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吴丽萍 审核: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了解鲁迅先生中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领会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3.学习文章精选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手法。
【学习重、难点】
1.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2.学习文章精选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手法。
【学法指导】
在学习中应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顺序和线索,体会围绕表现人物崇高品质的需要来精心组织典型材料的写作特点,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时间】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在横线补充你认为重要的字词。
绯( )红 畸( )形 不逊( ) 匿名( )深恶痛疾( )
教诲( )诘责( )油光可鉴( )瞥( )见 发髻( )
解剖( )杳无消息( )抑扬顿挫( )喝( )彩 裹挟 ( )
2.请概括鲁迅跟藤野先生学习期间的4件事情。
(1) (2)
(3) (4)
3.读完文章,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你对藤野先生的印象。(不少于三点)
4.在预习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的?请大胆提出来。
【资料链接】
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
教师评价
家长签字
日期 2016年12月 日
二、课堂助学
1.导入
2.整体感知
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理清文章的脉络。
3.合作探究
(1)请浏览课文6-10段思考:藤野先生给我怎样的印象?
(2)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4.释疑解难
5.小结
三、课堂巩固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 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从选文来看,造成作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 _与__________ 这两件事。(每一道横线上不超过6个字)
2.“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句中“那时那地”指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 。
3.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何种情感?试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体会加点字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课堂助学
1.导入
2.深入研读:
(1)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2)文中还写了与藤野先生无关的事情,是否偏题了?
(3)理清文章的两条线索及两种情感。
3.释疑解难
4. 小结
二、拓展延伸
给您换一碗
①每个黄昏,年轻人都要过来吃碗拉面。面馆很小,板房改造而成,半露天。正是夏天,苍蝇成群。年轻人在一个建筑工地干活,这是离他最近的面馆。
②年轻人喜欢吃面。不仅因为便宜,还因为面的味道。
③工地没有食堂,早晨和中午,年轻人在附近商店买两个馒头和一包咸菜,加上一碗水,就能将两顿饭对付过去。可是晚饭,年轻人一定要吃一碗面。面虽然简单,但里面有油,有盐,有酱油,有醋,有几块牛肉和几点葱花。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年轻人需要这些东西。
④一碗面当然不能让年轻人吃饱。所以,回去时,年轻人仍然会拐到商店里,买个馒头,买包咸菜。年轻人坐在工棚里默默地吃,想着远方的母亲和父亲、弟弟和妹妹,一碗水喝得咚咚有声。年轻人幸福并且忧伤。
⑤面馆虽然很小,很脏,但那个秃头老板能把面做出非常棒的味道。年轻人认为他最大的幸福,就是坐在面馆的长凳上,冲秃头老板喊,来一碗面!多放点葱花……
⑥那天年轻人发现碗里有一只苍蝇。他吃下一口面,辣得龇牙咧嘴,低头,便看到苍蝇。年轻人唤来秃头老板,老板一个劲地给年轻人道歉。真的很对不起,老板说,这里马上就要拆迁,不值得再装修,所以苍蝇多。年轻人摆摆手,表示没关系。老板笑笑,说,那给您换一碗。他端走年轻人只吃掉一口的面,然后给年轻人重新端上一碗。年轻人吃着面,突然感到有些可惜。--那碗面里不过有一只苍蝇。--那碗面他不过吃掉一口。--那碗面里甚至还有两块薄薄的牛肉。年轻人想,假如他能将那碗面吃掉大半甚至吃到只剩下汤水,再喊来老板,将会是不错的结果。年轻人坐在工棚里啃着馒头,仍然想着这件事情,他觉得那碗面,真是太可惜了。
⑦假如再碰到这种情况,他一定会晚些喊来老板。年轻人想,花一碗面的钱吃掉两碗面,应该是件很合算的事情。
⑧可是这样的事情毕竟很少。谁都不希望碰到这样的事情:老板,食客--除了年轻人。
⑨终于,三个月以后,年轻人的碗里,再一次出现一只苍蝇。
⑩是深秋,苍蝇已经极少。可能正因为此,老板放松了警惕。年轻人吃下一口面,抹抹脸上的汗。正这时,他发现,他的碗里,有一只苍蝇。
⑾年轻人愣了愣,抬头看看忙碌的老板,又低了头,用筷子小心地将苍蝇拨到碗沿,然后,不动声色地继续吃了起来。
⑿面的味道真的很棒。一只苍蝇并不能破坏年轻人的胃口。
⒀可是年轻人不能将面吃光--他得做出突然发现苍蝇的样子--他得做出发现苍蝇便扔掉筷子的样子。年轻人大声喊,老板!秃头老板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年轻人扔了筷子,说,你怎么回事?面里有一只苍蝇!
