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赏析课文;
3.用比喻的修辞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父母的赞美之情;
4.感受伟大的母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有这样一条 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你们能说说这条短信的故事吗?
师生共叙:5.12汶川大地震中,在都江堰一处坍陷的民宅上,一位已经死亡了的母亲保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自己身体的姿势。她的身下有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安然无恙。已经死亡了的母亲的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 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 要记住我爱你。”这位伟大的妈妈 ,和所有的妈妈一样,不但用血汗培养孩子、而且用生命保护着自己的孩子。这位伟大的妈妈伟大无私的母爱,让所有在场的战士和医生等救援人员泪流满面。大家说说,是什么力量让母亲当时会 有如此坚韧的毅力呢?这故事说明母爱是伟大无比的,是的,母 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 荷叶 母亲》,再次感受作者所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
二、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
三、听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荷
叶
母
亲 莲花 送莲(眼前) 写 景
赏莲(回忆)
荷叶 雨 荷
打 叶
红护莲 莲 (眼前) ①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
②雷雨越下越大时的红莲。
③被荷叶覆盖时的红莲。
母亲 由景入情,深情赞美母亲 抒 情
(写作特色:生动形象,情景交融。)
1.文中写了莲花、荷叶、母亲,说说文章最主要要赞美的是 哪一个呢?(明确:母亲)
2.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对赞美母亲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为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设置生动的情景。)
小结:写母亲是抒情,写莲花和荷叶是写景,两者结合,使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四、问题探究
1.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
(提问学生,教师点拨。)
写“三蒂莲”初开,与大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映衬着写,暗示花即是人,花瑞即人祥,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好充分的铺垫。
2.为什么4-6段中作者情绪的变化总是和花的处境的变化呼应着?
(提问学生,教师点拨。)
作者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
“烦闷”是因为半夜的雨让白莲凋谢了,白瓣儿像小船一样飘散在水面上,开得正艳的红莲会不会遭遇白莲的命 运呢?
“不适意”的原因是雷雨越下越大红莲被打得左右倾斜。“我”无法 可想。
“不宁的心绪散尽是因为母亲唤我回屋的同时,红莲旁边的大荷叶正倾侧下来覆盖在红莲上面。母亲保护女儿的同时荷叶正保护这红莲(暗示母亲像荷叶)。”
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
花本无情人有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那么像荷叶一样的母亲呢?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3.文章本是写母亲,但又写了荷叶。试说说写了荷叶和不写荷叶对表现母亲形象的影响。
(明确:写了荷叶,把母亲的形象置于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中,让母亲的美好形象更加生动形象。)
4.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五、用比喻的修辞仿写几句话,也表达我们自己对父爱、母爱或师爱的赞美之情。
(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进行情景感染。)
六、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朗诵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七、结课
同学 们,《荷叶 母亲》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谁言寸 草心,报得三春 晖啊。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融入了母亲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句关爱的叮咛;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爱着孩子是母亲生命的习惯。母亲就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她们都会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母爱的伞下,一切暴风雨都是脆弱的水珠。母亲一切的辛劳与无私付出,都是为了让子女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这就是母爱的伟大。相信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永远为我们遮蔽的“荷叶”。我也相信当未来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人生辽阔的蓝天的时候,一定能看到母亲欣慰的笑容。
最后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文章结尾处作者深情赞美母爱的句子--(师生共同朗诵。)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惜缘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3.荷叶母亲读后感
4.荷叶圆圆课件
5.《荷叶圆圆》教案
6.《荷叶圆圆》课件
7.荷叶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