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家神秘化是学生不当科学粉的重要原因 (教师随笔)

发布时间:2016-1-2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有关媒体披露:最近,微博上热传的小学生追星掀“世纪骂战”的视频令网友们哭笑不得。近日,有媒体针对“追星的是是非非”深入校园,对小学段到高中段的学生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学生崇拜演艺明星,科学家的粉丝不到一成。

     回忆一下,学生崇拜演艺明星,对科学家漠然置之的事情,似乎由来已久,笔者从教近三十年,记忆当中好像有当年某科学家回国到机场迎接者寥寥无几,而同一天同一座机场落地的还有个港台演艺明星,迎接他的粉丝可是摩肩接踵,纷至沓来。没有想到几十年以后,我们的状况并没有什么大的改观。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曾经有人做过很多的分析,有人认为,是因为学生对科学发明不感兴趣。有人认为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作祟,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科学发明本身是不重视,也有人认为人们充满了功利心,演艺明显来钱快。

     这些分析自然各有道理。但是在我看来,长期以来我们对科学家以及他们从事研究的行为本身的神秘化,似乎更容易造成我们的学生对科学以及科学家的漠然麻木。

    看看我们的宣传媒体,很少看到当代科学家的身影,我们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我们的“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以及那些研制“神舟号”“嫦娥号”“天宫号”的科学家让我们的各种媒体望尘莫及,或许是因为他们从事着国家顶尖秘密的研究,我们不便透露他们的事迹。可是就是一些关于民用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我们好像也难以见到真容。尽管这些科学家的成就令人刮目相看,可是对他们的成长以及工作一无所知,那些学生能对他们产生兴趣吗?再看看那些演艺明星可不同,经常在公众媒体上露面,亲切而亲近,有的经过包装的明星经历充满着励志和传奇,当然容易激发学生的崇拜之情。

      更何况,即使我们对那些取得成绩的科学家的介绍,常常是“高大上”的言语--少年时期就有专注科学的精神,长大后克难攻坚,勇攀高峰,再后来矢志报国,赤子丹心。科学家的成长也许真的是这样,其精神确实值得学习,可是这种宣传,又让那些学生们觉得高不可攀,望而怯步,成长为科学家是多么艰难呀?人的成长以及对事物的兴趣带功利性是难免的,看看电视电台媒体宣传的那些影视明星,一夜成名者、捷径通天者不在少数。又何必去吃那么多苦,成为科学家呢?

     对于科学家的宣传,我们似乎应该学习国外的一些做法。如几乎各国发行的纸币上都少不了科学家的头像--法国法郎上有埃菲尔(建筑师)、瑞士法郎上有欧拉(数学家)、英镑上有牛顿、日本纸币上有野口英世(日本现代细菌学创始人),而中国的人民币上却没有一个科学家。另外,《百家讲坛》里最受欢迎的都是那些讲解历史人文知识的演讲者,普及自然科学的演讲者却没有几个人记得住。而在国外,像“Discovery”这样的科普节目往往拥有极高的收视率……

    或许对科学家的宣传“去神秘化”是激发学生对科学家兴趣的一个好的途径。

易书

[对科学家神秘化是学生不当科学粉的重要原因 (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1.科学教学随笔

2.科学家说过的名言

3.科学家读后感

4.科学家故事读后感

5.

6.科学家的故事学生读后感

7.科学家的名言精选

8.孩子考科学家教案

9.科学家的名言汇总

10.科学家的名言集锦