⒁苍蝇?
⒂你看看。年轻人说。
⒃年轻人拾起筷子,拨动着剩下几根面条。他没有发现苍蝇。年轻人继续拨动面条,没有苍蝇。年轻人找来一只空碗,将碗里的汤一点一点滗①出去。苍蝇仍然没有出现。很多食客盯住他看,表情复杂。年轻人只觉一股血冲上脑门。
⒄他难受。他想哭。不是因为他不小心吃掉了那只苍蝇,而是因为,或许,这些人,食客,甚至老板,都看清了他的伎俩。
⒅苍蝇呢?老板问他。
⒆刚才……还在……现在……找不到了……我也不知道……
⒇真有苍蝇?老板目光如炬。似乎他的目光能够将年轻人穿透,似乎他知晓年轻人脑子里的所有秘密。
○21真……有。
○22老板轻轻叹一口气。老板冲周围的食客笑笑,以示抱歉。然后,老板端起碗,对年轻人说,对不起,我这就给您换一碗。
○23年轻人愣了愣,终伏上桌面,哭出声来。
注释:①【滗】bì :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将液体轻轻倒出。
17.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8.阅读第⑧段,联系上下文,分析年轻人希望碰到“这样的事情”的原因。
19.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年轻人愣了愣,抬头看看忙碌的老板,又低了头,用筷子小心地将苍蝇拨到碗沿,然后,不动声色地继续吃了起来。
说说句中加点字“愣了愣”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⑵年轻人找来一只空碗,将碗里的汤一点一点滗出去。苍蝇仍然没有出现。
句中加点的词语“一点一点”、“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0.年轻人最后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一碗面”,为什么却 “哭出声来”?请结合文章简要回答。
21. 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年轻人,也有人认为是老板,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教师评价
家长签字
日期 2016年12月 日
17、通过心理描写,充分体现了年轻人此时非常懊悔、惋惜的心情;为下文他故意以“面里有苍蝇”为借口想多吃一碗面的情节作铺垫。(2分)
18、年轻人觉得只吃一口的面被换掉可惜了,因为他喜欢吃面,但又贫穷,而且在长身体,他很需要吃点好的,如果把面吃得只剩汤水再叫老板,他就会花一碗面的钱吃两碗面。所以他希望碰到这样的事情。(3分)
19、(1)表现了年轻人发现苍蝇时的惊讶与喜悦,因为他有机会可以免费吃第二碗面
(2)“一点一点”、“滗”写出了这时年轻人找苍蝇的动作非常小心仔细,体现了他当时急切紧张的心理,暗示苍蝇已经被吃掉。 (4分,各2分)
20、因为他被老板理解自己没给自己难堪的善举所感动;因为淳朴的他对自己曾经的“伎俩”而深感羞愧;因为自感丢了尊严的懊悔自责;更是因为他想到自己艰苦生活而倍感辛酸的正常反应;这样的结尾也引发读者思考,丰富了人物性格,突显了小说的主旨。(4分,每点1分)
21、示例:(1)我认为主人公是年轻人,因为他在情节上贯穿全文,而且他的心酸遭遇可以让我们深刻反思“农民工”的生存问题。
(2)我觉得主人公应该是老板,虽然小说对他着墨不多,但他身上体现出的对弱势群体的理解和关爱之情,这正是作者在本文倡导的主题。 (意思对即可)(2分)
周冬林
[藤野先生 导学案设计(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1.《谈中国诗》导学案
9.《藤野先生》教案
10.藤野先生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