诗意便会离你而去,就像小鸟毫不迟疑地飞离凋零的枯枝。
一位西方哲人曾这样说过:我愿把未来的名望寄托在一首小诗上,而不是十部巨著上。十部巨著可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被人忘记得干干净净,一首优美而真挚的小诗却可能长久地拨动人们的心弦--只要人们的心中还存有诗意。
不一定非要用分行押韵的文字写诗,我们都可能成为诗人。当你面对辽阔的世界高扬灵魂的旗帜,当你无拘无束地让发自内心的欢笑、歌哭、呐喊和叹息在人海中激起回声,当你的心弦因真情的呼唤而颤动……
是的,假如你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诗意,你就永远不要悲哀,你可以和骄傲的先哲们一起,吟诵那首童话一般的诗--
诗人是世上唯一的君主,
他的节杖可伸及最遥远的地方,
当帝王在被遗忘的王座边变成尘土
诗人的感情却依旧被人们缅怀。
即便是在风沙弥漫的荒漠,
他的诗也会长成一排翠绿的白杨。
【诵读点拨】
不再为花事迷乱而效颦蹙眉,不再有哈姆雷特式的患得患失,面对刺心的白眼无须凭双拳来为自己壮胆,一次踏青郊游后的疲乏整整二十四小时也难以消除……
这,便是生命的滋味。
犹如炎阳逞尽了威势渐渐冷却,浆果蒸馏了酸涩终于醇厚,生命之秋充实而宁静,淡泊而辽远。她引逗人时常地堕入回忆的网里,“感时因忆事,不寝到鸡鸣”。使人在悔悟交作并会心的微笑中,揉搓着自己的悲欢冷暖、甘苦辛甜,咂吮着天、地、人、神这四重结构的荣枯、盛衰、有无、生灭之机理,营养余岁。
4 故 事 悟 思
让今天更有价值
在美国,有一个普通公民,43岁时发现患了癌症。初时怨恨、眼泪、诅咒、孤独、绝望、自杀念头都有过,但是没过多久,他沉静了下来。他将“泪泉”变为“甘泉”,将“血雨”化成“春雨”,直到人生的厄运。他看劳作的农夫,远方的落日;听树林的音响,鸟儿的鸣叫……大自然使他增添了生活的勇气。在家庭聚会上,他对妻子和两儿两女说:“我要尽可能地活下去,我已从今天起接受化学治疗。我希望你们帮助我,让我能有勇气面对这个不治之症。我们都不愿意死去,但也不要害怕死亡,我们仍可创造幸福美好的明天。”
他振作起精神,将自己的感觉写成文章:“我诅咒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上帝,他会让如此痛苦的事情在我身上发生。而现在,我再也不会怨天尤人了。当我在夏夜里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发现周围人们的善意、把手放在胸前感受心脏的跳动时,我知道,这就是生活。我知道自己非常幸运,有一个对我体贴入微的妻子,
很多美妙的事情在我们之间发生,我们就是生活奇迹的一部分。”
之后,他发起组织一个特殊的集会,商定18名癌症患者每月相聚一次,互相帮助摆脱心理上的阴影,愉快地去赢得新的生命。他们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可能争取多活些时间。他将这个机构定名为“让今天更有价值”。
【哲思启迪】
意志坚强,便可战胜厄运,软弱是灾难的翅膀,困厄中更需要奋斗,而且只有这种奋斗才会激发出比日常生活多出若干倍的生命力量。
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有限的生命里,又总会有各种遭遇。我们所能做的便是:不怨天尤人,把每一天的日子都过成自己盛大的节日,“让今天更有价值”。
◆ 课外练习 (一)单选题
1、对朱熹《偶成》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A、“少年”指青年,“一寸”极言短且小。
B、“觉”,睡。“未觉”“梦”“已秋声”形容时光宝贵。
C、“池塘春草梦”比喻青春期的欢乐生活,写得含蓄有味。
D、全诗旨在勉励青年人刻苦学习,不要只图眼前快乐而浪费青春。
2、阅读白居易的《花非花》,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A、诗的前四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这四句赞美花和雾的轻柔美丽、多姿多态、变幻莫测。
B、“来如春梦几多时”承接“夜半来”而写,“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来如春梦几多时?”
C、“去似朝云无觅处”承接“天明去”而写,“天明去”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去似朝云无觅处”。
D、全诗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曾经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二)比较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题乌江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注]乌江,今安徽省和县四十里长江岸的乌江浦。史传项羽兵败乌江无颜见江东父老,乃自刎。
1、对这两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杜诗中“事不期”的“期”用字工稳,明确指出兵家胜败之事是难以预料的,与后一句对应,从对待挫折和失败的态度上,褒扬了项羽的功过。
B、王诗站在历史的高度,从总结历史经验入手,认为项羽在政治上丧失人心,“肯为君王卷土来”的反诘,一语破的,其失败是必然的。
C、两诗中的“江东”都指江南,古代以东为左,“江东”又称“江左”,而“江表”的“表”是“外”意,从中原(黄河流域)来说,江南在长江以外,所以江东、江左、江表都指江南。
D、诗中的“江东子弟多才俊”与王诗中的“肯为君王卷土来”表达了江东子弟愿意帮助项王卷土重来的决心。
2、对这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杜诗认为,项羽兵败只是性格悲剧,若是遭到曲折就灰心丧气,含羞自刎,那就算不上真正的英雄。
B、杜诗赞扬“江东子弟”,认为他们是忠于项王,支持项王东山再起的;王诗则贬抑“江东子弟”,认为他们已经背弃项王,不肯为项王效力。
C、两首诗中都有“江东子弟”句,但杜诗写其多俊才,点出“卷土重来”不是不可能的;王诗则说再也不肯为项王“卷土重来”卖命,指出“卷土重来”的不可能性。
D、两诗都属咏史诗,借古讽今,各从褒扬和贬抑项羽的不同方面,规劝当朝统治者要从项羽失败中吸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治好国家。
参 考 答 案
(一)、1、B(觉,醒)
2、A(应该读作“花/非花,雾/非雾”,这四句是以花和雾来比较作者思念吟咏的对象)
(二)、1、D(王诗中“肯为君王卷土来”是反诘语气,而非表示肯定)
2、B(王诗不是贬抑江东弟子)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案一体化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冰心诗三首的教案
2.杜甫诗三首教案
3.对教案的教后反思
5.《汉语拼音》学案
8.汉语拼音ai ei ui 教案教学设计
10.汉语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